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野自助户外活动网站

查看: 110|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刘翔退赛的几种说法:

[复制链接]

40

主题

188

帖子

188

积分

注册绿野,不忘初心。

Rank: 2

积分
18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8-19 22:50: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分享到:
刘翔出场前十分钟,CCTV的解说还引用孙教练的话,说刘翔的脚腱磨损是大多数运动员都有的,根本不影响比赛。而且CCTV两天前采访刘翔时,他还说状态很好,一脸搞怪的轻松笑容。 可是昨天他一出场
就开始出状态。刘翔和那位孙教练把退赛保留到最后一刻,无非是要保护自己的商业利益,把金钱和收入炒作到最大化,又保留了面子。

现在总结关于刘翔退赛的几种说法:
1。刘翔能跑(身体没伤,或者一点轻伤,不影响状态),自己诈伤
懦夫,怕失败,想赚钱

2。刘翔能跑,但是领导逼着诈伤
因为怕刘翔失败,输面子输钱

3。刘翔不能跑(重伤),但是自己一直瞒着
因为自己想继续赚钱

4。刘翔不能跑,但是领导逼他一直瞒着
因为早早退出会少赚不少钱,而且刘翔对于08奥运还有巨大的象征意义,想象一下如果6月的时候,大家就知道刘翔不能参赛了。。。

5。刘翔自己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跑,上场才知道
这个没啥好说的,人算不如天算。

6。刘翔知道自己不能跑,但还是心存侥幸,想上来搏一把。

业内人士估计,刘翔退赛他个人损失将超过人民币一亿元,赞助企业减少的收入更惊人,超过三十亿元。

  刘翔在二零零七年替十四个品牌代言,分别是:安利纽崔莱、VISA、伊利、耐克 (耐吉)、交通银行、联想、中国邮政、元太、奥康、杉杉、双钱、升达、白沙、中国移动。二零零八年,又增加了平安保险、凯迪拉克等重量级企业和品牌。

保守估计,这些代言所涉及的广告超过人民币五亿元。
刘翔代言的多个品牌,在北京奥运前已制作了大量广告,?备从八月十八日刘翔首次参赛时开始在电视、报纸、户外、网路等媒体平台出现,岂料刘翔退赛,这些营销计划大受影响,减收超过三十亿元。

53

主题

287

帖子

297

积分

绿野的革命者,中间的地带。

Rank: 3Rank: 3

积分
297
沙发
发表于 2008-8-19 23:49:03 | 只看该作者

中国的体育体制明显有问题:运动员参加比赛不是因为喜欢和享受,而是变成一种改变自身命运和生存状态的残酷手段:成者为王败者寇

的唯金牌论战略,让竞技体育在中国变成一种空前惨烈的职业,而不再是更高更快更强的重在参与的人类至高境界的展现平台。急功尽利、过于现实的所谓历史使命和国家民族社会的兴衰荣辱重担,导致了从教练到运动员,面临大赛时的心态大多无法平和与快乐。刘翔退赛前的表演,做作而幼稚,就象一个从来没有撤过谎的人,一眼就能被人识破一样----刘翔其实相对比较单纯,退赛这等事不太可能是他一个人临时的决定,也许他也不得不以个人的名誉做为赌注,无奈的执行着领导们的决定------重压下的胆怯,宁可选择放弃,也不敢选择面对----这种错误和责任,确实不能也不应让刘翔来承担。  
来自旧版论坛的签名-------------------------------------------------
http://emailemail.photo.163.com/   个人相册

648

主题

5009

帖子

5515

积分

不在绿野,就在去绿野的路上。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515
QQ
板凳
发表于 2008-8-20 00:13:24 | 只看该作者

你懂不懂奥运精神?去翻翻历史看看吧,奥运从来都是成者王侯败者寇:

来自古希腊奥运会的传说 冠军有权留下一座雕像http://sports.sina.com.cn 2008年01月30日14:39  体坛周报

  我们在第二讲里曾经提到波斯王薛西斯对希腊人热衷奥运,只为了“一个橄榄花环”而感到不可理喻。确实,对于希腊人来说,来自奥林匹亚的橄榄花环具有特殊意义,这种意义是作为藩王的薛西斯所不能理解的。

  这就要从赫拉克勒斯在希腊人心目中的崇高地位说起。这位传说中宙斯和凡人所生的半人半神,在襁褓里就能掐死赫拉女神派来的毒蛇,一生立下十二项功绩,更曾与天神都无可奈何的泰坦巨神搏斗,死后更进入不朽众神的行列,是古希腊人最崇拜的英雄、力与美的象征。

  而奥林匹亚地方之所以能够让古奥运如此闻名,也和赫拉克勒斯与这块地方的渊源有关:这里的运动场跑道,由赫拉克勒斯亲自用脚丈量而出;这里的神圣树林中,也有一棵橄榄树被专门用篱笆围了起来,这就是传说中由赫拉克勒斯亲手种植的圣树。而橄榄桂冠的取得同样充满宗教礼仪成分:必须是由童男子从橄榄树上采下,而且这童男子的双亲还必须都健在,用来剪断树枝的工具,则是一把纯金打造的镰刀。通过这样复杂的仪式采集的橄榄桂冠,再加上赫拉克勒斯的神圣光环加持,怎能不成为古希腊人心目中的至高荣誉?

