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野自助户外活动网站

标题: 独闯秦岭而失踪21天的女驴友“现身” [打印本页]

作者: 会飞的牛    时间: 2011-2-21 13:42
标题: 独闯秦岭而失踪21天的女驴友“现身”
   独闯秦岭而失踪21天的女驴友“现身”,在如此恶劣的地理和气候条件下能生还,算是奇迹。有关人士称,热衷户外运动,不能盲目追求高难度、高风险、大运动量的户外路线。

  这名女驴友,29岁,网名“踏雪”,家住西安,在医院工作。1月29日下午,她抵达陕西省太白县塘口村,准备独自穿越鳌山至太白山线路。此前,她曾在春夏秋三个季节均成功穿越这条路线。有知情者称,作为资深驴友,“踏雪”此次携装备达26.7公斤,为给装备留空间,她没携带手机,因而在进山后就与外界失去联系。2月14日,心急如焚的家人发出求救,警方、户外救援队及其他驴友迅速上山搜救,但经上百人多日寻找仍无果。
  前日清晨,“失踪”21天的“踏雪”终出现在救援人员的视野中。其生命体征正常,体能消耗较大,而行囊中给养已所剩无几。

  据救援队员透露,“踏雪”本计划10天完成穿越,但行至一半时,突遇暴风雪,山顶积雪厚度超过70公分,行进困难,差点被七八级大风刮下山崖。当她发现搜寻痕迹,并在附近树上看见自己的照片,得知户外搜救队正在四处搜寻,便寻路下山。

  据悉,近年秦岭旅游探险事故屡有发生,2010年10月,户县某医院医生王某携一双儿女赴位于秦岭北麓、距西安74公里的朱雀森林公园登山,因迷路发生意外,儿女均在山上死亡,王某被人营救。


  前日回到家中后,“踏雪”就“消失”了。昨日记者联系到踏雪的家人,他们说,踏雪需要休养几天,随后还要去单位上班。踏雪完成了一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穿越之后,国内驴友们纷纷关注,因为除了踏雪自己,没有人知道她是怎样一个人在山上待了22天的。
  顽强 翻越10多座高山
  帐篷破了大洞,防潮垫被风刮走,她靠两个睡袋度过寒夜
  国内顶级穿越路线鳌太穿越,各类出版物和网站多有介绍,但就是没有冬季穿越的任何资料。因为即使国内顶级的驴友,都没有这样的践行——冬天的秦岭令人望而却步。完成春、夏、秋三季单人穿越的踏雪,一直认为没有冬季单人穿越是个遗憾。“去年踏雪就想着冬季独自穿越鳌太线路,我们都感觉不可能。”一位驴友说,踏雪一直韧劲十足。
  踏雪用了22天完成的鳌太穿越,卫星地图上只有40多公里的直线距离,走起来却需要迂回至少120公里。除了要长时间穿越无人区,得不到任何补给,还需翻越十多座海拔在3400米以上的高山。
  踏雪随身携带的给养可以保证她在山上15天至20天无忧,因为出发前她曾精细计算过。但是在西塬她碰上了从未遇到过的暴风雪,被困原地五天。破了大洞的帐篷和被风刮走的防潮垫,令踏雪突然有些惊慌。没有防潮垫,睡袋进水就不可避免,因此导致的失温足可令人在零下20摄氏度下丧失性命。还好踏雪带了两套睡袋。“西塬的危险让我慌了,还好,撑过去了。”如何撑过去,踏雪没多说,但这五天是整个穿越中踏雪认为最危急的时间段。但危险并没有走远,五天停滞就是给养消耗,踏雪调整了给养使用,使得口粮和高山气可以让她撑到二十三四天。“还是踏雪经验丰富,心理素质好,高水平男驴友在当时的情形下都撑不过去。”救援队一队员说,在野外,踏雪确实足够顽强。
  装备 精确称重携带26.7公斤
  “给养物资准备得十分职业,所有情况都考虑到了”
  此次鳌太穿越,踏雪原准备在去年国庆假期完成,但因为给养物资等原因,最后定在今年春节。出山时间她曾精细地确定在正月十四。
  踏雪下山后介绍说,很多行经路段的积雪已经深到大腿根。迈步已经成为奢望,只有艰难爬行,更有一天只有一公里多的艰难行进,因为暴风雪有的时候一天只给踏雪1个多小时的野外行走时间。
  进山穿越前,踏雪仔细准备了给养物资,并且精确称重。最后携带物品总重为26.7公斤。在踏雪准备的物品清单中,踏雪总计列出了装备和食品两大类27项物品。装备中有帐篷、睡袋、防潮垫、冲锋衣裤、餐巾纸、湿巾和药品等;食品中更是搭配了紫菜汤1包、玫瑰咸菜1斤,方便面10包、挂面5包和口香糖1斤等。“十分详细,看来是把户外所有情况都尽可能地准备了。准备得十分职业,这也是她可以在山上穿越20多天的有力物资保障。”昨日看到踏雪所携带物品清单时,多位户外资深人士都给出了很高评价。
  1月29日上午离开家时,踏雪仔细称量自己所携带物品全重,最后拿出两支高山上做饭所需的燃料气罐(内装高山气,可野外生火做饭),因为她确定超重了,而全程携带13支气罐做饭就够了。而就是这两支气罐,令救援队队员发现踏雪的踪迹——山上发现遗弃气罐标识和批号与踏雪家中的一致。
  出于个人原因,昨日踏雪家人再次拒绝了媒体对踏雪作进一步采访。
  驴友眼中的她实力强悍,自控性强,常独来独往
  作为陕西知名的户外“强驴”,踏雪更多时候还是一个人穿行在山巅雪域。“踏雪心比较静,自控性很强,而且十分迷恋大山。”早前曾和踏雪一起穿越的一位驴友说,“那次,一队人在秦岭赏完群山美景后,开始前行,但踏雪还是坐在石头上静静地看着山色。我们喊了几遍,她都没有理会。”当时踏雪就留在那里独自赏景,“过了不久踏雪就追上来了,而且很快就把大部队甩在身后,她确实实力强悍。”
  正是因为实力过于出众,与踏雪搭伴的驴友越来越少,很多时候踏雪都是独来独往,三次穿越惊险的鳌太线路都是一个人。踏雪很多时候都是不惊动家人出门,穿越中不携带手机和对讲机。此次穿越鳌太,事前也没有和家人说具体行踪。

