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野自助户外活动网站

查看: 2940|回复: 3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6年9月2-4日内蒙赤峰—巴林右旗—巴林左旗考古

[复制链接]

322

主题

3956

帖子

4460

积分

绿野户外活动领队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460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7-4 18:40: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分享到:
2016年9月2-4日内蒙赤峰—巴林右旗—巴林左旗考古

领队:同舟
联系方式:壹三七0壹壹99肆73
时间:2016年9月2-4日(周五——周日)
人员限制:15人,(身体健康,具有2天以上短线旅游和1日轻装徒步经验,团队意识强。)。
活动强度:0.5。

前言

巴林右旗有新石器时代和青铜器时代文化遗存。截至2003年,探明这个旗境内古代文化遗址206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自治区级保护单位1处,市级保护单位7处。

巴林左旗文物古迹繁多,古文化遗址273处,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个。巴林左旗现存沉眠博大的辽上京遗址,交相辉映的南北二塔,气势恢宏的召庙石窟,峰峦迭嶂、环境幽雅的祖州、祖陵,全国独—无二的辽代石屋等名胜古迹多处,建有以辽代考古和草原风光为中心的旅游区多处,如召庙旅游区、辽祖州旅游区、洞山旅游区、乌兰坝森林生态旅游区、古冰川遗迹——冰臼群等。

宁城县历史悠久,风光秀美,素有“千年古都、山水宁城”之称。夏商以来,先后有鲜卑、契丹、女真等十几个民族在此生息繁衍。从战国时期起,属右北平郡管辖,西汉将右北平郡治所设于平刚(今县内黑城)。辽代设中京大定府(今县内大明城),作为辽代中、后期国都,成为当时北方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行程安排:
D1:9月2日(周五),北京北站——赤峰站,1457,20:21——05:33,硬卧115元。

D2:9月3日(周六),6点包车出发。赤峰站—(2小时27分钟184.6公里)—巴林右旗(巴林右旗博物馆、荟福寺、巴林奇石馆、)—(1小时34分钟99.7公里)—辽庆州白塔—(10分钟6.3公里)—辽庆陵(王坟沟)—(25分钟17.3公里)—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小时51分钟112.9公里)—巴林右旗。

D3:9月4日(周日),巴林右旗—(1小时2分钟78.3公里)—召庙—(18分钟16.0公里)—巴林左旗(辽上京博物馆、辽上京遗址)—(34分钟29.6公里)—洞山风景区——(55分钟52.9公里)—辽祖州祖陵遗址—(3小时19分钟250.3公里)—赤峰博物馆—(1小时37分钟96.9公里)—辽中京博物馆(备用)—(1小时37分钟96.9公里)—赤峰站——北京北站,1458次,22:03——06:29,硬卧115元。或2560次,21:10——05:59。

费用预算:700元,往返高铁+包车+用餐+2天住宿+门票,AA制。

装备要求:登山鞋,手套,排汗速干衣裤1套,袜子2双,30L背包,雨衣或雨伞,头灯,手台,1顿路粮(高能量、高热量、简单食品),2L水壶,各种证件。

报名须知:
仔细阅读绿野自助户外活动公约
http://www.lvye.org/modules/news/article.php?storyid=6
有详细户外履历,跟贴报名如:同舟报名1GG/壹三七0壹壹99肆73/1手台/仔细阅读活动计划,对自己行为负责。 否则无效!
火车票购票注意:报名后请买往返票。

免责声明:
本次活动为非营利自助户外活动。户外运动有一定的危险性和不可预知性。参加者对自己的行为及后果负完全责任。领队组除接受大家监督、有责任控制费用和公开帐目外,不对任何由户外运动本身具有的风险以及往返路途中发生的危险所产生的后果负责。凡参加者均视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如在活动中发生人身损害后果,赔偿责任领队组不承担,由受损害人依据法律规定和本声明依法解决。代他人报名者,被代报名参加者如遭受人身损害,赔偿责任领队组不承担。本声明中关于免除领队组责任及赔偿责任之约定效力,同样及于总领队、财务官。
  [sign]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我也许不能改变现在,但可以改变未来。请为乡村小学的孩子们捐一本书,也许你可以改变他们的未来!
http://china.ocef.org
我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21026274...[/sign] [modify]1467629440,同舟[/modify]

322

主题

3956

帖子

4460

积分

绿野户外活动领队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460
QQ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6-7-4 18:51:49 | 只看该作者

-------------景点介绍--------------

景点介绍:

巴林右旗
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北部,是科尔沁草原的重要组成部分。全旗总面积10256平方公里,人口17.55万(2010年底),辖16个苏木乡镇,是一个以牧业为主的半农半牧旗。由于自然条件差,土地沙化严重,经济基础差,结构单一,商品经济极不发达。农牧民长期过着艰苦的生活。1986年被列为国家重点扶持县时,全旗贫困户占总户数35%。
巴林右旗位于内蒙古赤峰市北部,地处西拉沐沦河北岸,大兴安岭南段山地,东经118°15′--120°05′,北纬43°12′--44°27′。全旗总面积10256平方公里,旗境东西长154公里,南北宽139公里。旗北界与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接壤,南以西拉沐沦河为界与翁牛特旗相望,东与巴林左旗、阿鲁科尔沁毗邻,西与林西县相连。
巴林右旗有新石器时代和青铜器时代文化遗存。截至2003年,探明这个旗境内古代文化遗址206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自治区级保护单位1处,市级保护单位7处。截至2003年,已经被确认的馆藏文物有:国宝文物4件,占内蒙古全区国宝文物的30%,国家一级文物262件,占全区一级文物的41%。各时代古钱币8万余枚,辽代钱币多种,如“天禄通宝”为珍品。其中馆藏的红山玉器、辽代文物具有独特的史学研究价值。
巴林右旗文物基本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辽文物”;第二部分为“史前文化文物”;第三部分为“民族民俗文物”。
“辽文物”:通过辽代州城遗址、皇陵及契丹贵族墓葬出土的精品文物,展示了辽契丹皇室及贵族的宗教信仰、生活习俗、丧葬习俗等辽文化。陈列中以辽庆州释迦佛舍利塔出土的凤衔珠银鎏金法舍利塔、精美的瓷器、各种丝织品;辽庆陵陪葬陵出土的“太叔祖哀册文”、“宋魏国妃墓志铭”等契丹文、汉文六合墓志等珍贵文物为亮点。
“史前文化精品文物”:通过那日斯台等史前文化遗址出土的精美玉器、石器,展现出新石器时代的西拉沐沦河流域远古先民们的识玉、制玉、尚玉,以玉为尊的神秘习俗和精堪的制玉工艺。
“民族民俗文物”:陈列了巴林王服装、康熙龙袍 ;蒙古贵族服饰;清代瓷器;蒙古族生活用品等珍贵文物。展示了巴林历史文化。

