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野自助户外活动网站

查看: 529|回复: 1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做个“广告”--《极限登山》,原作者Mark F.Twight和James Martin,译者:严冬冬 孙斌

[复制链接]

67

主题

1510

帖子

1543

积分

绿野投名状,终生免死牌。

Rank: 6Rank: 6

积分
154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3 13:37:0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分享到:
刚拿到这本书,两个译者都是国内很不错的登山者,推荐一下

【原 书 名】 Extreme Alpinism: Climbing Light, Fast, and High  
【原出版社】 Mountaineers Books  
【作  者】Mark F. Twight;James Martin
【译  者】 严冬冬;孙斌  
【出 版 社】 科学出版社     【书 号】 9787030246509  
【上架时间】 2009-9-10  
【出版日期】 2009 年8月 【开 本】 16 【页 码】 219     【版 次】1-1  
【所属分类】  体育/游戏 > 体育 > 户外/极限运动

【内容简介】
本书是由美国著名登山家Mark F.Twight和James Martin合著的对极限登山运动现状的一份报告,内容包括四个部分。通过讲述作者对登山运动危险性的切实理解,探讨了攀登者的性格和态度,描述了综合、力量、耐力训练的方法,训练营养学,装备等,并对攀登技术进行总结。书中从头到尾穿插了大量真实的攀登故事,其中许多都是Mark的亲身经历,另一些则是根据熟人和朋友的讲述整理而成。这些故事为《极限登山》增添了报告文学的色彩,引人人胜。.

本书可作为户外攀登运动员的学习指南,也可供其他户外运动爱好者参考阅读。...

目录 极限登山:更轻 更快 更高

前言

译者序
引言
第一部分 走近高山
 第一章 态度与性格
第二部分 训练
 第二章 心理训练
 第三章 体能训练:基础训练
 第四章 力量训练
 第五章 耐力训练
 第六章 营养
第三部分 装备
 第七章 衣物
 第八章 攀登装备
 第九章 保护装备
第四部分 技术
 第十章 生存
 第十一章 搭档
 第十二章 上升
 第十三章 扎营
 第十四章 下撤
后记
致谢
附录1
附录2
作者简介
译者简介



