绿野自助户外活动网站

标题: 关于救援队: [打印本页]

作者: 高山    时间: 2007-2-2 11:07
标题: 关于救援队:
名字:   山地互助志愿救援队

定义: 为绿野山友提供户外紧急援助的山友互助志愿者的集合,是非赢利的山友志愿自发行为。
功能: 为绿野网站山友提供户外救援支持;同时可以为北京及周边地区的户外山友提供紧急救援支持。
原则:  志愿与自愿;  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
财务管理:接受绿野网站财务斑竹的财务监督。被救援者必须了解救援队的定位及宗旨,并认可救援队事后基本补偿机制。希望被救援者能够明确绿野救援的相关事项 包括费用处理,绿野现有的具体物质/工具条件限制量力而行原则和非商业化原则.

救援队组织结构图:总人数30―46人

救援协调小组2-3人:  对相关求救信息进行确认。对整个救援活动进行组织协调。对救援队的人员进行选拔,开展相关活动提高救援队队员的各项户外救援能力。对救援队的日常事物进行协调。

咨询小组2-3人: 有法律、 医疗特长,能提供义务的咨询与建议。医疗方面的建议只是作为救援活动过程中参考备用之用。
信息中心3―5人:   资料的整理和备份(周边地形图和相关数据的收集整理等 );  在救援活动过程中统一发布相关情况信息;  在救援开展过程中与相关部门和各方面人员进行联系沟通协调 。
救援实施小组20―26人: 下属5个常备救援小组及两个预备小组   具体制定现场救援计划,协调具体的救援活动的实施。
装备及通讯小组3--5人:  为救援人员提供各项技术支持,保证突发情况时各项装备的正常使用,在救援现场提供通讯联络支持。
交通及后勤小组3-5人:  保证交通工具的正常使用及突发情况时备用交通工具的调度协调; 保证救援实施时救援小组的后勤需要。

救援一组    救援二组     救援三组     救援四组      救援预备组
2-3-人     2-3-人      5-6人      5-6人       6-8人

解释说明:
1.        因为相关团体法律等问题,目前救援队的定位是一个松散人员的集合,不具备正式组织的特征,所以不作为正式组织存在。但是山地救援队从救援角度出发拥有可行的救援流程和救援操作系统。
2.        救援队主要依靠协调小组来发挥统一协调运转功能,处理日常事物。如果这样的模式在实际操作中存在弊端,将改为队长  副队长体系来替代。 救援队每年进行一定数量的人员变动。
3.        信息中心主要负责整理收集储备北京及周遍地区的实用地图及路线情况,常用工具(GPS)数据和照片等。 并在救援活动展开后承担联系沟通协调各方面的作用。
4.        装备及通讯小组主要承担公共装备和大型通讯装备的维护或者提供者联系等 并对救援队所有人员进行该项目内容的培训学习安排。
5.        在实施救援过程中,所有与救援队有关的现场救援情况由信息中心代表救援队给予确认发布,防止信息的混乱。现场救援小组的具体救援工作由协调小组和现场救援小组领队来计划实施。
6.        交通及后勤小组主要安排协调快速灵活的交通工具与愿意提供交通工具的单位或个人保持联系和为救援小组提供物质支持和后勤保障功能。
7.        各志愿参加山友救援实施小组的山友请根据个人实际情况(个人情况,详细的装备情况,交通工具情况,路线熟悉程度,体力,经验等方面给予提供报名资料。
8.        救援预备组是为救援队提供人员储备和培养志愿者和在出现人员需要之时提供支持。在实际救援中不优先考虑。
9.        初期人员除救援实施小组会严格要求外,需要装备齐全,体力好,意识好,对北京周边路线熟悉的驴友。其余小组人员要求会适当放宽,只要是有一定专长和热心的驴友。救援队的情况本人会向网站提出建议,初期放在户外活动版块或者风版置顶。救援队会对救援队成员提出学习培训要求,并出面组织,比如由慕澜指导学习攀岩知识等各方面内容.
10.        关于费用,关于救援队的事后补偿机制。反复强调是事后补偿机制,而不是张口要收钱的问题。似乎只要出现了钱就成了商业行为?正如我们经常碰见的AA吃饭,今天我吃饭没带钱,某人主动帮我出了,然后我把钱还给他 ---有钱在这出现了,这是商业行为吗? 不是 。  救援队的事后补偿行为跟这个道理类似。 所以,要强调的是发出救援要求的人应该明白山友救援队因为是民间组织有其很大的局限性,有很多硬伤。你应该为救援队为救助你付出的费用进行修补,这样才能让救援队有能力为更多的山友服务。(最主要的就是交通费用,和可能的雇佣老乡费用,其他的能自己承担承受的救援队的每个队员都会主动的担负起来,有经济能力的队员可以选择是否接受补偿。我想不能让救援队的队员在付出体力精力的同时又要无偿的承担经济上面的压力,这是不公平的。
当然,还有其他的解决方式,比如接受赞助,建立赞助基金,由基金支付救援活动中产生的费用,包括救援队员的培训等。但是这是不确定的事情,只提出来作参考罢了。
所以,请大家要明白,救援队是做什么的,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这样做。