  踏雪鳌太穿越装备
  ■帐篷、睡袋(羽绒+抓绒)、防潮垫、包、铝箔地席
  ■炉头、套锅、气罐(13个)、冰爪、保温水壶、打火机
  ■冲锋衣裤、抓绒衣裤、羽绒服、登山鞋、手杖、雨衣、塑料袋
  ■头巾、帽子、太阳镜、防水手套、护膝、头灯、登山表、7号电池(头灯用)
  ■内衣、登山袜、餐巾纸、护垫、湿巾、药品、毛巾、洗漱品、唇膏、防晒霜、面霜
  ■方便面(10包)、挂面(5包)、苞谷糁、甑糕、奶粉、油茶、馕(10个)、牛肉、肥肠(5个)、素菜汤、酸汤面调料、玫瑰咸菜、菠菜、葱、蒜苗
  ■口香糖、大白兔奶糖、水果糖、果汁、茶叶、白酒


  户外探险冬天可停步
  
冬季的秦岭,几乎是登山驴友们的禁地。
  在秦岭鳌太一线劳作20多年的太白县黄柏塬村民王高明,现年35岁。劳作时节,他常常要穿越在鳌山和太白山之间,家中世代打猎、采药为生,很多外人不知道的野路小径王高明都走得十分熟。在夏秋季节,王高明常常揣一块塑料布就进山了。
  “冬天肯定不行,上面都零下30多度,咋活呀?”说起天气恶劣的冬季,王高明直晃脑袋,“山上都是雪,动物都没啥吃的到处乱跑,很可能被羚牛和豹子袭击。万一踩上偷猎者下的陷阱咋办,半米多厚的雪谁能看见。”
  此次搜寻过程中,除了在太白山搭救了一位迷路的眉县男青年,还在太白山下板寺附近救助了两个冒失进山受困的大学生。“地方政府每年都强调冬季不进山,户外论坛里也是重复说冬季不要进深山,否则安全就是靠老天了。”
作者: qqhuangshen    时间: 2011-2-21 14:24
标题: 紫菜汤1包、玫瑰咸菜1斤,方便面10包、挂面5包和口香糖1斤,最后这个口香糖是为了干啥?

