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野自助户外活动网站

标题: 我的冬小五总结 [打印本页]

作者: 泰山小驴    时间: 2010-12-22 21:23
标题: 我的冬小五总结
1.        天文:20号正好是农历十五,所以我们活动的这几天月光很亮,几乎不用头灯,成功突袭的重要因素。
2.        天气:中旬寒潮后的升温阶段,小五台不会有-40°的低温。虽然有一弱冷空气过境,但也只是给19号带来5-7级大风,温度无明显下降。北三体感-20°左右。这几天都是晴好天气。如果有圣诞去的,可能气候恶劣的多。估计台顶最低气温-38°。
3.        队员:boater:体力超强,后劲十足。
         Airhawk(鹰):有四姑娘山,墓士塔格的高山经验
         泰山小驴:本人,自认为可以完成冬小五
4.        食物:燕麦片+葡萄糖(奶茶)是不错的早餐。牛羊肉绝对的高能食物,羊肉有很好的抗寒作用。面条。压缩饼干(好路粮)
5.        一。水:自带的一定要用保温杯。
         二.溪水:现在北沟1700m一下还有水可补,水质很好,在过几天小五台更冷了就不一定有了。
         三.化雪:2300m以上只能化雪喝水,但看着很干净的雪溶化后也很脏。希望有经验的大侠提供一些这方面的经验。
6.装备:一。冰爪:必备,一定要质量好的。在小店买的便宜货不靠谱,在这次活动中带来不少麻烦,耽误时间。走北东爬坡度大的雪坡,因为没有用冰爪,上升困难。
         二.雪套:必备。圣诞寒潮后小五台雪更深。
         三.雪镜:这次没用到,但还是应该带着。
         四.冰镐:过北东山脊必备,非常重要。
         五.手套:尽量GTX的,这次带的滑雪手套,过北东山脊时湿了,幸好没有碰到超低温,否则会冻伤。
         六.其他冬季防寒装备就不用说了。
7.雪况:小十八盘以下无雪,小十八盘雪10cm深,基本都是软雪。
北一到北二20-40cm,软雪为主,部分有硬雪。
北二以上30-50cm,还是软雪为主,部分地区有亮冰
北东山脊:阳面基本无雪,部分路上有亮冰。阴面雪深20-100cm,雪况雪貌较多复杂。
8.主要过程:详细说一下北东往返吧。这段是有危险的,刺激。20号早餐后,我跟boater用了半个小时登上了北台后开始了刺激的北东之行。一开始北东山脊看似挺温柔的,除了阴面雪稍微厚,阳面基本无雪。我当时还蛮自信的跟boater说我们可以五台连穿。可是快走了一半的时候,北东山脊开始发威:阴面的雪越来越厚,把路都盖上了。阳面还有亮冰。在到“烟囱”之前,我们迷路,一开始我们探的西沟那一面,虽然无雪,但断崖很多。我认为这肯定不是路,于是返回到阴面探路。Boater真猛,继续在断崖区探路。我们分开后,我还挺担心boater的。阴面雪虽多,但是断崖较少,只要想办法绕过断崖就好了。经过艰苦的努力和以往经验,我终于找到了北东的正路,这时也听到了boater的凯旋声音,我们松了口气。同时我也特别佩服boater:他竟然带着手套攀岩,并且还硬闯出一条路。过这一关就给我们一下马威,耗费大量体能。但接下来的路更艰难了,雪坡深,坡度大,雪况不稳定,一会是软雪一会是想冰一样的硬雪。我们只能根据夏秋的记忆探着路走。过很多雪坡的时候,一定要用冰镐打保护,而脚下是直通沟底的坡度45-60的大雪坡,现在想一下也胆寒。雪底下是坚硬冻土,没有穿冰爪太费力了。就这样我们走了三分之二后,体力严重消耗,都有想放弃的想法了,但一想马上到东台了,感觉放弃太可惜,于是咬咬牙鼓励一下继续。可是北东最后一个险关前的一处硬雪檐差点让我们彻底放弃:一大块坚硬的雪檐。前端垂直一个50cm的雪壁,下面是60-70°的雪坡直通沟底,雪况未知。我们想了个办法:先谈一下雪檐强度,然后我小心的在上面用冰镐刨一个雪槽。刨硬雪跟农民刨地一样苦,累死我了。当刨了1m左右的槽时,可以试探下面的雪况了,没想到是软雪,有希望了,我们通过雪槽小心翼翼的过来这一关。而最后一个断崖,只要徒手抓稳岩壁还是比较容易的。但此处不可轻视,下面的坡极陡,滑坠后后果极其严重。过来这一关后,我们横切着草坡登上了东台,此时,我们已经走了4个多小时了。休息片刻后,开始返回,由于已经探好路,开好路,有了脚印,返程轻松不少。但是一些陡坡和深雪还是带了不少困难。经过2个多小时我们回到北三营地。吃了碗面补了不少水后,大约休息了2小时开始下撤,这一路较顺利。终于于21日凌晨3点回到了公路,结束了我的第一次冬小五。
9.麻烦各位绿野冬小五高手指出我的一些不足,多提供一些经验。谢谢
[modify]1293024310,泰山小驴[/modify]
作者: boater    时间: 2010-12-22 23:01
标题: 辛苦了,谢谢小驴和鹰,过两天我补充并检讨吧
[sign]because it is there[/sign]
作者: 末日赤旗    时间: 2010-12-23 00:23
标题: 问一下:你说到60-70°的雪坡直通沟底? 通东沟底吗? 雪厚吗?

