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野自助户外活动网站

楼主: 麻灵儿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看似同,却不同】――麻灵儿的越南行摄

[复制链接]

27

主题

186

帖子

188

积分

注册绿野,不忘初心。

Rank: 2

积分
188
31#
 楼主| 发表于 2008-7-6 22:31:28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27

主题

186

帖子

188

积分

注册绿野,不忘初心。

Rank: 2

积分
188
32#
 楼主| 发表于 2008-7-6 22:32:15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27

主题

186

帖子

188

积分

注册绿野,不忘初心。

Rank: 2

积分
188
33#
 楼主| 发表于 2008-7-6 22:33:18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27

主题

186

帖子

188

积分

注册绿野,不忘初心。

Rank: 2

积分
188
34#
 楼主| 发表于 2008-7-6 22:34:22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27

主题

186

帖子

188

积分

注册绿野,不忘初心。

Rank: 2

积分
188
35#
 楼主| 发表于 2008-7-6 22:35:06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27

主题

186

帖子

188

积分

注册绿野,不忘初心。

Rank: 2

积分
188
36#
 楼主| 发表于 2008-7-6 22:35:52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27

主题

186

帖子

188

积分

注册绿野,不忘初心。

Rank: 2

积分
188
37#
 楼主| 发表于 2008-7-6 22:36:49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27

主题

186

帖子

188

积分

注册绿野,不忘初心。

Rank: 2

积分
188
38#
 楼主| 发表于 2008-7-6 22:37:30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39#
发表于 2008-7-7 10:23:25 | 只看该作者

太太太.........那个啥了.....:P

来自旧版论坛的签名-------------------------------------------------
签名:推荐活动照片
23、2008-6-8/9 端午老栅子-孤石--《 六月阳光,青草香 ...》★★★★
http://www.lvye.org/modules/lvyebb/viewtopic.php?view=1&post_id=43320343&mode=1

57

主题

1071

帖子

1071

积分

绿野投名状,终生免死牌。

Rank: 6Rank: 6

积分
1071
QQ
40#
发表于 2008-7-15 13:31:55 | 只看该作者

很好的人文片! 称越南国王、王宫为皇帝、皇宫不妥,转一篇《皇帝和王的区别》

皇帝和王的区别
-------

    现在的网上文章中,对王国,帝国,皇帝,国王的运用一片混乱。在现实的历史上,只有有实力的大国才会成为帝国,小的国家则为王国或者公国。举例而言,如果你回到中世纪,占领了一块200平方公里的小地方,于此建立一个小王国,那没什么奇怪。但若在这2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建立一个帝国,就比较搞笑了。不过对于王国和帝国的称呼,多数作者还是了解的,但对皇帝和国王的区别,则很少有人知道,经常有一个君主一会儿是皇帝,一会儿降职为国王的现象。对于皇帝的称呼,有中国和欧洲两个系统,但共同之处是皇帝的地位高于国王。

    在中国历史中,自秦皇自称皇帝之后,皇帝就是天下共主,国王是皇帝的下属,或者是属国的君主。中国的国王基本有两种,一种是象汉,晋那样分封的诸侯王,在帝国之内有自己的王国,具有派遣官吏,实行税收的半独立的权力;另一种是属国的国王,比如朝鲜, 安南,暹罗等国的君主,想来诸位是没有听过朝鲜皇帝的说法,因为朝鲜的君主只能称国王,而那位著名的越南傀儡皇帝保大是在越南脱离中国属国地位后才能有这种称呼。中国历史上,对皇帝这种称呼是非常敏感的,国王可以有许多,但皇帝只能有一个,这就是为什么中国的属国君主只能称为国王,不能叫皇帝的缘故。中国历史上统一的大朝代中,只有宋代,由于实力太弱,所以会承认辽、金的君主也为皇帝,其他朝代没有这种现象。即使是宋代,当公元1038年西夏国王自称皇帝时,宋廷也会立即称之为“反”,并且停止互市,派兵征剿。因为西夏向宋称臣,作为臣属国的君主,是不可以称皇帝,这和辽金不同。当然,宋的实力太弱,征剿西夏连战皆北,最后也不过是西夏在国书中从此不再自称皇帝,而是称“男”,把叫宋的皇帝称为“父大宋皇帝”,西夏国主依然在国内称帝,但宋至少争回了面子,所以宋对西夏年赐绢茶银两,作为西夏国王自削帝号的回馈。在中国未统一的乱世如十六国时代,五代十国时代,或者象隋末,元末的乱世,称王者多多,但称帝时必须考虑,是否有这实力,否则就往往会遭到其他国家或势力的围攻。比如朱元璋在势力已经强大后依然对称帝很谨慎,一直找个傀儡当皇帝,自己称吴王,其发令时总称皇帝圣旨,吴王令旨。不顾即使皇帝是傀儡,朱元璋也绝对不会把吴王二字排到皇帝前边。在这种乱世,没有实力就自称皇帝是会导致灭亡的,象五代十国的南唐,在归顺宋时自削帝号为国王,当后来李煜决定叛宋自立的时候,首先的举动就是恢复皇帝的称号,这种行动就是典型的反叛,自然遭到宋军的攻击,最后灭国。

