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绿野自助户外活动网站 返回首页

拖把的个人空间 https://www.lvye.org/?150158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走在历史里――070805一直走关沟行记(转载)

已有 188 次阅读2007-8-13 11:26 |个人分类:我把岁月慢慢编织一幅画

题记:历史的长河里,总有些东西留下踪迹。 关沟这条线惦记有一个月了,一直走坚持走了两个月的关沟,极熟悉沿途人文,也吸引了很多人走关沟。事实也说明,如果没有渊博知识和广博见闻,走了也就走了,而且铁路加公路,会单调无聊。 (一)岔道城,北京最美的乡村。 岔东雄关右首秦长城,左首明长城,再左有一段燕长城,城头悬挂明字旗。农家院一例有影门墙,并有壁画,名字也都个性。有家上书“天下第一洞房”,诧异。村里的路灯也都是古式的灯笼模样,村民委员会和经济合作社一起挂牌。 关内有城隍庙,里面的门关着,一个很壮的大叔闲坐着,以为是不让进,遗憾呢,跑去问,竟然是可以进的,那大叔笑时也很和善。庙很清净,对联也很有些意思,“行些善事天知神鉴鬼神钦,做个好人心正身安魂梦稳”。 过岔西雄关,一个很艺术的标志下注明:北京最美的乡村。向右走一段荒草地,是万人坑,1997年立下的碑文说明:1943年3月,日军妄图沿古边墙挖封锁沟以挽败势,从张家口、宣化、怀柔及延庆等抓来6000民工,被狼狗咬死者无数,盛夏死于结核和霍乱等者无数,日军将这些人扔在沟里,压上木柴,浇上汽油,纵火焚烧。 万人坑左侧路边沟里,是出京古道,八国联军入侵慈禧仓皇逃离京城时便是走的这里。现在已是荒草从生,野蒿过人。沿路向八大岭方向走,有长城突出部分,名字没记住,说是侧防来用,前后和一个,互为对应,配合长城垛口共同防击。 出岔道城,很有行人离京话别时的意境,“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夕阳山外山”。 (二)八大岭 景区那里游人摩肩接踵,有戚继光像,戚继光在南方抗倭后,又调任北方修筑明长城,八大岭、司马台等都是明长城部分,戚继光用“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形容自己。 在过八大岭处东侧一不起眼的被树木掩映的碑,上面的字不知是水长峪河还是六长峪河,据说是界碑,南侧为八大岭军防,北侧属岔道口军防?八大岭被称北门锁钥,北门是居庸关门户,八大岭就是北门的铁锁,可见位置之重。 穿北门锁钥,有望京石,据称此石巨大,现因路基垫高不象从前那样突出,这里晴时能望京城灯火,慈禧出逃经此,曾站此石凄惶回望京城,狼狈出逃。石对面有瓮城字样,还不知什么是瓮城。 (三)詹天估和京张铁路 说京张铁路,一定要说詹天佑和人字铁路。从望京石右侧向下,走到京张铁路,沿铁路走到青龙桥车站。远离八大岭的喧哗,青龙桥显得格外安静。车站的旁边有詹天佑像及詹天佑和其夫人的墓。 詹天佑(1861-1919),广东南海人,12岁时被清政府幼童出洋赴美留学,1878-1881年耶鲁大学铁路工程,学成回国。是当时学成获学位的两人之一。曾任京张铁路会办兼总工程司,用4年时间修成京张铁路。 京张铁路,耗时4年,1909年通车。连接华北和西北,全长200余公里,穿越天险居庸关、八大岭。南口和青龙桥段长18公里,最大坡度高至千分之33,世界罕见。