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野自助户外活动网站

标题: 对于装备别太讲究!当年我就是使用这样的装备,哼着这首歌从事野外工作的。 [打印本页]

作者: 退休老太    时间: 2003-11-1 13:15
标题: 对于装备别太讲究!当年我就是使用这样的装备,哼着这首歌从事野外工作的。
《地质队员之歌》:
<br>
<br>        是那山谷的风,吹动了我们的红旗,
<br>        是那狂暴的雨,洗刷了我们的帐篷。
<br>        我们有火焰般的热情,忘记了饥饿与寒冷,
<br>        背起我们的行装,踏遍了层层的山峰……
<br>< ID="edit"><FONT class="small"><EM>Edited by 退休老太 on 2003/11/01 00:16.</EM></FONT></P>

597272-wb37b0M.jpg

0 Bytes, 下载次数: 0

旧版论坛导入


作者: 退休老太    时间: 2003-11-1 13:41
标题: 看看《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的科考组在西藏那曲使用的是什么装备吧!

<br>http://www.cgs.gov.cn/LIFE/FUN/PHOTOS_3/images/25_jpg.jpg
<br>< ID="edit"><FONT class="small"><EM>Edited by 退休老太 on 2003/11/01 00:43.</EM></FONT></P>
作者: 退休老太    时间: 2003-11-1 13:53
标题: 我们户外使用的地形图就是穿这种冲锋衣的人测绘的
标题:测量
<br>作者:王守银
<br>拍摄地点:新疆阿克陶县
<br>拍摄时间:2001年 5月17
<br>内容:中国冶金地勘总局山东局新疆勘察院地质队员正在新疆阿克陶进行控制测量
<br>< ID="edit"><FONT class="small"><EM>Edited by 退休老太 on 2003/11/01 00:59.</EM></FONT></P>

597280-celiang.jpg

0 Bytes, 下载次数: 0

旧版论坛导入


作者: 退休老太    时间: 2003-11-1 14:15
标题: 《湖北地调院》位于海拔5000米的营地,对帐篷我不懂,是不是还不如京郊户外族的?
http://www.cgs.gov.cn/LIFE/FUN/test/20011227/images/xyd.gif
<br>< ID="edit"><FONT class="small"><EM>Edited by 退休老太 on 2003/11/01 02:15.</EM></FONT></P>
作者: 退休老太    时间: 2003-11-1 15:04
标题: 《国家航空遥感中心》的科考队员在海拔5500米的装备

<br>http://www.cgs.gov.cn/LIFE/FUN/PHOTOS/images/yu2_jpg.jpg< ID="edit"><FONT class="small"><EM>Edited by 退休老太 on 2003/11/01 02:04.</EM></FONT></P>
作者: 退休老太    时间: 2003-11-1 15:12
标题: 《河南地调院》工作者在新疆克若克布拉克野外利用GPS定点----本老太被嘲笑的就是这种地质鞋
http://www.cgs.gov.cn/LIFE/fun/henan/images/NY-4_tif.jpg< ID="edit"><FONT class="small"><EM>Edited by 退休老太 on 2003/11/01 02:29.</EM></FONT></P>
作者: 退休老太    时间: 2003-11-2 05:00
标题: 看完职业户外族的装备,再看看业余的吧----哪里叫登山,简直就是时装表演。
不由得想起许邵发总教练的那句话:关键是技战术水平、意志品质、战斗作风。至于装备,达到什么级别的竞技水平使用什么级别的装备。< ID="edit"><FONT class="small"><EM>Edited by 退休老太 on 2003/11/01 16:55.</EM></FONT></P>

597418-388739-PIC00227a.jpg

0 Bytes, 下载次数: 0

旧版论坛导入


作者: 退休老太    时间: 2003-11-2 05:14
标题: 这就是登山家的摇篮,将来这里会涌现出一代又一代的登山家。而时装表演队是出不了登山家的!
10月26日早上9点30,中国国家登山协会主席李致新,外联部主席王勇峰等,与地大的体育老师联合组成了“登协地大联合队”,在学校大操场与户外运动俱乐部以及研究生院组成的“地大户外队”进行了一场足球友谊赛。在经过了激烈的比赛后,最终“地大户外队”以6:5的比分战胜了“登协地大联合队”。在比赛过程中,场上气氛良好,场下观众热情,向中国国家登山协会展示了地大户外运动俱乐部以及整个地大学生的风貌。王勇峰和李致新也是中国地质大学的校友,现在中国国家登山队中除他俩外,登山队长马新祥、张致坚、次落,都是地大的校友,他们为地大的特色运动――户外运动创造了辉煌!
<br>
<br>< ID="edit"><FONT class="small"><EM>Edited by 退休老太 on 2003/11/01 16:53.</EM></FONT></P>