报名要求:  (确认参加救援队即可认为该志愿者是是完全自愿,并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姓名   网站ID   联系方式   家庭联系方式    装备情况    路线掌握情况   个人情况   特长    其他
报名信息请发网站私信给本人。 相关成员人员报名资料给予保密,网站只公布部分相关信息。

现在已有确认志愿报名人员名单如下:(绿野ID)

第一批报名人员名单:

小狼  慕澜  问心不答  打黑枪的  
北京男孩KK   王子   香脆苞米花   
henlen1      lanlan1608   
0919草帽    高山  亦庄亦谐  
山谷来风  vicon  
  
第二批报名人员名单: (不断舔加中)
流云  阿森   叛逆   [sign]沉睡着醒来
07 "七月金莲花开"系列[/sign] [modify]1170386997,高山[/modify]
作者: singles    时间: 2007-2-2 11:34
标题: 坐个沙发:)
支持成立救援队,先干起来再说吧!有时候也没必要考虑太多,考虑太多也没有用。 [modify]1170388423,singles[/modify]
作者: 阿森    时间: 2007-2-2 11:54
标题: 报名参加,并提一些建议
先说一个没看明白的.
救援队组织结构图:总人数30―46人
是总共就30-46人,还是每次要动员30-46人?我理解你写的是前者.
我对绿野的各次救援都很关注,除了柏峪这次,其他的或多或少也都搀和过,谈一些看法.

1) 救援初期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信息混乱,无统一组织.尤其以库布齐为例.各种信息乱七八糟的,弄不清楚到底怎样了.四处求援的结果就是各方面力量(不包括社会力量,只是指绿野网友能调动的力量)不集中,某些可以利用的资源利用不上.
所以,北京指挥中心能否迅速成立是一大问题.
这个指挥中心成立的意义在于
a)迅速调集人力和装备
b)与可能涉及到的其他救援力量,如政府等保持联系
c)确定救援规模及救援人员出发梯队
d)与被救援者及一线人员保持联系,确保信息正确传递.至少在与救援相关的绿野人中保证这一点.
救援情况发生时,北京指挥中心至少应该有两到三人到位.
北京指挥中心人员要求,人脉广泛.设施要求,具备电脑\电话\手台等各通讯工具

2) 第一梯队到位后,现场指挥部的通讯保障和营救方案变得非常重要.从绿野几次救援经验看,能否救援的关键在于通讯和定位.能到高处把天线支起来,把地图读透了.上去接人就变成一个纯粹的体力活了.所以周边救援更多的是脑子.(多说一句,从这个角度看,救援员的风险其实不会比正常户外活动高多少).现场指挥中心至少应该有两到三人.

这种情况下,两个指挥中心就有四到六个人了.可能还需要派出人在制高点设置通讯中继那.怎么也要两个有通讯装置还能爬的吧.