  和现代奥运不同的是,古奥运的颁奖典礼并不随着比赛的结束而立即举行。比如,第四天上午的赛跑比赛全部结束之后,三个冠军通常只在简单的仪式中被授予冠军绶带和松树枝,真正的总颁奖典礼则要等到第五天上午才正式举行。仪式举行的地点则为神圣的宙斯神庙,用象牙和黄金制成的供桌上摆放着属于所有冠军的橄榄花环。冠军们在洗澡沐浴、整饬一新后站到宙斯神像前,由司仪公布他们的名字,并戴上橄榄桂冠。

  对于古希腊人而言,这是一个凡人能够做到的最接近不朽的伟业。而那些所谓“四世三公”的冠军家族,则更受到人们的羡慕。最著名的一个案例发生在公元前448年,当时著名的拳击运动员、在那之前16年曾夺取过奥运会冠军的狄亚哥罗斯,亲眼看着自己的两个儿子在当年的奥运会上又先后摘取格斗和拳击桂冠。

  通常来说,古奥运冠军在被戴上橄榄桂冠之后,一般都会被陪伴的朋友高高举过肩头庆祝,乐队会在一旁演奏音乐,绚丽的鲜花花瓣和新鲜采集的树叶则向冠军身上撒去……结果公元前448年演绎了一场悲欢交集的情景剧:这一次,被举在肩头的是冠军的父亲狄亚哥罗斯,举起他的当然就是他的两个英雄儿子,他们还把自己夺取的桂冠戴到了父亲头上。极乐时刻人群中传出一个人的喊声:“你现在就可以上天堂了,狄亚哥罗斯。你在地球上还能取得什么比这个更了不起的成就呢?”灵异的是,狄亚哥罗斯也就应声而倒,带着一丝幸福的微笑,他在两个儿子的肩头羽化归仙……

  在颁奖仪式之后,埃利斯地方的十个神圣裁判将为冠军举行盛大的晚宴。除了这场正式的晚宴之外,那些富有的冠军还会分头举行私人晚宴。公元前416年的奥运会,雅典出了名的美男子加富豪阿尔西比亚德斯在最考验财力的赛车比赛中一举派出了7辆赛车参赛,并豪取冠亚军和第四名!

  为了庆祝这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胜利,阿尔西比亚德斯举行了一次超豪华的盛宴:他不仅像其他冠军那样邀请了自己的私人朋友,而且把所有观众都请上了!由于此君在雅典政界也享有威望,作为雅典盟友的很多城市特意送来了各自的土特产――莱斯沃斯岛送来了食物和美酒,基齐库斯送来了野味,而以弗索则送来了盛宴需要的帐篷……与阿尔西比亚德斯在赛车场上取得的胜利一样,这场极尽豪奢的宴会也作为美谈传遍了全希腊。

  事实上,除了橄榄桂冠,冠军还可以获得一些称号。比如同时夺得摔跤和格斗比赛冠军的运动员被称呼为“赫拉克勒斯继承者”,在奥运会等4大运动会上都夺取冠军、完成大满贯的运动员则会被称为“神奇冠军”,而单圈短跑冠军的名字则会被用来“冠名”整个奥运会(这和今天以奥运会东道主命名奥运会完全不同)。

  此外,冠军也有权在奥林匹亚地方留下一尊雕像,不过这些雕像通常只是完美人体的象征,只有拿过三个冠军的英雄才可以留下真正酷似本人的肖像。这些雕像随着日月的累积留下了不少令人捧腹的趣闻,比如有一尊雕像曾经被比赛对手鞭打,结果那尊雕像居然倒了下来压死了这个冲其发泄的人!

  和今天的情况相仿,古奥运冠军回到各自的家乡,又会迎来一轮新的疯狂庆祝。在冠军凯旋入城之日,就像现在的球队夺得了冠军杯一样,通常会歌舞升平操办全城游行。一些城市还会采取更具永恒意义的纪念形式,例如把冠军的名字刻在神庙墙壁上面,或者铸在硬币的正面或者反面。

  有些城邦甚至不惜把自己的城墙砸个洞出来,方便冠军的车马出入,这是古希腊最高的礼遇。公元前416年,西西里岛的阿格里吉坦地方为了迎接奥运冠军凯旋甚至决议,用300辆由4匹白马组成的马车举行游行。

[red]  更为重要的是,冠军的一生就将从此一片坦途。满城民众为了感谢他为“国”争光,都会争相给他提供各种各样的礼物:这其中既包括金钱,也包括像终生提供的橄榄油这样更像今天实物赞助奖励。按照规矩,冠军还将获得每次国宴的参加资格,享受城邦剧院的头排座位,以及政府发放的养老金甚至免税等等权利。[/red]