巴林右旗博物馆
位于赤峰市巴林右旗大板镇旗政府广场西侧。成立于1985年8月,由自治区文化厅批准成立的全区第一家旗县级博物馆。原自治区政府布赫主席为之题写馆名。自治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曾被国家文化部授予“全国文物博物馆系统先进集体”金牌奖,2009年被评为“国家三级博物馆”。
巴林右旗博物馆为准科级全额事业单位。编制人数为18人,其中,管理岗位人员3人;专业技术岗位人员11人;工勤技能岗位人员4人。内设考古部、藏展部、办公室、保卫科等四个部门。下属辽庆州文物管理所,股级单位,编制3人。
巴林右旗境内文物资源丰富,有史前红山文化遗址、辽代皇陵及奉陵邑、金界壕、荟福寺、释迦佛舍利塔、清代康熙行宫、巴林王府等重要历史文化遗存。现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旗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
巴林右旗博物馆建筑面积为七千多平方米,是多功能综合性博物馆。目前馆藏珍贵文物555件(组、套):经国家文物专家组鉴定的一级文物238件(组、套);自治区文物鉴定委员会鉴定的二级文物163件(组、套)、三级文物154件(组、套)。巴林右旗博物馆馆藏珍贵文物数量均占全区旗县级博物馆第一。
巴林右旗博物馆文物基本陈列有:“史前文化精品文物展”、“辽代皇陵特色展”、“巴林历史文化展”。

荟福寺
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右旗大板镇内,俗称东大庙。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康熙帝次女荣宪公主主持兴建,初名巴尔斯(虎)庙,后改名荟福寺。今仍保持原有规模,有大门、前殿、后殿、东西配殿及后东侧室等,以后殿最为完整,面阔、进深各5间,重檐歇山顶,殿内佛像壁画俱存。殿前侧建有覆钵式塔2座,高4.5米。此庙落成后不久,为迎接康熙帝巡幸巴林草原,特在庙北营建行宫1座,帝曾于康熙五十年至此,今行宫旧址尚存。

巴林奇石馆
建于一九九五年,隶属巴林石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该馆占地面积1007平方米,建筑面积390平方米。
馆室及院落全部采用仿古建筑风格,恢宏典雅。院内正厅五间,东西侧厅各五间,整体结构为坐北朝南的三合院落。
巴林奇石馆为珍藏和展示巴林石精品之地,馆内现珍藏巴林鸡血石、巴林福黄石、巴林冻石、巴林彩石、巴林图案石及巴林工艺精品两千余件。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极品“巴林鸡血石王”,此石墨赤分明,血色鲜艳欲滴,绝世无双,被视为镇馆之宝,将永藏馆内。
巴林奇石馆馆藏的“鸡血石王”价值连城,鸡血石王重34公斤,高51厘米,宽34.7厘米,厚27.4厘米,呈朱砂血红,若鸡血泼洒,鲜红悦目,晶莹欲滴,点点入石。此石墨赤分明,血色鲜艳欲滴,无论质地、斑纹、血色、光泽,凡上乘石料所具有的优秀品格都集于一身,身价近亿元,是巴林奇石馆的镇馆之宝。

庆州白塔
位于辽庆州城遗址(现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右旗境内)西北角,距索博日嘎镇北约5公里,北面是辽庆陵。由于辽庆州城已无其他地面遗迹,使这座兀然矗立在绿草地上的洁白秀丽的高塔显得格外醒目。
辽代是中国古塔建筑的鼎盛朝代,也是八角砖塔最流行时期,庆州白塔是这个时代佛塔的代表作。这是一座仿木结构的楼阁式塔,非常逼真地以砖模仿柱、枋、斗拱、出檐、门、窗等木结构。辽庆州白塔为八角七级,通高73.27米的砖木结构楼阁式塔。造型玲珑秀美、浮雕精湛细腻,宏伟壮观。始建于辽兴宗重熙十六年二月(公元1047年),竣工于重熙十八年七月十五日(公元1049年)。系辽兴宗耶律宗真为其生母“章宣皇太后”特建。塔身洁白如玉,挺拔秀美,坐置平原,直插蓝天,背靠青山,面对白水(查干沐沦)。塔身通体白色,遍饰各种精美的浮雕;七层出檐上缀挂2240个生铁铸造的风铃,随风鸣声;铜制鎏金的刹顶及塔身嵌装的几百面铜境,在蓝天白云下,熠熠生辉,光亮夺目。塔内中空,每层均砌有塔室,但不知什么时代拆除了第一层阶梯,改建为经堂,已无法登临。据说上世纪维修时从塔刹的刹穴中发现了一批辽代雕版印制的佛经、木质佛舍利塔、银制和琉璃制舍利瓶、水晶杯以及精美的丝织绣品等,更使这座古塔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庆州白塔,是今人的俗称,此塔原名“释迦佛舍利塔”,是辽重熙十六年至重熙十八年(1047—1049年)间,辽兴宗耶律宗真为自己的生母章宣皇太后“特建”的。辽兴宗与自己的母亲之间,曾发生过一段与春秋时郑庄公与其母亲武姜类似的宫廷权力倾轧故事。辽兴宗的生母萧氏为圣宗生下了耶律宗真和耶律重元两个儿子,长子宗真被当时没有儿子的齐天皇后收养了,萧氏也从一个普通宫人被封为顺圣元妃。圣宗死时遗诏以齐天皇后为皇太后,但萧氏藏匿了诏书,在宣布耶律宗真(兴宗)即位时,自封为章宣皇太后并把持朝政。虽然新皇帝也是自己的亲生儿子,但自幼被齐皇后领养,感情毕竟疏远了许多。重熙三年(1034年),章宣皇太后曾与娘家兄弟密谋立小儿子耶律重元为帝,不想事情败露,辽兴宗在朝臣支持下先发制人,掌控了局面,将章宣皇太后用一个黄布围幔的小车送到刚刚筑就的庆州城内的七括宫幽禁起来,当时的庆州城是专为奉守圣宗陵寝而建的,大概是让章宣皇太后在此伴着先皇帝陵反思吧。春秋时代的郑庄公在粉碎了母亲与弟弟合谋的政变企图后,曾将母亲放逐到一个小邑,并发誓不及黄泉永不见自己的母亲,后来郑庄公觉得自己的誓言太重了,念及母子亲情,搞了一个特殊仪式解除了誓言,与母亲和好了。
辽兴宗是否发过誓,不得而知,但四五年内未与母亲相见却是事实。这位章宣皇太后独处庆州期间清心事佛,成了一位痴迷佛法、恪守戒乘的佛教徒。辽兴宗后来大概也有些内疚,也想和自己的生母和好。重熙八年(1039年)又把皇太后接回来,以后又经常看望她(朝皇太后),甚至还陪她一起参加一些礼佛活动。再后来就是在母亲当初被幽禁的地方敕令“特建”了这座佛塔,可能是作为让母亲开心的特殊礼物,或是作为一种特殊的纪念,代母亲远远守望先皇帝的陵寝。这就不难理解庆州白塔何以如此细腻纤秀、柔和清丽而又形制高贵、气度非凡了。