作者: nanmu1983    时间: 2011-2-21 15:25
标题: 再强的人类,也没法跟大自然抗衡啊
[sign]到户外寻找另一种生活吧! :-)[/sign]
作者: 花鼎    时间: 2011-2-21 16:14
标题: 各位:正视这个事件,这种SOLO玩得是命!
大家多多注意安全,量力而行! [sign]~望峰息心~[/sign]
作者: qqhuangshen    时间: 2011-2-21 16:36
标题: 哈哈
作为西安人,俺们那自古出这种SOLO猛女,俺第一次户外就献给了太白南北,被一个爱SOLO太白的猛女JJ带上道的,后来猛女JJ嫁人了,从此不出来。之后来到北京,每次看到花鼎,就想起了俺们那里的那群猛女
作者: 小漾    时间: 2011-2-21 17:34
标题: 今天看新闻了,确实很强悍,不过建议以后配一手台,这样就方便联系了。
[modify]1298280899,小漾[/modify]
作者: jjyfoot    时间: 2011-2-21 18:05
标题: 食品计划这个烂啊,不象一次极限活动的考虑;背负重到这个程度,能快了才怪。
[sign]OLD SOLDIERS NEVER DIE. THEY JUST FADE AWAY----DOUGLAS MacATHER
MEMORY OF KRISTIAN[/sign]
作者: 流云    时间: 2011-2-21 19:08
标题: 看经历,不管回不回来都是牛人了。
[sign]―――――――――
太医养生学习小组
爱上三八线
心路无尘[/sign]
作者: qwer1900    时间: 2011-2-21 19:08
标题: 口香糖的作用,是起到清洁口腔,代替刷牙了
用牙线也可以呀!
体积小,还轻便呢!

口香糖可以临时补点东西 [sign]---人生就像一次旅行,不在乎看到的风景,重要的是看风景时的心情。[/sign]
作者: qwer1900    时间: 2011-2-21 19:11
标题: 携带手台手机意义不大.
就户外这个温度,电池很难能正常工作 [sign]---人生就像一次旅行,不在乎看到的风景,重要的是看风景时的心情。[/sign]
作者: 卡诺    时间: 2011-2-21 19:40
标题: 牛人一个!
沉着冷静、坚毅而专业的“踏雪”让人佩服。

作者: 透明驴    时间: 2011-2-21 21:02
标题: 佩服!简直太猛了!不过还是感觉到不太可能,如果要是我,铁定毙在那儿!
  [sign]天地生人,有一人当应一人之业;人生在世,生一日当尽一日之勤.
http://photo.163.com/photos/clarity-donkey[/sign] [modify]1298293412,透明驴[/modify]
作者: 绿野001    时间: 2011-2-21 21:20
标题: thanks god