  在夺取冠军之后的很多年中,这些英雄还将会是希腊各项体育赛事竭力邀请出席的名流。尽管奥运会不提供现金奖励,但希腊各项其他赛事常常提供奖金来吸引实力雄厚的参赛者,例如在雅典举行的短跑比赛中,获胜者能够获得100罐橄榄油,这相当于今天大约65万人民币的现金奖励。一些比赛出手也非常阔绰,会给予冠军相当于可以买下一幢别墅的奖金。

  古奥运冠军在夺取冠军功成名就之前,常常需要凭借参加上述的赏金比赛来积攒人气和比赛经验,同时,这也是某些财力稍弱对手赚取前往奥林匹亚盘缠的机会。在相关历史记载的吉尼斯中,公元前5世纪的著名运动员、来自萨索斯岛的特埃吉尼斯独占鳌头――他一辈子曾夺取过1400个赏金比赛的冠军!

  一旦某个选手成为奥运冠军,那些赏金比赛都会以吸引到他们参赛为荣。公元2世纪时,小亚细亚的一个小殖民地为了吸引一个奥运冠军加盟,承诺愿意支付3万个德拉克马银币的出场费,这足够当时一个罗马军团士兵挣100年的!还有一个地方,甚至为一个奥运格斗冠军的亮相(根本不用参加比赛,只是到场祝贺一下),就支付了50磅白银!

  奥运冠军带来的光环,也会让其在夺冠后的人生道路上乘风破浪。古希腊最著名的诗人品达曾说,一旦有人夺取冠军,“他的余生都将是微笑甜美的航行”,此言一语中的。


[sign]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野蛮吾肌体,文明吾头脑
苦心志 劳筋骨 饿体肤 空乏身 拂乱为 动心忍性 增益不能
[/sign]

648

主题

5009

帖子

5515

积分

不在绿野,就在去绿野的路上。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515
QQ
地板
发表于 2008-8-20 00:26:33 | 只看该作者

古代奥运会运动员参赛也大多是为了荣誉和利益,而非喜欢和享受:

http://www.kankan.cn/superlibtary/FreeArticle.asp?AID=32215


《体育学刊》2008年第7期 浏览 230 次  【大 中 小】   


现代人对于古代奥运会的五大误解

何元国





【自现代奥运会诞生以来,人们对于古代奥运会有五大误解:古代奥运会旨在促进和平;古代奥运会与政治无关;古代奥运会的参赛者是为荣誉,不是为利益;古代奥运会重参与和友谊;古代奥运会是完全业余性质的。这些误解在西方随着20世纪以来古典研究的深入逐渐得以消除,但在我国仍然存在。对这些误解的分析,不仅向公众介绍了新知,而且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奥林匹克运动本质的理解。它们实际上是今人给古代涂上的一层玫瑰色,并非古代社会的本色。它们反映了现代人自己的困境和焦虑。明白这些误解,不是要教人们悲观,而是希望现代人不要让想象中的古代社会束缚自己,而要创造性地解决自身面临的问题。】










    说起奥运会,人们一般指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第一届现代奥运会是在法国人皮埃尔•德•顾拜旦(Pierre De Coubertin,1863-1937年)的倡议下于1896年由雅典举办的。这距离古代奥运会的终止已有1 600多年了。一方面,现代奥运会的精神内涵以及名称、仪式、项目、规则等具体内容均受到古代奥运会极大的启发,可以说,没有古代奥运会就不会有现代奥运会;另一方面,现代奥运会是现代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创造,它不是古代奥运会的延续,也不是其翻版。

    在这个创造的过程中,顾拜旦当然功劳最大,因此被人尊称为“现代奥林匹克之父”。1776年,久已被泥沙埋入地下的奥林匹亚遗址被一位英国人发现。约100年以后,1875-1881年,德国考古学家在那里进行了系统的发掘。年轻的顾拜旦一直关注着发掘进展。在当时法德激烈对抗的氛围下,这件事给了他很大的刺激。他写道:“德国人让奥林匹亚的遗址重见天日,为什么法国人不能成功地复兴这一古代的荣光?”[1]3从1894到1896年,他在不同的场合多次提到“恢复”或“复兴”古代奥运会[2]7,10,13。当时的西欧有一股对雅典的“狂热和崇拜”[2]24,顾拜旦受其感染,曾说古代奥运会是古人“高尚且非常有趣的”风俗习惯之一[2]25。

    当然,顾拜旦并没有沉湎于这种狂热,他明确表示:“……我们必须让奥运会现代化。我们不要进行笨拙、简单的模仿和复原。从过去寻求启发而不照搬是可能的。”[2]29尽管如此,在当时的西欧,古典研究的水平还比较有限,人们包括顾拜旦本人对于古代奥运会的认识还很模糊,难免带有许多理想化的色彩。因此,一些误解就产生了。这些误解在西方随着20世纪以来古典研究的深入逐渐得以消除。然而在我国,由于多种原因,这些误解还多多少存在。这说明公众对于古代奥运会缺乏新知识;更重要的,这些误解会妨碍我们对于奥林匹克运动本质的认识。因此,指出这些误解很有必要。需要说明的是,本文建立在西方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加以提炼、概括,同时补充了一些文献史料。