    欧洲的皇帝之所以在汉语中叫皇帝,自然是我们中国人这么翻译的,但我们没有象对其他国家君主那样翻译成苏丹,法老,安息之类,正是因为欧洲的皇帝的地位要高于国王,这点和中国的皇帝是相似的。欧洲的皇帝也有天下共主的意思,因为古罗马的皇帝是当时世界的统治者(指欧洲人心目中的世界),在帝国崩溃后,国王是可以有许多的,但皇帝是只有古罗马的继承者才可以如此称呼。东罗马(也就是拜占庭)的皇帝是罗马分裂后东方部份的继承者,不需要谁承认。西方的皇帝则需要公认才行。法兰克的查理本是法兰克的国王,由于其战功赫赫,几乎统一了西欧,并维护基督教的利益,被教皇上尊号罗马人的皇帝,从此成为查理曼大帝,被视为罗马的继承者。同样,后来的神圣罗马帝国也是罗马的继承者,其由选帝候选出其皇帝。除此之外,西欧和北欧的君主都是国王,再没有任何皇帝。奥地利的皇帝是很晚才有的,因为奥地利的君主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连续获得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位置,并同时扩大疆土,成为帝国,所以其君主称为皇帝。德意志的皇帝是在普鲁士统一德国,建立帝国后才有的,在这之前霍亨佐伦家族的君主只是普鲁士国王,而不是皇帝。当然,象奥,德皇帝,以及法兰西帝国的拿破仑皇帝都是中世纪之后的事情,中世纪对皇帝的称呼很严格,即使是在中世纪后,这个词也不会被滥用,比如英国还占有印度殖民地的时候,英国君主的称呼是不列颠国王兼印度皇帝,并没把自己自动升格为大英皇帝。在东欧,皇帝一词在罗马帝国分裂后一直只属于东罗马的皇帝所有。在东罗马灭亡后,才有了俄国的沙皇,沙皇一词源于凯撒,凯撒和中国的“天子”一样,在罗马帝国之后也如同秦之后,成为对皇帝的另一种称呼,这个词也只属于皇帝所有(在中国,秦之前的商王,周王也可称天子,秦汉之后,皇帝相当于过去商周的王,国王的地位降低,不会再有人称王为天子)。沙皇采取这种称呼也表示自己是古罗马的继承者,是东正教的保护人(之前是东罗马的皇帝兼任东正教领袖)。总之,欧洲的皇帝虽然不象中国这样是国王的上级,但依然比国王地位更高。