庆陵
是辽圣宗耶律隆绪寝陵,位于内蒙古巴林右旗索博日嘎苏木驻地北约十五公里的瓦林乌拉山地狭谷中,当地人称“王坟沟”。
庆陵位于内蒙古巴林右旗索博力嘎(白塔子)的苏木驻地北约十五公里,巴林右旗(大板镇)辽庆州城遗址北约100公里。陵墓分布在大兴安岭林区中一条东西横亘的大山南麓的山地狭谷中。这座大山如一道屏障呈东西向横亘,在山麓的南坡有三个山峰,怪石嶙峋,直插云天。该山辽代名永安山,后改称庆云山,庆陵之名也因此得来,现又名大黑山,蒙古语名叫瓦林乌拉(意为有砖瓦的沙丘),当地人称“王坟沟”。四周大山环绕,这里草木茂盛,环境幽雅,野兽众多,是辽代帝皇游猎地。
墓主简介
辽圣宗耶律隆绪(971年—1031年),辽国第六位皇帝。是辽国在位最长的皇帝。12岁(983年)即位,改元统和。萧太后执政期间进行改革,使辽国更加强盛。1009年圣宗亲政后,辽国进入鼎盛。晚年迷信佛教,使辽国开始走向下坡路。辽太平十一年(1031年)六月驾崩,终年61岁,谥号文武大孝宣皇帝。
钦哀皇后萧耨斤,是辽兴宗的生母,在辽兴宗被立为太子后,被封为顺圣元妃。太平十一年(1031年)十一月,圣宗病危,兴宗即位,耨斤自立为皇太后。钦哀后把持朝政后,采取各种手段排除异己,史称“钦哀后专权”。重熙二年(1034年),钦哀后又密谋废兴宗而另立少子耶律重元,事败被废,幽禁于庆州(今辽宁林西北),守圣宗陵寝。辽道宗庆宁三年(1057年)十二月已巳逝世。翌年五月,辽道宗宝其谥号为钦哀皇后。癸酉,葬于庆陵。
仁德皇后萧菩萨哥(986—1036),是睿知皇后的弟弟隗因的女儿。十二岁时,因貌美而富有才华,被选入后宫。统和十九年,年满十六岁,被册封为齐天皇后。随鸾伴驾二十几年,深得圣宗皇帝的宠爱,仁德皇后生了两个皇子,都夭折了。开泰五年的时候,宫人萧耨斤生了辽兴宗,仁德皇后过来把他作为养子。太平十年(1031年)六月,辽圣宗病危,遗命以兴宗继承皇位,齐天后为皇太后,耨斤为太妃。此时萧耨斤得意忘形,自立为皇太后。萧耨斤上台后,排除异己,还诬陷仁德皇后参与谋反,趁着兴宗驾车春季射猎的时候,派遣人去刺杀她,仁德皇后就这样死去,享年五十岁,追封为仁德皇后。与钦哀皇后共葬于庆陵。
辽兴宗耶律宗真(1016-1055),契丹名只骨,辽国第七位皇帝,圣宗长子,母乃宫女褥斤。1021年被册立为太子,1031年六月即位,改元景福。在位24年,在位时,国库充裕,但兴宗一朝却朝政松弛,兴宗连年征战,多次征伐西夏,与西夏进行了两次贺兰山之战,逼迫宋朝多交纳岁币,但在政治上趋于保守,国内矛盾逐渐尖锐,辽兴宗还迷信佛教。辽重熙二十三年(1054年)八月,辽兴宗死去,时年40岁,谥孝章皇帝。
仁懿皇后萧挞里,萧和长子萧孝穆的长女,山西应县人。她的先世姑母是耶律阿保机的皇后。仁懿皇后性格宽厚,姿貌端丽。辽兴宗刚刚即位就入了宫,生下了辽道宗。重熙四年(1035年3月),被辽兴宗立为皇后。二十三年,号“贞懿慈和文惠孝敬广爱崇圣皇后”。道宗即位后,1055年9月被尊为皇太后。清宁二年,又尊号“慈懿仁和文惠孝敬广爱宗天皇太后”。大康二年夏六月乙酉朔(1076年3月)崩,6月上大行皇太后尊谥其为仁懿皇后。戊子,宋和高丽、西夏各国都派遣使臣来吊祭。甲午,葬于庆陵。
辽道宗耶律洪基(1032年—1101年),辽国第八位皇帝,辽兴宗的长子,契丹名查剌。1055年—1101年在位,在位47年。他在位期间,辽政治腐败,国势逐渐衰落。道宗本人无所作为,腐朽奢侈,只知道游猎山林。这时地主急剧兼并土地,百姓痛苦不堪,怨声载道。道宗还重用耶律重元等奸佞,不理朝政,导致滦河之乱的发生。他笃信佛教,在位期间曾大修佛寺佛塔。辽的腐朽统治引起了各族人民的不满,被辽压迫的女真族开始兴起,最终辽道宗成为掘墓人。1101年,道宗去世,终年70岁。道宗死后25年,曾强大一时的辽朝覆灭了。
宣懿皇后萧观音(1040~1075),辽代女作家。相貌颖慧透逸,娇艳动人,个性内向纤柔,很有才华,诗词,书法,音律都很精通。她弹得一手好琵琶,称为当时第一。曾作《伏虎林应制》诗、《君臣同志华夷同风应制》诗等,被道宗誉为女中才子。重熙(1032年—1055年)中纳为妃,生太子耶律浚。1055年12月立为皇后。后来,由于谏猎秋山被疏,作《回心院》词10首,抒发幽怨怅惘心情。太康初年(1075年11月)遭耶律乙辛等人诬陷被道宗赐死,其尸归于家。1101年6月追谥宣懿皇后,葬于庆陵。
陵墓布局
《辽史•地理志》载:辽代第六皇帝辽圣宗耶律隆绪驻跸庆云山时说,他死后应当埋葬于此。于是此后,辽代三代皇帝均葬在这里。这三座皇陵由东向西一字排开,掩映在山腰丛林茂树之间。分别是辽圣宗耶律隆绪及钦哀皇后、仁德皇后的“永庆陵”,辽兴宗耶律宗及仁懿皇后的“永兴陵”、辽道宗耶律洪基及懿皇后的“永福陵”及后妃、太子等皇亲国戚的陪葬墓组成的陵园建筑群,三陵各相距约2公里,整个陵园方圆十余里,规模宏伟,工程浩大。这三座陵墓自东向西排列,按位置人们又称为东陵、中陵、西陵。因三座帝陵共处一个陵城,通称三陵为庆陵。三座陵墓都有陵门、享殿和神道,均为东西向。原本三陵全为砖木结构,现今遗迹多残毁。陵门原为砖构,中陵和西陵因为彩绘破坏较甚,只能用图案恢复原貌。墓室有前、中、后室及4个侧室(耳室),用沟纹砖石灰浆砌,墓壁用砖三层,墓顶用砖两层,墓壁及墓门均抹石灰,再彩绘壁画。
辽圣宗永庆陵
辽圣宗永庆陵位于山谷三公里半的山腰中,现陵区内地表尚可见到享堂、祭殿、羡道、陵门等遗迹,是三座陵墓中保存最好的一座。庆云山下筑有通往陵园的神道,山脚筑有陵门。从陵门到陵墓,长1300米,宽3米的神道,神道两侧有望仙殿、御容殿等建筑遗址。永庆陵为仿木结构的七室砖墓,墓内全长21.2米,最宽15.5米,最高约6.5米,分前、中、后三正室,前室东西侧室,中室东西两侧,以后室为主室。前室平面为长方形,券顶,其余各室均为圆形,穹庐顶,各室之间有券顶的甬道相连。陵寝由三层大青砖垒砌,内抹白灰,地面略向南倾,平铺打磨平整的方砖,下有排水系统。主室内有柏木组建的巨大椁室,各室间有通道相连,安有柏木大门,门楼用雕砖砌成,瓦垄起伏、鸱吻高翘,通体彩绘。墓中出土物十分残碎,日本人挖掘东陵时曾出土有枋、榑、斗栱等小木作构件,较有价值,但原有结构情况不明。
原来庆陵的三座陵墓内都有壁画,但现仅在东陵存有摹本、照片并保存较完好的彩绘壁画。绘制者应为当时契丹和汉两族画师。壁画主要在墓内砖砌仿木结构细部及墓壁上方,内容有装饰图案、人物和山水等。墓门及墓内砖砌仿木结构上,饰红、绿彩,墓门上鸱吻饰黄褐彩。仿木结构细部及墓壁上方,用工笔彩绘龙凤、花鸟、祥云、宝珠以及网格状图案,是已发现的辽墓彩画中等级最高的。
在墓道、前室及其东西侧室、中室和各甬道壁面上,场面宏大,绘有与真人等大的人物图像70余个,墓道两壁为15个戴圆帽、穿圆领窄袖长衫、执骨朵的仪卫和1匹备有鞍辔的马,前室南甬道与中室南甬道绘有同样的仪卫。文官武士叉手而立,表情肃穆,色彩凝重。从而首次发现了契丹民族服饰形象。前室前半部分两壁各绘6人乐队,均戴直脚幞头、穿黑袍。其余40个人物,大部是男像,多数髡发,少数戴圆帽,极少数戴直脚幞头,均穿圆领窄袖衫,有紫、绿、青等色,腰围革带,均拱手或叉手侍立。仅有两幅并立的女像,右侧的带黑纱帽,穿绿色左衽长袍;左侧的梳髻,穿绿色窄袖长袍、红色中衣,均左衽,腰围绣带,手捧披肩,似为前者的侍女。人像上方都墨书契丹小字榜题。这些旁题人物像第一次证实了契丹族的习俗。墓室的藻井、墓顶也用工笔彩绘龙凤、牡丹图案,用色艳丽。
永庆陵中室有四幅巨大的山水画,清新淡雅,画技高超,描绘了辽腹地的春、夏、秋、冬四季风光,构图严谨,鸟兽形象生动,应是描绘契丹皇室四季捺钵之所在地的景色,表现了辽代皇帝的这一习尚(出外狩猎设“行帐”称“捺钵”,用海青鹰捕天鹅,是一种典礼仪式),是极其罕见的辽代绘画珍品,富有民族特点和地方特色。使这座地下宫殿更加富丽堂皇。
辽兴宗永兴陵
永兴陵即中陵,位于永庆陵之西六百多米,陵园的地势和建筑物与东陵相同,现存神道、陵门、祭殿、膳堂等遗址。墓室规模大于东陵,共七个墓室,但均已塌毁,前、中、后三个正室,四个侧室,以后室为主室,墓室前为十字形甬道。中陵已塌毁,仅看出各室平面是八角形,曾出土过兴宗和仁懿恣皇后哀册。在中陵享殿的西南方残存石刻陀罗尼经幢1座。
辽道宗永福陵
永福陵即西陵,位于永兴陵之西约一千四百米,陵园建筑与东陵相同。现存神道、陵门和祭殿遗址,墓室形同中陵,也是七室墓,墓室前为十字形通道,各室平面呈八角形,规模大于中陵,但也没能逃脱被盗的命运,墓室也全部坍塌。墓内有壁画残存遗址。曾出土过道宗、宣懿皇后契丹文、汉文哀册。
辽庆陵的价值
辽庆陵是辽代极盛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及军事高度发展阶段所造,陵园规模宏大,建造豪华,陵葬物品极多。墓中墙壁绘有大量绘画、东陵壁画尤为壮观,有契丹人物,契丹建筑装饰纹,契丹族喜爱的四季山水画,表现出北国景色,与契丹人生活感情密切相关的情景。墓中出土保存完好,分别用契丹文、汉文镌刻的帝王皇后哀册,为研究契丹文字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辽代墓葬是古代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古代墓葬营建的精华。庆陵对研究辽代墓葬、古建筑具有重要价值。台湾著名学者越振绩说“辽庆陵山形水势异常秀美,文化遗存基本完整,完全有条件修复一处辽代皇家陵园博物馆”。
历尽沧桑
该陵自建成后历900余年,几经森林大火,多次修葺、兴建、扩充。由于庆陵建筑时时辽朝处于最强盛的时期,陵葬器物极多,宝藏的诱惑也使它变得多灾多难。天庆九年(1119年),金人破上京,庆陵中的金玉宝器被掘一空,此后元、明、清各代便不再维修保护。自20世纪初至40年代,庆陵更是屡遭盗掘:1914和1922年林西县知事和法国神父闵宣化曾先后挖掘中陵;1922年6月21日,比利时神父凯尔温雇人盗掘了庆陵三个陵墓中的一个,首次出土了刻有契丹小字的哀册4方,随后原石丢失。1930年军阀汤玉麟对全部陵墓进行盗掘,据旧《林西县志》记载,民国“十九年夏,来一姓郭的热河省委员,派民夫百余名在其地大肆挖掘,搜出哀册14块。”据目击者谈,墓室内香柏做的板壁上涂彩漆。尸床和供桌用白玉做成,雕缕花纹,镌刻文字。还有玉碑等罕见之物,全被盗去。1939年日本侵占时期,日本人田村实造曾进行实测、摄影,并临摹了东陵壁画,窃取了一批珍贵文物;多年的盗掘致使庆陵墓室残乱不堪,随葬文物基本全部散失,西陵、中陵墓室全部坍塌,各墓室积水严重。1949年后,我国政府才对庆陵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却只发现木俑、木狗数件;1991年,庆陵的东陵又遭盗掘;许多陪葬墓也被盗墓者屡屡光顾……陵内出土的哀册也是辗转于战火之中,几经周折方得以完整保存。
重要文物
庆陵出土遗物多已散失,仅存部分石刻哀册。庆陵三陵出土哀册15方 ,为石质,哀册下为仰斗式,上为覆斗式,共分为册盖、册石两部分,呈墓志形,其中册盖8石、册石7石,盖、册皆用汉白玉所造,呈正方形,边长130厘米左右,厚约30厘米,每石重约1.5吨。其中汉文哀册有圣宗、仁德皇后、钦爱皇后、道宗、宣懿皇后的各一合,仁懿皇后哀册仅存篆盖。1922年还从中陵抄写出兴宗和仁懿皇后的契丹小字哀册册文,原石已失。
哀册分别镌刻契丹、汉两种文字,每方近2000字,其中4方用契丹文书写,被确认为失传多时的契丹民族文字,对研究契丹小字极有价值。碑身高大雄伟,刻功刚健遒丽,工整含蓄,堪称辽代书法精品。在哀册册盖与册石侧面,还有采用线雕手法做出的精美生动的纹饰,册盖四角或雕有双龙、或刻镌牡丹。周边则线刻端庄,飘逸的人首、人身,整个哀册丰富多彩。永庆陵的3方哀册还填补了辽圣宗和两个皇后在历史上记载的不足。这些契丹小字哀册和榜题,是发现最早的契丹小字资料,首次证实了契丹文的存在,为研究辽代的历史、文化及开展契丹字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堪称稀世之宝。其中道宗宣懿皇后哀册(汉文和契丹文书写)是国家一级甲等文物。