作者: 大东    时间: 2010-12-23 10:23
标题: 谢谢分享。记录一下(冬小五),以便后用。

作者: 泰山小驴    时间: 2010-12-23 11:17
标题: 直通的沟不是东沟的主沟,只是一些小支沟。雪很深,至少没膝盖

作者: traveleer    时间: 2010-12-24 14:04
标题: 谢谢分享,今年雪这么少,北东都这样难走?

作者: 21C2007    时间: 2010-12-26 10:03
标题: 呵呵,听听“砖家们”意见回头
波特儿又去得瑟了?真能得瑟

冬天的小五打SI你们我也不会去。O(∩_∩)O~ [sign]登鞋是我的咯WOWO?绿野是你的了HOHO?
山又是谁的咯 :-D诸位山上见

(夏天有蛇偶会不出现 8-)  8-)[/sign]
作者: boater    时间: 2010-12-27 00:24
标题: 敬畏感恩救赎:续小驴的总结

回京后又出差,现在续一下小驴的总结。他的数据资料很翔实,上面有的内容就不重复了。


一、目标:探路。

这次活动筹划半月,只是为了探探路(雪况和局势),最后能确定下来并能够完成,有很大的运气充分,如有好队友,赶上好天气,等等,我们也注意了一下。与天涯、大小于、高山等前辈的业绩相比,难以相提并论,这个俺有自知之明的。


二、装备。这里主要谈一下小驴没有提到的。

1。帐篷。我们觉得十字帐不太靠谱,于是借了混沌的防御。但是,这种帐篷有点沉,而且不好搭好。我们在汽车站演练了一番,三人就花了半小时以上。第一次扎营北沟,我们借助小树拉风绳,搭得很ws;第二次,在北三兔子石,搭得一般,第二天鹰起床后还紧了紧风绳,拔营几乎损失了所有地钉,浇水加固还坏了一根风绳。第三次,下山后露营了一个多小时,没用帐篷。没赶上大风,也许我们带十字帐能撑过去的,但还是不能冒险。

2。帐内做饭。还是要注意点,鹰说见到过好几次帐篷燃起来的。另外,炉头下要垫底,上次贺兰还说要一直要把好锅,这次我也传承给小驴了,哈哈。

3。袜子、手套都带备份了,基本上没怎么用上。带了打劫帽,整个行程,我只戴了一会儿就摘下了,碍事,也不太冻。

4。冲锋衣。最好也是goretex的。这次我穿上小五的那个不是,每天早上起来内衬里都是冰渣,应该也不是汗水,总之很是不爽,但一会儿就好了。但是中间一件抓绒还是表现得很可以。

5。气罐。三人两天顶多三顿饭还有煮水,两个高山罐基本上足够了。

小结一下:我一向主张尽量用简单的装备完成登山目标,这次基本上达到了,主要还是天气好。我个人这次基本上上带全了所有装备,得意一下。可惜没带相机,而小驴扛了俩相机也没留下影像,真是失败极了。


三、路线。

计划我开始想了几个,后来小驴也一直在做方案,活动中根据行程时间和进出方便还是决定走北东往返。我们路线分为三段:

1。下车到进山。5点多的车,下车晚上九点半吧,绕了几个小时总算到了白房子,回去也是绕。这段路线还没探明。能进去和出来多亏我们的记忆力和判断力,还有鹰的GPS。不过,我得自责一下,出门找错六里桥长途车站,狂汗

