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野自助户外活动网站

查看: 2199|回复: 31

登山滑雪装备纵横谈

[复制链接]

157

主题

1767

帖子

1790

积分

绿野投名状,终生免死牌。

Rank: 6Rank: 6

积分
1790
发表于 2009-1-4 14:43: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分享到:
原文发表在2008年11月《Outside户外》上,这里是未编辑版。

登山滑雪装备纵横谈

mh 2008

一般说只要是不用缆车等机械工具上升(登山),然后从上面滑下来都可以说是“登山滑雪”。登山滑雪完全改变了现代人们对滑雪的看法。与之相比,“高山滑雪”(也就是在滑雪场见那种普通滑法)是只能依靠缆车的昂贵的“单向”运动,限制选择路线的自由并且剥夺山野间本应有的安静;北欧式的越野滑雪几乎是平地运动,感觉更像跑步,对很多人过于平淡;而登山滑雪则依仗特殊装备使上坡和夏日徒步一样悠闲舒适,而到顶后你可以或者一路狂飙或者象跳华尔兹一样优雅地回转而下。在登山滑雪最发达的法国里登山滑雪直接翻译就是行走滑雪(Randonnée ski),可见这项运动和远足一样大众化的。登山滑雪的大众化是和其器材的易用性分不开的。登山滑雪器材根据不同使用需要,已经相当分化。

我们先说最极端的情况,就是穿着登山靴或者普通滑雪靴(就是高山滑雪靴),背着雪板,爬到高处,然后换上滑雪靴,穿上滑雪板,从上面滑下来。这听起来很费力,尤其是雪深难走时,往上爬一小时的高度最多几分钟就滑下来了,但实际上这中情况经常发生,有时因为手头没有“正经”的登山滑雪器材,又发起烧来想滑一次高处不通缆车的雪道,又比如攀登过程比较艰难,需要使用合适的登山靴才能上去的地方,还比如要滑某段极为艰难的雪道,滑雪人可能只想用最合适的高山滑雪靴和板等等,更不用说滑单板的人只有这一种进行登山滑雪的方法。往上背板的滑法只要使用普通的高山滑雪板和靴就可以了,没有特别的装备,虽然这在很多人脑子中是登山滑雪的特例,但是这种作法设立了一个标尺,就是适用的雪板雪靴是0%用于上升,100%用于下降的。

除去这个特例,在这“0%”和“100%”之间聚集了当今众多的登山滑雪器材。总的说,越是适合攀登的器材越轻,越为滑行优化设计的鞋越硬,越为行走优化设计的鞋越软。越在雪场雪道上用的雪板越显现两头宽,中间窄的“大头板”形状,越适合野雪的板子腰越宽,追求渲雪上的浮力,至少是70mm以上,比较适中的是80-85mm,现在甚至有130mm宽的板,简直就象脚上穿了两个单板。

登山滑雪给人印象最深的大概就是穿着板子往山上走了。能往上走的三样与高山滑雪不同的装备是止滑带、固定器、适合行走的雪靴
攀登和行走时雪板要贴上止滑带,止滑带一面用胶贴在雪板底下,另一面感觉和天鹅绒一样,只一个方向有摩擦。人穿了贴了止滑带的雪板,面朝山上往下踩时雪板不打滑,往上提却不费力,这样走在雪上就象走在路面一样轻松。止滑带英文名叫skin,大概是因为原始的止滑带是用动物毛皮做的。从行走改为下滑时要把止滑带揭下来收在包里(或者挂在脖子上,如果你在参加比赛时想省几秒钟的话)。