内蒙古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右旗北部,地理坐标东经118°18′~118°55′,北纬43°59′~44°27′,属森林生态类型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为10.04万公顷。2000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建立内蒙古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巴林左旗
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赤峰市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8°44′00″—119°48′02″,北纬43°36′53″—48°48′22″。东与阿鲁科尔沁旗为邻,西、南两面与巴林右旗接壤,北与西乌珠穆沁旗交界。东西宽52公里,南北长126公里;总面积6644平方公里。辖9个苏木镇、2个街道办事处、165个嘎查村、6个社区,总人口35.96万人,是一个以农牧业为主、农牧林矿结合的经济区。
巴林左旗文物古迹繁多,古文化遗址273处,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个。巴林左旗现存沉眠博大的辽上京遗址,交相辉映的南北二塔,气势恢宏的召庙石窟,峰峦迭嶂、环境幽雅的祖州、祖陵,全国独—无二的辽代石屋等名胜古迹多处,建有以辽代考古和草原风光为中心的旅游区多处,如召庙旅游区、辽祖州旅游区、洞山旅游区、乌兰坝森林生态旅游区、古冰川遗迹——冰臼群等,1997年发现的奇异冰川遗迹--冰臼群,属国内外罕见,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具有较高的考古价值,同时也是旅游佳地。
巴林左旗是富河文化、契丹•辽文化的发祥地,是国家确认的文物大县。已发现的历史上各个时期的各类文化遗存514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辽上京遗址、辽祖州祖陵遗址、召庙辽代石窟、韩氏家族墓地、金界壕);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前召庙辽代开化寺遗址、洞山辽平顶山云门寺遗址、富河沟门遗址、哈拉基木祭祀遗址)。