至于实际上山的,咱们讲究的是定点打击,不是搜山,所以我估计有三到四个小组,每组包括三到四人(每组可能还会配一个当地向导),差不多了应该.搜山的事情必须有当地政府才能组织,不是我们的特长.我们顺着最可能的几条线包抄也就可以了.(其实正常情况下,一个山也就那么几个线能上去)
按这个考虑,实际救援发生的时候,协调和信息两个小组其实完全合并.因此建议,只设立两个指挥部.取消小组的名义.

从上述几点看出,一次救援动员的人力可能就已经接近20人了.(实际上好象确实是这样)你现在的队伍编制偏小.30多人,也许一次就都用上了.
再考虑到出现救援需求多在长假或周末,救援组的人未必在北京.或者在北京,因各种因素未必能参加.实际真出事,如果现在编制是30人,真能用上的也就7-8个.所以实际救援队备案人数应该达到100左右.
但这么大的规模也有一些麻烦,所以我的建议:组织更松散化一些.以备案为主要方式, 先从指挥组开始,备案至少15人左右.志愿成为联系人,这个名单联系方式顶置.甚至可以每周公布一下本周值班人员. 其他志愿救援者的装备情况,由指挥组各成员间分享.
事件发生的时候,指挥组备案的人自动组建绿野北京指挥部,汇总信息分派资源.
平时训练可以采用图上作业和演习方式(怎么演练还真没特好的想法,也许跟寻宝差不多吧)结合的方式,公开在网站召集.
就这些砖了, [sign][blue]Put your trust in God; but be sure to keep your powder dry
上帝会保佑我们,但不要忘记,火药必须保持干燥!
[/blue] :[/sign]
作者: 浪翻云    时间: 2007-2-2 12:34
标题: 支持,并报名参加救援组织。
[sign][/sign]
作者: lanlan1608    时间: 2007-2-2 12:45
标题: 第二块砖,扔高山的,不扔阿森
救援, 所谓的救援, 无外乎是寻找失踪人员, 和救助山上的伤病(主要是坠崖)。

曾记得,有年小五有个人坠崖,第一队上去后带了比如50米绳,到现场才发现需要70米绳。

那次救援,没有死人,但是,下次未必就那么幸运了。


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物质方面的东西,还是最要命的。 所谓救援,我理解,只是动用很大的成本(多人),把需要的物资运到某地(沙漠中的水)或找到失踪人员就完事儿,有时候需要第二步:动用专业技术将坠崖的伤者救上来。 哪步,都是需要物质的基础的。

初步方案,建议拟一个装备需求清单,比如小五的救援,需要100米绳两根,主锁安全带若干; 灵山救援,需要50米绳足矣,等等。

我的意思是, 第一队人员出动的时候,就要有物质上的完全准备,绝对避免物质准备不充足的情况出现,那也许意味着一个生命,或者意味着救援人员的心理创伤:你只带了50米绳,伤者在60米崖下,你眼睁睁地看着昔日一起走过的山友,呻吟声从大,到小,到无。 等另一根绳子由第二梯队送到的时候,运送尸体将是救援者终生的恶梦。



所以,不要留下遗憾,第一梯队出发的时候,就要带充足装备。


什么样的算充足? 很难保证。  尤其是医疗设备。

如果有人坠崖,看国外的电影可以看到,先运专业担架下去,然后给伤者戴护具,把伤者固定在担架上,然后,大家齐心协力把担架连人
拉上来。

我不相信,我们能够调集到这样的专业担架,什么样的算装备齐了? 未知数。
作者: 小撮    时间: 2007-2-2 12:47
标题: 报名救援实施小组。识图,认路,体力尚可。
[sign]宁为狂狷,无为乡愿。
出走无罪,胡唱有理。
点击进入出走社[/sign]
作者: 阿茫    时间: 2007-2-2 12:53
标题: 报名。
[sign]2007年,搏、蓝天、绿野、美能达
多走些路,多识些人,多读些书,多做些事[/sign]
作者: 冰水之间    时间: 2007-2-2 13:03
标题: 1.需要资助2。我国的专业救生体系还没完善呢。
专业的政府救援机构都没有能力实施这样的救援。
我知道的救生力量。包括灾害救援
1、武警
2。消防
3。交通救援
4。灾害救援
5。商业救援
6。民间救援