人在攀登或走路时脚后跟会自然抬起,为此人们发明了特别的登山滑雪固定器来连接雪靴和雪板,使人迈出每一步时靴前和板通过一个转轴相连,把板带动向前,而靴子后却可以抬起。为此人们还发明了两种滑雪方法,一是滑雪时要把脚后跟固定的Alpine Touring(简称AT或rando)滑法,滑行与高山滑雪一样,另一是Telemark(译名不详)滑法。我们这里主要介绍AT器材,只在最后介绍Telemark的不同。AT固定器在走路时后面可以打开,而且可以支起人的脚后跟,使人在爬坡时保持脚的水平状态,大大减轻疲劳,几乎和上楼梯一样舒适。滑雪时,AT固定器后面可以扣上,象高山滑雪固定器一样滑行,也在摔倒时释放开,避免造成伤害。设计得比较好的固定器会把前面转轴移向前脚掌,使走路步伐更加自然。近20年来最重要的固定器进展是Dynafit的固定器,优点是超轻,前转轴更靠近脚掌,缺点鞋上要有专门接口,上板更麻烦(下图是行走状态的Dynafit TLT Speed固定器,包括雪爪、前轴已经卡入的登山滑雪靴可以把后跟抬起)。
最后,AT器材与高山滑雪不同的是雪靴。你可能已经注意到,普通高山雪靴底下是塑料平底,这种底在徒步时太不保险,陡的地方一个打滑人就不知摔到哪去了,所以登山滑雪靴都有弧形的橡胶低的鞋来增加摩擦。靴子一般有“行走”和“滑雪”两个状态,用过一个机构变换。调成行走状态时,靴的脚踝部分可以让小腿前后移动,让脚面自由抬起,便于移步;调成滑雪状态时,靴子的脚踝可以象高山滑雪靴一样完全固定,让人腿部的力量通过靴子直接传到雪板。AT靴一般比较软比较轻。

除了以上主要装备外,雪杖一般要可调节长度的(上山要短),上面的雪轮比较大(设计较好的是BD的3/4大雪轮),雪杖调节后上紧的机构最好是BD和Gipron的扣紧式(fliplock)而不是常见的拧紧式。止滑带方面,宽度要比板窄,两边为板刃留几毫米,需要爬20度以上的坡要使用全长的。尼龙的止滑带比较长寿,Mohair毛的比较不吸水,滑行和抗结冰性能都比较好。长线建议带上止滑带胶和去冰等维护品和防雪板粘雪的雪蜡。所有的度定器都能配雪爪(和登山的冰爪类似),在硬雪或结冰的陡坡,由其是横穿斜坡时必不可少。固定器上的刹车装置可以在板子摔掉后让板停下来,但是建议使用系板绳把板系在腿上,减少在粉雪中丢板的可能,但注意为增加雪崩中的安全系板绳应可以拉断。雪镜或墨镜应该有备份,丢了雪镜后只要几小时就能造成雪盲(虽然发作可能是第二天)。普通滑雪头盔影响听力,对登山时队员交流有影响。

对于不满足于上面这些普及性文字的雪友,下面借用tetongravity.com的分类,对那0%到100%的各个层次需求和器材,按照一般思路进行一下阶级分析。注意,下面提到的器材,尤其是雪板主要是为了举例,不一定是最值得推荐的。每个人的要求都是不一样的,读懂为什么比读了是什么更重要,你很可能会发现自己是什么位置并不清晰,“阶级斗争”很激烈,“划清界限”不容易。


道边威风:10%用于上升,90%用于下降

“道边”滑雪者是指那些在滑雪场雪道上滑的不过瘾,在座缆车到顶后,还要经常扛着板子,徒步翻过不少岩石、湿滑(春天)地带、踢不出脚窝的雪面,跑到没有雪道的地方去滑更鲜、更渲、更陡、更安静的地方。道边滑雪者需要橡胶底,希望鞋一定要和普通雪靴一样硬,足以精确驱动很长很宽的板子。这种鞋除了底之外和普通的高山滑雪靴没什么区别,硬度在100以上,有些甚至没有“行走模式”(见上文)是近几年才流行起来的。鞋的代表是Garmont的Shaman、Astral,Scarpa的Hurricane。道边人的雪板也基本不考虑重量(因为总是座缆车上来的),只考虑性能。根据喜好,如果还很需要在雪道上滑,那么板子就使用偏向于“大头板”的细腰板,要是追求粉雪,板就要宽。为了配合鞋的橡胶底,雪板需要安装登山滑雪固定器,而且最适合的是最粗壮有力的固定器,比如Marker的(只配宽板),还有Fritschi的Diamir Free Ride Plus。另外用普通的高山滑雪器材加上一个转换器也可以凑合地攀登。
随后提一下,Alpine Trekker可以让贴了止滑带的普通的高山滑雪器材用于攀登。


