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绿野自助户外活动网站 返回首页

阿森的个人空间 https://www.lvye.org/?438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绿野第一次小五台冬季北东活动

已有 73 次阅读2006-6-7 09:58 |个人分类:private

2002年元旦北台-东台穿越活动的行程记录 作者 晨峰 时间 2002/01/15 11:07 2002年元旦北台-东台穿越活动的行程记录 原定路线: 12月31日晚:到达赤崖堡村,住老乡家。 1月1日:从赤崖堡村到北台下的山脊营地。 1月2日:北台到东台,下撤到传统东台营地。 1月3日:出山。 人员: 羚羊、北黑我谁、老赵、晨峰 曹俊、8000M、阿刚、李岚、欧阳 王沁、小懒 (独立的小分队) 小五台山的北台到东台之间是典型的刃状山脊,类型和难度都和雪宝顶的骆驼背非常相 似。因此这次的冬季穿越基本上是按照爬雪山的标准对队员和装备进行了限制,技术装 备主要由曹俊准备,由绿野的队员带路。(可以参考北黑的路线计划) 12月31日: 晚8:00从北京西直门长途车站出发,一路打盹,晚12:30左右到达赤崖堡村。曹俊在车 上一声大吼“新年快乐”,才让人猛然觉起这个特殊的日子。村里静悄悄的,连狗都懒 得叫唤,气温-12.7度(老达的专业温度计所测)。找老乡家住下,不细表。 1月1日: 6:10,海光就开始挨个叫门,早饭是小米粥加馒头。8:00整,绿野二队16人从传统的 东台路线进山。 8:15,一队的9人,由羚羊带路从北台方向进山。沿山沟一路小上升,大约1小时后到达 山口,夏天的小溪已经变成一个个冰台阶,抬头看到前面不远处的K2刘雪鹏的队伍,他 们好像31日扎营在山口,但是起的也不是很早。 积雪不是很厚,K2的队伍把路线趟的非常清晰,我们上升的节奏也稍快一些,大约11点 左右,就追上了K2队。由于上山时我的负重有29公斤,一直不敢快走,自己定位在队伍 收尾的位置。此时带队的羚羊觉得状态非常不好,胃疼的厉害,看到羚羊的脸色非常难 看,而且两天以前刚刚感冒,我和北黑都劝他下撤,羚羊也知道北东台路线的艰苦,同 意由北黑护送沿原路下山。我考虑到可能要在前面带路,把主绳和MT24帐篷都给了北黑 ,减负大约8公斤,顿时觉得一身轻松。 K2队已经落在我们的后面,但前面的雪地上还有清晰的脚印,同时发现一顶两人帐在路 上扎营留下的痕迹。8000M在前面带路,沿着脚印前行大约半小时后发现脚印已经明显偏 离了大路,基本上是在林子里面一路横切,而且始终看不到左手边上山脊的垭口。 由于 急着想看到垭口判判断方向,我建议向左上方直接上升到左手的小山脊上,然后在山脊 线上直接向垭口方向前进。事实证明这是个不小的错误,半个多小时的上升,大约12点 后在小山脊上我们看到了垭口位置,但是山脊线上没有明显的小路,在密密麻麻的次生 林中横切几乎可以让人绝望,而且体力消耗极大。经过近3小时的折磨终于到达垭口,看 到了上北台主山脊的大草甸。(这一段路在夏季没有迷路的情况下应该可以控制在3个半 小时内完成) 在草甸上没有看到K2队,但又看到新鲜的脚印,两个人,行进距离挨得很近,雪杖的痕 迹也很特别。从几个拐弯点,我判定他们对北台路线非常的熟悉,基本上没有走一点弯 路。当时的脑袋里就闪出几对2人登山组合:咳嗽夫妇、刘雪鹏和春暖、王沁和小懒、手 套和Mudplayer(呵呵,当时的真实想法)。但是目力所及,只有雪上趟出来的痕迹,估 计他们已经在我们前面很远了。 曹俊认为队员们的体力消耗都很大,应该尽快扎营休息,得到大家的一致同意。往前行 进20分钟左右,大约下午4点在山脊的一个背风处扎营。 7人两个V25帐篷,食品丰富,老赵的厨艺也堪称一绝,晚上吃的相当好。可以听到远处 山脊上狂风大作扫过树梢的声音,如万马奔腾一般,但我们的营地基本上风平浪静,一 夜无话。 