官方救援,国内能动用的
就是武警,消防,交通,灾害。
要组织专业的救援体系,那是政府,登山协会,整理武警,消防,交通,地震灾害救援的事情,太复杂,不是咱能说了算的。

商业救援就是保险机构用保险金来成立的救援机构,那是要收费的。

民间救援,没有资金来源,只能是辅助性的。

还有就是会哭的孩子有奶喝,谁有本事去找登山协会、武警、消防、急救、地震灾害救援,打打他们的主意去。

平时作为专项救援,关键时候还可以作为灾难救援。
听说他们的装备都是顶呱呱的。

被某人看到我出卖他们,我就要倒霉了。 [sign]下一个淘什么?
没想好。  :-D

436.600 上被人叫做冰水的就是我。

做人难,做领队难。做个又高又帅,MM们都喜欢的领队最难。 :[/sign]
作者: 红色高棉    时间: 2007-2-2 13:11
标题: 报名
2人,俺和蒲公英,1捷达车.
作者: 打黑枪的    时间: 2007-2-2 13:11
标题: 支持,参加,高山,私信。
[sign]黑暗中有一颗罪恶的子弹向你飞来!嘿嘿,小样![/sign]
作者: 阿甘    时间: 2007-2-2 13:31
标题: 报名参加救援实施小组

作者: “小隐”    时间: 2007-2-2 14:06
标题: 报名参加!

作者: “小隐”    时间: 2007-2-2 14:20
标题: 有30米旧绳一跟

作者: 忧郁的丛林    时间: 2007-2-2 14:27
标题: faint,这种事情咋没有俺?高山,我跟你死磕!
[sign]身无挂碍一切随缘,缘由心生随遇而安。[/sign]
作者: Larry666    时间: 2007-2-2 14:34
标题: 报名。支持。
[sign]欢迎光临!辛苦您了!
:-x[/sign]
作者: 打黑枪的    时间: 2007-2-2 14:56
标题: 旧绳?饿的神呀!
[sign]黑暗中有一颗罪恶的子弹向你飞来!嘿嘿,小样![/sign]
作者: 静空和尚    时间: 2007-2-2 15:05
标题: 支持!

作者: 打黑枪的    时间: 2007-2-2 15:05
标题: 丛林,你不能参加,饭量太大,非把救援队的干粮吃光了!
[sign]黑暗中有一颗罪恶的子弹向你飞来!嘿嘿,小样![/sign]
作者: 忧郁的丛林    时间: 2007-2-2 15:35
标题: 好支持阿甘,有了他的加盟,我们可以在先锋的时候随便挂个主锁什么的在上边,让甘甘帮我们拿下来了。哈哈
[sign]身无挂碍一切随缘,缘由心生随遇而安。[/sign]
作者: 慕澜    时间: 2007-2-2 15:48
标题: 有攀岩基础的,回头一起训练一下绳索救援技术。好像面条正在搞这个救援技术演练,到时候一起学习一下。

作者: 久点    时间: 2007-2-2 16:10
标题: 反对!
[sign]没有比与死神擦肩而过更好的感觉了。[/sign]
作者: 6000米    时间: 2007-2-2 16:41
标题: 不妨说说看呀

作者: Larry666    时间: 2007-2-2 16:47
标题: 你觉得哪些方面存在问题和不足呢?
[sign]欢迎光临!辛苦您了!
:-x[/sign]
作者: 久点    时间: 2007-2-2 16:47
标题: 害怕挨砖哈,所以不说理由,只表态。
[sign]没有比与死神擦肩而过更好的感觉了。[/sign]
作者: Larry666    时间: 2007-2-2 16:50
标题: 不至于吧。说出来,供借鉴啊。
你如果不说,那可真要挨砖啦。
小心噢。
哈哈哈。说说吧,只会有好处。 [sign]欢迎光临!辛苦您了!
:-x[/sign]
作者: 6000米    时间: 2007-2-2 17:01
标题: 不怕,不怕,实在不行找件马甲,这里需要真知灼见。