野雪一日:20%用于上升,80%用于下降

对于那些想雪况好时想花一天在山间野雪上自由撒野、玩freeride,但平时又想长时间在雪道上驰骋的人来说,鞋的爬坡舒适性能力要更多考虑。一般说,人们去滑野雪很多是因为想滑渲雪,最好是刚下的粉雪,有人说这种轻柔的白色粉末和另外某种白色粉末一样让人上瘾。滑这种雪的鞋和雪板软些更合适,所以总的说登山滑雪板比雪道用板都软,在高速滑行时不如专门的雪道用板稳定。登山滑雪一般需要背包(至少要有衣物、食物、水、雪崩救援装备),因为要考虑在不同高度、不同时间、不同天气遇到的温度变化,需要应付雪壳、冰面、稠刨冰(混凝土一样厚实)等变化多端雪质,你的雪板可能需要雪板比较短(轻、容易控制,由其是在树林里),稍宽但不要超过85mm,否则雪道上的性能就很受影响了。板的挑选余地很大,新款的All Mountain板就有几十种,只要不是竞赛板和超轻板都有挑选的理由,纯粹看你侧重什么。

如果你只想为AT和雪道滑雪买一双鞋,而且知道自己再怎么AT也不会多于一整天,那么硬度在90-85之间的,具备完全的行走模式的鞋可能最适合你。这种鞋现在是最硬(因而也最能处理压硬的雪场雪道)的全功能AT鞋,行走并不很舒服但是凑合一天行。比较硬的(90)有Scarpa 的Typhoon/Skookum, Garmont的 Endorphin,Axon,Dynafit 的Aero Freeride (4扣) 比较软些的(85硬度)有Scarpa的Tornado,Spirit 4 (配黑鞋舌),Garmont的 Adrenaline, Dynafit的 ZZeus(这是全世界第一款所有AT和高山固定器都适用的鞋),Zzero CF 4扣, Salomon的Ellipse e2。

固定器用各种牌子型号都可以,但是比较结实的Fritschi(Free Ride最流行),Garmont的Silveretta几款经典固定器更好些。对滑行质量要求高的人,这两种另外的附加好处是,你可以把自己的高山雪靴用在固定器上,保证牢固和安全(Naxo的也可以)。注意!对于固定器和鞋, AT和高山滑雪装备不都能随便混用,因为AT鞋底是橡胶的,卡在固定器上比高山鞋的塑料底要摩擦大,固定器会在不同力度上打开,弄不好可能让你断了膝盖。


为兴趣或是为工作:35%用于上升,65%用于下降

如果你觉得自己对登山滑雪的爱好已经超过了偶尔一为之的地步,你看到一个雪坡脑子就开始认真地想怎么滑下来,你对器材的上坡性能有比较高的要求,但下坡性能仍然是主导(这点特别适合专业向导和国外大雪场的巡逻队员),你如果打算买一套AT装备(但只打算卖一套),那么你就要考虑硬度是80-75的鞋,这些鞋的滑雪性能堪比雪场鞋,但同时又轻到让你享受AT一两天。