作者: shevchenko    时间: 2011-2-21 22:24
标题: 出来看上帝
[sign]------------------------
习惯是把双刃剑![/sign]
作者: 花鼎    时间: 2011-2-22 08:33
标题: 囧~
本来是打算五一拉个队去走一趟的,她这一SOLO下来我们都没脸去了——我们还在讨论是GPS呢,还是请向导呢:( [sign]~望峰息心~[/sign]
作者: nanmu1983    时间: 2011-2-22 10:05
标题: 可能玩的是寂寞
[sign]到户外寻找另一种生活吧! :-)[/sign]
作者: nanmu1983    时间: 2011-2-22 10:07
标题: 我觉得食品配备也有问题,还有专业人士给出很高评价,哪高啊
[sign]到户外寻找另一种生活吧! :-)[/sign]
作者: 个体小知    时间: 2011-2-22 10:49
标题: 在业余玩家当中算是专业了,跟专业的比还差得远,俺试着点评一下
从专业角度看,食品燃料物资都有不足之处。装备方面,如果用汽油炉就可以少带很多燃料,带打火机而不带火柴是很危险的,不带绳子和针线也是缺乏常识的表现,如果有针线,至少帐篷破了可以大致缝一下。食品方面,应当带相当数量的黄油或者猪油,每一斤脂肪可以代替三斤面食,提供相等的热量,可以减重不少。她的食品很多都要煮了才能吃,万一炉子坏了生不起火怎么办,应该尽量带不用煮直接能吃的东西。不应该带咸菜应该带一小包盐,这又能减重不少,带些复合维生素药片就可保持健康,不用吃菜,又能进一步减重,而且她带的那点菜用来补充维生素肯定是不够的,只是心理安慰而已,果汁不会是液体的吧,如果是冲剂那还说得过去,口香糖根本没必要,用一点白酒兑水漱口就足以清洁口腔了。这样优化一下,食品减重三分之一甚至更多,是可以做到的。
装备里没见到雪套和冰镐,有点不可思议,我认为这是冬季登山的必需品。所谓翻越十余座3400米高山,无非就是跑马梁从西走到东而已,上下高差还不及香山,对于不了解地形的人,这样的说法还真的挺唬人的。  [modify]1298346738,个体小知[/modify]
作者: 老旷    时间: 2011-2-22 11:52
标题: 去年去太白是问过向导小蒋,说冬天有登拔仙台的,轻装冲顶,但没有什么穿越的。
我是能请背夫就请背夫,绝不P了自己。  [sign]惊鸿一样短暂,像夏花一样灿烂[/sign] [modify]1298346792,老旷[/modify]
作者: longmarch    时间: 2011-2-22 11:57
标题: 学习了!
[sign]长征@[/sign]
作者: 1234567654321    时间: 2011-2-22 12:18
标题: 强悍!但不值得效仿。运气不会总是眷顾一个人。我曾经是西安人,祝福老乡踏雪!
[sign]hi,大家好我是若岩 :-P :pint::evil:
喜欢慢慢的走,用心细细体会沿途的景致...
Enemy advances, we retreat;
Enemy camps, we harass;
Enemy fatigues, we attack;
Enemy withdraws, we pursue;[/sign]
作者: 成尔    时间: 2011-2-22 12:54
标题: 所谓的“专业”人士的话,信一半就差不多了。
看她的装备清单,感觉在食品方面相当菜鸟。 [sign]欢迎光临个人摄影选集
http://photo.163.com/yewang_1977#p=0&m=0&page=1        。[/sign]
作者: Rocky    时间: 2011-2-22 13:51
标题: 很强悍的姑娘,很幸运的经历
准备比较充分,不过这样的季节,穿越成功确实运气成分很大:
在这样的大风大雪下,没有意外受伤、迷路、生病,有个人素质的原因,也有很大的运气因素。潜在的后来者们要充分意识到这一点。

关于食品,每个人有自己的口味,她的选择很不错,没有太多浪费重量的地方。当然从轻量化的角度有很多的高能量的解决方案,重量上有优化的空间,但是要连续吃上十几天,不是每个人都有那么坚强的胃。换作我,我也会选择日常适合自己口味的食品。  [sign]--- 走着、快乐着 :-) ---[/sign] [modify]1298353997,Rocky[/modify]
作者: 小驴驴    时间: 2011-2-22 14:58
标题: 不论怎么说这姐们儿都算彪悍级的了!有的时候说无知才无畏,但有的时候也是艺高人胆大!各人有各人的活法,也有选死法的权利
愿2011年所有认识不认识的驴友安全第一,爬山第二
作者: bearhero    时间: 2011-2-22 16:48
标题: 应该找被救援的旅游征收救援费
冒冒失失跑进去找死,连手机都不带,救援这种人的成本不能让纳税人出 [sign]-----------------------------
:-D 什么时候打仗? :-P[/sign]
作者: smalldi    时间: 2011-2-22 19:38
标题: 只能说这MM的运气很不错!
冬季雪地活动不带雪鞋,雪橇,这也太不把雪山当回事了。

不带手机对讲机可以理解,带个简单的GPS,走之前做个地图什么的,对她这样的经验丰富的驴子而言不是很困难吧。

背13个气罐这个做法也不像是经验丰富的驴子干的。13个气罐光是空罐子都超过1KG了,难道是为了留下记号方便搜救人员的?

长线活动自己背食品的话,除了要照顾口味,重量的控制很重要,不然就算不饿死也累死了。这MM的食品清单快赶上杂货铺了。

1斤的口香糖我无法想象这是什么意思。10包方便面也比较雷人。可能是MM,糖类还真是带了不少。

最后一点,独自探险不带绳子这是很危险的(当然带了绳子不会用更危险)


[sign]既然选择了远方,我们只有风雨兼程![/sign]
作者: 马杀鸡    时间: 2011-2-22 19:53
标题: 如果是周瑜打黄盖呢?大家的脑筋转个弯,很多问题就会有答案了.