2。北沟到北三。起床上午10点多,出发中午1点多,到北一四点左右,北二六点多,北三晚8点多,扎营后进帐接近晚十点,睡觉是十二点半。对照一下,上个冬天最后一次小五,到北一都找不到路,和贺兰、客栈等轮流开路,到北一已经上午九点多,下山又迷路,折腾到半夜,废物极了。这次雪少,到北三之前认路没问题,基本上按照夏季路线前进的,而且是在晚上行进的。人少的话,队伍更不要分开。期间,队友有时候落下几十米就找不到路,这个耽误时间,队友的情绪肯定会受到影响的。另外,互相提醒一下路上雪下情况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3。北东。闹钟定在早上8点半,收拾早餐后9点半多出帐,半个小时后后到北台,一点半左右到东台,休息一刻钟,回到北三是四点半。轻装,小驴和我各拎一个冰镐,我背了一个包,外挂几副冰爪,但一直没用上,鹰则坐守营地等候我们。因去年没走成,所以出发之前我向队友声明路线完全不了解。现在回忆来看,还是走的夏季路线,至少这样有把握些。北东前半段和阳面基本上路线没问题,阴面就是另一回事了。好多看不到路的地方,一些布条起到了很大的指示作用,以后去也要多系布条。

4。再就拔营回到公路。从晚上六点半到第二天凌晨三点左右。整个行程绝大部分在晚上完成的,特别是两次扎营。

小结一下,在熟记夏季路线的基础上因地制宜找冬季路线,还是能节省不少体力和增强自信的。但是注意的是,夏季印象不能作为冬季参考。记得七月份和阳明馒头嘎嘎拍了一堆北东照片,当时觉得坡度就这样,没啥啊。但是这次冬天一去就傻眼了,阴面尽是白茫茫的,坡度加大特别是峭壁口下基本上是凹镜型雪坡,我们都要放弃了,这么多峭壁得一个个去走,回来时也一点不轻松,反穿时还佩服自己怎么正穿过去的。

另外,ms最近有人差不多到过北二,有脚印,但时间应该比较长,上落了一层灰;还有人从东台过来,结果脚印在离东台最近的那个雪檐险关下打住了。



四、山上情况。

(一)雪。今年冬天雪少。

1。上个冬天雪况很暴力,和贺兰、馒头等轮流开路,只有一次到了北台,大家走到北三基本上累趴下了。这次雪少,就我个人来说,轻松到达北三。对比一下北三和北东,去年到北三基本上可以概括为累,这次北东则是险了,当然也累。到达北三也消耗了很多的体力,以至于过北东身体状态没有前一天好。

2。硬雪。小五大部分还是软雪,但这次碰上几处硬的。在北二之前的横切就碰上硬雪了,大家又一起上了冰爪。北东上有雪檐,真漂亮,也危险极了。不知道以前走冬季北东的有无遇见此类情况。这种雪檐出现在北东阴面的峭壁口,沿着山脊向上延伸,挡住了我们的路,特别是最后到东台那处大雪檐,我们必须横穿下去。

3。坍雪。这是大于同学去年提醒我要注意的事情之一,这次不太严重,大概是雪少的缘故。起初碰到有一处小的、没成型的雪檐,一动就坍塌了,开始我们下一跳,后来就有经验了,凡见到这种雪让我先几下沟了再趟过去。

(二)冰。这次一个问题是冰多。我们双腿都摔了好多处。北沟冰河冻得乱七八糟,有水有石头,上下北沟两次都花好几个小时。一方面是冰爪用得不好。我和小驴还居然把冰爪各弄坏一只。另一方面是北沟不像去年那样到处都是积雪,但这次还得走两边山上土石路来回过河,而且山路上还冻了小冰瀑,得来回脱啊穿啊,这个可是很辛苦的。这种情况确实能弄坏脚和冰爪。

(三)风。如小驴所记述,我们行进基本上没有遇上大风。风大一般在垭口和山脊缺口。这次我们倒是躲开了大于同学说的另一种糟糕的境遇。

五、团队

队友很强大很优秀。能和天下一流的驴友走天下一流的冬季路线,乃天下一流乐事。又是天下!什么是天下?天下乃江湖。江湖在户外。呵呵

以下我严重检讨几处:

1。体力没有小驴说的那样夸张,也不能以自身标准来衡量别人。这次到北三和北东后面,我后来也累了,便由小驴开路。由此可见,曾经的solo冬小五连穿想法是多么狂妄无知的。后来到了东台,小驴深情地望着远山,还可爱地说,其实我们可以连穿,真是后生可畏啊~~~

