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野自助户外活动网站

楼主: 假行僧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阿巴拉克夫”的检查。

[复制链接]

154

主题

1095

帖子

1095

积分

绿野投名状,终生免死牌。

Rank: 6Rank: 6

积分
1095
QQ
31#
发表于 2004-1-7 14:04:59 | 只看该作者

打冰洞的入冰角度问题

和冰锥入冰角度都无定论.
<br>只要冰况好,在45-60度范围内都安全.
<br>只要冰况好,冰锥入冰角度90-110度都可以.
<br>可以这么理解吗,也不必本本主义.<br><br>What makes the mountains so special?
<br>Is the people--people make the mountains special。

9

主题

39

帖子

39

积分

绿野新人,渴望上路。

Rank: 1

积分
39
32#
发表于 2004-1-7 14:29:54 | 只看该作者

应该是这样

上次攀冰听老测讲,他们高山向导培训时说,
<br>冰况好的话,可以一只冰洞倾斜入冰,另一只垂直入冰,这样比较容易对接。大意如此,呵呵
<br>他们练习时,曾经十几个人吊在一个打好的冰洞上都没问题。
<br><br><br>--
<br>行走于天地之间。。。

101

主题

753

帖子

773

积分

绿野新人,渴望上路。

Rank: 1

积分
773
33#
 楼主| 发表于 2004-1-7 15:17:14 | 只看该作者

路客是攀冰登山两用。

你的COBRA快生锈了吧。

101

主题

753

帖子

773

积分

绿野新人,渴望上路。

Rank: 1

积分
773
34#
 楼主| 发表于 2004-1-7 15:46:52 | 只看该作者

我怎么感觉还是60度入冰面积大呀!

因为“阿巴拉克夫”要求两个冰没间的距离在12-15CM之间。
<br>
<br>设两个冰洞间的距离为三角形的底,并且长为15CM,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为s=(底*高)/2的话。
<br>如果以60度入冰(是个边长为15CM的等边三角形),三角形的面积为:s1=(15*sqrt(15*15-7.5*7.5)/2。
<br>如果以45度入冰(是个底为15CM的等腰三角形),三角形的面积为:s2=(15*7.5)/2.
<br>
<br>s1&gt;s2.

339

主题

2530

帖子

2552

积分

绿野投名状,终生免死牌。

Rank: 6Rank: 6

积分
2552
35#
发表于 2004-1-7 16:14:00 | 只看该作者

印象中面积公式好像是:(1/2)*a*b*sinθ,θ为90度时,sinθ有最大值:1。

<br><br>冬天到了,该回山版了。

157

主题

1767

帖子

1790

积分

绿野投名状,终生免死牌。

Rank: 6Rank: 6

积分
1790
36#
发表于 2004-1-8 10:27:25 | 只看该作者

你的确是差一小点。还有现在还执迷不悟的路客。

大概是你体重轻,或者坡面不陡绳子承重不大,或者绳子摩擦小因为有冰、很新、
<br>干绳,或者放的速度不快....你本该在不超过两米的地方就把你那根6mm磨断的,我
<br>记得UIAA两年前还发表个专为这作的定量测试。就差一点这里就应该贴满了悼念你
<br>的贴子的。
<br>阿巴拉克夫洞是个无关的事实。问题是你在之前完全没有意识到承重时尼龙对尼龙
<br>摩擦是天大的忌讳,和从上面直接跳下来差不多少。我惊奇于国内有多少拥有世界
<br>上最好器材的人在知识和经历上虽然不是一无所有,但少得让人害怕。
<br>我这里绝没有贬低你和路客的意思,我相信大家都尽了自己所能吸收知识和积累
<br>经验,而且你们是做得相对多的。我只是说不少人在过了拥有器材这个坎后,知识
<br>和经验上基本还没离开地面多远。路客玩了很多年了,但为什么会选择让人往下放
<br>而不是降下来我猜不出来,速降中途放开双手暂停是基本技术。省十分钟时间吗?
<br>连夜找人抬去医院好象更费时间,躺半个月好象更费时间,拄拐几个月好象更费时
<br>间,在轮椅里过后半生好象更费时间。
<br>这也不光是攀登,现在我见过的国内滑雪族,拥有最新款的扳子、眼镜、衣服、术语
<br>词汇,有些专项的技术也不错,但要是他们只在有人管的滑雪场上滑也就罢了。但
<br>他们开始计划到山里滑自然雪,其中不少有些山地天气和地形经验,但我实在不知
<br>道他们对雪崩了解多少。这和很多从运动攀岩起家的攀登者是多么类似。

306

主题

1646

帖子

1677

积分

绿野投名状,终生免死牌。

Rank: 6Rank: 6

积分
1677
37#
发表于 2004-1-8 10:46:56 | 只看该作者

经典!

