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野自助户外活动网站

标题: 四姑娘二峰遇险过程 以及 总结 [打印本页]

作者: 螃蟹    时间: 2002-10-8 04:36
标题: 四姑娘二峰遇险过程 以及 总结
在整个过程种,我犯了不少错误,其一在于计划的不确定性。
<br>计划确立后,根据实际情况改变了好几次,
<br>后来甚至在前往二峰营地的时刻仍然有队友提出更改计划,前往大峰大本营。而我坚持按计划前往二峰大本营。
<br>我至今无法知道自己当时的决定是否正确,而这个决定就是我们迷路的导火线。
<br>
<br>[red]遇险经过[/red]
<br>
<br>下午天黑前约2小时,当时中雨
<br>队伍,马匹在前往大峰BC和二峰BC的分岔口。
<br>
<br>据向导说,离大峰营地还有40分钟,
<br>离二峰BC还有一个多小时。当时距天黑约2个小时。
<br>helen体力严重不支,TTND不能自保。其他队员体力均好。
<br>有人提议前往大峰BC,但是向导和我坚持前往二峰BC。
<br>
<br>我当时采取的决断是:
<br>1,        branda和Fill 和马匹驮大包,和向导快速前往BC,携包,扎营,煮热水,
<br>然后向导带马匹返回接应TTND和Helen
<br>2,        剩下的部队由另外一个小向导带领慢慢赶往营地,途中和返回的马匹汇合。
<br>
<br>
<br>
<br>所以后来大家批评Fill和Branda只顾往前跑的时候,我说,不是他们的错,这是我的意思。
<br>
<br>后来队伍确实如此前进,只是我和Helen一直在最后,只能远远的看着中队的人,只是我根本 不知道中队这个时候已经迷路,小向导已经和马匹,马夫,前队,向导一起走了!
<br>
<br>小向导没有按照我的意思领导中队前进导致迷路遇险是最根本的原因。
<br>
<br>只是我不明白为什么中队知道迷路的时候为什么不早一点停下来告诉我,却还要继续摸索着前进??要知道我手上有对讲机,一直和前队保持联系的阿!
<br>我拉着helen 一路好不容易跟上中队的时候却被告知已经迷路。当时我感觉就像被打了一棒子。我认为这里中队也要担负这次的责任,在自己不知道路的时候没有及时告诉我还在继续的前进。
<br>
<br>迷路后至天黑后的事情,TTND,琉璃,找到一个石头坑,让Helen在最里头,准备生火的柴,依偎在一起保暖。我用对讲机和前队联系,请向导,马夫带3匹马过来找我们,吹救生哨告诉向导我们的方位,Wp879用手电筒引导向导过来。
<br>
<br>可惜我们只有一个头等,遇到向导后,三哥带我们走了一段夜路,就停下来开始生火,烤火,马夫返回营地去取头灯。
<br>
<br>很冷的一个夜晚,还好最好大家都安全到达营地。令我失望的是,Branda和Fill身体也不行了(好像落水了),没有在我的期望中搭起大家的帐篷,煮好热水。
<br>
<br>
<br>================================
<br>================================
<br>
<br>
<br>
<br>
<br>
<br>
<br>
<br>
<br>
<br>
<br>
<br>
<br>关于前往二峰过程中的事情总结:
<br>
<br>[red] 错误1:出发前有队员没有背冲锋包,背了冲锋包的里面也没有带必备的救生物品。[/red]
<br>
<br>应该携带:头灯,救生哨,压缩饼干,火种。
<br>这里有人说还应该带睡袋,帐篷。我看这样不如干脆背大包得了,也不用雇什么马匹了。
<br>
<br>出发时我想到这一点,可惜当时队员已经不在我旁边,我和多多,闲散在三哥家看包,其他队员已经出发。我看看天气还好,想,就算啦,不会有什么事情的。我的随身包里就带了点水,压缩饼干,巧克力,GPS。 本来我带了3个手台,可惜其他队员带的是对讲机,我的那三个手台总是无法和他们的互通。
<br>409频段的一对,462频段的一对。由于三个手台太沉,就没有随身携带,放大包里头了。
<br>
<br>人员先行,因为驮着行李的马匹比人走的快。
<br>在这里人物分离不是错误。人不可能和马匹保持同样的速度。
<br>
<br>可惜的是,后来我门再遇到其他的队伍,犯我们同样的这个错误时,提醒他们,他们也不以为意。
<br>不经过就不会理解。至少我和这次的队员以后都不会再犯这样的错误。
<br>
<br>
<br>[red]错误2:出发时有些包包没有罩上防雨罩。[/red]
<br>
<br>出发时天气很好,很多队员没有顾虑到这一点,我虽然想到了,可惜同样是队员不在我身边。
<br>所以我当时就想的是,我和一个队员在最后随包同行,下雨的时候也有个照应。
<br>后来三嫂说不要管这些不会有问题,马夫会处理好的,叫我们先走了。
<br>
<br>还好在后来下雨时,马夫给一些包包罩了几个大垃圾袋防雨。后来在途中遇到队伍,换上了防雨罩。
<br>
<br>
<br>
<br>[red]
<br>错误3:从队伍整体上看,队伍人员体力差异太大,个别经验严重不足[/red]
<br>
<br>这个应该说是我这个臭皮领队的错误
<br>
<br>多多刚刚出发的时候就显的力不从心,不多会就开始呕吐,只好和闲散下撤。
<br>Helen没有注意保持体力,刚开始的时候走的太快。在高海拔应该保留些体力的。中午大家午餐的时候也不注意吃点东西,不想吃至少也要强迫自己吃。在随后的几天也表现的不尽人意,进食太少,体力严重不足!这绝对是要批评的!
<br>后来导致我要一路牵扶,无法和前队保持联系,落在最后。
<br>
<br>
<br>
<br>==================================
<br>
<br>
<br>
<br>
<br>
<br>
<br>
<br>
<br><br><br>[red]风吹鸡蛋壳,财去人安乐[image]http://www.wwf.com.cn/bbs/upload/1004357868_badcrab.gif[/image]
作者: 螃蟹    时间: 2002-10-8 04:44
标题: 附 实际行程
9月26日 晚上7点
<br>
<br>螃蟹,闲散,多多 出发,飞成都。到成都后找到一旅馆住宿
<br>
<br>9月27日
<br>
<br>去成都户外店买公用的气?,到新的茶店子车站买第二天的长途客票。结果发现7点的票已经售完,6:30的票我们是最后一波。暗自庆幸幸亏提前过来。。。
<br>然后是买食品。。
<br>到了晚上先后是琉璃,helen,TTND Wp879到达成都。
<br>帮几个MM重新打包。
<br>到凌晨2点多branda才到
<br>
<br>
<br>
<br>9月28日
<br>早晨5点起来,折腾到6点大家还没有完全出门,真是够慢。
<br>打的到车站。上长途车
<br>下午2:00左右到达长平村,下来后给三哥打电话,三嫂出来迎接。
<br>住 10元/人,环境还可以。
<br>广州Fill 加入。队伍达到9人
<br>下午自由活动
<br>
<br>9月29日
<br>出发,进海子沟,前往二锋BC。(后来才知道应该是C1)
<br>中午开始下雨
<br>多多出现高山反应,恶心,呕吐,和闲散下撤。
<br>下午中队和前队失去联系,迷路。
<br>晚上三哥过来,获救。
<br>夜10点多到达C1。
<br>C1已经有另外一队扎营。(在三哥家遇到的上海队)
<br>
<br>9月30日
<br>晨,大雪
<br>天气恶劣,无法登顶,决定下撤回日隆。
<br>因连日大雨,长坪沟沟内泥泞,垭口积雪,无法完成长坪沟-毕棚沟穿越。
<br>于是取消计划。
<br>队伍解散。
<br>
<br>10月1日
<br>晨,雨停
<br>三夫队准备出发前往二峰BC。
<br>螃蟹,WP879加入三夫队,再次前往二峰营地。
<br>TTND,琉璃,branda,fill 启程前往米亚罗
<br>多多,闲散,helen 逛长坪沟
<br>
<br>下午3800米以上就开始大雪。
<br>到达BC后扎营。