作者: 慢牛    时间: 2011-2-22 23:45
标题: 疑点颇多。
1、装备,根本谈不上高山雪野穿越的基本物资。
2、食物,全是郊游野营食品。
3、营救队发现了遗弃的气罐,不环保啊。
4、以往履历中有“独坐赏景,不顾队员召唤”,“追上队伍后又独自前行,把队伍甩在身后”,“太强势,伙伴越来越少”的描述。是心理已经有了问题。
5、“树上贴的照片”,也就是说救援队到达的地方,那么,她这几天没走多远,其中有“5天都困(应该是‘待’才对)在山上”。这几天她都在做什么呢?
种种迹象表明,已经偏执的她,干了件自认为正确,专业认为莽撞,业余认为勇敢,山民认为傻,记者认为有料的事。 [sign]06年西藏行  08年川藏南线+广西09年泰国、10年尼泊尔柬埔寨[/sign]
作者: 个体小知    时间: 2011-2-23 09:18
标题: 大概一直在跑马梁上转悠
春节期间冷暖锋面在秦岭分水岭上交汇,主峰南面下雪很正常,这时候只要翻过跑马梁到北坡去,通常就有晴天。不下雪的时候,北边的路并不难走,也许她那时还不想下来吧
作者: 问心不答    时间: 2011-2-23 13:46
标题: 26.7公斤,啥概念?不知道踏雪体重多少?而且看清单好像还没包括水的重量,总不会随时停下来化雪吧
记者连面都没见到,估计有想当然的成分 [sign]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sign]
作者: 非原住烟民    时间: 2011-2-23 13:52
标题: 别瞎猜了,她带着GPS呢上面应该有行动轨迹可循 :)

作者: 千山下    时间: 2011-2-23 16:45
标题: 人家本来就不是专业的,但你写的更业余

作者: 千山下    时间: 2011-2-23 17:00
标题: 也许人家就只是想在山上呆几天,穿越只是一个借口罢了

作者: 千懿    时间: 2011-2-23 22:33
标题: 安全回来了就好
专业与否都不重要了 [sign]开心的爬山,快乐的生活! :-)[/sign]
作者: 小棍    时间: 2011-2-24 00:28
标题: 雪厚风大天冷,Solo确实很危险。有没有哪个驴友冬季SOLO过xiao wu tai?
[sign]啥时候,咱也喜欢上升讨厌平路憎恨下降[/sign]
作者: 小棍    时间: 2011-2-24 00:37
标题: 支持。油炉更合适些,13个气罐真不合适,乱扔就更不合适了;火种带够,火石、火柴、火机都要备上;绳子么,5米辅绳就够了吧
支持。
油炉更合适些,13个气罐真不合适,乱扔就更不合适了;
火种带够,火石、火柴、火机都要备上;
绳子么,3~5米辅绳就够了吧;
食品确实不好,能量密度比较低,营养也不全面;
雪套必备吧,没雪套难道每天晚上烤靴子?
冰镐是个好东西,踏雪号称老驴,应该能借到吧,但如果不会滑落制动的话,?
“翻越十余座3400米高山”确实比较搞笑,记者就是记者,没办法,不知道是没常识还是故意炒作。  [sign]啥时候,咱也喜欢上升讨厌平路憎恨下降[/sign] [modify]1298479104,小棍[/modify]
作者: 会飞的牛    时间: 2011-2-24 09:23
标题: 月影残雪 对踏雪MM之行的看法!
     一、2011年2月15日,西安户外救援队得知踏雪MM于1月26日进入太白后多日不归而报警并成立救援小队进行救援活动,并在8264上全程报到救援实时动态。

      二、2011年2月19日,踏雪MM顺利穿越成功,回来。

      三、发现有不和谐的言论出现:

       1、认为踏雪MM此行纯属个人英雄主义的言论;

       2、认为踏雪MM不负责任的言论;

       3、认为踏雪MM不环保的言论;

       4、认为踏雪MM应该道歉的言论;

       5、认为救援活动是作秀的言论。

      我的观点:

      一、反驳认为踏雪MM此行纯属个人英雄主义的观点。

      首先,踏雪MM并不是第一次穿越鳌太线,曾在春夏秋三个季节均成功完成过这条路线上的穿越;

      其次,踏雪MM为此行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从她准备的物品上可以看出,她本就作了最艰难条件下的准备。“陆*,女,29岁。29日11时左右从西安出发,重装带了十几个气罐,计划独自鳌山太白穿越。”;

      最后,我想踏雪MM是个经验丰富的老驴,如果不是她家人报案,根本就没人知道她的此次穿越,她只是想证明与挑战一下自己,跟个人英雄主义不搭介。

      二、反驳认为踏雪MM不负责任的观点。

      首先,踏雪MM的出行,家人应该是知道的!这一点从报案的内容可以看出“家属得知其对塘口和厚珍子路线较熟悉,有可能按此路线穿越。” 这也是为什么其家人这么迟报案的原因,因为他们知道踏雪MM要做什么,只是有些纠结于行程过长,出于担心才报的案;

      其次,踏雪MM这么长的时间没跟家人联系,只要是走过长线的驴儿都知道,在深山野林里,神马移动,神马联通,都是浮云都是浮云...已经背负了27公斤,任何外加的一点东西都会成为压死骆驼的稻草。卫星电话?知道多贵不?

      最后,踏雪MM一出山,看到援助队粘贴的信息,马上就找个农家给家人去了个电话报个平安,全家也感谢援助队与所有关注和关心的驴儿们。么叫不负责?非要让她三跪九叩地才叫负责任?

      三、反驳认为踏雪MM不环保的言论。

      首先,空的气罐是不是垃圾?个人认为空的气罐是垃圾,如果可以当然是拿回来回收。不过,就气罐的组成成分来看,99%属于金属,比之塑料袋之类的,对环境的影响要少得多。随便挖个坑埋了,几十年后肯定降解得差不多了。不相信可以去试试。要谈对环境的污染,我觉得还是对那些高污染企业要大谈特谈,譬如说,紫金矿业。跟他们比,我们是浮云,浮云......别对我们的驴儿这么苛求了。是的,贪一分钱也是贪,可我觉得还是去关注那些贪官好些,一个保险柜都藏个几百万的...

      其次,在这么个恶劣环境下的长线,体力一直是不断地在下降,刚才也说过了,在极限外的任何一点东西都会成为压死骆驼的稻草。能少一点重量,就多一份活的希望。那么就丢了空的气罐吧,这个东西以后还可以留给未来人考古用的。

      四、反驳认为踏雪MM应该道歉的言论。

      道歉?给谁道歉?当然,给家人道个歉是要的,毕竟让家人担心了这么久。给救援队道歉?给关注与关心她的所有驴儿们道歉?这个道歉词用在这里很不恰当啊,应该用“感谢”这个字眼才是王道!毕竟踏雪MM之前不是什么公众人物,不需要为维护和平正义和谐的光辉形象而道歉;她只是一个平常的驴儿,走了一段自己喜欢的路线而矣,也仅此而矣。说要道歉的人儿应该好好去学一下中国博大精深的语言运用艺术,啥时用道歉,啥时用感谢。

      五、反驳认为救援活动是作秀的言论。

      看到这种言论,我觉得很悲哀!总有一部分人对一些简单的东西加以个人恶毒思想予以混淆视听,其本意不是探究事物的本质,而是恶意地将脏水往他人身上倒。就救援活动实时报导,其本意无非是给所有关心此事的驴儿们一全面地救援内容。或许这无意中也扩大了西安救援队的名声,然这何错之有?值得身伐力讨?我看有这种言论的人本身就是有种作秀的嫌疑。