召庙石窟
巴林左旗林东镇一带,自古佛舍古迹颇多,除上京临潢城遗址外,城西的深山古寺又以“东蒙佛教”圣地著称,召庙石窟即是其中较古老的一个,也是全国现存唯一一座辽代石窟古迹。
召庙分为前召和后召,这里说的是后召。名为“真寂之寺”。前清时巴林王扩建后,清帝御赐“善福寺”匾额。石窟部分及其唇连的七间大殿保存尚好,属契丹文化珍迹。
召庙,距林东镇四十里。桃石山远远望去象刀劈一般的悬崖上托起一颗桃石。蒙语将它叫做金蛤蟆山。与桃石山南北并行相对的一段,叫阿拉申敖拉,即圣水山,山下正对着后召处,有一眼清泉,甜极、凉极。据说当初盛逢庙会,每天万数多人全用此水。
召庙石窟凿于桃石山东侧的悬崖上,召北有一石涧,可攀登至峰顶,从山的西侧上山,有一条S形的石洞,仅容得一身,出口有很窄的一条石缝,名曰“红门”。出口后又临绝壁,只有一跃才上坦途,此道可谓险中有乐。
召庙坐西向东,这与契丹族“朝日”习俗相符。七间大殿,宽二十三米,深六米余。正面壁上百数十浮雕神像中间,穿有三窟。以正中一窟为最大,三个石窟内均有雕像。
关于真寂寺建造年代,前召有记载为乾隆九年所建,但实际上是辽末已有之。