书摘极限登山:更轻 更快 更高
第一部分 走近高山
  第一章 态度与性格
  登山是一项精神运动。尝试处于能力边缘的路线时,你的态度和情感既可能成为帮助,也可能造成负担。最牛的攀登者,靠的并不仅仅是拔尖的体能和技术,更是对攀登活动的一腔热忱、坚韧的意志,以及随时了解自身情况和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
  真正伟大的攀登者总是在孜孜不倦地改造自我,抛弃平地生活的负担,重新塑造强韧的性格,以迎接来自上方的挑战。他们天生满腔激情,又训练自己控制这种激情,因为只有理性认识自己,才能学习和提高。他们只要看清了通往目标的道路,就会克服艰难险阻,一直坚持下去。
  以顶尖的攀登者为榜样,的确合情合理,但应该关注的不是他们取得的成就,而是他们的准备过程、他们为成就付出的努力。精神比生理更为重要。在挑战极限的攀登中,成败往往只是一念之差,决定最终结果的乃是精神和思想。
  首先要弄清楚的是,你是谁?你想要什么?什么是你的动力?自我了解是建立自我控制的第一步。在攀登过程中强调自我控制,可以逐渐养成下意识的正确习惯,逐渐积累成经验。经验的积累会带来自信,而自信是挑战极限高山路线的必要条件之一。
  了解你自己
  涉足极限登山运动之前,应该先对你自己的性格进行评估。你的性格类型更偏向于“工程师”还是“艺术家”?有些人以工程师般的态度对待攀登活动,将问题化整为零逐步解决。这样的攀登者会采用完全量化的方式安排训练,按每天的热量消耗值安排食谱,精确计算每一件装备的重量,研究山峰周边地区的天气周期,并尽可能向有经验的人咨询,以确定最佳的攀登时间。他们会在照片上标注出路线,计划好每段攀登的距离,每天扎营的位置,队伍中每个成员的职责。
  另一些攀登者则更像是艺术家,他们只要看一眼路线,就能在心里对整个攀登的过程做出大概的估计,至少他们相信这一点。他们觉得需要什么,就把什么装进背包,肩膀一感受到背包的重量,他们就知道这重量意味着成功还是失败。他们制定的计划十分笼统。他们知道大概的攀登季节,也知道自己大概需要多少食品才能坚持下去。他们凭感觉安排训练。他们的活动安排通常很有弹性,经常是先进行尝试性的勘探,再开始正式的攀登。
  绝大多数攀登者的性格介于这两种极端之问,而且其中一种起主导作用。了解你自己起主导作用的性格类型,然后按你的性格安排攀登。
  明确认识你自己的强项和弱项,你的经验和能力。如果你刚刚花了8天时间完成麦金利峰的Cassin山脊,别想着去尝试珠峰西南壁路线,因为你只有6000米左右海拔的经验,还不到珠峰路线基部的海拔。梦想固然是重要的,因为梦想能指引你未来的道路,为你提供努力的目标和方向。不过,未来终究是未来。
  如果因为偶然的原因成功完攀了超出你能力范围的路线,千万小心。成功容易让你过于高看自己的能力,而下一次,你可能就没这么幸运了。要学会分辨什么样的成功是能力所致,什么样的只能归结为幸运。如果缺乏这种分辨能力,偶然幸运的成功就会导致你轻视更容易的山峰和路线。轻视会导致散漫,最终铸成大错。对任何山峰和路线都要保持敬意,无论你是否已经成功完攀。对山峰的敬意,乃是攀登生涯成功的基石。
  了解你自己的气质类型。阅读这一方面的书籍,如Choose Your Best Sport & Play It(Jonathan Niednagel著),理解和运用其中的内容。如果你能正确认识自己的实力,又能明确自己的气质类型,对攀登路线和方式的选择就会相当容易。
  比如,就算你有很好的有氧耐力,也不等于你能够在24小时之内完攀K2,除非你的心理能够适应那种风格的攀登。许多攀登者不屑于在低难度的地形上长距离行军,有些人攀登时离不开绳索,另一些则情愿选择较低海拔、较高难度、更“有意思”的路线。如果你喜欢快速上升的感觉,希望在尽量短的时间内通过尽量长的距离,那你一定不会愿意靠在吊帐上一连保护4个小时,直到领攀者完成下一段绳距。
    路线的选择应该扬长避短,让你的优点和长处能够得到充分发挥,并让你的心理能够接受和适应。多尝试不同的攀登风格,从中选择最适合你的那一种。如果你攀爬困难路线的目的就是为了显示你自己的能力――也就是说,你是为了别人的看法而攀登――那你可能会在完攀一两条极限路线之后退役。只有了解你自己,才能避免盲目按别人的标准衡量自己。
  接受恐惧
  攀登新手对高手总是心存敬畏,因为后者表面上似乎无所畏惧,不过事实上,没有人能对恐惧免疫。顶尖的攀登者对危险具有很好的心理适应,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她不知道害怕。一个真正的攀登高手绝不会对即将降临的暴风雪无动于衷,他/她心中同样充满了恐惧,只不过不会受制于这种恐惧,而是能将恐惧转化为动力。恐惧经由思想产生,所以也能通过思想得到引导和控制。学会引导你自己的恐惧,将其转化为能量和动力,这是成为攀登高手必须具备的能力。每个人的思想和心理各不相同,获得这种能力的心路历程也各自不同,但指导性的理念都是相似的。
  在山上,没有人能控制全局,所以也不要追求控制,那只不过是自负的表现。学会接受事实,在混乱和不确定的环境下做出最适当的反应。如果尝试控制千变万化的局面,只会适得其反,不仅得不到控制权,而且还会导致恐惧加深。要承认你无法控制局面的事实,接受周围环境的变化,用你的能力和技术应对这些变化。
  要在恐惧中继续攀登,让恐惧成为向上的动力而不是累赘,你必须努力坚持,维持决心和意志,直到完攀整段绳距。害怕的时候,可以把目光放近,成功完成的每一步动作都会加强你的信心,帮助你完成下一步动作、下一段绳距。当你感觉信心足够时,就放开顾虑,直奔绳距的顶点。不要犹豫,把降回保护点、换人领攀的念头赶出脑海。相信你自己的能力,放手全力一搏。
   恐惧通常会让攀登者心中只想着下撤,想着相对安全的地面。这样的攀登者与地面之间的心理联系太过强烈了,以致影响了向上的攀登。转移恐惧的方向,心中想着上方的保护点,而不是下方的地面。我的搭档Scott Backes曾用这样的话描述另一位攀登者:“他眼里只有上面的保护站。”他的意思是,那位攀登者的心态永远是向上的,要不是绳长的限制,他会一直攀登下去。他不只是“达到”了目标,还想着“击穿”目标,一往无前。对于这样的攀登者,恐惧只会转化为向上的动力。
  如果不加引导和控制,恐惧就会演化成惊慌。惊慌会浪费大量的能量,却几乎没有建设性的意义。要在千钧一发之际躲开迎面冲来的汽车,惊慌或许还有所助益,但面对高山路线上的危险,惊慌却是一无是处。惊慌会让你丧失思考的能力。在山上,不能思考就意味着死亡。
  要把恐惧转化成积极的动力,不是简单告诉自己“不要慌”就能办到的。我早年在华盛顿州North Cascades进行冬季攀登时,就深深领悟到了这一点。有好多次,恐惧导致我在路线上无功而返,因为我的目标大大超出了心理和生理的承受范围。在Twin Sisters双峰之一的顶峰上,我跟搭档Andy Nock大吵了一架――他坚持接着攀登另一座顶峰,而我只想着尽快下撤回家――那一次的经历让我心灰意冷,我决定彻底放弃高山攀登,因为无法抗拒心中的恐惧。
  我的导师Gary Smith认为,攀登本身无法给我带来解脱。他在越战中曾在海军陆战队侦察部门服役,对恐惧的体会十分深刻。Gary建议我练习中国武术,向我推荐了西雅图华人街上的一所武术学校。在那里,我每周花三个晚上训练,一共坚持了18个月。那里没有什么绿带黑带的概念,没有对抗赛,没有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只有艰苦的训练、严明的纪律,以及缓缓浮现的自信。
  一开始,同学们的水平都比我高,在对战中能够轻松将我击败,长期与他们同场训练,让我逐渐锻炼出了面对恐惧的正确反应。随着练习的进展和自己水平的提高,我逐渐开始重新相信自己的能力,而每天清晨与Gary进行的围棋对弈,也帮助我建立起了新的自信,这种自信最终让我回归了高山攀登。我怀着感激之心向师父告别,重新开始了攀登的历程。
  无论是武术还是围棋,其内在理念都包含了“战胜恐惧”的内容。武术中调理气息、放松身心的技巧,能够将惊慌转化为普通的恐惧,使思想恢复对恐惧的控制,对攀登和其他活动都大有裨益。
 ……

