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绿野自助户外活动网站 返回首页

个个美美的个人空间 https://www.lvye.org/?422478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1970-1-1 08:00

巴布亚新几内亚:我们用文化来统一,他们用文化来分离
个个美美 个个美美  2018-11-25

*平均每一万人便拥有一种语言,有800多种语言。

*太平洋上澳大利亚旁。

*岛岛隔离,部落文化至今流传。

*基督徒为主。现代化服饰为主。节庆才披上树叶、草裙、脸谱。


    7年前偶然看到文字、图片、视频,特意翻出世界地图,才知道巴布亚新几内亚是一个位于澳大利亚、印尼旁的岛屿,对“足不出国”的我来说,那就是天边的孤岛(所以才孕育出这么独特的文化)。当即就放弃了以后可能去的希望。

    但仍清晰记得:他们爱穿起珠子来佩戴,并以此为宝、为美,这还是他们流通的货币;他们近乎**地生活在赤道旁的丛林里;他们狩猎,身体无比灵活;仍记得教授Jeremy赞叹部落人身体的灵活,教他如何寻猎、如何动自己的膝盖、腿、身体。他弯着膝盖试图讲解,这情景十分深刻。

     下图一个小舞者活脱脱呈现了丛林里猎人的形象。


    未曾想过有一天真会踏上这块土地,因此有种“没梦成真”的感觉。虽然这次只是在首都短暂停留,虽未进入村落居住,虽然他们在首都跳舞时多少有点演出的性质。

    但亲眼所见时,仍惊叹那些贝壳做成的项链:真的真的,人类学家没骗人,只是现实地接触实物,远胜于文字、视频、图片。

    这些以基督教信仰为主的人,短短10天内,给予好多帮助和温暖,陌生人无缘无故的温暖。这也是旅行的好处:我们没有过去,我们也没有未来,我们只有此刻。

    无数的岛,无数的森林,无数的海滨,孕育出不同的文化。他们张扬着自己的不同,给我带来很大冲击:我们用文化来统一,他们用文化来分隔(we use culture to unite, they use cultures to separate/be different)。文化在此简单指一个社会族群的行为模式、思维模式、风俗习惯吧,连吃什么穿什么都包括在内,不是指你很有文化的文化。

    这与周围的地理环境紧密相关。来自巴新大学的志愿者Jess Joseph说,扮相不同,周围人才知道你来自哪里、属于哪个部落、拥有附近哪块土地,土地是分给不同的宗族的。

    每个人都这样鲜明地张扬着不同,会否彼此有矛盾,或者想着去同化别人?“文化和语言是我的身份(the culture is our identity),不同的文化身份,能让我们彼此不同(“can different us”)。对立矛盾?不会有这些啊,也可以加入其他部落跳舞。

    传统文化会否没落?“不会,把这些知识、传统、文化传给下一代是每个父母优先的使命。不会消失的,从小就生活在这样的文化里。只要这样的庆典舞蹈还存在,我们就会守住我们的文化,因此非常享受在文化秀里跳舞。”

    如此,便肆意、尽情地丰富,超出你的想象。


  

    

    脚一落地,便满怀希望寻找部落人的形象,恨不得路上司机都戴着羽毛、穿着树叶。事实上,他们平时以现代服装为主,连名字都是John, Christine, Jess,Hudson……庆典时,他们才“穿上”传统的草裙、树叶、贝壳首饰。来了几天都没看到,直到一个小型文化秀。    

    看到小孩表演前手里端着可乐喝,别有一番滋味。当游客用猎奇的眼光凝视他们、渴望他们保持不变满足别人的旅行幻想时,他们选择了凝视现代,拥抱现代。当身后大屏幕是播放自己的文化时,他们不会去看,习以为常了,播放现代文化时,倒是会留意的,如你我一样。

    与当地人的聊天,勾勒出巴新的轮廓。

    等巴士时,安排穿梭巴士的志愿者Steven:人要耐心些(be patient),当你耐心时,事情会往你所期望的方向发展;我有一大片地,等退休后,就回到村里,土地望不到边,长子继承土地,我爷爷是长子,我的爸爸是长子,我也是长子,土地如何分配由长子决定;土地上也种点自己吃的,我有产业,不靠种地谋生,我不会把土地卖给开发商的,我不信任他们,你明白的;我是基督徒……

     等巴士时,志愿者女孩:我是巴布亚人,特点是皮肤肤色较浅,与新几内亚人不同,他们的皮肤很强壮(strong),我们国家文化太多了,我们自己都无法了解全。


    他们是普通的人,但当鼓声响起,浑身像安了深层弹簧,祖灵上身,呼喊跳跃,活脱脱是森林里的动物、是猎人。而这鼓声并不大,却第一次令我感受到它的威力、神秘、奇妙。原来这就是鼓、原来这就是舞蹈。