<br>螃蟹喝了点牛奶,开始拉肚子。
<br>
<br>10月2日
<br>早晨雪停,看来天气好转,7:40开始登顶。
<br>BC雪厚10cm左右
<br>同时还有另外一队(成都队)由另外一个向导领着,开始冲击二锋。
<br>8:40到达上次扎营的C1
<br>C1雪厚15-20cm
<br>下午2:45左右到顶。起雾了,顶上什么也看不到,只有一个小旗帜。
<br>途中雪很厚,最深厨达40-50cm
<br>登顶的先是三夫队的SAM,然后是螃蟹,然后是成都队的一个姑娘,然后是向导卢三哥。
<br>快三点的时候,天气变天,开始下撤。
<br>二峰开始飘小雪。
<br>下撤途中还有队员要上升,三哥不许,当阻止不了。剩下队员继续冲顶。
<br>快速下撤,多次体验滑坠的感觉。
<br>晚上6点左右撤回BC。
<br>
<br>10月3日
<br>撤回长平村。
<br>螃蟹,WP879,SAM,还有三夫的其他两个人,下到海子沟,从大海子往外走。
<br>下午4:00到达三哥家。
<br>遇到绿野的紫瞳,野马,小猪猪等人的队伍。
<br>
<br>10月4日
<br>螃蟹,紫瞳,WP879,Helen 游双桥沟。
<br>遇到小猪猪等二人。
<br>野马等人进大峰BC。
<br>
<br>10月5日
<br>上午多多闲散从成都飞北京
<br>上午8点三夫队开始返回成都
<br>紫瞳独自进海子沟。
<br>螃蟹,helen,WP879中午坐返回成都的车。
<br>夜8:30返回成都。
<br>
<br>10月6日
<br>车站遇到三夫队,也遇到TTND和琉璃。
<br>
<br>10月7日
<br>中午12:30 到达北京<br><br>[red]风吹鸡蛋壳,财去人安乐[image]http://www.wwf.com.cn/bbs/upload/1004357868_badcrab.gif[/image]
作者: 螃蟹    时间: 2002-10-8 04:45
标题: 附 原计划
一:
<br>简介:四姑娘登二峰并穿越长坪沟-毕棚沟
<br>
<br>二,日程安排:
<br>
<br>Day0 9.27
<br>15:00北京西站集合
<br>16:00发车 T7次北京西――成都
<br>注意
<br>1.气?揣兜里过安检
<br>2.胶卷也是
<br>
<br>Day1 9.28
<br>19:18达成都,住西门附近的成都铁路局军事代表办事处招待所,有空调、电话,干净,安静,这是返城前最后一次洗澡了:),好好吃一顿,购必须的腐败物资,要少而精。早睡,一定要好好休息。
<br>注意:
<br>1. 联系朋友的朋友,拿到日隆到成都的车票。
<br>2. 购买,预定或者托人搞定返京车票
<br>
<br>Day2 9.29
<br>5:00am,起床,至车站。
<br>1. 把众多大包在放在车顶,用网绳罩好。
<br>2. 然后到车站前吃包子、稀饭。
<br>3. 处理多余的或者购买不够的成都-日隆的车票。
<br>6:30发车,天色微明。成都-日隆235公里,行程约6个小时
<br>1. 车至崇义转上成灌(都江堰市原为灌县)高速,
<br>2. 7:45就抵达都江堰市区
<br>3. 10:15,到卧龙自然保护区停车场,海拔1950米。开始上盘山路。
<br>4. 看巴郎山云海
<br>14:00到达日隆
<br>1. 与事先联系好地向导联系,前往向导家。
<br>2. 大家推荐向导:卢忠荣,满脸胡子,眼睛炯而有神,说话掷地有声,性格热情开朗,豁达豪放,热心助人,价格公道,是当地名声数一数二的向导,特别在自助旅游论坛上名头很响。卢排行老三,人称卢三哥,有三个儿子,大儿子小东当我们的小向导。妻子“三嫂”是藏族人。
<br>3. 充分休息,原地游玩。不打算包车游览双桥构。一则风景普通二则门票太贵三则包车费也很高。
<br>4. 联系好马匹,给向导准备好帐篷,睡袋。整理自己的装备。
<br>5. 早睡别闹腾到太晚。第二天要早起。
<br>
<br>
<br>
<br>Day3 9.30
<br>
<br>根据队员情况,如果体力好,高原反应低,就早点出发(5:00),进海子沟。
<br>如果状况不太好就迟一点,8:00出发吧,老老实实交门票。门票估计50-60元/人
<br>
<br>出发:跟着向导,驴子托着装备。估计马匹150元/天; 向导费150元/天
<br>以出发时间8:00am开始预计:
<br>
<br>从海子沟上,分别经过:
<br>
<br>8:30 锅庄坪:
<br>朝山坪:
<br>老牛园子 :最后一个有买卖的地方
<br>12:00鸡棚子、休息,午餐
<br>
<br>
<br>16:00pm
<br>大沟谷 HB4330,有岩壁和溪流的地方就是离大峰最近的大本营,
<br>1.二峰大本营还要经过两个沟谷的翻越才能到达。去年冰水队的营地就在这里
<br>2西面靠山,西北处有一条山泉,我们营地用的就是它淙淙流淌的河水。营地有小坡,但基本平坦,有些招风。
<br>3. 东面下去是海子沟,第二天登完顶后可以径直下到海子沟里宿营,没有什么迂回,下去就是双海子。到时候可以问问向导。
<br>
<br>17:00pm
<br>到达二峰大本营,HB4400。扎营,休息。拍照。生火吃饭。
<br>
<br>注意:
<br>1. 出发的时候吃点预防高原反应的药??红景天??。
<br>2. 进中注意节奏,保持体力,不要和马和骡子较劲。
<br>3. 途中要带防风的帽子。你的头要是被高原的风吹了,第二天要是头疼要死就不好了。
<br>4. 做饭的时候,气开的小点,否则因为海拔气压低,?内压大,气流强劲,会点不着火。或者冲灭火焰。
<br>5. 睡觉时采用头高脚低地方式,避免高山反应。
<br>
<br>
<br>
<br>
<br>Day4 10.1
<br>
<br>6:00 起床,吃早饭
<br>6:30出发。状况不好的人留守营地。
<br>1. 轻装。必备:雪套,冰抓,雪杖,雪镜千万别忘了。少量高热食品,药品。
<br>2. 保温水壶,相机等
<br>3. 前进的时候注意调整步伐,节奏,顺着前面对员踩出的路走。别另外走道。虽然看起来可能平静,但没有走过的雪底下谁知道有什么凶险。
<br>4. 仍然要带帽子。手套。
<br>
<br>11:00 登顶,
<br>1. 停留20-30分钟,看风景,照PP。给远方的朋友打电话。峰顶有一点点信号。全球通。联通的这里就不行了。
<br>2. 合影,下撤。
<br>
<br>15:00返回营地
<br>简单吃点,收拾东西。
<br>
<br>下撤,直接回日隆,休息。
<br>联系穿越队。
<br>从下面开始和穿越队一起穿越长坪沟,毕棚沟。
<br>
<br>=====================
<br>
<br>Day4 10.1
<br>晚上10:00出发走夜路,进长坪沟--喇嘛寺 扎营
<br>
<br>D5:10.2
<br>6:00am喇嘛寺-(5KM)枯树滩--(5km)两河口-(5km)木骡子-
<br>
<br>??(约18km)叉子口(3798m),平台。夜宿平台(4200m),
<br>
<br>D6:10.3
<br>平台-垭口(4644m)―杜娟林――野牛坪,到达毕棚沟的倒沟或毕棚沟沟口,夜宿野牛坪。本日为难度最大的一天,在垭口须克服高原反应。向导返回。
<br>
<br>D7:10.4
<br>毕棚沟内休闲游,夜宿毕棚沟内。
<br>
<br>D8:10.5
<br>上午联系好地车辆来接,过309林场到理县,坐车回成都。当晚宿返回成都(约200km
<br>19:30成都开往北京1364次
<br>D9(10.6)火车上,吃呀吃,睡呀睡
<br>D10(10.7)5:41北京,活动结束,回家,洗洗上班
<br>
<br>
<br>(在沟里还可以多玩一天,这样10。8返回)
<br>或者大家若不怕辛苦,在进沟之前加玩海子沟)
<br>
<br>================
<br>下面抄袭木易计划
<br>
<br>
<br>装备要求
<br>(一)个人装备
<br>1 登山包、背包防雨罩
<br>2 登山鞋,最好是比较专业的GORE-TEX,要防水