    1  “神圣休战”――古代奥运会旨在促进和平

    1912年,顾拜旦在他著名的诗篇《体育颂》中欢呼:“啊,体育,你就是和平!”[2]561937年,暮年的顾拜旦回顾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初创宗旨时说:“休战的思想是奥林匹克精神的又一基本特点”[2]152。最新的《奥林匹克宪章》虽然没有明确提到“和平”一词,而是讲人的和谐发展,人们之间的相互理解,友爱、团结和公平竞争,维护人的尊严,反对各种形式的歧视等等,但是所有这些无不以和平作为前提条件。因此,和平是奥林匹克精神的题中应有之意。

    和平是现代人的渴望,这个理念的一个有力的支持就是,古代奥运会就有所谓的“神圣休战”。于是,人们想当然地认为,古代奥运会就是以促进希腊世界的和平为宗旨的。我国政府的门户网站就是这样介绍的。(http://www.gov.cn/ztzl/beijing2008/content_578214html)实际上,这是一个误解。

    在古希腊,城邦的数量可能不下1 500个[3],几乎每一个城邦或地区都有自己的竞技会。全希腊范围的运动会有:奥林匹亚运动会、德尔斐的皮提亚(Pythian)运动会、科林斯的地峡运动会、勒迈阿(Nemea)运动会。而每一个竞技会都有自己的保护神。因此在竞技会前后的休战被人们称为“神圣休战”(sacred truce)。奥林匹亚运动会的保护神是宙斯,奥林匹克运动会前后的休战被称为“奥林匹亚休战”。每4年当中一个夏天,在人们忙完农活之后,奥林匹亚的使者出发前往四面八方,宣告奥林匹克运动会举办的具体日期,所谓“休战”到时便开始了,所有的希腊城邦均要遵守。据说,最初的休战协议由爱利斯的国王与斯巴达的吕库古签订,条文刻在一个青铜的铁饼上。此铁饼保存于奥林匹亚的赫拉神庙里,公元前1世纪的旅行家保桑尼阿斯还亲眼见过,其大意是:爱利斯人的领土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爱利斯人亦不得在此期间向他邦开战[4];运动会期间以及此前和此后的1个月为休战期。值得注意的是:第一,休战期限包括运动会的前后一段时间,而不仅限于运动会举办期间,因此,其目的是保证成千上万的参赛者和观众的旅途安全。第二,所谓休战的意思是,在这一期间,禁止任何城邦向爱利斯城邦开战或者爱利斯城邦向其他城邦开战,其目的显然是保证运动会的正常举办[5]。

    爱利斯是一个弱小的城邦,以宙斯名义发布的休战可以起到一定的威慑作用。但是,“神圣休战”从未阻止过一场战争,城邦之间的战事只要不影响参赛者、观众以及其他人前往,即使在奥运会期间也照打不误;决不是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全希腊范围的战争都停下来。例如,修昔底德的名著《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按年记载了约20年(公元前431-411年),我们还从未发现他记载说,在哪一年夏天神圣休战对那场将许许多多希腊城邦卷入的大战产生了什么影响。不过,他的一段记载确实与神圣休战有关。大意是说,公元前420年7月,爱利斯人认为其强邻斯巴达在休战期间进攻其要塞,因此要课以罚款。斯巴达人认为自己的进攻是爱利斯的使者前来宣布休战之前发生的,而爱利斯人认为休战是在他们向自己宣布之时就生效了。双方争执不下。最后,斯巴达人没有交纳罚款,也就没有正式派人参加这一届奥运会。这只是整个伯罗奔尼撒战争中的极小的事件。不过,它是古代奥运会与政治关系极好的例证。

    由此可见,“神圣休战”的存在并不能证明古代奥运会以倡导和平为其宗旨。对此,我们还有其他证据。首先,从文字上说,古希腊人认为休战是“ekecheiria”,意思是“伸出手来(握手)”,而不是“eirēnē”(和平)[5],也就是说参赛者短时间内放下武器,以便于竞赛。其次,在奥林匹亚(包括旧体育场的废墟)出土了大量的盔甲,这些盔甲上的铭文说明,它们是一些城邦在打败其他城邦之后虏获的战利品,这些城邦在参加奥运会时把它们带来奉献给保护神宙斯,文献资料也证明了这一点[6]36。

    然而,历史往往不是那么简单的,更何况古代奥运会有1 000多年的历史。客观上说,像古代奥运会那样的全希腊范围的竞技会肯定有助于希腊世界的和平;同时,古希腊人也能认识到和平的可贵。经历了残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以后,希腊人比以前更加向往和平,马其顿的腓利普二世就利用了这一点来一统希腊;这个时期的一些智者和演说家利用人们的这种心理宣称,古代奥运会举办之初(前8世纪)就是以促进希腊人之间的友谊、和谐与和平为目的[6]36。