597422-IMG_2282.jpg

0 Bytes, 下载次数: 0

旧版论坛导入


作者: 成尔    时间: 2003-11-2 05:55
标题: 地质考察和户外运动的侧重点不一样,而且一般都有支援车跟着多个人装备要求自然底很多
<br><br>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
作者: 狮舞    时间: 2003-11-2 08:20
标题: 地质队也需要好装备,可国家不给买,自己就那么点薪水,没辙呀;谁都想尽量舒服些
<br><br>等那么一天,我有钱了,天天儿吃炸糕!
作者: 狮舞    时间: 2003-11-2 08:22
标题: 你们那时是没有更好的条件还是有好东西偏偏不用?我们学习前辈的精神,使用先进的设备
<br><br>等那么一天,我有钱了,天天儿吃炸糕!
作者: 单飞    时间: 2003-11-2 08:29
标题: 呵 呵 向前辈致敬
装备够用就行<br><br>----速度就是生命
<br>
<br>
作者: 狮舞    时间: 2003-11-2 08:36
标题: 刚才翻看了您以前的贴子,明白了您的用意
那种嘲笑您的地质鞋的人您应该不屑于理他的,虽然现在绿野理有些人人喜欢玩装备,但大多数人还是真正玩户外的,大家喜欢到自然中去,又想少吃苦,自然要在自己经济承受范围之内选用最好的装备了。
<br>有些老大哥老大姐穿着解放鞋拉我这个穿徒步鞋的小伙子两个小时的路玩儿是的,可我要是也穿解放鞋,可能要被拉四个小时了,所以说:像我们这样的松人还是很需要装备的。
<br>当然,人还是最重要的,如虎添翼,没有虎光剩俩翅膀就只能进厨房了
<br><br><br>等那么一天,我有钱了,天天儿吃炸糕!
作者: smalldi    时间: 2003-11-2 08:49
标题: 非常同意并且对您本人及您的同事表示敬意!

作者: 流沙    时间: 2003-11-2 09:19
标题: 这里的绝大多数人并不想成为登山家,比如说我就是这样,所以大家都需要互相宽容一些
<br><br>--------------------------------------------
<br>[blue]流金似沙,逝者如水[/blue]
作者: mad_dog    时间: 2003-11-2 10:30
标题: 呵呵,老太火气还挺足
你地大又怎么了?许你们爬山就不许我们爬?你们没装备我们也得向你们看齐?什么逻辑...阿Q
作者: 晨峰    时间: 2003-11-2 10:39
标题: 应该辨证的看这个问题:户外装备是消耗品,而人不是。
我从事的专业是地震勘探,所以对国家地调处的这段历史还不算陌生。
<br>
<br>在政治至上的年代,人是最不值钱的东西,照片中的这些老地质工作者在晚年哪一个不是伤病缠身?
<br>
<br>对于绿野的业余登山爱好者而言,人是最重要的!“装备至上”思想固然不对,但对户外装备的了解和熟练使用绝对是一个必修课。如果一双比较昂贵的高山靴能在6000米保住我的两个脚趾,我会觉得这2000元钱很值。我的观点是,所有的户外装备都是消耗品,而人不是。所以一个户外爱好者应该是装备的主人,我们不应该是装备的奴隶,仅此而已....
<br>
<br>
<br>  /\  回首千嶂浴清晨,山是绝顶我为峰。
<br> /  \
<br>/    \/\/\/\/\/\/\/\/\/\/\/\/\/\/\/\/\/\/\  < ID="edit"><FONT class="small"><EM>Edited by 晨峰 on 2003/11/01 22:12.</EM></FONT></P>
作者: 晨峰    时间: 2003-11-2 10:42
标题: 兄弟,有些过了。
攀比装备确实很没意思......
<br>更多是心态的问题而不是攀登技术的问题.....
<br>不过大家还是都心平气和一些吧............................
<br>
<br><br><br>  /\  回首千嶂浴清晨,山是绝顶我为峰。
<br> /  \
<br>/    \/\/\/\/\/\/\/\/\/\/\/\/\/\/\/\/\/\/\  
作者: 米达麦亚    时间: 2003-11-2 11:28
标题: 严重同意,深有感触
我就是原来不注意,导致膝盖受损,现在出去都是两根登山杖,感觉好多了,可惜我现在已经是轻度关节炎了:-&lt;
<br>
<br>涉水过冰河是很危险的,肯定会关节炎。
<br>
<br>好的装备关键的时候就是一个指头、一条腿甚至一条命,当然要会使用:-&gt;
<br>
<br><br><br>[blue]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blue]
作者: 退休老太    时间: 2003-11-2 12:19
标题: 这就是你的见识短了,看看《中国科学院冰川冻土研究所》的装备。别以为就地质才这样。

<br>

597803-test_p3.jpg

0 Bytes, 下载次数: 0

旧版论坛导入


作者: 退休老太    时间: 2003-11-2 12:20
标题: 人家《中国科学院冰川冻土研究所》也是在高海拔寒区作业。
< ID="edit"><FONT class="small"><EM>Edited by 退休老太 on 2003/11/01 23:47.</EM></FONT></P>

597806-test_p1.jpg

0 Bytes, 下载次数: 0

旧版论坛导入


作者: 退休老太    时间: 2003-11-2 12:59
标题: 再看看《中国科学院寒旱所》的条件。
< ID="edit"><FONT class="small"><EM>Edited by 退休老太 on 2003/11/02 00:00.</EM></FONT></P>

597834-shamotu17.gif

0 Bytes, 下载次数: 0

旧版论坛导入


作者: yuci    时间: 2003-11-2 13:01
标题: 支持老太,顶之
<br><br>[red][B]为什么要签名,俺就不签[/B][/red]
作者: 退休老太    时间: 2003-11-2 13:07
标题: 与《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科研合作的国外专家也没你的装备好!