    大帝(The Great)一词同样不是随便哪个君主都可以用的,见过一个有名的玄幻作品,其中某国的君主世代都一概叫大帝,这就让大帝一词太贬值了。The Great(伟大)一词很明显反映了其应有的意义,必须是一个君主有巨大的功业才可以如此称呼,并非一坐上王位帝位就可以自然而然伟大得起来。古罗马这么多皇帝,只有君士坦丁,查士丁尼等廖廖几个对内对外在文治武功上取得巨大成功的君主才会被元老院上此尊号。在俄国,历代沙皇中,只有彼得和叶卡捷琳娜两人被帝国院上大帝尊号,即使如伊凡四世那样的名君也得不到。不仅如此,大帝的尊号一般不是生前可以获得,往往是死后总结生前功业才能获得,否则如唐明皇那样前半生文治武功成就非凡,此时若上大帝尊号,等后来天下大乱时就是个讽刺了。至于象一些作品中篡位还没成功,就自称我是某某大帝了更是不可能。征服世界的亚力山大大帝(Alexander The Great)的大帝尊号同样不是当初就有的,是后世的罗马人给他加上的。在中国,没有加大帝尊号的传统,唯一得到这个称呼的只有道教众神的领袖玉皇。对中国皇帝开始称大帝的,我印象好象是从柏杨开始,不过柏杨先生在他的著作中也不会是见哪个皇帝都称大帝,被他如此称呼的同样只有李世民和康熙等廖廖几个。

    相应的,皇帝的儿子应该是皇子,未来的皇储应该是太子(当然,以弟,孙等为皇储时不用这个称呼);国王的儿子称王子,未来的国王是王储;皇后,王后等各有其对应。但这里只讨论君主的称呼,就不细说了。

    皇帝(Empror)和国王(King)两个词,在欧洲历史上有着截然不同的定义。“国王”从一开始就指世袭专制君主,而“皇帝”在拉丁文中最早是“将军”“军事统帅”的意思。因此,罗马帝国的君主可以自称“皇帝”,但绝不能自称“国王”――因为从理论上,罗马皇帝的权威来自人民和元老院,是元老院授权的首席元老、执政官、军事统帅、护民官和大祭司,并不是“世袭专制君主”。

    事实上,早期罗马帝国很少使用“皇帝”一词来称呼君主,而一般称之为“恺撒”或“奥古斯都”(到了哈德良时期,“恺撒”又被用来称呼皇帝的继承人),直到现在,德语、俄语中的“皇帝”和“恺撒”还是一个词根(“沙皇”就是“恺撒”的意思)。到了戴克里先执政之后,拉丁文的“皇帝”一词才普及起来,成为罗马君主比较常用的称呼。

    欧洲的第一个皇帝是罗马元老院“第一公民”屋大维(虽然当时“皇帝”的称呼并不普及),理论上讲,此后的欧洲各国的所有皇帝,继承的都是屋大维传下的罗马皇冠,否则就是不合法。那么,接下来让我们看看,从屋大维开始的帝国皇冠,后来究竟传给了谁?有多少个家族、多少个帝国,曾经有幸拥有“皇帝”这个至高无上的称号?

    从屋大维到戴克里先,虽然帝国的中心向东转移,但罗马在名义上还是帝国的首都。戴克里先即位后,实行“四帝共治”,帝国的四个首都中根本不包括罗马,这标志着罗马帝国开始丧失向心力、丧失统一的政治基础。公元4世纪末,罗马帝国正式分裂为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和西罗马帝国(狭义的罗马帝国),象征分裂的“双头鹰”从此成为帝国徽章。这样,欧洲就有了两个合法的皇帝系统。其中西罗马帝国很快于公元5世纪灭亡,皇冠无人继承;而东罗马的皇帝系统则一直维持下去,直到1453年被土耳其人灭亡。

    西罗马帝国覆灭后,西欧经历了一段“没有皇冠的”时代。虽然法兰克王国的势力非常强大,也诞生了克洛维、丕平这样的强大君主,但他们毕竟是“国王”,是继承蛮族法统的地方君主,不是继承罗马法统的“欧洲共主”。直到公元800年,法兰克国王查理在罗马大教堂接受了教皇的加冕,教皇宣布他为“罗马人皇帝”“奥古斯都”,这才结束了西欧300多年没有皇帝的历史。“罗马人皇帝”可不仅仅是一个荣誉称号,它意味着查理是罗马帝国的合法继承人,罗马帝国的权利和义务都转移到了查理及其继承人的身上,早已灭亡的西罗马皇帝系统,现在由查理重新接续。