    古代奥运会是怀有强烈信仰、酷爱竞争和体育锻炼的古希腊人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种自发的创造。如果说古希腊的竞技会都以和平为宗旨,那么成百上千竞技会的存在会让战争在希腊大为减少甚至绝迹,实际上,战争在希腊世界是家常便饭。

    现代人之所以有这样的误解,原因之一就是现代战争的殃及范围之广和祸害之惨烈。100多年来,现代奥运会就因为第一、二次世界大战而3次未能举行。而古代奥运会没有间断地举行了1 000多年,这并不意味着古代的战争较少,恰好说明古代奥运会与战争的关联度不高:第一,爱利斯地处偏僻而且弱小,奥运会不会增加其政治上的重要性;第二,举办地点一直在奥林匹亚,而不是像现代奥运会那样每一届都要变换地点,这样受战争的影响要小得多;第三,最重要的,休战并不要求所有的希腊城邦都停止战争。

    2  古代奥运会与政治无关

    17-19世纪,欧洲兴起许多“民族国家”。现代奥运会诞生的时代,正是民族主义和社会达尔文主义高涨,欧洲国家之间斗得你死我活的时期。奥运会是国际性的,它自然难以摆脱政治的干扰。最严重的后果是导致某一届奥运会停办,次之就是某些国家抵制奥运会,这在百年奥运会史上屡见不鲜。最突出的有,1980年美国等60国抵制莫斯科奥运会;1984年苏联等国抵制洛杉矶奥运会。

    顾拜旦称:“(体育)在各民族间建立愉快的联系”(《体育颂》)。1908年,他在一篇文章中提到,古代奥运会运动员在宙斯神像前宣誓,现在没有宙斯了,今后运动员可以在自己国家的旗帜面前,同时也面对其他国家的众多的旗帜宣誓[2]29。在他看来,现代奥运会是尊重所有国家的,也是对所有国家都有好处的。这个时期,他也许没有想到政治干预的问题。到了1925年,他大概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我还要不要提醒,奥运会不是属于任何单独一个国家或民族所有,不能被任何一类集团所独占?奥运会是世界范围的:必须让所有国家都能参加……”[2]991962年,国际奥委会声明:“奥林匹克运动是非政治性的”,这似乎是面对冰冷的现实的一种徒劳的表态。

    在这种情形下,人们往往想象古代奥运会跟政治无关,理由之一就是当时参加奥运会是一种个人行为,这又是一个误解。现代奥运会以国家或者地区为单位组团参加,这在古希腊是根本不存在的,当时参加奥运会确实是一种个人行为。这与体育竞技在古希腊人心中的地位相关。前面说过,古希腊人酷爱竞争。其实除了体育竞技之外,在唱歌、戏剧演出、政治辩论、法庭诉讼、为城邦捐款等等城邦生活的方方面面他们都要竞争一番。在他们看来,竞技场的胜利者要比战场上的胜利者更令人敬佩。首先,从对手来看,前者的对手来自整个希腊世界,且不只一个;后者的对手可能能力平庸、训练不足,打败一次就被杀掉。第二,前者只能依靠自己的身体;后者可以依靠较精良的武器装备战胜对方。以上是公元1世纪一个希腊人的观念[1]113。这与荷马时代的观念简直毫无二致。《奥德赛》第8卷说:“须知人生在世,任何英名都莫过于他靠自己的双脚和双手赢得的荣誉。”[7]因此,奥运会的参加者可以靠城邦帮助来进行训练,但参赛一定是自己的事。同时,参赛者接受贿赂故意输给对手也是不可想象的。

    但这并不意味着奥运会与政治无关,这里我们应当区分两种情况。第一,奥运会参加者对自己城邦的政治影响;第二,城邦之间政治关系对奥运会的影响。在奥运会上获胜是一项巨大的荣誉,这就被胜利者用来谋求自己的政治利益。大约公元前636年,奥运会优胜者、雅典人库隆利用自己的声望带领同党夺取了雅典卫城,想做雅典的僭主,结果失败被杀。还有一个例子,也是一个雅典人阿尔基比阿德斯,他谋求远征西西里的统帅职位,在公民大会发言炫耀自己在奥运会上取得的成就:他当时有7辆马车参赛,赢得了第1、2和4名,这非常罕见,为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陷入困境的雅典城邦带来了巨大的荣誉。

    另外,古代奥运会除了是一种体育活动之外,还是理想的政治外交场合。各城邦在那里都有自己的财宝库,那是奉献给神的,也是它们展示自己的实力的窗口。运动会之余,还有政治演说。外交活动虽不见记载,但可以想见。古代奥运会对政治和受政治的影响都是存在的,只不过比现代要小一些,这主要是由于特殊的历史条件决定的。可以这样说,古代奥运会并不具备什么与政治绝缘的特质。