597839-01.jpg

0 Bytes, 下载次数: 0

旧版论坛导入


作者: yuci    时间: 2003-11-2 13:08
标题: 其实和使用装备的人的水平也有很大关系,即便给我一架747我肯定也上不了天
如果不知道正确的保护脚即便穿2000的鞋也会冻坏
<br>
<br>[red][B]为什么要签名,俺就不签[/B][/red]< ID="edit"><FONT class="small"><EM>Edited by yuci on 2003/11/02 00:09.</EM></FONT></P>
作者: 跑跑他爸    时间: 2003-11-2 13:33
标题: 支持!不能惟装备论!装备是要用的,不是用来玩的。
<br><br>打不死的心态活到老
作者: 背包    时间: 2003-11-2 21:58
标题: 不应该拒绝进步
60年代登珠峰的老一辈,象曾曙生,王凤桐他们,手指脚趾基本都不全了
<br>80年代登珠峰的中年一辈,象王勇峰他们,缺手指的少了,但脚趾还是保不住
<br>00年代登珠峰的陈俊池、王石他们,除了晒伤,身上的零件基本都能留下来
<br>――这是装备的进步
<br>
<br>以前的户外,是政治任务、是事业、是饭碗
<br>这里的户外,就是消遣,没必要跟自己的身体较劲
<br>――这是社会的进步
<br>
<br>这些老一辈登山家、野外工作者,并不是不需要装备,而是受条件限制没有更好的装备
<br>敬佩他们在艰苦的条件下,也能克服困难,完成工作
<br>同时也真心希望他们的工作条件能早日得到改观
作者: 卢沟晓月    时间: 2003-11-3 04:27
标题: 把徐霞客忘了吧?
地质工作者的装备比老徐还强的多呢。
<br>无意对比前辈们用的是什么,关键是你出去是不是高兴,是不是有所感悟。
<br>我穿防水徒步鞋出去玩我觉得舒服,我不穿解放鞋玩是因为我觉得不舒服,小时候没少穿这个。还有一个原因:我要穿解放鞋――还得――再花钱买!
<br>要是说对比老地质们、老登山家们、老革命们,无论是所取得的成就(人家那叫“成就”,我等芸芸众生不配用这词儿)还是对社会的贡献(这词儿我等芸芸众生应该配用吧?)当然都是不及,难道说因为这个老百姓就不配使用前辈们没用过的东西么?如果这个答案应该是肯定的话,是不是只有皇亲国戚才能住琉璃顶子的房子,而且只有皇上家才能用黄琉璃王爷只能用绿琉璃老百姓只能用灰瓦顶?
<br>以此类推,教授使了根英雄牌儿钢笔,别人就不能用派克笔了?他要是喜欢用丰华牌儿圆珠笔,小学生是不是就只配烧木炭棍儿?
<br>要是说因为没有达到前辈们的水平,你用比前辈们高级的装备就应该惭愧内疚,就应该别那么张牙舞爪得意洋洋――这理儿通么?这也太累了吧?
<br>其实道理很简单,你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成就第一装备第末你自己弄个自己高兴就得了,别人烧装备烧钱自鸣得意自我感觉良好你也没必要扫人家的高兴――他乐趣就在这上面,起码一部分在这上面,你看人家高兴你还眼晕你心态有点儿问题吧?
<br>我今儿个午饭吃的馄饨侯的酸汤馄饨、月盛斋的烧羊肉、烤肉宛的烧饼还有锦鑫豆汁儿店的豆汁,我觉得味道不错,感觉良好;你非跟我说你不应该这么滋至这么讲究这么破费,你只要吃多少多少碳水化合物、多少多少脂肪、多少多少蛋白质就行了――弄点白菜帮子馒头咸菜大油渣也有荤有素大米白面的吃着多好!还省精力还省钱,我们60年连这个都吃不上。
<br>你都说到这份儿上了,我,我还能跟你说什么?《顽主》里边那个叫杨重的小子说的好:你就拿我们当一傻X就得了,不用费心拯救我们。
<br>
作者: 成尔    时间: 2003-11-3 05:49
标题: 支持,不刻意攀比装备,但是也没有必要拒绝科技进步带来的方便
<br><br>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
作者: 壮汉    时间: 2003-11-3 08:00
标题: 向前辈致敬
呵呵
<br>我也是穿了两年99作训的人
<br>深刻感到在户外,尤其是北京方圆五百公里以内
<br>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人,而不是装备
作者: mad_dog    时间: 2003-11-3 08:12
标题: 我说的是过了,我也知道
只不过对老太的时装表演的说法实在不满..不能赞同,所以我要表达出来.
<br>
<br>更多的是观念的冲突吧
作者: 晨峰    时间: 2003-11-3 08:24
标题: 其实我更郁闷,查了一下帖子,老太太居然还卖夜视仪!...明显的冒牌货...
地大咋的也是俺的兄弟学校,这种家伙挂地大的羊头真让人有些哭笑不得。。。
<br>
<br>网络上真是什么人都有,就事论事吧。。。。
<br>
<br>
<br>
<br>  /\  回首千嶂浴清晨,山是绝顶我为峰。
<br> /  \
<br>/    \/\/\/\/\/\/\/\/\/\/\/\/\/\/\/\/\/\/\  < ID="edit"><FONT class="small"><EM>Edited by 晨峰 on 2003/11/02 19:26.</EM></FONT></P>
作者: 无言    时间: 2003-11-3 08:24
标题: 略有不同观点.
我觉得我们是应该学习地质队员那种不怕吃苦的精神.但俗话说的好"身体是革命的本钱''难道我们用好一些的装备不对吗?再革命战争年代我军是小米加步枪打败了帝国主义飞机加大炮,可是到了现代还能打败他们的精确制导加远程打击吗?世界各国军队大力发展C4I系统我们不也正再追赶吗.如果只靠精神不靠装备那是在玩命."工欲善其事必先力其器''古人都明白您刚退休不至易不明白吧?
<br>有银子的可以装备好一些,象我这样没银子的简单一些.不要做力所不能及的就可以了.
<br>您是地大毕业的吧?一定认识不少登山大家,如果能请他们再论谈上给我们讲一讲他们的经历和对我们在登山方面的建议那就太感激了比我们在这砍强多了.
作者: 晨峰    时间: 2003-11-3 08:35
标题: 别和“老太太”较劲了。
至少我敢保证考《基础地质学》,他/她肯定不如我。
<br>
<br>登山不仅仅是体力,还要用脑子,这才是马欣祥博士等在登协圈子里受尊敬的原因。
<br>
<br><br><br>  /\  回首千嶂浴清晨,山是绝顶我为峰。
<br> /  \
<br>/    \/\/\/\/\/\/\/\/\/\/\/\/\/\/\/\/\/\/\  
作者: 啊吧啦咕    时间: 2003-11-3 09:02
标题: 各有千秋
老前辈们登山是工作
<br>业余们登山是休闲
<br>工作可以不顾一切
<br>休闲还是能享受点是点的好<br><br>我想:革命是不朽的!