因为你要好好考虑背包里的物品,不但包括有备用、饮食、救护用品,有时根据路线情况甚至还有速降用的安全带和绳子,那么各种雪具都要追求轻量化。固定器方面,Fritschi 的Explore、Naxo的固定器只有1.6-1.8kg,比起高山板上的2kg多的“铁砣”要轻了不少,但比起Dynafit的TLT系列来说(0.68 ? 1 kg)却又显得重了。Dynafit的固定器不能完全占领市场是因为需要鞋上有特殊的结合装置,不但高山滑雪靴不能用,而且很多AT鞋也不能用。你要是把下滑放在65%的重要位置,那很可能会觉得挑一双合适的鞋比脚下省几百克要重要。硬度合适的鞋包括80硬度的Scarpa的经典的Denali XT/TT,新款Spirit 4 (绿鞋舌), Lowa Struktura的Rodeo/Pro,Dynafit的Zzero PX 4 (4扣)和,75 硬度的Scarpa的Spirit 3,Garmont的Megaride/G-Ride,Lowa Struktura的Evo,Dynafit的Aero Speed (3扣)和Zzero CF 3(3扣)。注意Dynafit的鞋不但有3扣和4扣之分,还有外壳材料的不同:标CF是很硬的碳纤维的,PX是采用稍软的塑料(号称世界上最轻的4扣AT鞋,3.18kg一双比其他牌子的轻4百克-1千克),红色的U是最硬的,由其是在冷天气下。

你的雪板基本和上面一个等级的选板出发点差不多,但你会更愿意牺牲雪道上的性能,选择更加为AT优化的板子。板子很可能不超过4kg(一副的重量),基本不考虑72mm以下的腰,100mm以上也不稀奇,但是宽板经常意味着更沉、转弯半径更大。

在这个等级,雪崩安全是回避不了的问题,因为你会面对离外援很远的没人涉足的雪坡。你要熟悉雪崩发生的条件,带上雪崩信标、探杆、雪铲并且学会使用。防水和保暖的分层衣服、在山里导航的地图、指南针、GPS等都比前面等级要更可靠。修理滑雪器材的工具和必要配件(包括备用墨镜)也必不可少,滑雪几小时走的路程,要徒步跋涉走出来可能需要一两天(你带够备用食品了吗?)。有些地方没有雪板就寸步难行。


登山、滑雪一个都不能少:50%用于上升,50%用于下降

你如果对于爬山和对于滑雪同样热情,能享受攀登和滑雪的不同乐趣,你愿意背着背包在小五台多天穿越,也同样陶醉于雪场的高级道上一趟接一趟从早滑到晚,你不但想去欧洲Haute Route连爽10天 (对于不知道的人,Haute Route是从法国沙木尼到瑞士泽马特的著名登山滑雪长线路,途径多个高差千米的山口和冰川),也想滑青藏高原和新疆的冰川雪坡,那你就要考虑爬山和滑雪性能一样好的器材,而且器材轻量化是你挑选的重要目标,雪道上的性能已经是不相关的话题,你的器材都是最体现登山滑雪特点的器材。

正如登山和长程徒步要求的,你首先要选好你的鞋(读者能发现这篇文章最重点是放在鞋上),鞋要合脚舒适,要轻,脚上多一斤就等于背上多背5斤,同时鞋一般都比较软,硬度70的Scarpa的Matrix,Dynafit的TLT 700,硬度60的Scarpa的Laser,Garmont的Dynamite,Helium, Dynafit的TLT 500 (加带),Scarpa的F3等。固定器能用Dynafit的就用,如果鞋不允许的话,可以考虑Fritschi的Explore,Silvretta的Pure系列(~1kg),值得一提的是Naxo的特殊前轴设计使平缓处走路步伐非常自然适合。

对于雪线离顶峰只有不到2千米高差的攀登,板子也要轻,但不一定轻到极限,2.5-3.5公斤(一副)的有很多种,大片开阔的雪原和多变的雪质既要求在雪板好控制(板短、半径小)和速度下的稳定性(板长、半径大)之间根据自己的技术和体力权衡。在重量允许时尽量选择比较宽的板。比较均衡的板子有Dynastar的Altitrail Vertical,Altitrail Powder,K2的Shuksan,8611,Völkl的Mountain,SnowWolf,比较宽的有K2的Mt Baker Superlight(88mm)。如果你的目标是登上并滑下高海拔的山峰,见下面讲的为攀登者设计的超轻板。最后,雪板的尾不要翘起来的,因为有时需要把板尾插到雪里做成保护锚点。