<br>3 冲锋衣,冲锋裤(防水)
<br>4 抓绒衣、抓绒裤、抓绒帽
<br>5 羽绒服
<br>6 保暖排汗内衣,最好是心逸或杜邦内衣
<br>7 手套两双,一双要防水,鞋垫两付,袜子多双,最好是coolmax的
<br>8 羽绒睡袋,要求耐寒零下10度,注意防水
<br>9 防潮垫
<br>10 头灯、备用电池
<br>11 登山杖、雪套 ,冰爪,
<br>12 防紫外线雪镜、遮阳帽
<br>13 防晒霜(&gt;40),防晒唇膏
<br>14 个人餐具及特殊用品
<br>15 保温壶
<br>(二)公共装备
<br>1 帐篷 地席
<br>2 炉具、燃料
<br>3 打包绳20米
<br>3 对讲机。
<br>6 GPS
<br>7套锅
<br>8 火种,指北针,小刀,哨,望远镜
<br>
<br>六、食品及药品
<br>1食品:
<br>压缩饼干,面条,方便面,面包,麦片,威化巧克力,方便粥,榨菜,维C糖,牛肉酱包,火腿肠,牛肉干,大白兔奶糖,巧克力,口香糖,真空包装肉食品若干,红牛,果珍,咖啡,便携蔬菜及水果若干。
<br>2药品:
<br>内用药:高原安,肠胃康,板蓝根(每天都喝),日夜百服宁(防治感冒),加合百服宁(防治头痛),诺氟沙星(抗菌消炎),泻立停,利君沙,施尔康(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维生素C
<br>外用药 :急救包(各种外伤处理纱布、脱脂棉、胶布、绷带及创可贴等),云南白药喷剂,消毒酒精、碘酒及药棉、云南白药、防蚊虫叮咬水及净水药片
<br>
<br>七、人员
<br>1、人数:计划八-九人
<br>2、人员要求:至少有2次绿野3级以上活动经验,并有冬季户外活动经历,身体状况良好、开朗,乐观,有幽默感,能吃苦,意志坚定,有团队精神。现需队医一名
<br>3、报名方式:跟贴或e-mail报名vip@163.com
<br>或者电话82011933-270
<br>
<br>八、保险
<br>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及医疗保险
<br>
<br>九、意外情况
<br>如因天气或人员受伤等原因,全队必须无条件启用备用方案,甚至终止计划
<br>
<br>十、锻炼计划
<br>九月份每天坚持跑步5000米以上或游泳1500米以上,进行2次绿野3级以上的拉练
<br>
<br>十一、免责条款
<br>此次活动属于自助AA性质的出行活动,当由于意外事故和急性疾病等不可预测因素造成身体损伤时,团队的其他成员有义务尽力救助,但如果造成了不可逆转的永久损伤,团队的其他成员不负担任何责任。团队中的任何一个队员应该本着“尽力救助,风险自担”的原则参加这次活动。
<br>
<br>陆三哥0837-2791803,或是忠富饭庄的张忠富(接触过,但没有请过),可以提供住宿、包车等服务。电话:0837-2791863,13618143167。
<br>
<br>六、向导。
<br>毕棚沟向导
<br>杨竹岗13990431861 0837-6821155
<br>四姑娘山向导
<br>0837-2791869,013699022767 马国俊 找 杨显华(150一天)
<br>忠富饭庄的张忠富,可以提供住宿、包车等服务。电话:0837-2791863,13618143167。 <br><br>[red]风吹鸡蛋壳,财去人安乐[image]http://www.wwf.com.cn/bbs/upload/1004357868_badcrab.gif[/image]
作者: TTND    时间: 2002-10-8 21:13
标题: 我的补充说明
1首先是没有意识到迷路才导致迷路,后来我状态好转,一直在后面追Fill和Branda,一个是
<br>路径很清楚,没有岔路;二是翻个小坡就能看到前面队员和后面队员的身影;在这种情况下通知你迷路是否妥当?
<br>当发现前面没有路和队员的身影时,我立即停止了向前的活动,并把后面的队员集合到山脊的石头坑地带,
<br>避免风带来的失温,(有琉璃和879为证),并向下方的你和helen呼喊,把人尽量聚到一块,由于没有
<br>火和急救包,当时我只穿内衣加冲锋衣,找有利地形避寒是我当时唯一的处理办法;后来的情况大家都清楚,虽然我高山反映强,但我不认为我因此做错了什么事,也没有拖累队伍。而且我估计咱们离小路很近,根本不算迷路,否则后来向导能那麽快找到我们吗?
<br>2急救包应随身带,我的错误是想提前适应以下,急救包放到冲锋包中,冲锋包太沉,(30米绳,冰抓,食品,水衣物等)都自己背着,直接导致状态不好,且最后冲锋包被向导拿走。关键时等于没有救生包,这种错误也是致命的,以后要汲取教训,应深刻总结。
<br>我不想做无谓的争论,毕竟队员心里都明白的。
<br><br><br>\\._.//
<br>(0...0)
<br> ).:.(
<br> {o o}
<br> VxvxV.~'~
<br>/==\   /
<br>   |  |
<br>/==|==/
<br>|  |
<br>/  \==/
作者: 多多    时间: 2002-10-8 22:17
标题: 我的一点想法!
关于螃蟹说的错误1:出发前有队员没有背冲锋包,背了冲锋包的里面也没有带必备的救生物品。
<br>  事先螃蟹并没通知大家说人和马不同步,很多队员以为马匹很快就能赶上队伍,可事实是在我们行进了4-5个小时后马匹还没跟上,(因为三嫂找不到马,所以人先出发,马匹很晚才出发),我和闲散出于谨慎,带了一些食物,后来在老牛园子多亏了这些吃的,大家才补充了一些,中午大家午餐的时候不是不想吃东西,而是没什么可吃,所以以后一定要随身带些食物,至少巧克力小香肠什么也该带点。
<br>
<br>关于螃蟹说的错误2:手台和对讲机问题
<br>  我们队伍一共4只对讲机3个手台,最后给我的感觉是只有我和闲散带上去的对讲机起了作用(我们下撤的时候对讲机留给了队伍),螃蟹说的没错,由于频段不同,3个手台可对话,对讲机也是只能两两对话,手台和对讲机无法对话,可是开始的时候并没有人意识到应该在前丢和后队间有对讲机联系,还是在第一次由于前队branda和Fill加上向导小东走的太快,闲散将一个对讲机给了branda,在我们后队没向导走错路时大家才联系上的,我想问的是既然3个手台可以用,为什么没给前队中队后队各一个呢,那样是不是联系起来会方便,也就能避免第2次的迷路呢?
<br>
<br>错误3:从队伍整体上看,队伍人员体力差异太大,个别经验严重不足
<br>  我是刚到日隆的时候就出现高山反应,头疼发晕,本以为适应一下就可以了,可是第二天还是很难受,但我一直也都跟着,没因为我反应拖累队伍,直到后来实在坚持不了下撤!
<br>  这里我还有点想法,在北京时我和闲散想买点防范和治疗高山反应的药大家来用,问螃蟹他说他统一来买,然后再算钱,后来他说他没时间托给了879买,可是到成都和日隆后,我都没拿到药,还是在日隆反应了自己买了红景天。所以我觉得大家最好都自己带点药,就算体力好的也准备点,防备万一嘛,这点我觉得自己很失误。
<br>  在第一次迷路时因为高山反应难受,说话口气可能很急态度不好,螃蟹批评了我,我接受,但我还是觉得螃蟹的计划有严重缺陷,没有替补计划,当我在老牛园子强烈高山反应无法前行的时候,如果不是有闲散在,我想知道螃蟹打算怎样?我当时的情况不可能再前进了,难道要我自己一个人原地扎营或者冒死跟他们前进?(而且如果当时反应的不是我,是别的MM又怎么办?可能螃蟹会说我体力不好别人都不会反应,可是这个似乎和体力关系不大,假桥体力那么好,不也反应了么),所以我撤下来后很担心万一队伍里再有MM反应强烈时怎么办?好在反映强烈的是TTND,不是MM,所以我觉得其他队伍在做计划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到这点,作好替补方案!
<br>  和TTND一样,我想说的是虽然我高山反应提前下撤了,但我不认为我因此做错了什么事,也没有拖累队伍。具体情况队员心里都明白!