辽上京遗址
中国辽代都城遗址。在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林东镇南。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于918年(神册三年)开始兴筑,初名皇都,926年(天显元年)扩建,938年(天显十三年)改称上京,并设立临潢府,为辽代五京之首。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人曾在此挖掘。1962年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工作队进行了全面勘探和试掘。 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国辽代都城遗址。上京为辽代五京之一。始建于神册三年(918),号临潢府。是辽圣宗以前的统治中心。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林东镇南。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中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2年勘测、试掘遗址。辽上京由皇城和汉城组成。周长约6400米,城墙均夯土版筑。皇城在北,略呈方形,现存3座城门,城墙上筑马面,城门外有瓮城。大内位于皇城中部,其正中偏北部有前方后圆的毡殿形基址和官衙基址。皇城北部为空旷平坦地带,推测为毡帐区。城东南为官署、府第、庙宇和作坊区。在城内西部发现的窑址,既生产典型辽风格的瓷器,也生产精致的仿定窑白瓷。汉城在南,是汉、渤海、回鹘等族和掠来的工匠居住的地方。其北墙即皇城南墙。现存4门,城墙低矮,城内遗迹大部被白音戈洛河冲毁。辽上京保留了许多游牧风习,具有典型契丹族特色。极注重防御,有完整的城防设施。分为南北城,反映了契丹统治者对被统治民族的防范。
城址由皇城和汉城两部分组成。平面略呈日字形,城墙全用黄土夯筑,周长8916.9米,残高5~9米。皇城位于北部,是契丹统治者居住区域,也是初筑的皇都。东、南、北 3墙都呈直线,各长约1500米,西墙中段位于小土岗顶部,南、北两端向内曲折,全长约1850米,东、西、北 3墙中部残存有门址,并加筑瓮城,各墙上残存有马面。西墙内的山岗顶部,有一组东向的建筑址,应是早期的宫殿遗迹,在此可以俯览全城。岗下有一大道直向东门,推测皇城最初是以东门为正门。扩建汉城后,城内主要建筑都改成南向,皇城南门改为正门。四面城门内都有大街直通大内宫墙外。大内位于皇城中央部位,宫墙墙基已残毁,大致探明约为长方形,周长约2000米。内有宫殿、门阙、仓库等建筑基址,其中有两座大型宫殿,建筑在高约 4米的台基上。皇城南部有不规整的街道及官署、府第、作坊和寺院基址,其中一座寺院内残存一躯残高 4.2米的石刻菩萨像,传为天雄寺遗址。皇城北部地区未发现建筑基址,应是文献所载契丹贵族搭设毡帐的地带。
汉城位于南部,是汉、渤海、回鹘等族居住区域,其北墙即皇城南墙,东、南、西 3墙系扩筑。墙身较皇城低窄,残墙最高3米,无马面,现已无法探明原有6座城门的具体位置。原来流经城南的小河,经过多次改道,自城西南角穿过东北角,将城内文化堆积层冲刷殆尽,仅余靠近皇城南门的小片地区。
城址附近现存砖塔两座。一座位于城址东南约 3公里的山坡上,俗称南塔,为八角密檐式,残高约25米,尚存7层塔身及塔基,塔刹及檐椽都已塌毁。塔身第1层每面镶嵌高浮雕石刻佛、菩萨、天王、力士和飞天像。塔东南约50米处有辽代开悟寺遗址,此塔当是开悟寺塔。另一座位于城址北约 1.5公里,俗称北塔,为六角密檐式,仅存5层塔身,残高约6米,传为辽代宝积寺塔。
遗址的皇城部分,已划定为重点保护区,20世纪50年代将城内新建的房舍拆除,成为一片草场,严禁兴工动土,从而得到了较好保护。鉴于皇城部分南墙及东南城角已被小河洪水冲毁,1981~1984年间,国家拨款在小河两岸兴建了石块包砌的防洪堤坝,共长2000余米。
辽上京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周长13.5公里,分南北十城,皇城位北,汉城位南,两城以墙为界。皇城是契丹皇族、贵族的宫殿和衙署所在地,周长7.5公里,现残存城墙市6-10米,宽12-16米。汉城现残存城墙三段,略呈正方形。当初是汉人居住区。上京城南北各有砖塔一座,俗称南塔、北塔。南塔八角7层,高25米;北塔为六角5层,现残存4层,高约10米。辽上京在辽国军事、政治和经济上占有重要地位。

辽上京博物馆
是内蒙古自治区旗县级博物馆中建筑面积最大的旗县级博物馆,也是内蒙古自治区唯一的辽代皇都博物馆。外形是以辽祖州石房子为原形,由几块巨石块堆积而成尽显历史之厚重感;正厅八根汉白玉柱子代表契丹八部;横梁汉白玉浮雕是辽代佛教的一种妙音鸟(传达佛的旨意);直径2米的馆徽是镇馆之宝契丹银币的造型,银币上面刻着“天朝万岁”四个契丹大字。馆藏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富河文化”遗存和辽代历史文物15000件、标本近10000件。

辽祖州祖陵遗址
祖州即耶律阿保机四辈先人的出生之地。祖陵即辽太后及述律后的陵寝所在。位于巴林左旗哈达英格乡的西北部,距林东镇20公里。城内丛林茂密,泉水潺流。未进城区,但见两峰突兀,如斧削刀切,一左一右,对峙而出,这就是人们所说的“黑龙门”。环顾四周的峰峦,漫山绿树如盖,郁郁葱葱,小溪潺潺 。祖州之秋,红叶婆娑,液泉流翠,景色绝佳。位于祖州城内的石屋(当地俗称“石房子”),由七块巨型花岗岩构筑而成,虽历经千年风雨,依旧安然端立。石屋怎样建造,作何用途,一直是千古之谜。古道、古桥、祖山、龟趺山、辽墓、翁仲、天梯山、木叶山等景点吸引着众多游客来此考古、探察、登山旅游。
辽祖陵祖州是契丹族辽王朝(公元916 年—1125 年)开国皇帝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陵墓和奉陵邑。该地原是辽朝皇室迭剌部家族世居之地,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高祖、曾祖、祖父、父亲都出生于此。辽太祖崩于天显元年(926年)七月。祖陵创建时间应略晚于上京城(神册三年,918年)。其陵园、奉陵邑等主要建筑在天显二年(927年)基本建成,随后太祖入葬。同时,在陵园外设置祖州城、天城军建置,专门负责祖陵的管理、护卫及祭祀等职能。应历三年(953年),太祖淳钦皇后崩,祔葬祖陵陵园。
祖陵建成后,成为辽代皇室祭祀的重要场所,每逢新帝登基及重要军国大事,辽帝均亲谒祖陵或祖州城致祭。辽与宋、西夏等国交好后,祖陵是各国使臣出访辽上京拜谒的重要场所。它在辽代政治生活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
自太宗天显二年建成(927年),迄天祚乾统十年(1110年)致祭,辽祖陵沿用时间逾180余年。其间,除入葬太祖、皇后以外,还祔葬了一些重要的陪葬贵族。
祖州城作为辽祖陵的奉陵邑,是辽祖陵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存辽祖州城由外城和内城构成。祖州城平面为不规则五边形,呈西北、东南朝向。外城城墙长约600米,宽约350米。其中,西北、东北、东南三面城墙均呈直线走向,围合成长方形,各长约295、600、285米;西南侧城墙中部外凸,呈折线分布,北段长265米,南段长305米,全长约570米。外城城垣总长1750米,约合唐里3里多。
今城墙地上残存高度一般约3米,西北部最高达6米。底部宽约10米,顶部残宽约1-2米。墙体均系夯土版筑,夯层明显,多为黄灰夯土和小石子分层夯筑。从城墙断面看,有修补的痕迹,城墙内含炭灰。西北城墙尚存马面及西北部角楼遗址,突出墙体。城墙外有护城壕。
外城四面居中各存有一座城门,与文献记载的情况相符。其中东门(望京门)和南门(大夏门)无瓮城。西门(掖山门)和北门(兴国门)据存有瓮城。
祖州城虽规模不大,但建有内城,内城主要的建筑是供奉太祖和先人的祖庙。以大夏门内的横街为界,祖州城可分为东南和西北两部分。内城位于外城的西北部,是城内地势最高的部分。西北倚外城西北墙,东南距西北墙约295米处,平行设矮墙封闭外城,部分矮墙残高3-5米。
内城南门位于内城东南墙正中,正对外城东门内的大道。根据文献记载,此门应为内城南门——兴圣门。
石房子(又称祖州石室)位于祖州城内西北角的一处三级高台上。是祖州城内最具代表性的建筑。石房子由7块巨大的花岗岩石板构成。石室长6.7、宽4.8、高3.5米,方向为坐西北朝东南,和祖州城的方向一致根据文献记载,石室内曾置有白石人像,后遭毁弃。迄今对于这房子的研究较多,但仍无法统一对其功能与性质的认识,故称为神秘石屋。
祖陵是辽代创建的第一座帝陵,并且只葬太祖耶律阿保机一帝。这与其它四处辽代帝均葬多位皇帝的情况不同,也与同一时期北宋皇陵的多陵组成的规划情况有别,充分体现了祖陵在辽代的重要地位。可以说,祖陵是一座绝对独立的帝陵。
辽祖陵在继承唐陵的基础之上,在陵园设计、陵寝及祭祀建筑安置上作出了改变。陵园以环形山体围合,代替夯筑墙体,使陵寝所在更为封闭,祭祀性更强。太祖陵寝独立居于陵园内北部山岭,地处园内高耸居中之位。陪葬墓分布在太祖陵前后各山岭间。陵园主要的祭祀建筑均位于陵墓的左前方(东南方位),各成群组。这些独特的安排方式体现了辽代前期帝陵和高等级陵园的特点,及其在以汉制服务契丹礼仪方面做出了历史性转变。开启了辽代独特的帝陵陵园规制,代表了辽代早期陵寝制度。
祖陵及祖州对研究契丹辽朝早期的社会变革、民族交往、宗教信仰、军政制度、民族风俗、丧葬习俗、建筑风格等众多方面提供了鲜活的依据和实物资料。