作者: 李小龙    时间: 2011-2-24 09:40
标题: 终于有一明白人了
遇到雪风,还能平安的出来,并非全是幸运。 [sign][/sign]
作者: 个体小知    时间: 2011-2-24 10:01
标题: 绳子有多种用途,个人认为五毫米辅绳在这种活动中最好用
绳子用途包括,固定帐篷,固定自己,捆扎物品,辅助攀爬等。太白穿越路线没有什么悬崖绝壁要搞技术性攀登,所以十毫米八毫米的绳子都用不上。五毫米绳子经受一百多公斤是没有问题的,用来做各种固定保险都足够,比如说那个“差点被吹下悬崖”的时候,如果有根固定好的5毫米绳子拉着就一点都不危险了。长度个人认为十米到二十米比较合适,能应付大部分场合,还有足够的余量可以分割成几段,成本重量都不高,应当作为必需品每次都带。
作者: shevchenko    时间: 2011-2-24 11:01
标题: 高山那土鳖干过!
[sign]------------------------
习惯是把双刃剑![/sign]
作者: 个体小知    时间: 2011-2-24 11:22
标题: 传说中有个玄鸟,冬季一天solo拔仙台
但那终究是传说,不必当真
作者: 花鼎    时间: 2011-2-24 14:30
标题: 是的,那年的元旦。但是不可效仿,因为他SOLO的时候我在山里,原上草和嘟嘟阿标他们也在山里。
还有Damond他们。

实际没有通联,也不知道万一有紧急情况的话他通不通联系得上我们——小五不是哪里都有信号的,小五的通联不是哪跟哪都通畅的。 [sign]~望峰息心~[/sign]
作者: 山青水秀    时间: 2011-2-24 14:58
标题: 带点花生。热量高,好保存,生熟都能吃。
[sign]博客:http://dayuyunhai.blog.163.com
照片请发到邮箱:dayuyunhai@163.com[/sign]
作者: shevchenko    时间: 2011-2-25 10:24
标题: 那是绿野5级活动的传说
[sign]------------------------
习惯是把双刃剑![/sign]
作者: jerry0827    时间: 2011-2-25 10:37
标题: 太重了
[sign]从昨天走来,又走向明天.[/sign]
作者: jerry0827    时间: 2011-2-25 10:38
标题: 说得没错
[sign]从昨天走来,又走向明天.[/sign]
作者: 小棍    时间: 2011-2-25 11:18
标题: 厚畛子到拔仙台上升2200+,距离40KM+,应该有一批强人能办到,估计不是传说吧
[sign]啥时候,咱也喜欢上升讨厌平路憎恨下降[/sign]
作者: 小棍    时间: 2011-2-25 11:38
标题: 说的不错。只对环保一条不太赞成,其他四条赞成
“气罐的成分99%属于金属,几十年后肯定降解得差不多了”:我还真不信,特别是扔在路边的,暴露于空气中,降解速度会低很多。要是泡在水里或埋在土里还差不多。

“要谈对环境的污染,我觉得还是对那些高污染企业要大谈特谈,譬如说,紫金矿业。跟他们比,我们是浮云,浮云......别对我们的驴儿这么苛求了”:话不能这样说,秦岭是中国的中央公园,污染了实在让人痛心,想想太白的垃圾,哎。当然了,不去就不会看到了,呵呵

“能少一点重量,就多一份活的希望。那么就丢了空的气罐吧”:这个,踏雪如果真的是没体力了,可以理解。只是,希望踏雪能找个合适的时间,再走一次鳌太,把自己扔的垃圾处理掉。