    但是查理的帝国很快分裂,皇帝头衔由查理的孙子、中法兰克国王“秃头查理”继承。中法兰克王国继续分裂,帝国皇冠落到了意大利北部的一群小王公手中,丧失了它的神圣性。直到公元11世纪,出身东法兰克(今天的德意志)贵族的奥托从罗马教皇手中再次接过了皇冠,宣布建立“德意志民族的神圣罗马帝国”,从此直到19世纪初,“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一直是名义上的欧洲共主,一切其他国家君主都没有资格称帝,在名义上都必须服从神圣罗马帝国管辖。神圣罗马帝国的疆土,包括今天的德国、奥地利、匈牙利、捷克、意大利北部和法国东部、荷兰、比利时等地区,但这个帝国是由许多封建领地构成的,很不稳定,皇帝根本没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到了13世纪以后,皇帝不再世袭,而是由波希米亚(捷克)国王、科隆大主教、萨克森公爵、勃兰登堡边地侯等“七大选侯”选举产生。从16世纪开始,来自奥地利的哈布斯堡家族又逐渐把持了皇帝位置,“选举”成为走过场。由于东罗马帝国已经于1453年灭亡,因此欧洲只剩下一个合法的皇帝,那就是来自哈布斯堡家族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
东罗马帝国的灭亡,给了同为东正教的俄罗斯以可趁之机。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在东正教教士的强烈建议下,决定以“东罗马帝国继承人”的姿态出现,将莫斯科称为“第三罗马”,自称“沙皇”(恺撒),到了彼得大帝时期又改为“皇帝”(但一般习惯上仍称“沙皇”),这也是欧洲历史上诞生的第四个帝国(前三个分别是罗马帝国、东罗马帝国、神圣罗马帝国)――俄罗斯帝国。俄罗斯帝国虽然在名字上与“罗马”没有什么关系,但历代沙皇都称莫斯科为“第三罗马”,并声称自己继承的是东罗马的东正教传统,因此从法统上来说,沙皇的皇冠仍然是来自罗马帝国。

    从以上的历史事件,我们可以看到,直到18世纪,“皇帝”这个称号都是与罗马帝国分不开的,只有罗马帝国精神的继承人,才有资格称为“皇帝”。18世纪欧洲最强大的君主是“太阳王”路易十四,但他也从来没有想到过自称“皇帝”,因为法国王位与罗马帝国并没有什么联系,而且西欧当时还存在唯一合法的皇帝――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但是到了19世纪初拿破仑掌权时,形势就大不一样了。拿破仑将教皇召到巴黎,要求其为自己加冕,称自己为“法兰西人的皇帝”――这也是近2000年来,皇帝的称号第一次脱离“罗马”二字。但是,拿破仑此后又迅速解散了神圣罗马帝国,取消了哈布斯堡家的“皇帝”称号,事实上也是想造成一种“法兰西皇帝是欧洲正统”的印象,而这个“正统”与罗马也是分不开的,否则拿破仑又何苦一定要罗马教皇为自己加冕,且封自己的儿子为“罗马王”呢?

    拿破仑帝国只存在了短暂的十多年,但拿破仑却开辟了一个称帝的先例,那些和罗马皇位没有任何关系的君主也都蠢蠢欲动,准备称帝。拿破仑覆灭后,哈布斯堡家族迫不及待地再次自称“皇帝”,但这时神圣罗马帝国已经灭亡,哈布斯堡家族只好改称“奥地利皇帝”。英国本来与罗马皇位没有任何关系,而且英国的民主传统也不允许其君主自称“皇帝”,但既然印度已经成为英国的殖民地,英国君主也就改称“英国国王兼印度皇帝”,和哈布斯堡、罗曼诺夫家族平起平坐。1849年,拿破仑的侄子路易・波拿巴篡夺了法国政权,建立“法兰西第二帝国”,自称继承拿破仑帝国的法统。这样,在欧洲就同时存在三个半皇帝――奥地利皇帝,法兰西皇帝,俄罗斯皇帝和英国国王兼印度皇帝(算半个),是有史以来最多的一次。

    1871年建立的德意志帝国,是欧洲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帝国。普鲁士王国连续战胜了丹麦、奥地利和法国,成为欧洲大陆最强大的国家,威廉一世在巴黎的凡尔赛宫加冕为德意志皇帝。虽然德意志帝国是在奥地利、法兰西两个帝国的废墟之上建立起来的,但普鲁士人并不认为自己的皇位是从奥地利或法兰西“夺取”的,而是高傲地宣称自己是“神圣罗马帝国”的继承者,因此这个帝国也被称为“第二帝国”,与后来希特勒的“第三帝国”遥相呼应。虽然德意志帝国认为自己才是正宗的罗马帝国继承人,但他们也并没有取消奥地利人的皇位,只是法兰西帝国被革命推翻而已,欧洲仍然维持“三个半皇帝”的状态,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三个帝国纷纷被推翻。