作者: 你的样子    时间: 2007-2-2 17:04
标题: 不错啊,报名
[sign]……我不是你的样子,我只是一直在心里刻画你的样子……
我的驴志[/sign]
作者: 会飞的熊    时间: 2007-2-2 17:11
标题: 报名:救援实施小组
如果有需要,也可以考虑参加“交通及后勤小组” [sign]眼界改变世界
行走改变命运[/sign] [modify]1170408130,会飞的熊[/modify]
作者: 赵本山    时间: 2007-2-2 17:42
标题: 能力不足,申请观察员行么?
[sign]从小体弱多病,跑步即呕吐,背多了也吐,只能慢慢走...[/sign]
作者: 老赵    时间: 2007-2-2 17:42
标题: 报名通讯小组和救援小组,有电台和登山装备!

作者: 大蜜枣    时间: 2007-2-2 22:13
标题: 提供户外救援是很高尚的事情,应该设立一个基金帐户,号召大家捐款!

作者: 开花馒头    时间: 2007-2-2 23:07
标题: 报名:1GG/救援实施小组/10多年架龄

作者: damon    时间: 2007-2-3 09:30
标题: 高山 第一梯队 加我一个!

作者: 浑水魔芋    时间: 2007-2-3 09:42
标题: 偶zhichi你这个 反对
也不说理由,嘿嘿


[sign]其实,偶也粉乖~~~ :-D[/sign]
作者: 金歌    时间: 2007-2-3 22:05
标题: 看到大家如此的踊跃,真欣慰。祝你们能为国内的山地救援,摸索出一套可行的方案。
[sign][/sign]
作者: 阿森    时间: 2007-2-4 09:40
标题: 出来混,早晚要还的:P
[sign][blue]Put your trust in God; but be sure to keep your powder dry
上帝会保佑我们,但不要忘记,火药必须保持干燥!
[/blue] :[/sign]
作者: 小李    时间: 2007-2-5 09:24
标题: 报名

作者: 阿甘    时间: 2007-2-5 10:06
标题: 呵呵!你可能认错人啦!攀岩我才开始学!慕澜知道
[modify]1170641237,阿甘[/modify]
作者: 静空和尚    时间: 2007-2-5 10:47
标题: 支持 并报名

作者: 21C2007    时间: 2007-2-5 11:00
标题: 报名,后勤通讯指挥参合队
在香港一般HIKE建议走有路标的山路:

路边有呼救电话,有直升机救援

    建议我们的队员也走规范些的山路
作者: 21C2007    时间: 2007-2-5 11:03
标题: 8错
磨房基金作了许多事情

每一次得召集余款都上交了
作者: 开花馒头    时间: 2007-2-6 16:00
标题: 怎么还没加我呀

作者: 原上草    时间: 2007-2-6 17:33
标题: 参加救援实施小组
有登山攀岩基础,熟悉北京地区部分重要山峰。
供职于新闻媒体单位,认识北京几大户外媒体采编人员,可以协调救援活动与媒体间的对接。
工作关系,周一周二必须在北京,其他时间相对自由。
作者: 天地人杰    时间: 2007-2-12 18:18
标题: 偶有SOS的会员卡,在人命关天时可使用(手册说可出动飞机,但如不是本人费用可能很高),平时可以打免费紧急救援热线电话
010-64105700(24小时)寻求咨询,包括医疗方面等信息 [sign]8-) 飞跃无限,展现自我 8-)[/sign]
作者: 竹林听箫    时间: 2007-3-17 09:03
标题: 报名
我是延庆的,跟浪翻云活动过,带队攀登过延庆的几十座山峰,对延庆地理很熟悉,我在我们延庆地方网站成立了个救援队,凡是在延庆境内发生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装备不行,但离山近,争取在第一时间到达,我们还能方便地调动延庆当地资源。
电话13716312967
QQ358556613 [sign]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sign] [modify]1174093494,竹林听箫[/modify]




欢迎光临 绿野自助户外活动网站 (https://www.lvye.org/)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