“以后还可以留给未来人考古用的”:您别说,爬山的时候,如果路边有矿泉水瓶,我还真会捡起来挂到树枝上,个人认为:在地上胡乱扔的算垃圾,挂到树上就算路标了,哈哈 [sign]啥时候,咱也喜欢上升讨厌平路憎恨下降[/sign]
作者: 混沌之源    时间: 2011-2-25 12:22
标题: 爬升不算太大,但也不是太少,塘口上的鳌太总爬升也上5000米了
[sign]迎着狂风,行走于陡峭山脊
踏着深雪,漫步在幽静山谷
远眺巍巍群山,近观皑皑白雪
人生惬意,莫过于此[/sign]
作者: 混沌之源    时间: 2011-2-25 12:36
标题: 是牛人,佩服,不过太偏执了,就是不知她亲人对其行为感觉如何。是不是真如传说那样“天才多是偏执狂”,咱还是当普通人好
[sign]迎着狂风,行走于陡峭山脊
踏着深雪,漫步在幽静山谷
远眺巍巍群山,近观皑皑白雪
人生惬意,莫过于此[/sign]
作者: 个体小知    时间: 2011-2-25 13:56
标题: 这样算也没错,只不过3400米以上的山峰都在跑马梁上,跑马梁本身海拔就3300到3400,周围的孤立山峰没有这么高的
俺不是想贬低踏雪的能力,只是顺便揭露一下娱记标题党而已  [modify]1298613731,个体小知[/modify]
作者: 孔明先生    时间: 2011-2-25 14:42
标题: 没有经历没有体会,冬天的鳌太与鬼门关只一步之阁。佩服佩服!
[sign]
明天的挑战永远是不一样的!我期待着...... :-D[/sign]
作者: Hunter    时间: 2011-2-25 21:17
标题: 斗胆说一句,每个人对食品要求不同
我曾经和一个朋友爬山,她全程没有吃一颗巧克力。尽管体力耗尽,但她说吃不下去。
所以,食品我觉得每个人口味不同,对事物的适应不同。就比如中国人要吃米饭一样。
倒是油路应该带。 [sign]------------------------------------
Never give up![/sign]
作者: nanmu1983    时间: 2011-2-25 23:09
标题: 专业人士,现在都不说话,呵呵
[sign]到户外寻找另一种生活吧! :-)[/sign]
作者: Wood    时间: 2011-2-26 21:19
标题: 这个反驳回复,真是看得人$!@#$%$@^5$$$
[sign]朦胧睡眼半睁开,
衣冠不整起床来。
觉时枕席应犹在,
向来烟霞青天外。
无言可对漫天雨,
冷看镜中鬓毛衰。
心如秋月霜明静,
不知何处可徘徊。[/sign]
作者: 老犀牛    时间: 2011-2-27 19:39
标题: 很觉得这是别人的伪作
装备清单的确问题不少。

亲身体验过某省户外论坛的活动N次,才知道他们与绿野ORG根本不是一个路数,有牛人,也就是体力上的。

说真的,那里多数人都能把ORG气的半死。 [sign]可控的小小的迷路是一种享受---抄袭自绿野的达人[/sign]
作者: Talk    时间: 2011-2-28 16:56
标题: 你不打无准备的仗,你的风格,稳妥有余,你不会有事情的。

作者: huang325    时间: 2011-3-3 23:12
标题: 花姐淡定啊,安全第一~ 雪姐已经到孤独求败的境界了 哇哈哈
[sign]-------------------------------------------------
行走,思考,发现
我要让每个省都标上红点点,然后东南亚、欧洲,再然后。。。然后再说吧  :   
http://www.caidian.com/nieuu[/sign]
作者: damon    时间: 2011-3-5 22:51
标题: 冬日的秦岭还是很漂亮的。2007年春节 我就和我老婆跟着西安针叶林户外的队伍走了5天
南北穿越:都督门-八仙台-鹦鹉镇
走了整整5天 快p了。
15个人左右的队伍,还有5个左右的背夫。
作者: 在于山水间    时间: 2011-3-6 16:46
标题: 真是强悍,佩服的同时,还要想想还是生命重要

作者: 幽渊    时间: 2011-3-10 12:09
标题: 不管怎么说,回来就好。 佩服一下牛人
[sign]―――――***―――――
幽微不明,渊默不语.....
In mountain we trust, all others we friend
敬畏山峰,自主互助[/sign]
作者: 小漾    时间: 2011-3-10 12:41
标题: 哦,有道理,时间太久了!

作者: 喵喵    时间: 2011-4-8 22:19
标题: 这个就叫“专业”? 就这个装备清单?
你能彪悍到什么程度?

彪悍到徒手对付食肉动物? 

连维生素都不能保障,就能“专业”了? 




麻烦您! 自己找死,就别去浪费社会的资源!  [sign]***************************************************************

人活着,有时候也不单是为了自己。。。。
当你为了你要保护的人而活得时候――不管你之前有多么软弱,你都一定会变成生活的强者!!

[/sign]
作者: 喵喵    时间: 2011-4-8 22:28
标题: 自封的“专业人士”吧? 
一群没文化的乌合之众罢了

这么烂的清单,还好意思拿出来显摆!  [sign]***************************************************************

人活着,有时候也不单是为了自己。。。。
当你为了你要保护的人而活得时候――不管你之前有多么软弱,你都一定会变成生活的强者!!

[/sign]
作者: F117    时间: 2011-5-19 14:06
标题: 有没有人计算过以上清单到底有多重
感觉起来不止26.7kg呀




欢迎光临 绿野自助户外活动网站 (https://www.lvye.org/)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