43740270.jpg (181.8 KB, 下载次数: 6)

旧版论坛导入

旧版论坛导入

258

主题

4422

帖子

4440

积分

绿野元老,传、帮、带。

Rank: 8Rank: 8

积分
4440
QQ
沙发
发表于 2009-10-13 14:17:40 | 只看该作者

之前有听说过这事,孙斌和冬冬都不错,这书该推荐一下:)

来自旧版论坛的签名:idea:   纵声长啸......忘掉世间一切痛苦悲哀   :idea:

2

主题

158

帖子

196

积分

注册绿野,不忘初心。

Rank: 2

积分
196
板凳
发表于 2009-10-13 16:46:16 | 只看该作者

JOYO上定了一本,比DANGDANG便宜点,非广告贴...

16

主题

2054

帖子

2185

积分

绿野投名状,终生免死牌。

Rank: 6Rank: 6

积分
2185
地板
发表于 2009-10-13 17:26:39 | 只看该作者

看过冬冬在水木上贴过的一部分,原著写的很好,翻译的也超好

88

主题

761

帖子

761

积分

绿野高级黑

Rank: 4

积分
761
5#
发表于 2009-10-13 18:34:49 | 只看该作者

突然想起来几年之前MH帮买过几本回来,我那本后来在某次旅行中丢掉了

不过山版应该还有不少人买了,现在看来可以中英文对比着看了
来自旧版论坛的签名When we love mountains, we have to accept all of their rules.