598331-photo4.gif

0 Bytes, 下载次数: 0

旧版论坛导入


作者: 误码    时间: 2003-11-3 09:14
标题: 断章取义
"对于装备别太讲究!当年我就是使用这样的装备,哼着这首歌从事野外工作的。 "
<br>
<br>--地大咋的也是俺的兄弟学校,这种家伙挂地大的羊头真让人有些哭笑不得。。。
<br>--你地大又怎么了?许你们爬山就不许我们爬?你们没装备我们也得向你们看齐?什么逻辑...阿Q
<br>--地质队也需要好装备,可国家不给买,自己就那么点薪水,没辙呀;谁都想尽量舒服些
<br>--地质考察和户外运动的侧重点不一样,而且一般都有支援车跟着多个人装备要求自然底很多  
<br>--你看人家高兴你还眼晕你心态有点儿问题吧?
<br>--古人都明白您刚退休不至易不明白吧?
<br>--至少我敢保证考《基础地质学》,他/她肯定不如我。登山不仅仅是体力,还要用脑子,这才是马欣祥博士等  在登协圈子里受尊敬的原因。
作者: hubit    时间: 2003-11-3 10:03
标题: 梁群夫妇截指了
个月的保守治疗,终令粱群和李伟文7个受伤的手指末端没有保住,粱群左右手的无名指和小指、李伟文左手的无名指、小指和右手小指头被截去了一节。梁群夫妇的珠峰之行付出的是7个手指头的代价。
<br>
<br>  没有见过截指的普通人,很难想象手指少了一节的样子。现在,粱群和李伟文各有三根手指没有了指甲那一节,梁群还有一根虽留住了指甲但也留下了残疾。今后敲键盘用鼠标是没问题的,但一些需要手指头灵活操作的动作,是肯定不能完成了,握手的动作也肯定比过去有了沉重的意味。
<br>
<br>  梁群和李伟文的主治医生、北京积水潭医院烧伤科主任医师张国安教授介绍:李伟文四根手指为四度冻伤(一度最轻);梁群四根手指为三度冻伤。梁群几个手指的“中节”部分也有二至三度冻伤,并曾有黑死痂皮出现。院方这次采取了全新的诊治方法,能抢救一点是一点,两人中指的血液循环已有所恢复,但是无名指和小指因为坏死太多,必须进行手术。手术从8月初开始,分四次进行,目前已经做完了三次,手指上的新皮,是分别从两人身上移植的,两人最快得11月底才能出院。
<br>
<br>  对于这个结果,粱群用一声叹气淡淡地做了掩饰:“的确是很遗憾。我现在还觉得,当初的决定没有错。当我第一次看见截了的手指,真的很灰心。”
<br>
<br>  中国业余登山队队长王勇峰说:“装备再好,保障再多,登山始终是一项高危险的运动,现在登山的又都是业余队员,很难保证不发生意外。伤不算很严重,但对于他们的生活有一定影响。”
<br>
<br>  粱群、李伟文夫妇的壮举令人仰视,但遗憾却永远难以抹去了。它督促我们醒悟―――即便科技再发达,资金再雄厚,身体再强壮,在人与山的亲近过程中,只能在理性与敬畏之下越加亲切。在成功、失败的螺旋梯上,到底应该如何登山,需要我们深深思索。
作者: hubit    时间: 2003-11-3 10:11
标题: 对装备的研发永无止境
任何时候,人都是最重要的,老一辈地质科考人员为的是什么,最终还不是为了造福人类。
<br>
<br>科技要进步,我们在提高自身技术、体力、毅力的同时,为什么不能去追求力所能及的好装备,可以保护的更好,爬的更高,最重要的一点,要能全身而退,我们都有自己的工作,他们掉根手指是公伤,国家可以养着,我们呢,我是作建筑设计工作的,没有手指不就成了废人,对手指的保护是技术和毅力可以决定的吗???!!!
作者: 喜猪    时间: 2003-11-3 10:16
标题: 老太 ?退修就该退修
你指望现在的人还象你那样? 笑话!
<br>道理很简单 你以为主页还象上前代人那样用assemble写? 估计哪个时代的人还不知道web是啥东西呢!
<br>
作者: 狮舞    时间: 2003-11-3 10:57
标题: 我还要说呢,竟然被你抢了先
<br><br>等那么一天,我有钱了,天天儿吃炸糕!
作者: 小杜    时间: 2003-11-3 11:13
标题: 我来说几句公道话(我不是地大的,但恰好是与地大的未来的登山家很熟悉)
退休老太的话的确有一定道理,但过分了!时代在进步,我们的观点也就不应该因循守旧。这道理和过日子一样,在解决温饱问题后,大家就会想到不仅要吃饱,更要吃好!我想这一点退休老太肯定同意!绿野的驴有了这样一个爱好,当然也会尽力把它搞到最好!有人花钱玩音响,玩汽车,玩摄影,也会想到把装备搞好!我还想强调一点:很多时候装备还是有决定性因素的(国庆在神龙架遇到大雨,我就有6位队友由于衣服帐蓬漏水而下撤)但的确任何事都过犹不及,我就遇到个这样一位驴友,开头3句话是:你的鞋是gore-tex吗?你的包好像不是很有名啊?你的衣服不是专业冲锋衣吧?我马上就逃他而去!他就差说:你的速干裤也不够专业!这就太过了。其实地大的那些“未来的登山家”也是很在乎装备的,他们可有不少装备专家。前几天我还向他们讨教了登山鞋的问题。每个人都有做事的权利,只要不伤害到其他利益就可以!