如果你需要穿着雪板攀登多天,想爬7000-8000峰那样穿雪板登顶再滑下,那么为应对远征攀登和高海拔缺氧下的攀登,各个厂商生产了超轻板,比如73mm腰宽(在陡坡上容易转弯)的Dynafit的Gasherbrum II(2.6kg),Atomic的Climber(2.4kg),Blizzard的TA Expedition(2.3kg),还有78-79mm腰宽的Dynafit的Se7en Summit (2.8kg),Dynastar Legend 8000 (2.7kg),86mm腰宽(在软雪上容易浮起)的Dynafit Mustagh Ata(3.2kg)。这种情况固定器不是Dynafit的也是很轻的那类。

在这个等级,安全问题是迫在眉睫的大事,除了上一级要具备的安全措施外,队里至少有一个人知道在什么条件下雪崩风险大,队里每个人的都要带齐雪崩救援设备,并且都在出发前就保证都会使用。至少有一半的人要熟知怎么导航找路、宿营、做饭,如果是在冰川上,那还要知道冰缝救援技术和器材(结组绳、必要的铁锁、安全带、头盔)。这些是很高的要求,远超过了一般滑雪者的范围,建议初学者和已经有经验的人学习,犯错误代价会很大。


攀登者的工具:70%用于上升,30%用于下降

投入的登山者们利用登山滑雪器材从雪面上接近冬季攀登的目标,到达山脚或爬坡,从而避免在齐腰深的雪里开路,滑雪器材下山时也能提供些附加消遣,同时让登山者不必面对没完没了的下山长路,或逃离即将来临的坏天气,快速回到营地或停车场。另外,在冰川上穿着滑雪板时体重分散,掉进隐蔽冰裂缝的可能性比徒步要小的多。

登山者在山里首先要考虑的是攀登:如何安全、愉快、有效率地上山和下山。所有在深雪中跋涉攀登过的人,在用登山滑雪器材上升后都会同意,在厚雪上踩着雪板上升(脚跟还是平的!)攀登绝对是享受。对于器材,攀登者要求尽量轻,滑雪性能并不重要,因为实际上背着沉重的登山包,系着结组绳(冰川上雪桥薄的时候),尽情滑雪可能性比较小,有时能基本不摔倒下来已经就不错了。靴子必须是便于行走,要能穿着雪板大步走很长距离,不但轻软,而且能在脱下滑雪板后可以用来攀岩、可以可靠地穿上攀登冰爪。这种靴子的硬度在50左右,包括Scarpa的F1,Garmont的Megalite,Dynafit的TLT 4 Evo (3扣),TLT 4 Lite (2扣 + 带子),Zzero 2C等。如果要使用最轻的Dynafit固定器,需要买与之匹配的鞋。

如果攀登者只把雪板带到山脚下,而不带上最困难的攀登路线,雪板和固定器用不着是最轻的,标准只要比较轻甚至干脆是最便宜的。有时可以考虑专门为接近目标用的滑雪板(approach skis),这些短小简易的雪板可以卡在真正的登山靴上,让你用止滑带上坡,不沉到雪下,但滑雪性能就别太指望了。这种固定器八成是Silvretta的500 Easy Go或类似产品,几乎适用于各种能卡冰爪的登山靴。如果你想把板带到山顶并滑下来,那你要去看上面50%-50%那级。


竞赛道上:90%用于上升,10%用于下降

登山滑雪比赛(不是高山速降比赛)专用的器材都是完全为了爬升进行优化的,因为你下滑得再快也省不了多少时间,上坡才是最花时间的。鞋要超轻,超软(支撑要靠你的肌肉):Scarpa的F1 Race (2扣,没横带),Dynafit的TLT Race Pro。固定器是Dynafit的TLT Race,板都在2kg左右。