淡泊之守,须从浓艳场中试来;镇定之操,还向纷纭境上勘过。

有何胜利可言,挺住意味着一切----里尔克

28

主题

600

帖子

628

积分

绿野高级黑

Rank: 4

积分
628
6#
发表于 2009-10-13 20:42:28 | 只看该作者

奇怪!孙斌同志天天忙成那样还有时间译书呢!

怪不得一起蹬山时孙斌说我的包自重太重让我换个轻点的,原来是只有更轻 才能更快 更高!

332

主题

4157

帖子

4219

积分

绿野飞人,随传随到。

Rank: 8Rank: 8

积分
4219
7#
发表于 2009-10-14 22:22:28 | 只看该作者

好书,很有参考价值。

我02年买了原版,打算翻译一部分,译了一章就放下了,实在是工程浩大。
孙斌做了件大好事。
来自旧版论坛的签名OLD SOLDIERS NEVER DIE. THEY JUST FADE AWAY----DOUGLAS MacATHER
MEMORY OF KRISTIAN

154

主题

1095

帖子

1095

积分

绿野投名状,终生免死牌。

Rank: 6Rank: 6

积分
1095
QQ
8#
发表于 2009-10-15 00:13:11 | 只看该作者

登山图书的引进周期在不断缩短

原著是1999年第一版,10年后终于有了中文版.
前两年水利水电引进的几本登山者俱乐部的书也不错,只不过翻译本身不是攀登者,错漏不少.
这次翻译本身是攀登者,会更准确传递作者意图,这是好事.
关于这本书,不同的攀登者理解不同.我问过Mick Fowler,他说自己如果按照作者的方案去训练的话,肯定会在出发前就练残.Mick Fowler平时既不锻炼,也不跑步,他的攀登更多时候是经验和意志.说这话时,豌豆也在场.
更多的攀登者可以在这本书里去收获一些系统的更高更快更轻的理念.巧的是在前几天,我刚收到了Steve House的新书,摘录一段如下


At dawn we pack our one sleeping bag, strike the tent and leave our bivouac. I kick a trail of steps toward the top. We each carry 25 pounds of equipment, food and fuel to survive three more days. My footsteps don’t sink more than ankle deep in the snow. The air is calm and clear. Turning, I can see the curve of the planet stretching into India and across China.
My head hangs. For me it has been another bad night of little rest. Glancing at Bruce, I see his face is swollen from the altitude. I am in worse shape. Our internal organs are subject to the same swelling. We’ve climbed into the “death zone,” the altitude at which nothing can live for long without supplemental aids, like bottled oxygen, something Bruce and I would never consider. For us sucking O is doping, cheating. Besides, carrying the heavy bottles of oxygen is physically impossible in our chosen style ― alpine style ― of climbing. The style is so named because it utilizes the same methods used to climb smaller peaks in the Alps. You climb with a backpack containing your food, fuel, shelter, clothing, and climbing gear. And, if all goes well, you bring it all back down.
I wrap my fingers around a rocky edge and pull myself to the top of a short 40-foot cliff. I pause to catch my breath and Bruce steps ahead and leads off. I follow at a slow, all-day pace. I’m happy to be in his track, drafting. Yesterday I felt strong, but last night I puked up half my meager ration of food. I am dehydrated and sluggish, and my headache is worse now than when we bedded down.
Suddenly I come upon Bruce, leaning against his pack on a nondescript snow slope. I am a little disappointed that his stint in front has been so short.
“How’s it going Steve?”
I lean into the slope, put my head against my axe, and breathe hard. I am not going to lie; Im not fine. But this pain is familiar.
“Uh, okay,” I say as I stand up.
“I’ve been waiting forty minutes. What’s wrong?”
“Forty minutes?” I don’t understand. I pant rapidly. “I just stopped.” Breathe. “To *.”
“You don’t look so good.” Bruce starts to chuckle, but the laugh is lost in a hacking cough that doubles him over.
He lifts his head and takes two awkward steps back up his track. His track? It suddenly registers that Bruce has down climbed to me. His pace has buried mine. He watched me struggle for forty minutes; watched me take five steps, then rest my head on my ice axe taking 10 breaths. Sometimes more.
Bruce raises himself up; his eyes try to meet mine. The cracks in his lips are packed with drying blood. He looks away and says, “I want to go down.”
I lean my forehead back on my axe trying to concentrate. I push back my mitten to look at the altimeter on my wrist. It reads 24,800 feet, just 1,900 feet below Nanga Parbat’s summit.
“Down? Why?” I lift my head and stare at him. He has pushed his hood back, but dark sunglasses hide his eyes. His face is too thin, waxy like a mask. He doesn’t look at me.
“We’re almost at twenty-five thousand feet.” I breathe. “It’s still early.”
“Then where are we going to bivy tonight? On the summit?”
Yes, I think and then I say aloud “Where we end up. Wasn’t that the plan?” Breathe. “I think we’ll be okay.” I gather my breath and force the words out quickly. “We have three more nights.”
I squat down on one knee and think. I try to imagine a logical argument against his decision to turn around. To keep climbing is flagrantly dangerous and selfish. Just like it always is. Not understanding Bruce’s change of heart precludes me from arguing against it. Faintly, I see that I don’t know this man. I nearly chuckle at the folly of us being here together, of not having tempered our partnership in the furnace of experience.
Three weeks ago, while climbing alone on K7, I had been so confident I rejected partnership. I knew that my trust in others had turned to dust, desiccated by ever-changing climbing partners, a failed marriage, and bearing witness to climbers trashing the mountain environments that I cherish. My desire to climb Nanga Parbat had usurped this knowledge.
There is no partnership, no marriage but convenience. There is just he and I. Separate in our desires. Mine to ascend at any price. Bruce’s to cash out now, before we have committed everything. I wonder, “Who is this man?”