1月2日: 早5:30曹俊就开始叫人,但到了8点才最后收营开拔。前面的脚印还很清晰,不用探路 ,我当时的判断是用3-4个小时可以上北台,如果12点以前到达北台,北东台穿越成功应 该还是有很大的把握。 山脊上背风坡的雪比较厚,大多没膝盖,而且是粉末状的粒雪,特别松软,在前面开路 非常耗体力。从草甸到北台主山脊这段路就走了将近一个小时(夏天20分钟的路程) 上主山脊后风力明显变大,但能见度非常好,遥望北台,大家心情都不错。沿右手的路 线一路草坡横切,感觉挺爽。 10点半左右到达北台下的大块岩石下方,抬头第一次看到在我们前面的两人,大声呼喊 ,但彼此都听不见。大石头下方的雪已经到胸部深,特别松软的粉末状雪,趟路的感觉 就像在浅水池里学游泳,好在前面已经有人趟过的痕迹,也就是费些力气。几十米下来 全身大汗,换老赵在前面开路,几十米下来也不行了。好不容易上了垭口,觉得有些累 ,一屁股坐在地上喘了半天。打开背包想找一些吃的,又发现没有胃口,胡乱啃了几口 一个已经冻成冰坨子的苹果,喝了几口开水,继续上北台的大坡。上这个草坡的速度和 夏天差不多,都是半个小时左右。12:45左右大家陆续到达北台的铁架子。 队员多少都有些累,从时间上也比原计划晚了至少一个小时。当时简单的交流后大家都 倾向于继续前进,争取完成北台、东台的穿越。原因更多是心理上的,首先,前面还有 两个人和明显的足迹;其次,清华队出发前曾信誓旦旦要从东台到北台,很可能踏出一 条清楚的路线并和我们在两台之间会合;而且在夏天,以我们这支队伍的速度基本可以 在2个半小内完成北台到东台的穿越,冬天用两倍的时间也可以在下午六点半天黑以前到 达东台山脊。 下午1点下北台,在刃状山脊上开始北台到东台的纵走,夏天的草坡基本上全变成了坚硬 的冻土,滑坠的危险是时刻存在的。还有大段纯岩石的山脊路线,好在这次穿越侧向的 风力一直很小,还比较容易保持平衡。8000M和曹俊在前面开路,但在一些悬崖下方的横 切路段,队伍前进还是非常缓慢。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外凸的巨石,必须和攀岩中的抱石 一样慢慢把重心移过去,而且重心非常靠后,后面就是一个悬崖,下去的话直接就到西 金河口村了。估计我们这几个穿高山靴而且负重不轻的家伙都会有叫苦不迭的感觉。对 讲机突然联系到二队的假行僧,但可恨的是信号很差,后来才知道他当时在东台的传统 营地附近,而我的大部分时间都是用抗风姿势在大石头顶上蜷着,对讲机是早上刚换的 新电池,但此时只有不到1/3的电量(号称待机24小时)。对他喊话说我们争取天黑前到 东台顶,后面就没有信号了;看到东台上人还不少,一会儿对讲机又联系到一个队,不 知道是谁。 下午3点左右,终于见到了我们前面的两个独行侠:王沁和小懒。亲人相见,分外眼红, 小资产阶级思想和客套话不提,对我来说更重要的是一个谜团终于有了结果,也不枉观 察了一路的脚痕。 但我们很快就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夏天的传统路线上雪非常深,由于在背风面,全部 是粉末状的粒雪,人一下去至少陷到胸部。而且草坡本来就非常陡,小规模流雪或雪崩 的危险还是很大。关键时刻还是曹俊经验丰富,认为雪坡存雪量比较小,横切还是可行 的,开始在前面趟雪开路。5-6米过后,我看他在前面前进非常缓慢而且相当的吃力,就 自告奋勇来帮忙,动作太大,一下子就陷在雪中无法动荡,几经周折拔出腿来,还是无 法挪动身子,非常狼狈。扑腾好长时间,终于找到一点窍门,学会了蠕动着踢雪前进, 但深雪中开路绝对不是一个好差使,这30多米的横切,曹俊、8000M和我3人至少用了20 分钟以上的时间轮流在前面开路才通过。山脊岩石下是一行新鲜的豹子足迹,可以看出 它在雪上轻盈的跳跃,以及偶尔陷入深雪时座的屁蹲,我才突然明白北台硬雪壳上的淡 淡抓痕也是它的杰作,它基本上就是在王沁前面一路从北台山脊上穿过来的。 