Telemark器材与AT器材的比较

Telemark滑行在国内还很少见,雪板和AT的基本通用,但因为滑行时脚跟也不用固定在雪板上,滑行和行走状态转换时靴子和固定器不必调节(止滑带还是要贴上和拿下来)。Telemark靴子不用很硬,机构简单,所以一般比AT的轻,但是随着Dynafit的固定器的普及和更轻的AT靴的问世,这个优势正在丧失。Telemark前靴在走路时不如AT的自然是个劣势,但由于靴子软,所以也有优势。Telemark器材在行走横切陡坡和下降时不如AT器材稳定,而且靴子本身的攀登性能受前边突出部分的影响,直接用来登山不方便。但不管怎么说,由于Telemark本身滑行的乐趣,所有这些缺点恐怕对telemark者都是次要的。
   

162

主题

2830

帖子

2848

积分

绿野投名状,终生免死牌。

Rank: 6Rank: 6

积分
2848
发表于 2009-1-4 17:53:24 | 显示全部楼层

技术贴还是要顶的

现在还没法登山滑雪,暂时还在练习雪道滑雪:)

49

主题

1665

帖子

1681

积分

绿野投名状,终生免死牌。

Rank: 6Rank: 6

积分
1681
QQ
发表于 2009-1-4 19:59:24 | 显示全部楼层

终于解密了。把那篇雪崩的也贴出来吧

[sign]-------------------------------------------------
不在于用什么滑,也不在于滑什么,而在于滑哪儿
http://www.lvye.org/modules/lvyebb/viewtopic.php?view=1&post_id=1731328&mode=3[/sign]

2

主题

32

帖子

32

积分

绿野新人,渴望上路。

Rank: 1

积分
32
发表于 2009-1-5 09:47:49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我有副KONG的grimper,一直没舍得用,算50-50系列的吗?

157

主题

1767

帖子

1790

积分

绿野投名状,终生免死牌。

Rank: 6Rank: 6

积分
1790
 楼主| 发表于 2009-1-5 14:14:17 | 显示全部楼层

没舍得用?

那还不赶快用。不知道你的板子的参数但是Kong是攀登器材厂商,Grimper是法语攀登、攀岩的意思(有个杂志就是这个名字)所以应该是很取向登山的板子。

2

主题

32

帖子

32

积分

绿野新人,渴望上路。

Rank: 1

积分
32
发表于 2009-1-6 18:42:10 | 显示全部楼层

mh兄最近有滑雪计划吗,愿同游,帮你扛板子

我的kong的双板据说是专门的登山滑雪板。
板长不到一米,胖胖的
固定器是和boots不可分离的
带一对skin,一副ski下的冰爪
2年来,板子用过一次
skin没舍得用过

mh要是有滑雪计划,或者参加版上的活动的话,希望能发站内pm给我,望同游,学习登山滑雪知识。
发表于 2009-1-6 20:06:15 | 显示全部楼层

哦。是mini-skis啊!

那你的SKIN也是多长的?