(注:国内翻译往往称阿拉伯、奥斯曼乃至英国为“帝国”,这是不太准确的。阿拉伯的君主自称“哈里发”,即“先知的继承人”;奥斯曼的君主自称“苏丹”,即“军事长官”;英国虽然也偶尔自称“帝国”,但英国国王只担任印度皇帝,而不担任整个大不列颠的皇帝,他们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皇帝”)

    皇,大也。从自。自始也。始王者,三皇大君也。??《说文》
    王 <名词> 会意字。本作“士”,是能独立任事的人,后加一横,表示在“士”之上,即人间的最高统治者,而帝(皇)是天上的最高统治者。后“帝”、“王”同步降职,帝成了人间的皇帝,而“王”成了对臣子的最高封爵。

    一个王朝可以有多个王,但有且仅有一个皇~
来自旧版论坛的签名☆☆☆☆☆☆☆☆☆☆☆☆☆☆☆☆☆☆☆☆☆☆☆☆☆☆☆☆
驾GE游天下,高速、省油、安全、环保、免过路费、不收门票。
☆☆☆☆☆☆☆☆☆☆☆☆☆☆☆☆☆☆☆☆☆☆☆☆☆☆☆☆
【看似同,却不同】――麻灵儿的越南行摄 麻灵儿 2008-06-30
【Good Morning, Vietnam!】 麻灵儿 2008-06-30
看着这色彩就让我想起当初很喜欢的柯达反转片。 金歌 2008-07-03
【日上三竿头,人约桃花后】 麻灵儿 2008-06-30
【后座金橘请注意】 麻灵儿 2008-06-30
【上楼,上楼,梯】 麻灵儿 2008-06-30
很像二三十年前中国的江南小镇风韵 金歌 2008-07-03
【胡志明陵】 麻灵儿 2008-06-30
【越南高质量的商店】 麻灵儿 2008-06-30
【认识爱因斯坦】 麻灵儿 2008-06-30
【水上木偶戏】 麻灵儿 2008-06-30
图文并茂,很不错,继续期待中:) clown1975 2008-06-30
【仙女兔斯基】 麻灵儿 2008-06-30
未完待续 麻灵儿 2008-06-30
我是多么想去越南啊~~~~~~~~~哪个季节去最好 小白兔橙子 2008-07-01
好机子,好镜头,好图片。 zain 2008-07-01
赞一下,图文并茂,跟你游越南...........等下文 卡门的爱 2008-07-03
赞,等下文 丁未 2008-07-04
【大旗台】 麻灵儿 2008-07-06
【皇城午门】 麻灵儿 2008-07-06
【太和殿内】 麻灵儿 2008-07-06
【祥云照壁】 麻灵儿 2008-07-06
【吐水兽头】 麻灵儿 2008-07-06
【启定陵的台阶】 麻灵儿 2008-07-06
【台阶上的巨龙】 麻灵儿 2008-07-06
【皇陵侍卫】 麻灵儿 2008-07-06
【皇陵正殿的大门】 麻灵儿 2008-07-06
【启定陵内启成殿】 麻灵儿 2008-07-06
【云中之龙】 麻灵儿 2008-07-06
【金碧辉煌】 麻灵儿 2008-07-06
太太太.........那个啥了.....:P 卡门的爱 2008-07-07
【启定皇帝等身立像】 麻灵儿 2008-07-06
【宁静的明命陵】 麻灵儿 2008-07-06
【嗣德陵的巨大石碑】 麻灵儿 2008-07-06
【皇后陵寝的照壁】 麻灵儿 2008-07-06
【此地空余嗣德陵】 麻灵儿 2008-07-06
未完待续 麻灵儿 2008-07-06
很好的人文片! 称越南国王、王宫为皇帝、皇宫不妥,转一篇《皇帝和王的区别》 leebai 2008-07-1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