    3  古代奥运会的参赛者是为荣誉,不是为利益

    西方“史学之父”希罗多德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波斯人打听到希腊人正在召开奥运会,就问优胜者的奖品是什么,有回答说是用橄榄枝叶编成的环,于是这位波斯人大发感慨说,自己要与之作战的人是怎样的人啊,他们之间相互竞赛是为了荣誉,不是为了金钱啊!这个故事的真伪无从考证,不过,它肯定流传很广。顾拜旦不可能不知道这个故事,因为希罗多德的《历史》在西方的地位颇似中国的《史记》。古代奥运会,包括其他三大竞技会确实都没有物质奖励。然而,据此来判定参赛者们纯粹是为了荣誉,是一个很大的误解。

    首先,参赛者必须是男性希腊人,多数项目是成年男子参加的项目,少数是未成年男子参加。外邦人不能参赛。希腊化时期,一些希腊化的东方上层人士可以参赛;罗马人统治时期,罗马人也可以参赛。罗马暴君尼禄就参加过比赛。妇女、奴隶均不能参赛,也不能观看。参赛的男性成年希腊人都应是城邦的公民,他们自行参赛,如果获得优胜,他们确实将获得巨大的荣誉。诗人为他们唱赞歌,底比斯的著名诗人品达就为优胜者写了许多颂歌。他们和其城邦的名字广为传颂。城邦将出资为他们在本邦和奥林匹亚树立雕像,他们的名字被铭刻在石头或金属上。有时,其他城邦授予他们荣誉公民称号。在斯巴达,奥运会优胜者在作战时站在国王的身边。人们对他们怀有无比崇敬的心情,甚至发展成一种崇拜。公元前5世纪塔索斯城邦的特奥根尼斯就是一个例子。他被认为是神话人物赫拉克勒斯的儿子。据说,他的雕像有给人治病的神奇功能。对其崇拜到公元2世纪仍很兴盛,并传播到邻邦[1]102。

[red]    除了这些荣誉之外,物质奖励也极为可观。城邦给予他们年金、补助,甚至4大竞技会上的参赛者犯规所缴纳的罚款也归他们分享。据公元1世纪的普鲁塔克记载,公元前6世纪末的雅典改革家梭伦规定,对于奥运会优胜者给予500德拉克马的奖励,地峡竞技会优胜者100德拉克马的奖励。有人认为,这种奖励是雅典的一项传统,梭伦实际上减少了其额度[8]。而且,四大竞技会之外的其他竞技会都有物质奖励。比如,泛雅典娜节上未成年男子的220 m短跑冠军的奖品是50瓮橄榄油,约合现在45 000美元[5]142!其他项目奖励30至40瓮不等。公元2世纪小亚细亚的一个城邦的地方竞技会,根据项目的不同,奖给运动员500~3 000德拉克马[1]56。铭文和文献记载的最高数额是30 000德拉克马,不知是否可靠[1]74。可见,古代奥运会的优胜者与他们的现代同行一样,虽然获胜千辛万苦,可绝对是名利双收的![/red]

    4  古代奥运会重参与和友谊

    1908年,顾拜旦在英国的一次演说中,引用一位人士的话:“参与比取胜更重要”,并大加赞赏[2]24。从此,它成为奥林匹克运动的名言,现在已经家喻户晓。虽然顾拜旦没有明确地说古代奥运会也是如此,但从他的赞誉中我们推测出来,他赞扬古代奥运会是“高尚且非常有趣的”,又说“古奥运会最光辉之处在于它的两条原则:美和尊严。”[2]28如果我们说,古希腊人看重的正是取胜,他恐怕不能同意,可事实正是如此。

    首先,古代奥运会所有的项目除了马车和骑马类比赛之外,均不设名次。只有第一名是胜利者,其余都是失败者。前文所说的荣誉和奖励都跟他们没有关系,对于他们而言只有屈辱。

    在古代奥运会的项目中,摔跤、拳击和混斗都很危险。最危险的是混斗,它可以摔跤和拳击,还可以用几乎一切办法让对方认输,只是不能用牙咬和挖眼珠。所以,比赛时双方都想一招制敌,根本不在乎对方伤残生死。一位西库昂的选手最擅长的是一上场就折断对手的手指,迫使对手认输,人称“手指头先生”[9]。拳击选手的双手和双腕缠上粗糙的牛皮带,以保护自己和增加杀伤力。这3个项目均在硬场地进行,且比赛不能间断,直到对手认输。加之参赛者赤裸身体,所以受伤司空见惯,甚至命丧赛场。发现于爱利斯的公元前3世纪的一则铭文这样记载:“你站在那里,凯若尼德斯,在入场准备搏斗的选手中间,这样祈祷:‘啊,宙斯,请在战斗中赐给我胜利或者死亡’。”[1]125要么胜利,要么死亡!这说明古希腊人参加奥运会的目的就是取胜。这可以解释为什么古代奥运会从不设比赛纪录。古希腊所有的竞技都是为了分出胜负,特别是将优胜者挑选出来,仅此而已。现代奥运会的格言“更快、更高、更强”含有两层意思:跟对手比和跟自己比;但对于古希腊人而言,只有跟对手比。