从北台到东台的破碎山脊实际上没有路,当地老乡也压根儿就没有想过要走这条道,所 以我们每次走的“路”也都不一样。前进的基本原则就是在破碎的刃脊大石头下方不断 的左右横切、绕行,而较好的地标就是那些非常相似的垭口和大颗的冷松。上次虽然不 是带队,但多了个心眼,把几个重要的路标看的比较仔细,没想到还真派上了用场。虽 然冬天的景致已经和夏天的完全不同了,按照记忆基本上还是找到了最后一个开始下降 的垭口。(我当时在心里至少骂了羚羊100次,但当时的情况实际上已经是没有了退路, 没有合适的营地,前面没有料想中的清华队,也没有别人了。所以我当时认定的思路是 ,相信自己的记忆和判断,找最熟悉的路线穿到东台山脊的安全地带,虽然我知道的路 线不一定是最佳的。) 过垭口后在右手边一路下降至少150米,虽然特心疼高度,但这是我比较熟悉的一条路线 ,而且我已经看到从小山脊上东台的最后一个地标,前面第四个垭口边一颗孤独的松树 。一路横切,穿高山靴卡冰爪走这种冻土坡比夏天的草坡横切还要轻松些,但估计苦了 几个没有冰爪的兄弟。 倒数第二个垭口,雪非常厚,无可奈何下开始上升。一天基本上没有进食,主要靠冲锋 衣里的糖果来补充热量,而且在雪中踢路的体力消耗也比较大,在这个上升就觉得有些 累,老赵上来后就让他帮忙开会儿路。老赵蹭蹭的就开始往山脊上走,这时我们绿野的 几个队员对路线也有一些分歧,我坚持横切一个山脊再上升,而王沁夏天走的路线可能 和我不一样,记忆的路标可能也不同。从心理上,队员们对这大段的横切路线都觉得厌 恶了,于是大家最后决定开始上升。 7点左右,到达小山脊尽头的垭口,和夏天路线的地标非常相象,但是和东台脊之间是个 断崖,横切非常危险,而且此时天已经全黑了。在悬崖边上的背风窝里简单整理了装备 ,喝了几口水,我们把情况跟所有队员们交了底。刃脊上没有营地,我们必须退到开始 上升的地方,横切后尝试一下我记忆中的那条路线。这段路下降时滑坠的危险比较大, 但更主要是对士气打击太大,我们这个队的队员心理素质都非常好,我当时很受感动, 觉得有一种愿效犬马之劳,一定给大家找到路的感觉。 回到小山脊垭口处,我和王沁在前面横切找路,天已经全黑了,更要命的是起了薄雾, 一阵一阵的,能见度很差,我死活也找不到那棵独松。几个高档头灯乱闪,最后不知哪 位眼尖的看到了这个救命的地标。当时的能见度实在太差了,说实在话,我也不敢说有 百分百的把握还能找到正确的垭口位置,我记得和曹俊说的最后一句是“赌一把吧!” 。从山形上看,曹俊也觉得这个小山脊比较象,因为再往前的山脊实在太陡了。 我当时的打算是,最后尝试一次,如果这个山脊还是不通,只能考虑在山脊线的大岩石 下刨雪坑扎营,因为底下的大陡坡是绝对不可能找到营地。但是V25体积太大,而且我们 有9个人,找个足够大而且可以固定帐篷的地方可能很难。 上升时大家都默默无声,到山脊下的岩石边有一个比较背风的大石头,我让后面的同伴 (好像是阿甘)在这里集合后队,从地形看,右手上侧方的大石头下可以刨开扎至少一 顶MT24。喊话找王沁上来一起探路,因为我的头灯已经彻底没电了,王沁没穿冰抓,半 天也上不来。天是阴天,但月光还是透过不厚的云层,雪面的反光还比较清晰,一人摸 上垭口,看着觉得有戏。垭口的阵风很强,王沁还在很下面的地方,想到他反正能看到 我的冰爪印,踩了几个标志性的大脚印指示方向后开始横切,左手边的悬崖落差至少一 百米,心想滑下去绝对歇菜了。好在风口的雪非常硬,横切时抓地力、平衡感都觉的很 好,小心翼翼又往前摸了几十米,看到草甸,还是不敢太相信自己,狂奔到小山包上, 发现自己已经在东台对面的小高地上了。夏天时我就躺在这儿看着杨光、北壁他们精疲 力竭的爬这个大草坡,而现在只有我一个人和一片干枯的草地。(此处脑袋中数个场景 叠置而失去记忆N秒….) 扔下包去接后面的队友,一路狂喊,但听到的只有风声。