怎么说呢,除非你滑雪水平相当高。否则用mini-skis登山滑雪,我觉得比较不靠谱啊。

是这个吗?
http://www.amazon.com/Grimper-Ski-Bindings/dp/B000C8DWZA

http://www.i-world.net/oma/phpBB2/v/JimF/album02/P1010028.jpg.html




来自旧版论坛的签名////////////////////////////
“科学精神”是一种信仰!!
////////////////////////////

332

主题

4157

帖子

4219

积分

绿野飞人,随传随到。

Rank: 8Rank: 8

积分
4219
发表于 2009-1-6 20:34:18 | 显示全部楼层

短板学得很快的,一般基础适应一下就能滑。野雪喧乎,和压瓷实的不一样。

来自旧版论坛的签名OLD SOLDIERS NEVER DIE. THEY JUST FADE AWAY----DOUGLAS MacATHER
MEMORY OF KRISTIAN

49

主题

1665

帖子

1681

积分

绿野投名状,终生免死牌。

Rank: 6Rank: 6

积分
1681
QQ
发表于 2009-1-6 22:48:34 | 显示全部楼层

暄雪更不能用短板,板底面积不够,飘不起来,会陷进雪里去……

你看哪个从山上滑下来的是用短板的?短板更倾向于娱乐吧,而且板子越短稳定性越差。 [sign]-------------------------------------------------
不在于用什么滑,也不在于滑什么,而在于滑哪儿
http://www.lvye.org/modules/lvyebb/viewtopic.php?view=1&post_id=1731328&mode=3[/sign]

2

主题

32

帖子

32

积分

绿野新人,渴望上路。

Rank: 1

积分
32
发表于 2009-1-6 22:51:32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图上那个,skin是和扳子一样长的


回想一下,用它做动作是不太容易;

但这板子比较大的好处是,我用它八字登坡时,不会自己踩到自己,呵呵.
登山滑雪装备纵横谈 mh 2009-01-04
技术贴还是要顶的 greenlee 2009-01-04
终于解密了。把那篇雪崩的也贴出来吧 snowbear 2009-01-04
学习了,我有副KONG的grimper,一直没舍得用,算50-50系列的吗? 迟来 2009-01-05
没舍得用? mh 2009-01-05
mh兄最近有滑雪计划吗,愿同游,帮你扛板子 迟来 2009-01-06
哦。是mini-skis啊! 板蓝根 2009-01-06
短板学得很快的,一般基础适应一下就能滑。野雪喧乎,和压瓷实的不一样。 jjyfoot 2009-01-06
暄雪更不能用短板,板底面积不够,飘不起来,会陷进雪里去…… snowbear 2009-01-06
04年罗大姐带了短板到慕峰,宋玉江一会就学会了,从2号营上面挺远滑到一号营。 jjyfoot 2009-01-07
我的理解,mini-skis对技术和雪况要求比较高。大概只适合平整的半硬雪。粉雪、乱雪、复杂地形,控制起来会比较困难。 板蓝根 2009-01-07
MiniSki好控制,因为速度很慢.高速绝对不行,碰到深雪也没用,不适合野外 黄金狮子 2009-01-22
是图上那个,skin是和扳子一样长的 迟来 2009-01-06
八字登坡没啥意义,上山用skin snowbear 2009-01-06
偶的理解,这种板子和踏雪板的用途差不多,但是又具有一定的滑降能力。 常识 2009-01-06
Haute Route 是欧洲最经典的路线之一。即可滑雪又可玩登山穿越。很想有机会能走一趟。 金歌 2009-01-07
这条线路用滑雪板可是快很多呢 snowbear 2009-01-08
请MH,小熊,常识看看 华仔 2009-02-10
防雪板跑的带子是挂雪靴上的,不是摩术贴绑退上那种 华仔 2009-02-10
侧面 华仔 2009-02-10
上AT靴的状态,这个是把抬高板打起来后,抬高板只有一档. 华仔 2009-02-10
固定器 华仔 2009-02-10
固定器 华仔 2009-02-10
上好SKIN的样子 华仔 2009-02-10
DIN值,因体重和滑雪水平而不同。 板蓝根 2009-02-10
谢谢板兰根的指点 华仔 2009-02-10
普通双板固定器的DIN值和AT固定器不一样 常识 2009-02-10
对。所以我没敢说具体数值。只是大概的概念。另外,脱离器包括前后两部分,都要调。 板蓝根 2009-02-10
关于你说的“雪场里和在高海拔雪山上”的区别…… snowbear 2009-02-20
我又明白了一个问题 华仔 2009-02-10
不同意“普通双板固定器的DIN值和AT固定器不一样 ”这种说法…… snowbear 2009-02-20
同意你的不同意。。 常识 2009-02-23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