洞山风景区
位于赤峰市巴林左旗十三敖包镇洞山村,距旗政府所在地林东镇25公里。省道307线从边缘通过,交通便利,可通入性强,整个景区平均海拔在700米左右,占地面积11000多亩。该区系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年四季分明,空气湿度大,风速为3米/秒。洞山景区内有天然或人工开凿大小岩洞108个,形状各异,其中驰名的要数水帘洞、朝阳洞、鸽子洞、蝙蝠洞、长仙洞、神奇古洞,洞洞有传说和故事。洞山不仅有神秘的山洞还有深厚的辽文化遗迹。水帘洞洞口北侧存有线刻添彩佛像;洞口下有平台,台上有仰莲柱基础及古代砖瓦残块,并发现八角形石幢1尊,为辽代平顶山云门寺遗址,现如今云门寺已经恢复重建。目前洞山景区内发现的辽代寺庙古建筑遗址就有十几处。

红山玉龙沙湖国际生态文化旅游区
位于素有“八百里瀚海”之称的科尔沁沙地的西缘,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乌丹镇布日敦嘎查境内。距赤峰市区130公里。景区以大漠为主调,集响沙、草原、湖泊、湿地、怪石、奇松等山川形胜、蒙古风情于一体的国家级AAAA级生态旅游区。

赤峰博物馆
位于赤峰市新城区富河街,自1958年开始筹建,旧馆1987年竣工,新馆2010年8月8日落成并正式开馆,新馆大楼主体工程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
展馆将赤峰地区新石器时代、北方青铜文化、辽金时期及蒙元时期的几次文化高峰,用专题展的形式进行陈列展示,突出了赤峰地区考古学文化、历史文化特色,全面反映了每一时段的文化特点,形成了赤峰博物馆特有的展陈风格。
赤峰博物馆馆内有馆藏文物一万余件(组),80%为考古发掘成果,部分为征集、捐赠品。藏品包括:陶瓷器、青铜器、漆木器、玉器、石器、骨器、蚌器、铁器、金银器、丝织品、皮革制品、壁画、书画、珠宝类等。其中一级文物103件(组),二级文物228件(组),三级文物854件(组),红山文化勾云形玉佩、红山文化石雕人像、赵宝沟文化凤型陶杯、夏家店下层文化彩绘陶鬲、西汉王莽铸钱陶范、辽代三彩鸳鸯壶、清代金字楠木骨灰罐、清代金字《甘珠尔经》等都属馆藏精品,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学术研究价值。

宁城县
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南部,地处燕山山脉东段北缘,介于东经118°26″~119°25″、北纬41°17″~41°53″之间,属于内蒙古高原与松辽平原的过度地带。北与内蒙古喀喇沁旗相连,东与辽宁省建平、凌源交界,南与河北省平泉县毗邻,西与河北省承德县、隆化县接壤,总面积4305平方公里,耕地142万亩,森林覆盖率45.6%。地貌为西高东低,特征为“五山四丘一分川”。全县辖13个镇、2个乡、3个街道、302个行政村、22个社区,1782个自然村。

辽中京遗址
辽中京是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其规模样式仿照北宋都城汴梁而建。设有三重城墙,呈“回”字形分布,外城居住汉、回、女真等民族百姓,内城主要是契丹平民和一些身份低微的官吏,皇城居住的是契丹贵族,皇城内建有祖庙和各类宫殿等大型建筑,造型优美,气势恢弘。内蒙古赤峰市辽中京遗址上的八角密檐式砖塔(俗称大明塔),是中国现存体积最大的辽代古塔。新中国成立后,辽中京遗址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保护单位。

辽中京博物馆
夏季 上午 8:00 - 18:00   冬季 上午 8:00 - 16:00   联系电话:0476-4050371
是1988年在县管理所文物陈列室基础上建立的,博物馆设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辽中京遗址内,占地4.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200平方米。博物馆建立以来,先后举办了宁城出土文物、辽代文物、古生物化石、辽宋人物腊像等陈列展览,同时还举办了宁城社会经济成果、国防教育、书画作品等展览以及兄弟旗县博物馆馆藏文物精品展30余次。2006年国家文物局将辽中京博物馆列为“县级博物馆展示服务提升项目”。展示服务提升后的辽中京博物馆突出了地方特色,有“草原青铜器”、“古都辽中京”、“契丹风云录”、“白垩纪遗踪”等4个专题陈列。草原青铜器展,从兵器、礼器、车马具、生活生产用品、装饰品等几个方面全面展示了我国北方青铜文化———夏家店上层文化面貌。古都辽中京展,以辽墓觅踪、古都雄姿、辽塔探密、市井生活为主题系统展示了辽中京昔日风采。“契丹风云录”,精心塑造了23个辽宋人物腊像,布设了天神送子、友好往来等六个历史场景,使人们对辽代、辽中京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博物馆展出面积1300平方米,展出文物五百余件组。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宁城县招商局了解到,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辽中京遗址所在地拟建辽文化风情园。
辽文化风情园位于距宁城县县城天义镇12公里的大明镇,是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辽中京遗址为主体的人文旅游区域。其项目内容是恢复部分古城墙原貌,建考古园、契丹民俗博物馆、名塔苑、中京游乐园、仿辽一条街、演艺中心。一期工程投资180万元,拟通过招商以独资、合资或合作等方式进行。
辽中京是辽代五京之一,文化积淀很深。它始建于辽第六帝辽圣宗时期(公元1007年)。辽中京大定府是辽中晚期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之一。该城布局为方形,城东西长八华里,南北长七华里半,是当时北方草原最大的都市。
辽中京遗址内外现存三座砖塔,即大塔、小塔、半截塔。其中,大塔建于辽代,是辽塔里最典型的代表作。此塔为八角形13层密檐式实心砖塔,高82米,直径35.6米,周长112米,是我国第三高塔,也是国内砖塔中保存最好、最大的一座。塔身八面均有各具特色的菩萨浮雕,雕刻细致,栩栩如生。
[sign]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我也许不能改变现在,但可以改变未来。请为乡村小学的孩子们捐一本书,也许你可以改变他们的未来!
http://china.ocef.org
我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21026274...[/sign]