作者: 特种兵    时间: 2003-11-3 12:18
标题: 如果长期练冬泳耐寒能力会强很多
<br><br>高官不如高薪,高薪不如高寿,高寿不如高兴。
作者: 渔儿    时间: 2003-11-3 22:10
标题: 本人也不同意“装备至上”的思想,但象老太把以前历史的和现在的社会做比较
我觉得没有可比性,毕竟是不同年代,社会是在发展的,就想晨峰说的,人是装备的主人,老太说的年代,人也是装备的主人,只是装备不如现在的精良,老太你总不能说现在的户外运动还要采用以前年代的装备吧<br><br>我苦,我乐
<br>我乐,我苦
作者: anthony    时间: 2003-11-3 22:41
标题: 老太心不静,看前两天的帖还景仰前辈,现在。。。
<br><br>my name is 淘气
作者: 履星家    时间: 2003-11-3 22:57
标题: 怎么把大伙都损进去了!呵呵。
这儿确实是玩装备秀的比较多吧,呵呵,大伙就认了吧,没什么了不起。没有那些色彩斑斓的户外装备来彰显各位大侠的个性,满足“背上大包就憋不住的”自豪感,我敢说户外运动就不会这么快地日益红火。
<br>现状确实是如此啊,老太你激动也没什么用。
<br>那些真正的爱好户外运动、得到高科技装备并物尽其用者,老太其实并没有说及这些人,何必着急进行反驳呢。我觉得完全可以从积极的角度思考老太的话。
<br>
<br>2001年在Muztageta,令我感触最深的是与兰州冰川所的几位研究者聊天。他们说经过几十年的实践、穿破了数百双鞋以后,终于找到了适合在冰川上作业的顶级工作鞋,隆重推荐给我们――原来只是里面有翻毛的雨靴而已(此处省略他们的论证若干),18元/双,平均10个工作日穿破1双。我亲眼看到数十人穿这样的靴子(上身是羊皮袄、棉裤)在6300m的高处打冰芯,连续数个礼拜。
<br>
<br>可见尽管每个人对装备的需求不同、尽管追求装备性能最大化以拓展自己的行动能力没什么不对的,尽管这些装备落后的科学家们有时候拥有更多的后勤保障(我们去聊天其实就是想蹭人家西瓜吃,呵呵,竟然有西瓜!),但对大自然来说,真正能与之交融者,凭借的确实是自身的能力,而跟装备无关。
<br>
<br>高科技装备拓展了部分人的极限,但这其中并不包括绿野的大多数――离人的极限实在太远。灵山、海驮和小5台即使在冬季确实也是有200元的装备就能去的――我们不敢去完全是因为我们没有做这方面的训练,所以才不具备这样的能力。
<br>
<br>[blue]
<br>让我们的痛苦成为透明的痛苦
<br>让我们的欢乐成为透明的欢乐[/blue]
作者: 桃子核核    时间: 2003-11-3 23:32
标题: 老太怎么越看越不对头了!
各个时期的情况不同,个人的情况也不同,你不能来个大而全吧,又不是文化大革命事情,衣服统一,裤子统一,说话都一个腔调,看见有朋友装备好一点就拿革命先辈来压,干什么啦?是不是你骑自行车,看见有人开奔驰就火大,干脆砸了,大家扔火腿阿?王永峰他们现在还不是一样的使用比较先进的装备,你不去训斥一下,就拿我们开刀,是胆子小,还是闲的发慌阿?你老的脑筋还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吧,看见穿小管裤的就是资产阶级作风,一剪刀下去,就大快人心了吧?不知道是真的是一颗红心,还是想看别人大腿阿?人命是最宝贵的,有本事穿你的所谓标准装备,去珠峰看看,要看你老,可能就是冰人级别了.做绣,野外的衣服不艳丽一点,未必你穿内衣艳丽阿,笨!再保持这种思想,最合适你的位置就是朝鲜了,<br><br>抬头总是一片自己的天空!
作者: 老于    时间: 2003-11-4 02:50
标题: 人类的一切奋斗和努力都是为了能过得好一点。
当年条件艰苦,为了对社会对人类做出贡献,只能如此。
<br>现在条件好了,无论为了什么,能让自己舒适一点,危险小一点,有什么不好?
<br>记得有句话:“人和其他动物的最大区别在于人会制造和使用工具。”
<br>            现在有人制造了工具,我们应该学会使用。而不是拒绝使用。
<br>
作者: 卢沟晓月    时间: 2003-11-4 03:00
标题: 看电视转播的时候就发现
梁群在将至峰顶的时候戴的是一付分指的抓毛绒手套,当时我还奇怪,难道珠峰顶上没有那么冷么?现在想想,应该是梁群当时疏忽了吧?
作者: 西唐小菜    时间: 2003-11-4 05:18
标题: 高见!贵而不奢,费而不侈,:)

作者: 无副作用    时间: 2003-11-4 06:30
标题: 真象我老母~其它大论我不会,但就老太那点思想绝对值得反驳!