    5  古代奥运会是完全业余性质的

    在现代奥运会史上,业余性质与职业性质曾经是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简单地说,就是是否允许职业选手参加。1894年6月,国际奥委会成立前的讨论会上曾经专门讨论过这个问题[2]4。后来,大概是主张前者的呼声占了上风。在1912年瑞典斯德哥尔摩奥运会上,美国人詹姆斯•索普夺得现代五项和十项全能两项冠军,轰动一时。但在次年,国际奥委会将索普的金牌收回,删除其创造的纪录,理由是他曾经为了一周15美元的报酬参加过两个夏季的比赛,因此不是一个纯粹的业余选手[6]55。

    我们从顾拜旦的言论中可以找到这种主张的主要理由。他恢复奥运会的目的,是纠正中世纪以来人们将身体与精神绝然分开的做法,提倡人的身心的平衡发展;而古希腊人中有一部分把体育“看作是寻求通过身、心的愉快平衡而达到形体美和健康的途径”[2]7-8。但是,职业选手会走上只重身、不重心的另一个极端。赞同业余性质的人往往拿古代奥运会的业余性质当作自己的重要根据。1948年,曾任国际奥委会委员的布伦戴奇认为“古代奥运会……是纯粹的业余性质的”[6]71-72,代表了当时的主流观点。

    从古代奥运会优胜者的纪录来看,各项目有专业化的趋势。两个短跑项目很少有人两次获得冠军。公元前512年,有人获得了200、400和400 m武装赛跑3项冠军,成为赛跑项目上获得3个冠军的第一人,除他之外,千年奥运史上不超过5人;同获混斗和摔跤冠军的人历史上不超过8人。另外,五项运动(短跑、投掷、摔跤等)也因为需要多种能力而在奥运会中地位较低[1]69。运动项目的专业化促使运动员的职业化。斯巴达由于其独特的政治军事体制,男性从少年开始即从事艰苦的锻炼和军事训练,它成了古代奥运会的“金牌大户”。当然,他们不单是为了参加奥运会而训练。在其他城邦,由于名利的引诱,一些好苗子在城邦或私人的赞助下,请教练指导进行专门的训练。这方面最有力的证据来自公元前4世纪的亚里士多德。他在《政治学》中谈儿童的教育问题时说,他研究了奥运会历届优胜者名录,发现先在儿童竞赛项目中得冠军,长大后又在成年竞赛项目中折桂的,总共不过二三例而已。他以此说明,早期的过度训练实际上损害了他们的体魄。在另一处,他提到竞技选手的锻炼过于剧烈和专门,他们的体质不适宜于一般公民。亚氏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还打了一个比方,说明一个有经验的人在战争中的优势:“他们像一个带武器的对付一个赤手空拳的,又像一个竞技选手对付一个业余人士。”这里的“竞技选手”原文为“athlētēs”;“业余人士”原文为“idiōtais”(与格),其主格形式为“idiōtēs”,意思是“无专业知识的人、外行、生手”。在亚氏看来,后者显然没有经过严格、系统的、全职的训练,比起竞技选手来就像一个赤手空拳的人一样,两者之间的差别是极为明显的。

    再看第二个问题。古代奥运会确实要进行身份鉴别。但是只关心参赛者的父母是否为希腊人,他是否为合法生子;是成年人,还是未成年人;有无犯罪记录等等。而从来不鉴别对手是否经过专业训练,是否靠比赛奖金为生等等。1980年,国际奥委会恢复了索普的纪录,次年,又归还了他的金牌,可惜他早已不在人世。1992年,由NBA篮球明星组成的“梦之队”参加了巴塞罗那奥运会,关于业余与职业的争论从此结束了。

    自现代奥运会诞生以来,上述的五大误解就或多或少存在。在我国,由于文化和历史的隔膜,公众对于古代奥运会的情形不甚了了。因此,指出这些误解有介绍新知的作用,更重要的,还有助于我们对奥林匹克运动的本质的理解。这些误解实际上是今人给古代涂上的一层玫瑰色,并非古代社会的本色。它实际上反映了现代人自己的困境和焦虑。战争与和平、体育与政治、体育的利益化和商业化、人的异化与畸形发展等等,都是人类长期面临的课题,有些古人已经遭遇到了,有些到现代才越来越严重。我们指出这些误解,不是要让人们悲观,而是希望现代人不要让想象中的古代社会束缚自己,而要创造性地解决自身面临的问题。超越自我,不断进取,不正是奥林匹克运动的真谛吗?

    参考文献:

    [1] Finley M I,Pleket H W. The Olympic Games: The First Thousand Years [M]. London: Book Club Associ-ates,1976.

    [2] 顾拜旦. 奥林匹克理想――顾拜旦文选[M]. 北京:奥林匹克出版社,1993.

    [3] Glotz G. The greek city and its institutions[M].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1996:28.

    [4] Susan G.. Cole: Landscape, Gender and ritual space: The Ancient greek [M].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04:70.

    [5] Mark Golden. Sport and society in ancient greece[M]. 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17.

    [6] Wendy J Raschke. The archaeology of the Olympics [M]. Wisconsin: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1988.