<br>
<br>[image]http://yuzhu.vip.sina.com/gaolu.gif[/image]
<br>  我是一只快乐的小老鼠!< ID="edit"><FONT class="small"><EM>Edited by 多多 on 2002/10/08 10:53.</EM></FONT></P>
作者: 螃蟹    时间: 2002-10-8 22:50
标题: 对不起
我以为你知道自己迷路了还在前进呢
<br>我想,你作为一个出来玩了这么久的人怎么会犯这种错误呢
<br>
<br>原来是这种情况,对不起了。
<br>
<br>还有多谢你,在迷路后所采取的避难措施!<br><br>[red]风吹鸡蛋壳,财去人安乐[image]http://www.wwf.com.cn/bbs/upload/1004357868_badcrab.gif[/image]
作者: 螃蟹    时间: 2002-10-8 22:56
标题: 对不起
我为我的计划的不完善深感内疚
<br>我从来没有觉得你拖累大家,没有这个想法。
<br>
<br>相反是我让你受苦了,对不起,真的。<br><br>[red]风吹鸡蛋壳,财去人安乐[image]http://www.wwf.com.cn/bbs/upload/1004357868_badcrab.gif[/image]
作者: 多多    时间: 2002-10-8 23:02
标题: 呵呵
不是你让我受苦,出去玩本来就辛苦
<br>我自己也是有些地方做的不好
<br>请你原谅
<br>
<br>我就是想把咱们的教训说出来大家借鉴一下而已
<br>也不全是你的责任
<br>你带队本来就很辛苦了
<br>加上这次变数太多,谁也无法预料啊
<br>
<br>再说我觉得你已经成功登顶
<br>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br>已经很了不起了
<br>:)
<br>吸取教训,下次才能做的更好啊
<br><br><br>[image]http://yuzhu.vip.sina.com/gaolu.gif[/image]
<br>  我是一只快乐的小老鼠!
作者: 野猪    时间: 2002-10-8 23:27
标题: 过来打个招呼!
本来还以为可以一起穿越,结果10月1日晚听说你们还没有下来,我们第二天一早就自己出发了,其实积雪穿越也没什么,那时都已经适应高原环境了。
作者: fatbird    时间: 2002-10-8 23:28
标题: 不要灰心!再接再厉!
<br><br>我是一片穿裤子的云
作者: 螃蟹    时间: 2002-10-9 02:05
标题: 想知道你们穿越的实际情况
当时的天气情况好像很不好,所以我们就放弃了穿越计划。
<br>我知道你们穿越成功
<br>三夫的SAM他们也穿越成功
<br>都说风景美的不得了
<br>想看看你们的PP阿<br><br>[red]风吹鸡蛋壳,财去人安乐[image]http://www.wwf.com.cn/bbs/upload/1004357868_badcrab.gif[/image]
作者: mudplayer    时间: 2002-10-9 02:15
标题: 都是经验不足造成的
比如适应高山反应,你这种队伍人员复杂时,应该在日隆多呆一天再上山的,其实出发前我和晴天娃娃都提醒过你关于高山适应的问题。
<br>至于行军食品,通讯联络,行军速度和队形,这些在绿野平时的穿越活动中就该积累经验了,不该再犯错误。
<br>
<br>另外换了我会在二峰BC多呆一天等待天气,当然了出发前食品和燃料就该多做计划。
<br>
<br>呵呵,有了这次教训,下次在登更难的山时就不会再犯了。
作者: 螃蟹    时间: 2002-10-9 02:36
标题: 呵呵,本来我也这么想过
本来我也想在C1再等待一天的,(海拔4400米左右的,是C1,不是BC,向导三哥说海拔4200的那个营地才是BC,)
<br>但是但是风雪太大,为了队员安全缘故,只好全体下撤。
<br>但我们下撤不久就得知营地风雪已经是暴风雪了,暗自庆幸。
<br>我们的食物,燃料都很充足,如果不是天气问题,多待一天不是问题。
<br>
<br>高山适应的问题大家都有自己的理解,还好这次大家除了多多,TTND有反应外,大家都没有什么高山反应。
<br>我本人的状态一直很好。
<br>
<br>我认为不应该在日隆适应一天,日隆海拔还是太低(3200米),不上去就不知道自己有反应。
<br>在日隆多多很正常,只有上到3800米才有反应。
<br>TTND在4000米以上才出现反应
<br>
<br>如果需要适应,还是在BC(4200米)来的合适
<br>
<br>
<br>
<br>回来后第二天我和Wp879随三夫队又再次上到BC,登峰。
<br>
<br>谢谢你的冰镐,很有用!体验了很多次攀爬和滑坠制动<br><br>[red]风吹鸡蛋壳,财去人安乐[image]http://www.wwf.com.cn/bbs/upload/1004357868_badcrab.gif[/image]
作者: mudplayer    时间: 2002-10-9 02:46
标题: 我的水壶呢?
也许每个人风格不同,反正我们去三峰时就在日隆强制呆了两个晚上,理由很简单:这样保险。
作者: 螃蟹    时间: 2002-10-9 02:56
标题: 呜呜呜~~~
我拜托紫瞳带过来了,不知道有没有带过来。。。
<br>
<br>搞不好我又得磕头谢罪了 :(<br><br>[red]风吹鸡蛋壳,财去人安乐[image]http://www.wwf.com.cn/bbs/upload/1004357868_badcrab.gif[/image]
作者: 背包    时间: 2002-10-9 03:25
标题: 从领队到队员都没有足够的恶劣环境下大强度活动的经验,贸然上二峰,有些草率
一次次的冬季小五台对这类活动是最好的热身
作者: 多多    时间: 2002-10-9 03:55
标题: 我在日隆就喊难受了啊!
我们出去拉练适应的时候的就有反应
<br>但不是很厉害
<br>晚上睡的时候很难受!
<br>早上起来又好了些<br><br>[image]http://yuzhu.vip.sina.com/gaolu.gif[/image]
<br>  我是一只快乐的小老鼠!
作者: 多多    时间: 2002-10-9 03:57
标题: 可惜我们队除了TTND外没人有冬季小五台的冰雪经验!
所以很多事情都事先没想到!<br><br>[image]http://yuzhu.vip.sina.com/gaolu.gif[/image]
<br>  我是一只快乐的小老鼠!
作者: 螃蟹    时间: 2002-10-9 05:11
标题: 登二峰我的一点经验
这次的登峰,我的感觉是,登二峰不一定非得需要冰雪经验和大强度拉练。
<br>
<br>虽然二峰终年冰雪,虽然这次从营地起雪就很厚(C1达20cm)
<br>说山上积雪漠膝不是夸张
<br>
<br>但是冰雪经验在那里并不是最重要的。
<br>高海拔经验才是最重要的。
<br>
<br>这次有三夫队,成都队的同志都没有冰雪经验,有些人没有冰抓,没有冰镐,他们照样能上二峰,也没有什么事情。毕竟二峰也只是入门雪山,也许入门也不算。
<br>成都队的一个女孩(女人?年纪不小了),没有雪套,没有冰抓,没有冰镐,没有雪杖,用一根木棍,一路走在我前面。只是最后冲顶的时候累了被我超过。我很佩服她,但是我不主张这样。如果是我的队员,我不会允许她上。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她的向导允许。
<br>三夫队的装备很精良,很齐备。他们8人中有5人成功登顶。其中两人在规定时间内登顶并下撤。其他的是不听向导,硬要上冲最后也成功的。
<br>成都队没有几个人有冰镐,只有几个人装备了雪杖。但他们也不少人登顶了。
<br>这次因为雪厚,又是新雪,所以没有冰面,带的冰抓都没有用上。不过雪厚的好处是,下撤的时候可以体验下滑。
<br>看到稍微平坦的下坡,就下滑,速度太快的时候就用冰镐制动。
<br>
<br>
<br>三夫队的大多数队员都有各多次小伍台连穿的经历,我没有。但是冲顶的时候,我注意保持体力,一呼一吸间前进
<br>主要是主动呼吸,不是被动呼吸,这样身体不会欠下氧债,不会疲劳。所以我一直不需要休息,比较轻松的登下二峰。除向导和三夫的SAM外,其他人都累的够呛。这说明我的做法很好,至少我以后也会这样保持体力。
<br>
<br>另外虽然没有难度,但是危险还是很大的,上顶的路中很陡,雪很多,路滑,我是一路用的冰镐。
<br>冰镐落实后我才敢迈步。一路危险的地方很多。但是只要小心,应该不会有事情。
<br>所以冰镐我认为还是必须的装备,冲顶途中可以出现滑坠的地方很多,如果没有冰镐制动,是非常危险的。
<br>好多次我都不敢回转身往后看。
<br>
<br>
<br>所以总结是:
<br>登二峰
<br>大强度的拉练不是必须
<br>冰雪经验不是必须
<br>
<br>但是
<br>大意是不行的
<br>不听向导领队的话执意前进也是不行的
<br>体力太不好也是不行的
<br>还有。。恐高症也是不行的。
<br>
<br>实际上
<br>只要没有高海拔反应,体力好点,行进过程中注意保持体力,小心点,登顶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br>
<br>
<br>但是登三峰,那就都是必须的了。<br><br>[red]风吹鸡蛋壳,财去人安乐[image]http://www.wwf.com.cn/bbs/upload/1004357868_badcrab.gif[/image]
作者: 琉璃    时间: 2002-10-9 07:12
标题: 所以后来大家批评Fill和Branda只顾往前跑的时候,我说,不是他们的错,这是我的意思。!!!!
fill和向导、马队先到营地扎营也许是你的意思,branda和剩下唯一的一个向导先走也是你的意思?!