作者: 喵喵    时间: 2003-11-4 09:00
标题: 糊涂了??
   我们出去,究竟是出去“玩”的,还是出去“玩命”的??好的装备可以保证大家在恶劣环境里“从容进退”差的装备只能让我们“永远不走回头路…………”呵呵  如果还能够活着回来的话…………:p
<br>
<br>    好象有那么一点“扎耳朵”?
<br>
<br>   装备优先!!<br><br>活着,并努力争取快乐着!  :)
作者: 退休老太    时间: 2003-11-4 09:56
标题: 你已经改了两次口,如果没主见,还不如不说话。
是不是还要把我在校时,帅哥都是哪个系、哪个年级、哪个班的都告诉你呀!
<br>
<br>你们物探系竟是和尚班!即便有女生的也就3、4个,没一个漂亮的。你们系男生一到周末就只能组织和尚队去看电影,要么就只能闷宿舍打牌。你们系男生看我们系女生经常就是这样看!!!
<br>< ID="edit"><FONT class="small"><EM>Edited by 退休老太 on 2003/11/03 21:26.</EM></FONT></P>

599932-596954.jpg

0 Bytes, 下载次数: 0

旧版论坛导入


作者: 水月    时间: 2003-11-4 10:04
标题: 老人家的话我们可以不听,但是你绝对不可以这么说?知道吗?尊重别人的看法!!!
<br><br>我是一块酱牛肉啊酱牛肉。
作者: 桃子核核    时间: 2003-11-4 10:30
标题: 老太看过冲锋衣的说明书吗?
我只能说你在有的照片里面偷换题目,出大太阳的老外,会穿冲锋衣吗?去沙漠穿来干什么,后面我们登山的照片,看清楚,脚下全是雪了,你偷换题目,这招也太阴了一点吧????<br><br>抬头总是一片自己的天空!
作者: 无言    时间: 2003-11-4 11:23
标题: 老太太请注意不要拿我们的解放军来开心.
他门的生活条件是及其封闭的,他们看的不是你想的那样
作者: 误码    时间: 2003-11-5 09:39
标题: 争论变成人身攻击,有意思吗?绿野公约是一纸空文吗??
在加入论坛参与讨论前,请仔细阅读如下:
<br>  请遵守Internet的自由精神:尽管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坚决维护你说话的权利。
<br>  希望参与讨论的朋友们:具备幽默感、不卑不亢、交朋结友。如果真的发生争执,也要吵出水平。尊重朋友,尊重对手,以技术和知识为基础,以事实为基础、以道理说服人。
<br>  1、在任何论坛上不能发布任何反党、反政府以及违反国家法律的言论;
<br>  2、在任何论坛上不能发布任何攻击、污蔑性文字,不能对任何人进行人身攻击;
<br>  3、在讨论过程中:
<br>    a、如果发生争执,务请各方克制,禁止使用过激性语言;
<br>    b、以实事求是为原则,不虚构,不夸大;
<br>    c、鼓励发表个人见解,借用他人理论应尽量注明来源,以避免误会;
<br>    d、理论联系实际,与网友分享经验,互惠互利。
<br>
<br>
作者: 退休老太    时间: 2003-11-6 03:15
标题: 你以什么来判定我是冒充地大的?

<br>既然你说我是冒牌货,那张拍于地大操场的照片有个足球门,那么请问那个球门后面有什么?
<br>
<br>球门后面是铅球场
<br>铅球场后面是跑道
<br>跑道后面上阶梯
<br>上了阶梯有条路
<br>横穿过路有个铁门
<br>进了铁门是排球场
<br>排球场后是体育馆
<br>体育馆内靠东侧有块人工岩壁
<br>体育馆后有道花格墙
<br>花格墙后有条路
<br>横穿过路有个水溏
<br>水溏后是条路
<br>横穿过路是教2楼
<br>教2楼后有4排实验室
<br>实验室后是道山梁
<br>翻过山梁有条土路
<br>横穿过土路是湖北机床厂
<br>湖北机床厂后有个村子
<br>村子后面是东湖医院
<br>东湖医院后是磨山植物园
<br>磨山植物园后是磨山公园
<br>磨山公园后是东湖北湖区
<br>东湖北湖区后是武汉钢铁公司
<br>
<br>
<br>请问,是不是为了冒牌我也太费周折了?
<br>
<br>你不是说你认识中国登协、国家登山队的吗?那就请打个电话核实一下吧!那5位哪个都行,核实一下我是不是个冒牌货。
<br>
<br>地大是5所地质院校中的老大,“退休老太”不过是个马甲,我又没说我是谁,你犯得上嫉妒一个马甲吗?即便是长春地院、成都地院、西安地院、河北地院毕业的,我想也不会去嫉妒一个马甲。现在我甚至怀疑你是不是跟宋瑞祥一个学校毕业的!
<br>
<br>资料:宋瑞祥,前地质矿产部部长,毕业于南京地校,学历中专,李四光至今历任部长中以学历最低著名,其学历为地大教授和地科院高工们的笑柄!
<br>
<br>地大又不是什么多了不起的名牌,要不是有“扮酷”踩我的大侠,我根本就不会提我是地大毕业的,何况我用的还是马甲。
<br>
<br>什么依据都没有,就急着妄下结论说别人是冒牌货,你的心态有问题!
<br>
<br>< ID="edit"><FONT class="small"><EM>Edited by 退休老太 on 2003/11/05 14:32.</EM></FONT></P>
作者: 退休老太    时间: 2003-11-6 03:18
标题: 退休老太的反击----回复所有反驳者。