2。上面小驴提到的我在北东山脊上攀岩探路。当时我不想再在阴面趟雪了,觉得有把握从阳面绕过去,就跳下去了,而小驴自个去趟雪,后来过去上了山脊正路后没发现小驴过来,又往回走找他,直到喊应了他,期间感到了极端孤独。我们曾经约定,不能让对方位于自己视线之外。这种行为对我俩都是很危险的,要是一个人出事,另一个人还不能及时发现。

3。最后接近东台那处险关雪檐,开始是想踹下去,但怎么使劲踹也没事,后来让小驴挖了条雪槽过去,现在想起来真危险。要是雪檐整体突然坍塌了,我们估计反应不过来,而且只有旁边石壁上的一块凸起的石头可以借力,但太不可靠了。此时,东台在望,我们太功利了,而且我更固执。我们也曾经想到了放弃,但没有慕峰勇士那样拿得起放得下,也许我们需要更长时间学习这点

4。北东时没有和队友联系。和鹰约好了关门时间,但是我们延后近两小时。我懒得拿手台,也许冻傻了,也怕被别人发现的,并拒绝了小驴的建议。尽管后来我们匆匆而又小心地往回赶,但这样使鹰处于巨大的不确定性中。


良好的团队合作是这次探路的充分必要条件。队友们在这次短短两天多时间的极限活动中展现了优秀的品质,同时我们也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各自的不足,为以后我们在户外和社会里改进自身提供了充分的空间。


现在,失约的江南队伍也回京了,我怀念南方久违的雪景,也怀念挥之不去的小五印象。记得在北东休息时,曾经和小驴说,以后不再来了,也告诉别人不要来了。不过,怎么说呢?要是以后谁要去趟北东,希望我们多少也能提供一些指引吧。





[sign]because it is there[/sign]
作者: nanmu1983    时间: 2010-12-30 09:40
标题: 前辈的总结经验,晚辈学习中!拜
[sign]到户外寻找另一种生活吧! :-)[/sign]
作者: duke5d    时间: 2010-12-30 19:48
标题: 拜读 提问
GTX手套是泛指 能否提供几个具体型号以供参考
我就迪卡侬并指 和BULA抓绒 或哥伦比亚滑雪 一定不行么?

温度足够低时,雪是化不了的,手套都是被自己的汗弄湿的对吧?
作者: 泰山小驴    时间: 2010-12-31 22:57
标题: 具体型号我也没有研究,因为我也没有gtx的手套。另外..............
  我只是用普通手套用的不爽得出结论应该用gtx的。另外手套是被雪弄湿的,虽然温度很低,但是人一直运动,手套还是温度比空气高的多,有时候不慎攥住雪就会把手套弄湿
作者: boater    时间: 2011-1-2 01:06
标题: 北东反思


冬季北东穿越曾经是绿野的一项传统,一般在元旦或春节前后完成。但是,近年来,随着老驴们消退,这个传统也成为传说。一般认为,冬季到小五进行户外锻炼,乃是上雪山前的可靠训练。


(1)强度。
传统北沟上走北东,乃是冬季强度最大的路线,其他从山涧口、西台、南台等处上,强度相应降低。曾经有这样的说法,登北台相当于玉珠南坡,走北东相当于珠峰南坡。这种说法可以参考,视情况而定,但没有考虑到海拔因素吧。

       
(2)路线。
第一,行程。走北东的话,第一天至少要干到北三或者北台,否则一个周末肯定难以搞定北东穿越的,至于连穿则自己掐指算算吧。踏雪而行,加上温度低,自然要吃力了。曾经有驴友在白房子前后知难而退,不失为明智之举。北东轮流开路的话,要3小时左右。以前大家基本上是连夜上北一,早期也有宿在小赵家的,毕竟休息了第二天体状态好点。这次我那天晚上肠胃难受后来状态奇差,于是大家在北沟上头扎营,结果第二天状态恢复超好。北东确实比较危险要是走不了,还是退回来。该放弃就放弃,山总在那里。具体视个人体力经验和山上情况而定吧。
第二,路线。基本上还是找夏季路线吧,至少避免磕磕绊绊,心里有数。雪厚的话,要小心。
第三,冰上行走。最好带冰爪。要是冰上没有积雪的话,那就非冰爪不可了。所以,走北沟、东沟之类的,冰爪还是必备。最好在家调好长度,别掉了。几次冬小五,掉冰爪、坏冰爪、拆冰爪等许多问题都出现了,影响行程。另外,即使没有冰,走积雪上下、走硬雪,冰爪作用也很大。


