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野自助户外活动网站

标题: 请教:打算买冰锥,长短怎么配? [打印本页]

作者: 花鼎    时间: 2010-8-5 11:58
标题: 请教:打算买冰锥,长短怎么配?
打算买五根锥,BD两孔的。规格有19cm,16cm,13cm。目标是雪山用。

问题一、这三种规格的是否够用了。
问题二、数量上如何搭配。

多谢指教。 [sign]~望峰息心~[/sign]
作者: 单飞    时间: 2010-8-5 21:13
标题: 我的是这样
22的1个,16的4个,13的1个。
22方便做冰洞,登山的时候短锥用的多。
作者: mh    时间: 2010-8-5 22:41
标题: 登山要长的。
山上冰雪状况变化大,长点保险。那点重量不值得省。问这个问题的人不应该去爬非要在薄冰地方拧冰锥不可的路线,所以要是为了薄冰带短锥,那前提就是错的。

一个人有2个22的就够了。
作者: jjyfoot    时间: 2010-8-6 02:00
标题: 我的配置是1:8:1,22、19、13,22、13 都是BD,19的八国联军;还有一支19的直敲。
总数大约将近20支。 [sign]OLD SOLDIERS NEVER DIE. THEY JUST FADE AWAY----DOUGLAS MacATHER
MEMORY OF KRISTIAN[/sign]
作者: 单飞    时间: 2010-8-6 09:45
标题: 如果是普通的登山活动冰锥意义不大
个人认为目前热门的5000-6000m山峰多为雪坡或岩石线路,鲜有一定需要反复使用冰锥的情况。其实雪锥`塞子和岩锥用在在登山活动的频率要更高些。
单纯为登山选冰锥短的自由度会大些
遇到不稳定的状况可以挖掉表层,把锥打在下面;16和13在相对薄的冰雪层上也很适应;22一般只打冰洞。
作者: mh    时间: 2010-8-6 14:52
标题: 冰锥确实不用多
爬山就带一两个(每人)。确实雪锥(和岩石器材)用得更多。

> 遇到不稳定的状况可以挖掉表层,把锥打在下面;

去表面是必要的,但不见得下面就肯定好。这和以前的融冻历史有关。22厘米比16厘米强近40%,增加的重量是用在刀刃上,很值得。

> 16和13在相对薄的冰雪层上也很适应

我不会建议问买几个冰锥的人在薄的冰雪层上打冰锥。
短锥估计真掉上去会就给拔出来。登山那些坡度,一个绳长最多也就放几个保护,既然要放保护就放个放心的。与其花时间吃安慰剂,还不如多走几步找个好的地方打个长的。
作者: jjyfoot    时间: 2010-8-7 15:55
标题: 冰况好的话,13就已经很强大了。曾经试过13的锥让十人以上拔河,岿然不动。
[sign]OLD SOLDIERS NEVER DIE. THEY JUST FADE AWAY----DOUGLAS MacATHER
MEMORY OF KRISTIAN[/sign]
作者: mh    时间: 2010-8-8 21:16
标题: 冰况好的话
冰下经常会一层好一层不好,长点还是保险。

另外就你的例子说一下常识在冲击下不太适用:举例10个人拉冰锥,每个人贡献的力气大概是体重,平均一个人70公斤,一共约是700公斤拉力,等于7kN。冲坠时冰锥受力是冲坠人受力的1.8倍,就是说这个拔河试验相当于不到4kN冲坠。而4kN冲坠严重程度是中等偏下的,实际测试80公斤的人产生5-7kN还是比较常见的(虽然多是运动攀里),我的意思是人们对冲坠瞬间发生的事情很难用平时经验比较。

说回13厘米够不够。。。你都千里迢迢背了20多公斤的破烂儿(对装备的专业称呼)到大本营了,为什么要在乎在技术上最危险的地段多带20克呢?
作者: janeclimber    时间: 2010-8-9 22:42
标题: 先买3根冰锥吧,剩下的钱建议买2根雪锥
"打算买五根锥,BD两孔的。规格有19cm,16cm,13cm。目标是雪山用。"

先买3根吧,剩下的钱建议买2根雪锥(snow picket)
19x2, 16x1

雪山上的冰没有水冰结实,所以最好用长的。我最近上了Mt. Rainier (III, AI2) 的配备:冰锥19x1, 16x2加2根雪锥
作者: 板蓝根    时间: 2010-8-10 01:19
标题: 大佬啊。你这关于公斤、公斤拉力、冲坠等等一些估算。没看明白呀!
“冲坠时冰锥受力是冲坠人受力的1.8倍,。。。”是个虾米意思啊?

你知道的,这个时候,我是一定会跳出来滴~~
[modify]1281374455,板蓝根[/modify]
作者: mh    时间: 2010-8-10 08:48
标题: 见Beal普及宣传页
里面说是1.6倍。
http://www.8264.com/viewnews-32022-page-2.html

实际冲击时要是保护人不是完全固定的话冲击会更低些。但登山时保护放得稀,坠落系数可能不小,冲量大(因为冲力作用时间长),保护失效的话坠落距离很大,所以既然要保护就要保证是有效的。

我想象接下来发生的事:
mh: 你听明白了吗?
板蓝根: 明白了!
mh: 明白什么了?重复一遍。
板蓝根: 哦~~~






欢迎光临 绿野自助户外活动网站 (https://www.lvye.org/)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