<br>民国时期,少数官宦子弟有时会找个京剧名角学上几段,然后置办一套顶级行头,摆拍几个造型。把照片拿到社交圈炫耀,在有人起哄要求唱上两段时,故意推说今天没带行头。再在下次社交PARTY时整套专业装备出场,唱上几段,附庸一下风雅!满足一下虚荣心!至于唱功无非入门或入门提高级。其实,从学唱的第1天起就根本没打算唱好。这叫做“玩票”。
<br>
<br>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变迁,现在“玩票”已不再时尚。现在时尚的是“扮酷”。虽然咱登山水平业余,可置办套准专业装备----酷哉!扮了一把酷怎样!满足了一把虚荣心又怎样!我就是愿意花钱买虚荣!毕竟拍的照片赏心悦目。只是别把自己当顶了不起的登山大侠!别去踩别人。万一一脚踩了个地大毕业生,那不是找挨羞辱吗!何况地大有6、7千在校生,毕业生并不少。
<br>
<br>
<br>下面回复反驳者的问题,将反驳帖子的观点归了归类,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br>
<br>1、王勇峰说装备的开发是永无止境的;从60年代至今历次登8848,受伤的程度和概率在不断减小;人家李伟文夫妇不是都截掉了几节手指吗!装备怎么不重要?当然重要!
<br>
<br>Re:这是一个车轱辘问题,我以前的旧帖已经阐述过了,怎么又提出来了。去看旧帖:“登什么级别的山用什么级别的装备”、“别搞错了,人家登的是8848,你登的是小舞台、大海托。看看上边《登什么级别的山用什么级别的装备》帖”。
<br>
<br>既然有人再次提出来,那就再论述一下。通常产品和服务市场分为高、中、低端,登山也分高、中、低端。通常的分法为:7千米以上为高端专业级,5、6千米为中端准专业级、4千米以下为低端业余级。这些反驳的帖子都混淆了层次,偷换了概念。高端专业级装备很重要并不能说明就应该在低端业余级的山上用准专业级装备“扮酷”满足虚荣心、踩别人有理。不知这些反驳者是真不明白层次的问题,还是故意装不明白!这一点你们站不住脚。
<br>
<br>2、地质部和中科院的科研人员并不是不需要装备,是因为国家不给拨经费,他们才那样,我们当然不会仿效之。装备还是重要的。
<br>
<br>Re:说这种话的人不了解情况就妄下结论,这些科研机构(除了那几个省级“地调院”外)哪个都不缺钱。每个项目都是国家计划科研项目,都带着专项科研经费。这些科研机构进口仪器设备的资金都是×万、××万、甚至×××万美圆。另外,还有不少国际合作项目。每年都派部分专家出国考察、交流。人家根本就不缺钱。
<br>
<br>这些科研机构从50、60年代就开始在那里干,已经积累了几十年的经验。人家很清楚在什么条件下什么装备够用,什么不够,什么过剩浪费。照片上给你们看的(除了黑白)都是现在,都是当时条件下够用的(这点“履行家”知道内情)。同样是从这些科研机构的专家里挑选出的科研精英乘“雪龙”号去南极,都会换上顶级装备。这些装备都是从国外集中采购的,国内根本就没有,因为国内根本就没有这个层次的消费群体。比任何“扮酷”族的都要好到不知哪里去!
<br>
<br>从照片上看到的自然条件相当于登山的准专业级,那样的装备就够用。这不更证明在低端业余级低海拔搞的那么夸张就是“扮酷”。问题是现在“扮酷”的人多的够可以的!弄的没打算“扮酷”的人把标准都没法搞清楚了,都不知道什么条件下什么样的装备够用,什么不够用。把“扮酷”的不正常当了正常,把照片上的正常当了不正常,还以为人家穷没钱买装备。最悲哀的正是这一点!!!
<br>
<br>3、不要以你那个时代的老脑筋来套现在。时代在发展,技术在进步。我们不应该向过去看齐。
<br>
<br>Re:难道还真以为有个革命老太太?“退休老太”只是一个用户注册名,用那张黑白老照片是为了羞辱“扮酷”。并无要向过去看齐的意思。并且,除了那张黑白照片,其余都是现在。至于那样的装备是否够用上一问题已经回答。
<br>
<br>4、我认识地大未来的登山家,人家可是装备专家。装备怎么不重要?当然重要!
<br>
<br>Re:人家是当未来国家队的“苗子”来培养的(至少其中部分人是这样)。那是在培养未来的高端登山人才,装备课当然是必修课,并且都是系统的。不过跟第一个问题一样你混淆了层次、偷换了概念,不能作为低端业余级低海拔“扮酷”的理由。还差着远呐!中间还隔着一个准专业级。
<br>
<br>5、有帖子说听起来刺耳。
<br>
<br>Re:那就对了!我就是要把“扮酷”踩人的大侠羞辱的如梗在喉!都给羞辱到下水道里我才痛快。
<br>
<br>我没安排个1日活动,把“扮酷”踩人的大侠带到荒郊野岭,故意带错路耽误时间,到黄昏时一头钻进灌木丛消失,让这些大侠在没有露营装备的条件下在山上给扔上一夜惩罚惩罚!就算是够善良的了!
<br>
<br>6、这里有个反驳帖是一位户外店店主写的(名字就不提了)。他的字里行间充满了引诱“扮酷”、鼓励“扮酷”,那样的话他那里就可以财源滚滚来。如果北京人数最多的户外组织“扮酷”的人明显减少了,对他那里就会产生负面影响。他说的话受利益驱使。
<br>
<br>他还说我吃香的、喝辣的,你管的着吗!你是不是眼红?(大概的意思,未引用原文是免得大家对号入座,影响了人家的生意!)。如果真如他所说,那还不是羊毛出在羊身上!
<br>
<br>同为户外店老板的“特种兵”,就没有出于利益驱使站出来反驳,个人认为道德修养较高!至少人家懂得应该避嫌。前一位是不是不明智?这里可是对商帖深恶痛绝!
<br>
<br>
<br>结论:
<br>
<br>“扮酷”是虚荣心使然,而虚荣心又是缺乏自信使然,缺乏自信是水平低使然。如果太白山那队人的照片是在天池后边的博格达峰顶所拍(http://www.iphotos.biz/pic.asp?iCat=33&iPic=272),我不会认为有什么不妥。果真那样,对于“扮酷”用不着我出来表示不屑,他们就会站出来表示不齿!如果绿野能有5支登山队能站在博格达峰顶,那么“扮酷”就会老鼠过街人人喊打。如果绿野真的达到了那样的准专业登山水平,被嘲笑的就是“扮酷”。
<br>
<br>从事户外登山应该树立健康的登山理念!!!
<br>
<br>< ID="edit"><FONT class="small"><EM>Edited by 退休老太 on 2003/11/05 14:36.</EM></FONT></P>