    [7] 荷马[古希腊]. 奥德赛[M]. 王焕生,译.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115.

    [8] Freeman K. The work and life of solon [M].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Wales Press Board,1926:129.

    [9] Judith Swaddling. The ancient Olympic Games[M]. Austin: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1996:61.
[sign]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野蛮吾肌体,文明吾头脑
苦心志 劳筋骨 饿体肤 空乏身 拂乱为 动心忍性 增益不能
[/sign]

342

主题

7180

帖子

7181

积分

绿野元老,传、帮、带。

Rank: 8Rank: 8

积分
7181
5#
发表于 2008-8-20 09:38:52 | 只看该作者

运动员们真可怜...可敬!

53

主题

287

帖子

297

积分

绿野的革命者,中间的地带。

Rank: 3Rank: 3

积分
297
6#
发表于 2008-8-20 11:10:50 | 只看该作者

自以为是的剪贴一些自己都未必认真阅读和读的懂的文章,就好意思标榜自己懂得奥运精神?!

来自旧版论坛的签名-------------------------------------------------
http://emailemail.photo.163.com/   个人相册

7

主题

189

帖子

189

积分

注册绿野,不忘初心。

Rank: 2

积分
189
7#
发表于 2008-8-20 11:45:29 | 只看该作者

中国的体育体制和西方国家是不一样,但运动员参加比赛“是一种改变自身命运和生存状态的手段”,这一点是一样的!

来自旧版论坛的签名---------------------
何谓四隐?交友故旧邑里门郭。
--《吕氏春秋》,卷三《季春纪》
8#
发表于 2008-8-20 12:52:04 | 只看该作者

然也!竞技体育最早的起源是赌博,现代更是完全依赖于金钱与政治的推动


喜欢和享受,是过程中伴生的副产品,只是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竞技的胜利,但通常不会是目的,古今中外貌似没有很大差别


来自旧版论坛的签名=============================================
・08年8月游泳横渡渤海海峡正式计划(团队接力)――http://www.lvye.org/modules/lvyebb/viewtopic.php?view=1&post_id=43283072
【绿野横渡队】――http://www.lvye.org/modules/lvyebb/viewtopic.php?view=1&post_id=200

175

主题

1747

帖子

1755

积分

绿野投名状,终生免死牌。

Rank: 6Rank: 6

积分
1755
9#
发表于 2008-8-20 14:02:49 | 只看该作者

建议去首都博物馆看看古希腊竞技展、、

来自旧版论坛的签名在风里感受自己的心跳,在阳光下聆听花开的声音

2

主题

40

帖子

74

积分

注册绿野,不忘初心。

Rank: 2

积分
74
10#
发表于 2008-8-20 20:22:36 | 只看该作者

在现场观看了一场奥运比赛,感触最大的是外国观众在观看比赛时是那么的陶醉,那么的忘我,自娱自乐,完全是在享受体育给他们带来

的快乐。现场采访了两位外国观众,他们很高兴地说,自己平时真的是非常喜爱这项体育运动,所以要来现场看看比赛。反观我们,很多时候总要把体育中夹杂更多的政治情节。用句我们单位官方的语言:“大家一定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去观看比赛。”真是既可笑又可悲,我们过得也未免太沉重了吧!
来自旧版论坛的签名明天总是崭新的
关于刘翔退赛的几种说法: 六寺僧驴 2008-08-19
中国的体育体制明显有问题:运动员参加比赛不是因为喜欢和享受,而是变成一种改变自身命运和生存状态的残酷手段:成者为王败者寇 散步 2008-08-19
你懂不懂奥运精神?去翻翻历史看看吧,奥运从来都是成者王侯败者寇: mef 2008-08-20
自以为是的剪贴一些自己都未必认真阅读和读的懂的文章,就好意思标榜自己懂得奥运精神?! 散步 2008-08-20
叫“精神”的东西一般比较假,自己把球踢出界还想骗个界外球才是奥运精神 BlackHeart 2008-08-21
这文章只说自古胜者为王。但“败者为寇”才是讨论关键 mh 2008-08-20
古代奥运会运动员参赛也大多是为了荣誉和利益,而非喜欢和享受: mef 2008-08-20
然也!竞技体育最早的起源是赌博,现代更是完全依赖于金钱与政治的推动 无疆界 2008-08-20
建议去首都博物馆看看古希腊竞技展、、 *蓝鸟* 2008-08-20
运动员们真可怜...可敬! helen1 2008-08-20
中国的体育体制和西方国家是不一样,但运动员参加比赛“是一种改变自身命运和生存状态的手段”,这一点是一样的! 四隐 2008-08-20
在现场观看了一场奥运比赛,感触最大的是外国观众在观看比赛时是那么的陶醉,那么的忘我,自娱自乐,完全是在享受体育给他们带来 转转哦 2008-08-20
中国观众在讲政治吗?拿外国观众和中国官员做比较? BlackHeart 2008-08-21
除了体育,还有真的东西吗? 宽天云 2008-08-2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