    在郊区小学里,有两组小学生在表演:红色和黑色的两种风色。红色的来自Trobriand岛(面部涂有红色,裙子也有红色的元素,项链是他们的标志,身上披着绿色槟榔果实),黑色的来自Yaleba部落(身体用炭涂黑,穿草裙编成的裙子,手拿木矛)。

    15岁的Lisa说,黑色系舞蹈一个叫镜子舞(mirror dance),即男孩女孩如照镜子般做同样动作,还要搜寻、看着对方的眼睛,这样将来他们就会结婚。指导老师对着活泼的女孩男孩喊:不准说话、只用眼睛(no talking only eyes)。看来,传统部落文化从小就会对成员进行婚恋教育,没有“禁止早恋”一说,还很到位呢。

    黑色系舞蹈另一个叫战舞,男孩子战场前跳的舞蹈,显示力量、勇气、男子气概。男孩会嘴里叼起一个挂在胸前的野猪獠牙。身体被黑炭涂黑。“因为这是战士的标志”。

     女生半天解释不出她们头上为什么要戴羽毛,男生却很明白地给出答案:“因为能让她们舞得出众。”女生戴的贝壳珠串叫bagi,是仍在被使用的货币,也可作为给女方家的聘礼(bride price)。

    红色的叫转圈舞(circle dance)。在圣诞节、独立日、传统节日等庆典进行的舞蹈,动作不是很剧烈,也没问出故事。

    在一个场馆前,有另外一个舞蹈。舞者介绍说:身上会涂满猪油,因为我们喜欢皮肤油乎乎(oily),树叶通常是从附近新摘的,我们住在森林里,有大河,但产出的贝壳容易碎,所以通常用来自海边的贝壳,比较硬。


    最大的印象?他们实在太熟悉自己居住的自然环境了,装扮便反映出自己所住的环境。他们能细腻地辨出鸟类羽毛、树叶、贝壳等的种类,会告诉你:草裙是嫩椰子叶、还是什么叶做的,长矛是沉香木做的,头上的羽毛是哪种鸟的:是鸡,是鹦鹉,是天堂鸟,还是什么鸵鸟般大的鸟。

    欧美的人类学家,将巴新部落文化研究得透透的了,他们进入部落,学他们的语言,沟通、居住,留下论述,进而为政策制定、其他学科(如心理学)提供素材。只是中国人在走进来时,是否又能了解得透透的呢?否则难免有不必要的矛盾产生。可不要小看这小而无用的人类学啊。

    这个首都以什么闻名?抢劫。小商店只开一个窗户递东西。外来者通常要请保镖,保镖会告诉你:不要离我太远,危险。然而,志愿者Christine说:没有那么危险,有些是保镖故意夸大的,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当然这里也有不好的人,哪里都一样,我们巴新人会高看外国人一眼,觉得他们高人一等,因此额外照顾。在巴新,确实感到额外受照顾,这点与中国人好像。

     家里有大片地的志愿者司机Kila Vali说:没那么危险,我们的人,是好人(our people are good people)

     猎奇之后,再来点写实吧。首都郊区一个村庄,屋子由集装箱改建,集装箱屋在这里很常见。  

适逢周末,大人们教堂了,小孩子在村里自由地玩耍。

    刚来时住在一个叫Sanctuary(避难所)的宾馆里,已经很不错了,但还是很多蚊子(纯天然香茅草驱蚊液十分管用),旅行从不腹泻的我,居然开始腹泻。直到搬到船上没了蚊子,腹泻也自然停止了,或许是水的问题。这艘大船太平洋珍宝(Pacific Jewl,P&O)才是我的“避难所”。走上船,便进入了发达国家(船属于澳大利亚),下了船,进入发展中国家。一天内,可以在两个“社会”里穿梭。你要在心里按Shift键转换。

    从这艘船看得到旁边停靠着的另一艘。


    偶遇Noreen,一直在工作上帮忙。她奶奶有N分之一中国人血统(很早前中国劳工抵达巴布亚新几内亚新爱尔兰New Ireland,与当地人结婚定居)。奶奶刚过世,忙工作的她错过了葬礼。分享给我的照片中,看到深色皮肤的奶奶有很多孙女,但肤色深浅不一,有的几乎为白色,可见当地与不同种族通婚很常见。她男友是飞行员,有日本血统。难怪她对中国人亲近,混熟了她直接说,她喜欢香港人、台湾人,不喜欢大陆人。我说:我也是大陆人,其实哪里都一样,有好有坏,如同在巴新的人一样,另外,即便“好人”,也难免作恶。