天才的詹天佑利用两台机车调头的办法,使火车进青龙桥东沟后回头,依山腰作“人”字形,再折返穿和穿越八大岭隧道,使京张铁铁路得以全线贯通。 19世纪初的中国,是落后挨打的历史,当时外国说‘中国能修筑这条铁路的人还未出世”,“中国人想自己修铁路,至少还要50年”,所以,京张铁路在那样一个年代,以成功的姿态出现,它的意义可想而知。京张铁路,贯通了北京向西北的通道,现在到八大岭的游人还会走这段铁路,也都会知道詹天佑像,但知道这段历史和青龙桥车站的人并不多。 (四)水关及石佛寺 途经关沟72景之一的六郎影摩崖像,走至八大岭水关。詹天佑旧居在水关外,看旧居介绍,知房东家得孙,尊敬詹天佑是文化人,脚底的土走得远,请给孩子起名:姬云山,姬云山1985年逝世,此三合院得以保留,并成为詹天佑故居。 水关仍有水在流,旧居外有桌椅及遮雨处,开水泡面6块一碗,歇息吃饭。彩虹又带了豆角,还有谁的西瓜,30分钟解决。向石佛寺行去。石佛寺建于唐天宝年间,为二进制三合院,中奉释伽牟尼,东观音,西观帝,说古时商贾云集,香火旺盛,概与当时此为京城关口吧。 石佛寺门口有石佛五尊,线条简单流畅,面容端庄,但年代名称均不可考。出石佛寺前行,有一开阔处,有石佛大小共计约14尊,中间正位一尊,面前侍者对立共2尊,两侧各5尊,正位后倒地一尊,所有佛象头部均已丢失,现有头像为后人重塑。在此同行37人合影。 (五)弹琴峡及弥勒听琴 离开大佛寺,走上铁路,在一小屋边过人高的蒿草从中,隐约有小道,沿此道向下,石壁内嵌着佛像,外面石顶上刻“弥勒尊佛”四字,弥勒面像和善,线条明朗。 再向下,穿过五桂头山洞,据说是当年詹天佑修建铁路废弃的山洞。过了山洞是一段峡谷,名曰弹琴峡,石壁上有一些不可考不认识的文字,有说此处元代是外族管辖,或为异域文字也不可知。 有一段险峻向上的天梯,向上有一洞,洞上有些人为凿出的小洞,不知这个洞是干啥用的。据说,峡谷里原来有一小溪,流水潺潺仿佛琴声,故名弹琴峡,又叫弥勒听琴。 (六)居庸关 从弹琴峡返回铁路,一路长城相伴,时不时看到路边有野枣,经关沟72景之一的穆桂英点将台,走到居庸关。居庸关名自吕不韦《吕氏春秋》中迁徙庸徒之意。是京城一大要塞。 元代国宝云台,现仅存台基,有8种文字,还有一些精美雕像,台基下石条已被磨损成坑,印证着古时往来行人之众。居庸关边还有些行馆驿站及一些碑文。历史已久远,但足迹还在。 离开居庸关,沿公路行走,看到有“泮宫”建筑,说是古时学堂,有一定定制。一路上有各种地貌,有十几亿年前的断层、褶皱等等。 (七)不可考的李公墓 相当长一段漫长乏味的公路行走,到南口村,旧影壁上有南口城字样。沿村走至一小道,在一片荒弃的地里,一个模特穿红挂绿放在边上,有一间破落怪异的小屋,据说被有人命名为“天下第二洞房”。 这破落的地方,便是李公墓所在,李公,字监,明中期宫廷太监,死后厚葬于此。现仅存神道牌坊,两只石虎,文官像和武官像各一。但石虎一个深埋地中,一只在地边。 当时印象里在哪里见过李监这俩字,但回头仔细找找,却又不是。记错了。网上查相关资料,只有人考证此太监级别很高,管宫廷家具及字画等物,是个肥差。墓早前曾被盗过,便是当时繁华,现在也不可考。 走关沟,21公里的路,从早上10点走到下午近6点,行走在历史和现实之间,高山和平地之间,延庆和昌平之间,古代和现代之间。一直走的深邃和对历史的思考分析,还有一路精准的讲解,都在一天的关沟行走中。 历史已经走远,但总会留下些什么……

路过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