<br>我们在这里总结是对事不对人,没必要遮掩什么!也不用什么都往自己身上拽。是谁的责任就是谁的责任。或者,你还没弄清楚经过!
<br>什么叫“不明白为什么中队知道迷路的时候为什么不早一点停下来告诉我,却还要继续摸索着前进??”????
<br>我们手里有对讲机吗???
<br>我们怎么知道走到哪里就算迷路了?!
<br>而且我们当时根本不知道你们两还能走到我们这里汇合!
<br>你手里有对讲机可以和向导联系,可以心里有底,你知道我们当时的心情吗?!三个人没有任何食物,只有我的半瓶水,没有火种,饥寒交迫。天已经黑下来了,谁知道天黑后会怎样?
<br>我们中队要负责?我们最大的错误就是没在前面队员的衣服后栓根带子,应该拽着就对了!!
<br>在开始的路上我们提醒过几次,事实证明根本是白说!
<br>“Branda和Fill身体也不行了(好像落水了),没有在我的期望中搭起大家的帐篷,煮好热水。”――――当时我也很失望!落水应该是刚到日隆的时候的事了,和这次没有任何关系!大家精疲力尽终于走到营地看到只有他们的一个帐篷搭起来了!真不知道先和马队走的队员先到有什么意义!
<br>感谢卢三哥,真的是一位好向导,是他救了我们,感谢上海山行的朋友们,支援了头灯,如果没有他们。。。。。。
<br>现在这些事回想起来真象做了一个梦,我们还平安的回来了,万幸。
<br>
<br>会挽雕弓如满月
<br>西北望 射天狼< ID="edit"><FONT class="small"><EM>Edited by 琉璃 on 2002/10/08 19:14.</EM></FONT></P>
作者: 琉璃    时间: 2002-10-9 08:12
标题: 其实我们大多数队员连冰都没见着,只到二峰营地。
也许这到是我们的幸运。如果天气许可上二峰,不知道连冬季小五台经验都没有的大多数人又会出什么事。出发前只在绿野和山野上搜索打印了一些滑坠制动的一些文章恶补,其实真正的冰雪经验一点都没有。还好没有什么严重的高原反应。
<br>事后想想确实比较冒进了。
<br>今年冬天一定要到小五台冬训。<br><br>会挽雕弓如满月
<br>西北望 射天狼
作者: 地藏    时间: 2002-10-9 08:30
标题: 按你的说法,那就是出意外不是偶然,出事故不是偶然。
<br><br>安忍不动如大,静虑深密如秘,是以为地藏
作者: 螃蟹    时间: 2002-10-9 10:23
标题: 事实上没有冰
冬季小五台的情况要比这次二姑娘条件恶劣
<br>
<br>
<br><br><br>[red]风吹鸡蛋壳,财去人安乐[image]http://www.wwf.com.cn/bbs/upload/1004357868_badcrab.gif[/image]
作者: 螃蟹    时间: 2002-10-9 10:25
标题: 我不明白你说的什么,或者你没有明白我说的什么
<br><br>[red]风吹鸡蛋壳,财去人安乐[image]http://www.wwf.com.cn/bbs/upload/1004357868_badcrab.gif[/image]
作者: 螃蟹    时间: 2002-10-9 11:23
标题: 一个队伍的发生错误,责任在于领队和全体队员,而不是个别人
一个队伍的发生错误,责任在于领队和全体队员,而不是个别人
<br>
<br>这一直是我的观点,所以有错时,我会先自省。我不是在包庇谁,我在说,大家都有责任。
<br>我没有在责怪谁,我说,中队也要承担部分责任,如果你们认为不应该,我没有话说。
<br>
<br>1。没有采取积极的措施防止走丢,比如,留住其中一个向导。
<br>2。在不明白前面的路的情况下应该停下来,等后队。
<br>
<br>
<br>一个队伍发生迷路是很正常的事情,只是这次迷路发生在高海拔的山上,而且天快黑了。
<br>
<br>在第一次迷路的时候,多多就和我有争持,我当时就说了自己的意见:在不知道前面的路的情况下,就应该停下来。最多回头走,绝对不能往前走。当时多多不肯往回走,理由是不走烂泥路,我批评她,语气很凶。
<br>而当时有几个队员还是想往前走的。虽然后来证明往前走路也是正确的。这种情况下,要么停下来等向导找到我们
<br>要么走回头路。
<br>
<br>第二次迷路的时候队员都还做的很好,取暖自救,联系向导等。
<br>
<br>
<br>
<br>
<br><br><br>[red]风吹鸡蛋壳,财去人安乐[image]http://www.wwf.com.cn/bbs/upload/1004357868_badcrab.gif[/image]
作者: 螃蟹    时间: 2002-10-9 11:26
标题: 【转贴】我的检讨并解释! brenda
标题  我的检讨并解释!   
<br>作者 brenda
<br>时间 2002/10/08 15:46
<br>
<br>
<br>首先,我应该为我过于的争强好胜而向此次计划中所有人道歉。虽然螃蟹已经将责任基本上揽了下来,但是我确实对于后面队伍的迷路负有一定的责任,确实应该向大家道歉。
<br>
<br>这是我第一次参加这样的登山,可以说以前根本没有上过高海拔的地方,更不要说是雪山。基于对自己体力的信任,我报名参加了这次活动,虽然实践证明我的体力确实不错,但是也正是因此而给其他的队友带来了意外。
<br>
<br>由于我缺乏户外拉练,对于集体户外活动缺乏一些基本的常识,不懂得在户外应该互相照应,到了山上只顾自己往前跑,没太在意后面的队伍的情况。小向导又实在是太小,只有9岁,不好掌握,一个劲的嫌我慢,更别说让他回头去找后面已经根本看不见的人,几次说让他等等后面的人,他都说就这么点路,丢不了。他穿的很少,冷得说话都哆嗦,我也不好意思老说他,后来他索性把我也甩了。爬过一个山梁,他站在顶上对我下面的我说,就在前面,不远了,看,马队在哪里!我抬头看到phil站在远处的一个山脊上朝我招手,等我回过头来再找小向导,他就已经无影无踪了。
<br>
<br>我只好一个人朝着刚才phil招手的方向走,那时候我实在是很害怕,孤零零的一个人,前面不见向导,后面不见队伍,天已经黑了,路上都是泥泞,旁边都是很陡的斜坡,还下着雨。可能是前面走的太快,体力消耗很大,这时候又都是在上升,一路爬着向上走。我的头疼欲裂,呼吸很急促,基本上走两步就要歇一歇,调整一下呼吸,四肢几经麻木,只知道机械的跌跌撞撞的走呀走呀,爬呀爬呀!我知道我已经过了雪线,因为开始走雪路了,我想可能不会太远了。我深一脚浅一脚的走着,走到一条小溪边,看到水我一阵兴奋,因为我知道营地离水不远,也许是过于兴奋脚底发飘吧!我一脚踩空,整个人跌坐在小溪里,幸亏我的鞋子和衣服都还算防水,否则我一定会全身都湿透。我支撑着爬起来过了小溪,正感到沮丧绝望的时候,抬头看见回来找人的马队,我知道我走的方向是对的,而且离营地确实已经很近了。
<br>
<br>但是等到了营地,我的手基本已经冻僵了,四根手指好像是被粘到了一起,跑道人家帐篷坐了好半天才暖和过来,而且一到营地我就吐了,吐完以后浑身酸软无力,头疼得简直想找个冰镐把它劈开。特别需要检讨的是:我确实是不会扎帐篷的,给绿野丢脸了。先到的phil基本上也没有宿营经验,他从来都是独来独往,带的也是个很简单的单人帐,我的帐篷还是人家上海那边的一个高个子的女孩和一个男孩替我们扎的。总不能让别人把帐篷都替我们扎了吧?这就是为什么上海那边的人说我们这边的人连帐篷都不会扎的原因。好不容易扎好了帐篷,生火又出了问题,背包扔的哪儿都是,埋在雪地里,白花花的,好像很亮,可是炉具在那里?气罐在那里?什么都找不到。我们把背包拉倒一起,一个一个翻,好不容易才找到气罐,可就是找不到炉具。只好和人家借,借来了炉具,气罐却因为冻得太久点不着火,最后还是和上海队换了个气罐,才把火点着,实际上我们的整套东西都是和人家借的。我们点着了火,烧好了水,等啊等啊,等了很久,后面的人还没有来。我们两个都没有很保温的水壶,水凉了,我们只好倒回去重新烧,又担心太浪费煤气,我就坐在帐篷里用睡袋捂着,一边还捂着一个气罐。怕万一没气了,还能有一罐能点着的气。这时候已经很晚了,上海的队伍因为第二天想登顶,基本上都已经睡了。可是还没有后面队伍的消息,我越来越担心,越来越害怕,难道真的是我走的太快,后面的人没有跟上,导致大家迷了路?万一向导找不到他们怎么办,这荒山野林,又下雨又下雪,冷的像寒冬腊月似的,到处都是泥,也没有个可以躲避歇脚的地方。那时候我的心很慌,万一真的有人出了意外,我该如何去面对自己的生命,该会怎样的内疚和自责呀!向导回来说找到你们的那一刻,我高兴得简直好像是自己濒临绝境而突然获救,实际上我觉得也确实是这样的。不管你们当时是如何的对我冷眼冷言,对我提供的帮助也不甚理睬,但我都不会在意了。你们都安全的走过来了,这才是最重要的。
<br>
<br>看到螃蟹和879最终能够顺利登上二峰,我很为他们两人高兴.也很高兴我出发前才新买的冰抓终于能够被879派上用场.此次行程很难去届定究竟是应该感到遗憾还是什么!我没能坚持留下来,和螃蟹他们攀登二峰,但是我见到了川藏边境广漠苍茫的红色草原,还有红原上那些热情好客质朴纯真的藏族同胞.还有琉璃和TTNT他们都原谅了我,并很愉快的结伴同行了剩下的几天,这难道不也是值得我去欣慰并雀跃的吗?