希望山版多些这样的批评,也只有你这样的人提出批评更有说服力。一个批评如果能救人一命,那么善意的指导批评将是登山者的福音。希望你多来指教!<br><br>[blue]----活着,就应该心存感激!----[/blue]

339

主题

2530

帖子

2552

积分

绿野投名状,终生免死牌。

Rank: 6Rank: 6

积分
2552
38#
发表于 2004-1-8 10:50:43 | 只看该作者

什么叫“从运动攀岩起家的攀登者”

<br><br>冬天到了,该回山版了。

27

主题

73

帖子

89

积分

注册绿野,不忘初心。

Rank: 2

积分
89
39#
发表于 2004-1-8 11:24:37 | 只看该作者

那一天……挂在冰壁上时曾经发生过讨论。

我打了两个锥后,已经开始收绳准备做自己下降,下面建议放我下来,讨论了一下,我没有坚持。
<br>的确后怕。希望以后这里所有的山友不再发生这一失误。

157

主题

1767

帖子

1790

积分

绿野投名状,终生免死牌。

Rank: 6Rank: 6

积分
1790
40#
发表于 2004-1-8 12:10:26 | 只看该作者

特指

特指刚开始就爬的只是别人打好的保护点(挂片)和锚点(一般是顶链),而且在这样的路线
<br>积累相当多的移动方面的技术能力。他们经常没有经验用自己的判断衡量保护点和锚点的状况。
<br>他们的向上攀爬能力远远超过评估攀登活动各个环节安全性的能力。
关于“阿巴拉克夫”的检查。 假行僧 2004-01-06
5.傻人就是有傻福气!――共勉 背包 2004-01-06
是不是第一次用紧张了, 黑石 2004-01-06
当时就是“无知者无畏”。 假行僧 2004-01-06
一个好的阿巴拉克夫冰洞 roof 2004-01-06
petzl站上建议冰洞间夹脚60度,绳子最小8mm。 黑石 2004-01-06
我感觉是个人习惯问题 roof 2004-01-06
为什么是60度? 科友影业 2004-01-06
惭愧 roof 2004-01-07
强度不只取决于截面积,还和截面形状有关 背包 2004-01-07
这个分析起来就比较复杂了 科友影业 2004-01-07
打冰洞的入冰角度问题 roof 2004-01-07
应该是这样 小葱 2004-01-07
应该是冰锥45度入冰围住的冰最多 小葱 2004-01-07
60度! janeclimber 2004-01-07
你说的对 科友影业 2004-01-07
我怎么感觉还是60度入冰面积大呀! 假行僧 2004-01-07
印象中面积公式好像是:(1/2)*a*b*sinθ,θ为90度时,sinθ有最大值:1。 福尔马林 2004-01-07
冰洞做的没问题。是我的使用方法不对。 假行僧 2004-01-06
也有过同样的想法,不过没敢试 福尔马林 2004-01-06
我也有错... 小刀 2004-01-06
老假,还有一点你说了没写上 鱼箭 2004-01-06
这种情况在攀岩时出过事故 科友影业 2004-01-06
相同的冒险 路客 2004-01-06
安全第一 海拔 2004-01-07
我觉得我们这次也很玄,后来想起才后怕 roof 2004-01-07
我靠,我以为假行僧回是第一个摔死的,没想到早有人实践过了。 Kristian 2004-01-07
大家参考一下――清华山野攀冰冬训安全规范 roof 2004-01-07
8 cm janeclimber 2004-01-07
强烈邀请老K给大家做一次攀登安全讲座 roof 2004-01-07
前辈就是前辈,佩服,佩服。 假行僧 2004-01-07
naja不是太好用 科友影业 2004-01-07
路客是攀冰登山两用。 假行僧 2004-01-07
呵呵,恭喜 大霞 2004-01-07
到是没有迷糊,就是缺乏经验和知识。 假行僧 2004-01-07
你的确是差一小点。还有现在还执迷不悟的路客。 mh 2004-01-08
经典! 金丝猴 2004-01-08
什么叫“从运动攀岩起家的攀登者” 福尔马林 2004-01-08
特指 mh 2004-01-08
福尔马林 2004-01-08
我的攀爬能力和评估攀登活动各个环节安全性的能力都很差,听前辈的意见,两样都要学 鱼箭 2004-01-08
那一天……挂在冰壁上时曾经发生过讨论。 路客 2004-01-08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