5

主题

81

帖子

163

积分

注册绿野,不忘初心。

Rank: 2

积分
163
QQ
板凳
发表于 2016-7-4 19:25:00 | 只看该作者

水墨/1MM/一三六贰幺幺4捌捌陆O/1手台/仔细阅读活动计划,对自己行为负责。

9

主题

164

帖子

262

积分

绿野的革命者,中间的地带。

Rank: 3Rank: 3

积分
262
地板
发表于 2016-7-4 19:50:32 | 只看该作者

飞鱼6162/1JJ/壹叁五0壹0伍7肆一陆/仔细阅读活动计划,对自己行为负责

18

主题

716

帖子

923

积分

绿野高级黑

Rank: 4

积分
923
QQ
5#
发表于 2016-7-4 20:12:13 | 只看该作者

帅报名/1GG/1391零552691/0手台/仔细阅读活动计划,对自己行为负责

4

主题

35

帖子

135

积分

注册绿野,不忘初心。

Rank: 2

积分
135
6#
发表于 2016-7-4 20:47:14 | 只看该作者

susu报名/13581954512/0手台/仔细阅读活动内容,对自己行为负责。

37

主题

402

帖子

474

积分

绿野的革命者,中间的地带。

Rank: 3Rank: 3

积分
474
QQ
7#
发表于 2016-7-4 20:52:43 | 只看该作者

星猩报名/18614096584/0手台/仔细阅读活动内容,对自己行为负责

[sign]QQ群:户外510129 机票510168 影集:
http://hiker.isme.net :pint:[/sign]

1

主题

41

帖子

87

积分

注册绿野,不忘初心。

Rank: 2

积分
87
8#
发表于 2016-7-4 21:47:17 | 只看该作者

天天幻影/1GG1MM/15652301796/仔细阅读活动内容,对自己行为负责[0]

2

主题

212

帖子

262

积分

绿野的革命者,中间的地带。

Rank: 3Rank: 3

积分
262
9#
发表于 2016-7-4 22:30:06 | 只看该作者

大雨报名/1gg/电话领队知道/已仔细阅读活动计划,对自己行为负责。

1

主题

111

帖子

277

积分

绿野的革命者,中间的地带。

Rank: 3Rank: 3

积分
277
10#
发表于 2016-7-5 08:37:16 | 只看该作者

包子/1JJ/确认/电话已私信领队/服从安排

2016年9月2-4日内蒙赤峰—巴林右旗—巴林左旗考古 同舟 2016-07-04
-------------景点介绍-------------- 同舟 2016-07-04
水墨/1MM/一三六贰幺幺4捌捌陆O/1手台/仔细阅读活动计划,对自己行为负责。 水墨青莲 2016-07-04
报名,水墨外挂,1GG,仔细阅读活动计划,责任自负,已出票。 水墨青莲 2016-08-11
飞鱼6162/1JJ/壹叁五0壹0伍7肆一陆/仔细阅读活动计划,对自己行为负责 飞鱼6162 2016-07-04
帅报名/1GG/1391零552691/0手台/仔细阅读活动计划,对自己行为负责 shuai 2016-07-04
susu报名/13581954512/0手台/仔细阅读活动内容,对自己行为负责。 sujing0117 2016-07-04
星猩报名/18614096584/0手台/仔细阅读活动内容,对自己行为负责 dawn 2016-07-04
天天幻影/1GG1MM/15652301796/仔细阅读活动内容,对自己行为负责[0] smzj104 2016-07-04
遗憾退出 天天11 2016-08-19
大雨报名/1gg/电话领队知道/已仔细阅读活动计划,对自己行为负责。 heavyrain 2016-07-04
包子/1JJ/确认/电话已私信领队/服从安排 小包 2016-07-05
tt/1mm/联系方式领队知道/已阅读活动计划,对自己行为负责 wt_t 2016-07-05
小雷报名1GG/18613933986/0手台/仔细阅读活动计划,对自己行为负责 lll124 2016-07-05
狐飞报名/1jj/电话领队知道/已仔细阅读活动计划,对自己行为负责。 狐飞 2016-07-05
afei/1gg/联系方式领队知道/已阅读活动计划,对自己行为负责[0] afei 2016-07-05
小Q/13811443527/责任自负 qqhuangshen 2016-07-05
抱歉,出差, 退出 qqhuangshen 2016-08-22
JARRY/1JJ/确认/电话已私信领队/仔细阅读活动计划,对自己行为负责 tom_jarry31 2016-07-05
柠檬草报名/1JJ/1手台/电话领队知道/1手台,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柠檬草i 2016-07-05
有事,遗憾退出 柠檬草i 2016-08-01
大欣/1/jj/13621126350/有手台/仔细阅读活动计划,对自己行为负责/以最终出票为准 大欣 2016-07-05
报名截止,以下候补。候补也请买往返火车票 同舟 2016-07-05
猫鼠 1JJ/壹七七0壹35另伍叁捌/1手台/仔细阅读活动计划,对自己行为负责 带猫遛弯的鼠 2016-07-05
单位有事,含泪退出。 带猫遛弯的鼠 2016-08-10
丁丁1 JJ/一八九一零七六六六二八/1手台/仔细阅读活动计划,对自己行为负责 dingding2008 2016-07-05
搬办公室,含泪退出 dingding2008 2016-08-08
搬办公室,含泪退出 dingding2008 2016-08-08
橙子/手機知/仔細閱讀活動計劃,對自己行為負責。 orangecar 2016-07-05
退出。大家玩得開心! orangecar 2016-08-06
申请中央候补委员,副部级待遇就行,望批准。排名靠前的都是金粉。 老九 2016-07-05
给你腾坑 dingding2008 2016-08-08
退出替补 老九 2016-08-12
小爱报名1MM/壹三拐壹0叁2bbb玖/仔细阅读活动计划,对自己行为负责。/已购票 幸福的小爱 2016-07-05
兴高采烈报名1JJ已仔细阅读活动计划,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美好时光 2016-07-07
莎莎报名 1JJ已仔细阅读活动计划,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一叶小舟01 2016-07-08
替补 老九 2016-07-09
退出替补 老九 2016-08-12
9.2家中有事,退出,大家玩好 狐飞 2016-08-19
草莓/1JJ/一三六9幺35三4叁3/0手台/仔细阅读活动计划,对自己行为负责。/已出票 strawberrya 2016-08-23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