原路快回到垭口时终于听到隐 约的声音,大声喊话,告诉大家快到安全地带了,一会儿,队友们陆续横切过来,曹俊 第一个,没穿冰爪,走的非常慢,我一个个数,终于点到第九个,真正一种如释重负的 感觉。不管如何,剩下的东台到赤崖堡路线可以说是我们的天下。这时已经是晚上10点 左右,我们在一天内不停地走了14个小时。 跑到草坡上,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和绿野的弟兄们联系上。将小懒的最后一节电池和我的 最后一个电池塞进对讲机,很有点卖火柴小女孩点燃火柴的感觉,一阵呼叫,没有回应 ,扫频搜索,意外的联系上天涯小队。他们的营地在东台下的雪沟底部,标高大约2500 M, 可以提供帮助。 东台山脊上有一些平地,但都在风口上。曹俊他们开始想就地扎营,但几阵8级以上的大 风让大家都打消了这个念头,摸黑沿东台的雪沟下撤。雪面很硬,穿着卡式冰爪咔哧、 咔哧的往下走,感觉特别好。大约40分钟后看到了蚂蚁、蚂蚁在往上走,美美的喝上了 一口热咖啡,真是雪中送炭啊!省略感叹号100个。11点钟左右,全体到达蚂蚁、天涯、 爱力的营地,被告之到绿野营地还要1个半小时。8000M和曹俊决定在这扎营,我满脑子 里想的是尽快和绿野的兄弟们联系上,就和王沁、小懒继续下撤。当时最大的理想的就 是能够和绿野们用对讲机通上话,报个平安,然后就是喝着热水,聆听海领导的絮絮叨 叨,绝对是一种享受,迷迷糊糊的睡着直到打呼噜。 12:00左右到达2200米的羊圈,这里搭了近8顶帐篷,碰到了上海的木柴队还没有睡,他 们又支援了一壶热果珍。绿野的营地还在下面,但觉得自己已经非常疲惫了,和王沁搭 起帐篷,先进去捂了一会儿,发现羽绒服和羽绒睡袋表面都是冰,化了后湿漉漉的。血 糖好像也偏低,人觉得特别困。嚼了几块水果糖,也顾不了太多,躺下就睡了。 1月3日: 早上9多,在羽绒服里捂了一个晚上的对讲机又来电了,打开一搜索,听见背包和假行僧 正呱啦呱啦的招呼队伍下山,总算可以搭上话了。起来后发现2200米的营地是好几个队 的组合,第一眼看到了王国生,他们的麦片粥正在锅里滚着呢,忍不住咽了几口口水。 山友中就是活雷锋多,俺不雅的吃相也就不提了。反正这回的小五台,确实要说太多的 谢谢,而在野外这种质朴的人和人的关系,也是我迷恋登山的一个原因。 11点左右,收帐篷,曹俊他们也从上面的营地下山了。告知蚂蚁、蚂蚁的腿扭伤了。揣 上王沁的云南白药,往上走了半个多小时终于遇到了蚂蚁,他的脚扭的不轻,行进速度 很慢,估计要7-9小时才可能出山。用对讲机联系上绿野们,不一会儿,假行僧、小刀和 豆苗上来帮忙,我们将蚂蚁队的两个包背上,开始赶前面的队伍。 今年元旦小五台的队伍真不少,路淌的非常明显,出山想迷路都困难。3个半小时后到达 山口,进村FB,不细表。 北台到东台冬季穿越的一些体会: 北东台路线可以当作非常好的雪山训练,各种雪况以及冰河、雪岩混合地形,除了海拔 ,基本上全了。这次的北东台穿越能成功,还是有很多前提的,从天气到人员,请想在 春节期间重复这条线路的领队和队员们慎重。 天时:侧风普遍小于3-4级,尤其在最危险的山脊大石头上时。能见度好,北台上可清晰 见到东台和小五台主山脊。气温较高,白天估计在5度以上,晚上不低于负15度。总体而 言是冬季难得的好天气。 地利:几个带路队员在夏季的北东台穿越中记录了比较准确的路线地标,基本上没有走 弯路。从行进时间上,虽然无法直接用夏季的行进时间来作计划,但还是可以作参考和 掌握行进节奏。 人和:参与的9个队员都有雪山经验,对这种复杂地形比较适应,而且心理素质都很好。 感谢羚羊的及时下撤,否则我们上山脊后就会有大麻烦。队员的体力状况比较均衡(包 括两个让我很佩服的女队员),为恶劣条件下15个小时的纵走提供了一种可能。 /\ 回首千嶂浴清晨,山是绝顶我为峰。

路过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