(3)扎营。
第一,营地选择。一般来说,大家习惯选择传统夏季营地。根据两次冬季经验,北三兔子石其实不是一个很好的营地,风大,而且刮来刮去,这次还挺脏的。北三前上坡无雪的那个巨石下有块很大的平地,基本上没风,也许可以考虑作为营地备选。北四(北台下垭口往东一点)附近那块平地风相对小点,另外大于同学提到了一个叫佛龛的营地,但我和馒头没找到,不知道是否就是这个地方。当然,要想拉风的话,自然要选择垭口处。百花鞍、西台垭口等处是传统的大风口。另外,只要方便和必需,根据条件许可,随时可以扎营,包括露营。上个冬天去西台两次,都是在路上搞定的,那边路宽点,那年雪厚,问题不大。但是要是在北东回不了的话,问题就比较麻烦了。根据这次印象,大队或者大帐篷在北东山脊还是不好搭的,特别是在北东后半部分,所以走北东还是预留时间。
第二,帐篷。还是选择防风性能高点的吧。在小五,知名品牌也常有断掉帐杆的。我们最近选择阿悠的那种,如防御、光波,但问题是它们有赖于风绳拉紧撑起,不好搭,最少得两人协助,也最好是天黑之前搞定。地钉最好带水泥钉。这次发现,圆的铝钉根本不行,三棱形的铝锭勉勉强强,但一半发生断裂、变形。实在不行,最后大不了浇水固定风绳,没办法之举。上次通过冰镐等固定风绳,这雪少了,也没辙。上次馒头在北三垭口支起了金字帐,在狂风中过了一个不眠之夜,够玄的。


(4)其他装备
大于同学重点强调了带靠谱的手套雪套,这是至为关键的。还有其他一些东东,也是必须考虑的
第一,雪套。我们中有人见识过不靠谱的雪套,等于没用。
第二,手套。首推是goretex的啦,这是主流嘛。我用的滑雪手套多,一买都是成双好几副,也不贵。不过滑雪手套也有有讲究,最好不要选择那种有塑料的外皮的,因为这种一般材料在低温下指缝处很容易坏掉,而且与大镐接触,肯定会磨坏的。我曾经用过带goretex的,但是那次作用不大。但是goretex的手套在国内有限,好像都是其他渠道弄到的,以前曾经去三夫找就那么一个品牌,我不喜欢。大家一般在外手套里再戴一双抓绒的。手套最好带备份的。
第三,冰镐。大镐最好有。
第四,登山鞋。高山靴,或者高帮的,最好也是贵点的,带goretex的,这个倒是很容易买到。低帮的就不要穿出来踏雪了。
第五,雪帽或者打劫帽之类的。但是带着不太舒服。经常有人脸冻伤的,特别是刮风时。
第六,厚袜子。羊毛袜、coolmax是推荐。温度低的话就套两双。我这次上山,在北沟又踩进冰窟窿,水漫进去了,幸好在鹰的提示下及时更换了袜子才没事,以前有次是下山在北沟进水了。
第七,绳子、头盔。这次我后悔没带绳子,否则走最后一个险关就很自信了。记得,当初大于同学说第一次去,最好还是带上。不过,这次考虑到雪少,所以也就没当回事。但是,雪少却有雪檐的新情况。
第八,羽绒睡袋。最好1200g以上吧,温标最好到-30吧。有套两个睡袋,包括我在内的人还带过棉睡袋。
第九,垫子。这次对比了三种不同垫子,便宜货还是差多了。
此外,什么头灯、炉子(打火机)、衣服(羽绒服)有好的都带上呗。关于冲锋衣,goretex也不是神话,也有其他材料的户外衣物可以选择。但是一些好的装备,国内很少能搞到,即使有那么一两种,也超贵,只好淘宝了。

(5)食物。
一般fb物质是酒和羊肉还有面。要是穿越的话,还是少带点吧。其他干粮之类当然视自身情况而定。水就保温杯吧,坐车时另带喝的,其他就化雪了吧,但有时候雪挺脏的。


(6)人。
最重要的还是人,要提高综合能力,包括:耐寒能力、体力、耐力、决心和意志力、决策和判断力、合作能力等等
[sign]because it is there[/sign]
作者: jnccyd    时间: 2011-1-6 17:21
标题: 我个人感觉手套GTX非必需,正如5D所说,外界很难形成液体水
都是来自手部的汗水,所以这种情况下,能换内胆的手套更合适,中途湿透了换上,晚上帐篷里抽出来容易烤干




欢迎光临 绿野自助户外活动网站 (https://www.lvye.org/)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