<br>
<br>
<br>
<br>
<br>[red]风吹鸡蛋壳,财去人安乐[image]http://www.wwf.com.cn/bbs/upload/1004357868_badcrab.gif[/image]
作者: 螃蟹    时间: 2002-10-9 11:32
标题: 【转贴】四姑娘山最新消息 新浪山野
主题:四姑娘山最新消息
<br>版权所有:泸州山猫 原作 提交时间:13:35:24 10月04日
<br>
<br>
<br>
<br> 十月二日下午2:55分――3:50分,山猫登山队6人登顶二峰,女队员两人。其中一名女队员登顶后出现脱力现象,向导马国兵和领队大土匪将其护送下撤。在我们登顶的时候有在下方的队员看见大峰方向出现三次雪崩,最后一次听见了声音很大。
<br>三日撤回日隆镇,下午在马二哥家看见了中登协的一位老师(名字忘了,谁能告诉我)和四川省登协青年登山队队长蒋峻,还有刘健。随后看见了他们身后搜狐的张朝辉和其他的几个人,不认识,但大家非常友好。今天早上他们一早就进山了,登大峰。据蒋峻说今天王石会到日隆,然后直接去大峰大本营,这次他们的向导中登协是指定的马国兵。
<br>我们队和贵州风语者队一同登山,在登山途中遇到了北京的一个队,好象是三夫和绿野(或者是绿营)组成的联合队。北京队的队员由路三哥做向导,比我们早一点出发冲顶,其中两个队员留下的印象较深刻,一名女队员一早起来拉了十几次肚子还坚持登了顶,还有一名男队员高山反应强烈,硬是一步步的撑上了顶。
<br>贵州风语者队体力惊人,其中两名女队员登顶,其他男队员由于天气变坏被迫和我们队一起下撤。
<br>四姑娘山的气温晚上在零下5-8度,这是估计的,我们没有温度计,但是使用的K2中空棉睡袋能够承受。天气变化一般在下午2点以后,登二峰需要携带冰糕和冰爪,虽然没有冰爪也可以上,但是到达顶峰的那一段会很危险。我们用的十齿冰爪,感觉只要6齿的就可以胜任了。绳子最好带上30米左右,因为登顶下撤的时候完全有必要使用8字环下降技术。这次登山遇到了很多人没有携带冰爪和安全带等装备,感觉非常吃惊,登顶的时候遇到北京队员下撤,高喊快挂上8字环,回答说没玩得这么专业。向导路三哥掩护下撤时把绳子栓在自己身上做保护,虽然没出问题,但是感觉还是有些危险,我们下撤时我将冰糕卡在石缝中连接绳子做的保护。北京队回到日隆后那个拉肚子的女队员曾经向我借绳子,我拒绝了,主要是一来大家不是很熟,二来听她们说要去登3峰,感觉这样提供给他们工具促成她们去3峰会害了人家。
<br>大本营地点帐篷的选择以225帐篷居多,在山上看到的225帐篷基本上占了80%以上,使用后感觉很适合四姑娘山这个季节的登山用。K2产的2-3人帐篷也不错,储藏物品的空间很大,但是由于是先挂内帐再挂外帐,在风雪中搭建比较麻烦,外帐容易挂歪。我们队有一顶奥索卡的帐篷被雪压塌了。
<br>这几天到日隆的山友和驴友都很多,昨晚上9点多还看见不知道哪个地方的山友还站在路边的寒风中守着装备没找到旅馆,建议来之前先联系好向导。这两天日隆的马匹费用爆涨,听马夫说最高涨到了500元一天(我们下来的时候也遇到了两个租马上二峰大本营的马费500元一天)。
<br>
<br>
<br>
<br>[red]风吹鸡蛋壳,财去人安乐[image]http://www.wwf.com.cn/bbs/upload/1004357868_badcrab.gif[/image]
作者: 螃蟹    时间: 2002-10-9 11:33
标题: 【转帖】一点说明 新浪山野
主题:一点说明
<br>版权所有:螃_蟹 原作 提交时间:23:43:55 10月08日
<br>
<br>
<br>
<br> 1,文中所说的北京队就是我,Wp879,和三夫队 并不是绿野三夫混合队。
<br>2,原来是贵州队,我一直以为是成都队
<br>3,天气温度确实不低,棉睡袋可以承受
<br>4,吃惊的是我们,装备严重不齐的是贵州的一个队,我看到他们大部分队员没有冰搞,冰抓,雪套,大部分队员拿着登山杖或者木棍
<br>5,上升下降过程中没有必要使用八字环等上升下降技术。我们也没有使用。这一点三哥可以做证明。
<br>我想他们的队伍是因为严重违反了登山时间(下午三点天气变天,原则上不应该再上升,应该下撤,而当时登顶的贵州队员只有一个体力很不错的女生)。下午3点,天气变坏,开始小雪粒,我们开始下撤。这个时候大部分贵州队还在上升,三哥朝他们大声喊,不要上升了,下撤!可是没有人肯听。
<br>我想,他们所以用到8字环,绳索,跟天气突然变坏有关系。
<br>
<br>
<br>
<br>[red]风吹鸡蛋壳,财去人安乐[image]http://www.wwf.com.cn/bbs/upload/1004357868_badcrab.gif[/image]
作者: 多多    时间: 2002-10-9 20:02
标题: 第一次迷路的时候!及对螃蟹的建议!