602758-200391152533.jpg

0 Bytes, 下载次数: 0

旧版论坛导入


作者: 卢沟晓月    时间: 2003-11-7 05:19
标题: 嘿嘿嘿嘿
老太还真是矫情
<br>.....这里有个反驳帖是一位户外店店主写的(名字就不提了)。
<br>――这说的是我吧?我,网名“卢沟晓月”,圈子里的人都管我叫“老妖”,我是C1户外店的――说的够清楚么?不满意的话还可以再说清楚一点:我叫李小越,男性,1965年生于北京酒仙桥,电话13801208797......怎么样?满意了?
<br>.....他的字里行间充满了引诱“扮酷”、鼓励“扮酷”,那样的话他那里就可以财源滚滚来。
<br>――拜托!你好好看我的帖子了么?还“充满了”什么什么的,举出例子来我听听?50年代兴列宁服,文革时候兴绿军装,80年代流行喇叭裤,90年代时尚休闲服,现在有几个人喜欢穿带点儿户外色彩的衣服鞋子有什么不正常么?你不喜欢也不让别人喜欢――这算是道理么?嘿嘿,还财源滚滚来,我借你吉言啦,真的滚滚来了你找我,我请客。
<br>.....如果北京人数最多的户外组织“扮酷”的人明显减少了,对他那里就会产生负面影响。他说的话受利益驱使。
<br>――呵呵想什么呢你?你的世界太窄了,知道什么是流行,什么是时尚吗?还是忘了?
<br>.....他还说我吃香的、喝辣的,你管的着吗!你是不是眼红?(大概的意思,未引用原文是免得大家对号入座,影响了人家的生意!)。如果真如他所说,那还不是羊毛出在羊身上!
<br>――你自己说说你说的那些话让别人怎么想?还有,你买什么不是羊毛出在羊身上?你真以为天上能掉馅儿饼啊?呵呵,不用免得大家对号入座,我的生意也不怕你影响,要不要我把我的帖子重新贴在这儿啊?
<br>....同为户外店老板的“特种兵”,就没有出于利益驱使站出来反驳,个人认为道德修养较高!至少人家懂得应该避嫌。
<br>――干什么干什么?呵呵,是不是想让我和老特掐一架你就高兴了?
<br>....前一位是不是不明智?这里可是对商帖深恶痛绝!
<br>――我是有点儿不明智,一时兴起招着你了,不知道你老这么受不得委屈,嘿嘿嘿,还要把人家带到山里林子里甩了才解气,开玩笑呢吧?实际不会这么做对不对?因为别人看你穿的地质鞋嘲笑了你,你就非得证明地质鞋比登山鞋实用或者证明穿登山鞋冲锋衣的人都是拌酷实际不配穿――这有必要吗?呵呵
<br>    噢对了,你看见我发商业帖了?我怎么不知道捏?
<br>
<br>    这几天看论坛,发现回复的贴子不再置顶了,所以我回这贴子没有几个人看见,挺好。但是这贴子老太肯定能看见,是不是?嘿嘿
<br>
<br>
作者: 老于    时间: 2003-11-8 05:09
标题: 社会总是在进步的。
看了老太的言论,大致有这样一个印象,总而言之是非专业人员用了(穿了)专业的装备(服装)使得老太深恶痛绝,其实,想想看,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多少好处,很多东西都有一个从专业应用(军事应用)到日常民用的过程的。也许老太认为的“扮酷”的行套现在正经历这样一个过程。无论个人是否接受,技术是这样发展的,社会是这样进步的。也许有人认为公交车、自行车作为交通工具足够了,但还是有人要买汽车,不仅买轿车,还有人要买越野车,其实他们开车-即使是开越野车去的地方,我们完全可以靠公交、自行车和步行到达。老太是否认为买车的人也是“扮酷”呢?对买了车、开着车的人也这么深恶痛绝吗?类似的事情还很多,如果都以老太的眼光去看,没有必要的装备能力的冗余实在太多了。为什么要穿羽绒服?绵大衣不就够用了?穿什么羊绒大衣?老将校呢不是也不错?用什么手机呀?发发信不就行了,急了发个电报不就得了?上网干吗?回家看看报纸不是挺好?
作者: geegee    时间: 2003-11-22 11:30
标题: 佩服!佩服!真是厉害。确实有些人太“小资”了

作者: 甚低频    时间: 2004-10-30 22:17
标题: 好像看见王勇峰了(2排左4)
[sign]没有信念
就没有激情
更没有智慧[/sign]




欢迎光临 绿野自助户外活动网站 (https://www.lvye.org/)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