     离开的第二天,莫尔兹比港发生了骚乱,安保人员认为没按承诺发给他们津贴,打砸了议会的办公室。Noreen耽误了回家乡的飞机,第三天才飞回奶奶的墓前告别。

     回到村里后,她分享着村里图片。比如,这是她家的后院,此刻退潮了。


比如,家人徒手在附近咸水湖捞到一只海龟,当然后来又放了。 

然而不好意思,从海里直接抓上来的鱼,没有放,因为这是他们的食物。

    最后一天有半天空挡,她带我出去,匆忙买了一串贝壳项链,我发自内心地喜欢,这就是小女孩们向我展示的bagibagi,要潜到海里捞的贝壳。如此看来,不是家传的话也不贵,折合人民币400元。

    后来她发图告诉我,在村里,家人们仍在用”项链”支付帮忙照顾她奶奶和在葬礼上帮忙的人。这不就是我的bagibagi吗?她纠正说,新爱尔兰人的叫mis,bagi是另外一种。她找来了Milne Bay居民使用的红色Bagi图片。


    还记得一位来自内地的女士让我帮她拍照。对着身体壮硕、片叶遮身的舞者,她并无恶意地惊叹:她们真是勇敢啊!

     一下不知如何回应。其实,大背景完全不同,在很多文化里,**并非禁忌,就如,在现代欧美行为准则里,拍儿童照片是严格的禁忌,而在中国或其他很多亚洲国家,则是你拍我、我开心,还要美美地摆个姿势。

     不过,似乎强文化正在“全球化”他们的禁忌。

    感谢短暂接触过的人类学,虽然大部分忘了,但从点到面上拓阔,仍让我能不时跳出自己的局限、框架去看世界。试着敞开心去感受、去重新定义一切(reframe everything), 这点在享受旅行时尤为重要。

 

     链接1:

    全世界仍在被使用的语言约7000种。巴新约有800万人口,尽管98%是美拉尼西亚人,却使用着820余种语言,平均每1万人便拥有一种语言。在巴新,英语是官方语言,皮钦语和希里莫图语是主要交流语言。

    由于高山大河和海洋的阻隔,当地人很少能跨越地障碍旅行,不同文化群体独自成长,发展出惊人的文化多样性。

     目前巴新主要长途交通工具是飞机,连接岛与岛。

   

链接2:

    在现代化碾压一切的今天,不为人知的部落仍存在。

    敲下这些文字时,CNN报道了一名美国传教士在印度北森蒂内尔岛上被一个自愿选择与世隔绝(isolationist)的原始部落Sentinelese用弓箭射死。

     27岁的赵约翰(John Allen Chau)于2018年11月16日、17日雇佣渔民抵达距该岛700多米后,自己乘坐独木舟,登上这座印度政府明令禁止外人靠近的小岛。16日他登岛中箭后,仍能游回船上,独木舟被部落人毁了。然而,17日,他再度返岛,这一次他没能回来。

    渔民从远处看到,他上岸后向部落人喊“我是约翰,我爱你,耶稣爱你”,后被部落一个年轻成员的箭射中。报道称,渔民表示,部落人在海边用沙子掩埋了他。7名渔民逃回后,因违法靠近岛屿,被印度政府逮捕。 

     传道士约翰曾在日记里写道:上帝,这个岛屿是否是撒旦最后的堡垒,那里没有人听过你的名字。日记显示他知道自己的行为违法且危险,他写道:你们可能觉得我疯了,但我认为让他们知道耶稣的名字,这样做是值得的。他的母亲Lynda Adams-Chau对《华盛顿邮报》称,她相信儿子还活着。被问及原因,她答:“我的祷告”。

    《今日印度》称,该原始部落居民可能已不足50人。CNN认为也就10余人。他们知道外界的存在,但自主选择与世隔绝,并可能已如此存在了几万年。印度法律规定:保护他们主动选择的生活方式,严禁靠近,以确保他们的健康,因为他们对外界疾病没有免疫力。    

    这个部落有充足的理由拒绝与现代人接触。外来者带来病毒,如流感,他们对此无免疫力,外来者的“入侵”,翻译过来就是:自己人将大量死亡。

    国际生存组织的乔纳森•马佐沃(Jonathan Mazower)称,这世上约有100个这样的部落,大多在亚马逊雨林中,另一些神秘部落则在新几内亚等的森林和岛屿上。

    不过,这些地方,普通游客无需担心,听都没听过,接近就更难了,你要去的话还需要相当的资金、技术、信仰的支撑。

    我们普通游客会走的,多是成熟旅游线路,唯愿游客少点。

    下图是2004年印度洋海啸后,印度海岸巡警派出直升机查看该部落(Sentinelese)是否安好时,部落岛民对着直升机搭弓射箭。

你说你们这些现代人儿吧,有多惹人烦。


路过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评论 (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