在第一次迷路的时候,多多就和我有争持,我当时就说了自己的意见:在不知道前面的路的情况下,就应该停下来。最多回头走,绝对不能往前走。当时多多不肯往回走,理由是不走烂泥路,我批评她,语气很凶。
<br>而当时有几个队员还是想往前走的。虽然后来证明往前走路也是正确的。这种情况下,要么停下来等向导找到我们
<br>要么走回头路。
<br>
<br>
<br>我要声明的是第一次迷路的时候不仅是因为我不想走烂泥路(我还不至于这么不懂事,让大家因为我一个而走错路),当时的情况是由于Branda和Fill和小向导走的太快,(因为那时是上路没多久,我是有点反应不可能走太快,其他人可能是再慢慢适应,比如TTND),在一个岔路上不见前队的影子,用对讲机问,的到的答复是向下直走,事实证明是错的,应该向上,那条路是马道,很多烂泥,非常滑,而且坡度很大,下去后不见他们影子,知道错了路,然后碰见两个放牦牛的当地人,说这样往前走也可以到,原地等待,联系前队,想让向导来接我们,得到的答复是向导已经出来了,我当时是很生气,本来海拔那么高走路就费力,还要因为个别人的原因浪费大家的体力和时间,加上我脾气直,就抱怨了前队几句,可能语气不是很好。
<br>
<br> 当时我的意见是原地等待向导来找我们,一是因为向导路熟悉,肯定能找到我们,我们盲目往回走也未必能找到正确的路,2是刚才放牛的老乡说了朝前走也可以,没必要往回走烂泥路浪费体力(爬回那段路要费很大力气,而且前面还有很远,我们才走了不到三分之一,应保持体力),而且当时很多人都是这个意见,可是螃蟹不听大家的意见,见向导还不到就一定要走回头路,说我的口气很凶,所以才争执,恰好这时向导找到我们,告诉我们朝前走也可以,就是路远了很多!
<br>
<br> 这就是经过,并不是因为我不喜欢走烂泥路,队员都可以做证!
<br>
<br> 不喜欢螃蟹用别人来掩饰自己的过失!而且也不喜欢螃蟹息事宁人的态度,我们是对事不对人,半路加如我们的广州的FILL也许是一个人走惯了没什么集体意识,为什么还让他走在最前面?而且在和前队回合后,你有批评他们么?有吸取教训么?领队难道没责任至少是提醒他们么?还是我和琉璃看不过说了他们几句,并建议让TTND领头走。所以第二次的迷路可以说是个必然!“第二次迷路的时候队员都还做的很好,取暖自救,联系向导等。 好在有TTND,如果当时不是他还有些经验的话,只剩下几个没经验的姑娘,还不知道会怎样?!还有在你们下来后大家谈论的时候,我和其他队员谈论你门第二次迷路的时候,你居然还怕Branda和Fill听见,为什么?有不对的地方就该指出来,象我第一次参加活动的时候走黄草量,迷路,就是大家公开批评了领队,并确定了后来的路线,有什么不应该或者见不得人么?我不理解?!
<br>
<br> “一个队伍发生迷路是很正常的事情!”,是,但这是说在没有向导自己探路的时候,花那么多钱请了向导,而且是由于我们的原因还迷路正常么?恐怕说不过去!
<br>
<br> 所以我希望螃蟹你能认真听听大家的说法和建议!虽然你登顶成功了,但毕竟你这次领队是极其失败的!
<br>
<br>
<br>
<br>[image]http://yuzhu.vip.sina.com/gaolu.gif[/image]
<br>  我是一只快乐的小老鼠!< ID="edit"><FONT class="small"><EM>Edited by 多多 on 2002/10/09 08:03.</EM></FONT></P>
作者: 螃蟹    时间: 2002-10-9 21:44
标题: 不多说了
在第一次迷路的时候,多多就和我有争持,我当时就说了自己的意见:在不知道前面的路的情况下,就应该停下来。最多回头走,绝对不能往前走。当时多多不肯往回走,理由是不走烂泥路,我批评她,语气很凶。
<br>而当时有几个队员还是想往前走的。虽然后来证明往前走路也是正确的。这种情况下,要么停下来等向导找到我们
<br>要么走回头路。
<br>
<br>
<br>我要声明的是第一次迷路的时候不仅是因为我不想走烂泥路(我还不至于这么不懂事,让大家因为我一个而走错路),当时的情况是由于Branda和Fill和小向导走的太快,(因为那时是上路没多久,我是有点反应不可能走太快,其他人可能是再慢慢适应,比如TTND),在一个岔路上不见前队的影子,用对讲机问,的到的答复是向下直走,事实证明是错的,应该向上,那条路是马道,很多烂泥,非常滑,而且坡度很大,下去后不见他们影子,知道错了路,然后碰见两个放牦牛的当地人,说这样往前走也可以到,原地等待,联系前队,想让向导来接我们,得到的答复是向导已经出来了,我当时是很生气,本来海拔那么高走路就费力,还要因为个别人的原因浪费大家的体力和时间,加上我脾气直,就抱怨了前队几句,可能语气不是很好。
<br>
<br>
<br>当时我的意见是原地等待向导来找我们,一是因为向导路熟悉,肯定能找到我们,我们盲目往回走也未必能找到正确的路,2是刚才放牛的老乡说了朝前走也可以,没必要往回走烂泥路浪费体力(爬回那段路要费很大力气,而且
<br>                                                                        ~~~~~~~~~~~~~~~~~~~~~~很轻松的路很短的路,不到几分钟的路程。
<br>   
<br>前面还有很远,我们才走了不到三分之一,应保持体力),而且当时很多人都是这个意见,可是螃蟹不听大家的意见,见向导还不到就一定要走回头路,说我的口气很凶,所以才争执,恰好这时向导找到我们,告诉我们朝前走也      ~~~~~~~~~~~~~~~~~~~~~~~~~~~~如果向导找到我们有困难,是一定要走回头路的
<br>
<br>可以,就是路远了很多!
<br>       ~~~~~~~~~~~~~~~~远了200米
<br>
<br>==不是回头盲目的走,只要稍微回头到那个岔路口和向导汇合。从我们休息的地方回到岔路口路有多长?在我的GPS上看来是一个点。就这么短的一点点回头路。向导?开始在对讲机里面是叫我们回到分开的地方等他,结果最后是我们叫他过来找我们。
<br>
<br>===从村子到二峰营地,短短的几天内,这段路我走了4遍。
<br>
<br>===这里大家没有错,是的,大家都认为。而我认为大家有错,所以错的是我
<br>
<br>
<br>
<br>这就是经过,并不是因为我不喜欢走烂泥路,队员都可以做证!
<br>
<br>不喜欢螃蟹用别人来掩饰自己的过失!而且也不喜欢螃蟹息事宁人的态度,我们是对事不对人,半路加如我们的广州的FILL也许是一个人走惯了没什么集体意识,为什么还让他走在最前面?而且在和前队回合后,你有批评他们么?有吸取教训么?领队难道没责任至少是提醒他们么?还是我和琉璃看不过说了他们几句,并建议让TTND领头走。所以第二次的迷路可以说是个必然!“第二次迷路的时候队员都还做的很好,取暖自救,联系向导等。 好在有TTND,如果当时不是他还有些经验的话,只剩下几个没经验的姑娘,还不知道会怎样?!还有在你们下来后大家谈论的时候,我和其他队员谈论你门第二次迷路的时候,你居然还怕Branda和Fill听见,为什么?有不对的地方就该指出来,象我第一次参加活动的时候走黄草量,迷路,就是大家公开批评了领队,并确定了后来的路线,有什么不应该或者见不得人么?我不理解?!
<br>
<br>“一个队伍发生迷路是很正常的事情!”,是,但这是说在没有向导自己探路的时候,花那么多钱请了向导,而且是由于我们的原因还迷路正常么?恐怕说不过去!
<br>
<br>===在以后的几天,我碰到过好几个队都有迷路的经历,他们也花钱请了向导。是说不过去,不正常
<br>
<br>
<br>
<br>所以我希望螃蟹你能认真听听大家的说法和建议!虽然你登顶成功了,但毕竟你这次领队是极其失败的!
<br>
<br>==我在建议每个人自省,说了每个人的可能的错误。所以是我在事后又得罪了大家。因为大家都认为错误只在于Fhill和brande以及这个臭皮领队。所以是我没有 听大家的说法和建议。
<br>
<br>==我这次领队非常失败。我说过以后不会再带队。我把我的错误,经过,帖出来,以示后人。同时把我认为队友有所不对的地方帖出来,希望引起注意。可是每次涉及到个别人的时候,都会有人跳出来被人指着鼻子回骂。
<br>
<br>
<br>
<br>算了不多说了,够累了,这几天人已经低落的不行了。至此封笔。该说的已经说了。
<br>有关什么要咨询的情况请Email我 Vip@163.com
<br>
<br>
<br>[red]风吹鸡蛋壳,财去人安乐[image]http://www.wwf.com.cn/bbs/upload/1004357868_badcrab.gif[/image]
作者: 螃蟹    时间: 2002-10-9 21:45
标题: 算了不多说了,够累了。至此封笔。该说的已经说了。
算了不多说了,够累了,这几天人已经低落的不行了。至此封笔。该说的已经说了。
<br>有关什么要咨询的情况请Email我 Vip@163.com
<br><br><br>[red]风吹鸡蛋壳,财去人安乐[image]http://www.wwf.com.cn/bbs/upload/1004357868_badcrab.gif[/image]
作者: 范哲    时间: 2002-10-10 02:16
标题: 站直了,别趴下!