来自旧版论坛的签名What makes the mountains so special?
Is the people-people make the mountains special。

43741368.jpg (82.04 KB, 下载次数: 10)

旧版论坛导入

旧版论坛导入

385

主题

4901

帖子

5011

积分

绿野元老,传、帮、带。

Rank: 8Rank: 8

积分
5011
9#
发表于 2009-10-15 12:17:28 | 只看该作者

你这个帖子的题目让我很有紧迫感

《On Thin Ice》到手多时,没有时间翻译,很害怕捷足先登的人。

虽然“Mick Fowler平时既不锻炼,也不跑步”,但是他平时基本周末都会去攀岩、穿越、攀冰、划船、骑车等等(时常是和家人一起),也就是说按自己喜欢的方式保持运动状态,看看他的博客:http://www.berghaus.com/ourworld/ourteam/blog.aspx?team=21 。
至于“他的攀登更多时候是经验和意志”却是完全没有错的,MF在多个场合都提到过。

134

主题

2155

帖子

2175

积分

绿野投名状,终生免死牌。

Rank: 6Rank: 6

积分
2175
10#
发表于 2009-10-15 13:41:08 | 只看该作者

赞两位的评论

nMick Fowler说:自己如果按照作者的方案去训练的话,肯定会在出发前就练残


根据自身特点和个体差异而选择性的把间接的知识和经验融入自身。
来自旧版论坛的签名独立,公平,自助。
做个“广告”--《极限登山》,原作者Mark F.Twight和James Martin,译者:严冬冬 孙斌 中秋 2009-10-13
之前有听说过这事,孙斌和冬冬都不错,这书该推荐一下:) soarrow 2009-10-13
JOYO上定了一本,比DANGDANG便宜点,非广告贴... badpig 2009-10-13
看过冬冬在水木上贴过的一部分,原著写的很好,翻译的也超好 笑对人生_ 2009-10-13
突然想起来几年之前MH帮买过几本回来,我那本后来在某次旅行中丢掉了 小杜 2009-10-13
奇怪!孙斌同志天天忙成那样还有时间译书呢! 雪猴 2009-10-13
好书,很有参考价值。 jjyfoot 2009-10-14
登山图书的引进周期在不断缩短 roof 2009-10-15
你这个帖子的题目让我很有紧迫感 豌豆 2009-10-15
赞两位的评论 久点 2009-10-15
我先翻看了装备这块,呵呵,感觉文中的观点稍显激进,但是有很多的启发,故,很赞同不同的攀登者理解不同 中秋 2009-10-15
看了这一段,有机会一定要找这本书看看 mh 2009-10-16
roof能不能给我们说说购买国外图书的各种渠道? 福尔马林 2009-10-21
现在网购很方便 roof 2009-10-23
没看原文,但读起来感觉很好 mh 2009-10-16
严冬冬译得很好 janeclimber 2009-10-2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