螃蟹,知道你心情不好,但忍不住还是想说两句。
<br>
<br>所以总结是:
<br>登二峰
<br>大强度的拉练不是必须
<br>冰雪经验不是必须
<br>
<br>但是
<br>大意是不行的
<br>不听向导领队的话执意前进也是不行的
<br>体力太不好也是不行的
<br>还有。。恐高症也是不行的。
<br>
<br>实际上
<br>只要没有高海拔反应,体力好点,行进过程中注意保持体力,小心点,登顶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br>
<br>但是登三峰,那就都是必须的了。
<br>~~~~~~~~~~~~~~~~~~~~~~~~~~~~~~~~~~~~~~~~~~~~~~~~~~~~~~~~~~~~~~~~~~~~~~~~~~~~~~~~~~~~~~
<br>
<br>七、人员
<br>1、人数:计划八-九人
<br>2、人员要求:至少有2次绿野3级以上活动经验,并有冬季户外活动经历,身体状况良好、开朗,乐观,有幽默感,能吃苦,意志坚定,有团队精神。现需队医一名
<br>十、锻炼计划
<br>九月份每天坚持跑步5000米以上或游泳1500米以上,进行2次绿野3级以上的拉练 。
<br>~~~~~~~~~~~~~~~~~~~~~~~~~~~~~~~~~~~~~~~~~~~~~~~~~~~~~~~~~~~~~~~~~~~~~~~~~~~~~~~~~~~~~~~
<br>
<br>
<br>
<br>我的总结是:
<br>1.领队对队员了解不够,并且没按照计划要求挑选队员、进行磨合性拉练。
<br>2.应该9人集体行进并且不要和向导、马队分开。(不是不可以!去年五一,我们2男1女,1女无任何户外经验。向导牵马驮装备,2男轮流背BP-65L包,内有Z1、L1、睡袋1、头灯2、食品若干,共计10Kg左右,1女背10L冲锋包,装水及部分食品。7:00从日隆出发,17:00顺利到达二峰BC,遇到三哥带四川雪峰队一同扎营)
<br>3.冲锋包是要随身携带的。
<br>4.手台应该提前分配好。
<br>
<br>以上4点是有连在关系的:
<br>即使对队员不了解,如果始终集体行动就可以弥补。
<br>如果集体行进有困难,你就要找你熟悉了解的队员前面开路。
<br>并且各分队选可靠队员带领,同时配备向导、手台。(如果做不到,最好不要分队。)
<br>这样领队才能始终控制全队,否则一旦失控就很被动了。
<br>
<br>
<br>高原反映是要命的,只是每个人适应能力不同,处理办法也不同。
<br>冰雪经验、良好的体力―没事儿的时候不是必须的,但是关键时刻是可以救命的!!!
<br>
<br>螃蟹,这些话不是针对你的,是给大家看的。如果你认同就顺便帮我转到INFO那边去。如果不认同就不要理会了。
<br>螃蟹,你还记得我吗?我的印象中你可是个热情奔放的棒小伙儿,受了这么点挫折就泄气了?谁都有犯错儿的时候,吸取经验才是关键!
<br>站直了,别趴下!
<br>
<br>
<br>
<br>
<br>
<br>
<br><br><br>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
作者: helen1    时间: 2002-10-10 07:41
标题: 你的朋友们会支持你的!
<br><br>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蓠翁,独钓寒江雪。
<br>
<br>^_^
作者: 晨峰    时间: 2002-10-10 07:46
标题: 给螃蟹的一些鼓励。
你的总结很长,也有些乱,好不容易才算看了一遍。
<br>
<br>不管出了什么事情,好的还是坏的,作个客观、详细的事件回顾和总结是很必要的,因为这是给以后的绿野人留一笔宝贵的财富,也许是直接避免了更多不必要的流血的代价。多谢你的工作!
<br>
<br>关于业余登山,我有一些想法如梗在喉,重新开一个主题吧。我觉得平安归来后,对于安全问题的回顾都会是非常有价值的,对于你的队友、你自己或者其它的绿野们。如果有任何的争论,也不会是针对你个人,因为在绿野这种组织模式下,这些问题一直是存在的。
<br>
<br>希望你能耐心的把这个问题理顺,然后加入到今年的冬季训练中来。
<br>
<br>  /\  回首千嶂浴清晨,山是绝顶我为峰。
<br> /  \
<br>/    \/\/\/\/\/\/\/\/\/\/\/\/\/\/\/\/\/\/\  < ID="edit"><FONT class="small"><EM>Edited by 晨峰 on 2002/10/09 19:48.</EM></FONT></P>
作者: 工兵    时间: 2002-10-10 21:12
标题: 呵呵,老谢,雄起!
这两天好好睡个觉,再找个时间把这次经历好好总结总结,这段经历对以后准备爬雪山的山友来讲无疑超过
<br>了成百份的攻略。
<br>山还是要爬地!领队还是要当地!呵呵。。。<br><br>游遍祖国大好河山!
作者: 风中劲草    时间: 2002-10-10 21:18
标题: 愿互勉!
首先需要的是冷静,把经过详细记录下来作为日后回顾总结指导的宝贵资源。
<br>多和朋友沟通,无论是苦口良药也好,是真心鼓励也好,总可以突破个人视野的约束的,避免做出武断的决定。
<br>个人一直认为所受挫折越大,只要不气馁,迎头而上,必然收获越多。现在也有一个机会摆在你的面前。
<br>
<br>本来我是这个队伍的成员之一,由于时间限制未能成行,未能分担/分享所发生的一切。<br><br>风中劲草,仰望前路
作者: 红色高棉    时间: 2002-10-11 00:39
标题: 螃蟹:别灰心,大家是支持你的.
螃蟹:别灰心,大家是支持你的.你组织过的周未活动不是很成功吗,
<br>
<br>我曾对活动的组识与参加,用“君不密则亡其国,臣不密则亡其身”来形容.
<br>君:指活动组织者.
<br>臣:指活动参加者.
<br>密:指周密,周全.
<br>国:指活动.
<br>身:自己本身
<br>我再用“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来讲.<br><br>  我的理想是什么?     俺可从来没见过!
<br>  共产就是我主义,      党是俺的领路人.
<br>
作者: jjyfoot    时间: 2002-10-12 11:36
标题: 螃蟹,你对于适应的概念有点小问题
在3200米适应是有道理的。适应不是为了确定到某个高度有没有反应,而是让身体逐渐调适(主要是增加红细胞浓度提高挟氧能力)。比如去玉珠的话我会在格尔木呆两个晚上并保持适当强度的运动,然后再去4400米的西大滩住一晚――虽然格尔木只有2800米,但多住一天明显有利于适应。
作者: 野猪    时间: 2002-10-14 05:46
标题: 游记和照片都贴在绿野广州了

作者: bluesteels    时间: 2002-10-15 12:04
标题: 很好的实战经验
准备明年去四姑娘的,看到你们和刷子的总结了解了许多具体的事情,对明年的行动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有了更多的了解。印象也着实深刻。希望大家抛开芥蒂,毕竟大家都是第一次去,有许多考虑不周全和以往经验未及的地方,如果明年谁还去,但愿同行。
<br>今年冬天要和大家多去几次小五台,适应一下。
<br>另外,看螃蟹的实际行程的记录,第一次实际上山只用了3天(27/28/29),是不是可以理解为30日从北京出发也来得及呢?因为我无法提前,只可能30日走。
<br>
<br>
<br>振衣千仞冈,濯足万里流< ID="edit"><FONT class="small"><EM>Edited by bluesteels on 2002/10/15 00:10.</EM></FONT></P>
作者: 黑石    时间: 2002-11-1 13:11
标题: 都看了一遍。
觉得有些问题可以避免。<br><br>任凭世间喧嚣,追求内心真实。 ――板牙




欢迎光临 绿野自助户外活动网站 (https://www.lvye.org/)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