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野自助户外活动网站

标题: 『技术讨论』画图分析一个常见的毛病:出胯不够。 [打印本页]

作者: 板蓝根    时间: 2008-11-21 00:38
标题: 『技术讨论』画图分析一个常见的毛病:出胯不够。
首先,我觉得有必要先分清两个概念:“反弓”“回旋”(不过这个也许是我“私自”起的名字。呵呵)

“反弓”并不关注滑雪者头、肩正对方向与板头方向是不是一致。“反弓”只关注上体和下体是不是有足够的“弯折”。

而“回旋”才是强调头肩朝向与板头朝向的不一致。就是我们常说的在转弯过程中,头肩一直保持正对山下。如图一所示,从KIM身后拍摄。


(图一 头肩正对山下,与板头方向不同。“回旋”)

明确了这两个概念后。说回正题。

通过照片,以及在雪场的观察,我发现我们很多人在滑“小回转”过程中,很容易犯同一个毛病:转弯时出胯不够充分。其实,这还是老话题,“反弓”不够!

不好意思拿别人做示范,找了两张我自己的照片,如图二,图三所示。注意观察我添加到绿线。

可以看出明显出胯不够。“反弓”不是从胯部弯折,而是在躯干中部(肋骨下面)。造成脊柱成弯曲状态,上体不够正直。滑行中,因为是根据自己的视觉来判断自己的姿态,所以头肩是保持住稳定了,就以为自己上体保持稳定了。而别人在后面观察,却呈现出“优美”的扭屁股。而且还是一路扭下去!哈哈。

其实这个毛病,最大的坏处,并不是不好看,而是如果出胯不充分,脚下的立刃就不容易充分,就降低了控制速度的效率。


(图二 脊柱弯曲,出胯不够。拍于奔头)


(图三 从肋下弯折,而不是胯。最“标准”的例子,这就叫“扭屁股”)

好的样板,我从这次万龙首滑的照片里挑了三张。如图四,图五,图六。请大家仔细对观察图片上的绿线,并与上面我的照片进行对比!

不论是休闲滑雪还是专业竞技滑雪,出胯都是滑雪最基本的一个技术要点。图七所示为专业运动员在比赛中。


(图四 zukaka)


(图五 司机老李)


(图六 莲花白)


(图七 专业运动员)

最后,关于如何客服这个毛病的练习方法。大家可以集思广益。我能想到的是如下:

1,分解动作,先兜大弯,在斜滑降过程中,找到向山上侧出胯的这个动作,并保持加强。(找人少处练习,注意安全,防止被撞)

2,找到这个充分出胯的动作后,就是如何在连续转弯过程中,每个弯都把出胯做充分。可以先放弃用杖,双手虎口向下扶在胯骨上,用来矫正自己是不是在“扭胯”。或者双手各握手杖的两头,把雪杖担在腹部,约束胯骨的扭动。

还有什么好方法,请大家讨论交流。

另:最后一点,我觉得,出胯充分,还能有效的纠正“K腿”!

     [modify]1227200877,板蓝根[/modify]
作者: 板蓝根    时间: 2008-11-21 00:40
标题: 图一,“回旋”

43473807.jpg (65.88 KB, 下载次数: 3)

旧版论坛导入

旧版论坛导入

作者: 板蓝根    时间: 2008-11-21 00:41
标题: 图二,我的出胯不够之一

43473808.jpg (87.33 KB, 下载次数: 4)

旧版论坛导入

旧版论坛导入

作者: 板蓝根    时间: 2008-11-21 00:42
标题: 图三,我的出胯不够之二

43473809.jpg (85.86 KB, 下载次数: 1)

旧版论坛导入

旧版论坛导入

作者: 板蓝根    时间: 2008-11-21 00:43
标题: 图四,zukaka正确示范

43473811.jpg (63.47 KB, 下载次数: 0)

旧版论坛导入

旧版论坛导入

作者: 板蓝根    时间: 2008-11-21 00:44
标题: 图五,司机老李正确示范

43473812.jpg (75.42 KB, 下载次数: 2)

旧版论坛导入

旧版论坛导入

作者: 板蓝根    时间: 2008-11-21 00:45
标题: 图六,莲花白正确示范

43473813.jpg (129.44 KB, 下载次数: 0)

旧版论坛导入

旧版论坛导入

作者: 板蓝根    时间: 2008-11-21 00:45
标题: 图七,世界杯专业运动员

43473814.jpg (58.64 KB, 下载次数: 3)

旧版论坛导入

旧版论坛导入

作者: 非常口令    时间: 2008-11-21 03:02
标题: 哈哈,先上来给小板拍两砖头,可不许关我小黑屋啊。
1、首先所谓的出胯多少应该与你选择的滑法、雪况、和速度都有很大的关系。不能单纯地讲出胯多少这个问题。

2、“反弓”是除了弓之外还有反,所以不止是单单出胯够了反弓就一定ok了,所以不同意你的““反弓”并不关注滑雪者头、肩正对方向与板头方向是不是一致。“反弓”只关注上体和下体是不是有足够的“弯折”。”这句话。只有上体和下体的弯折只能完成一个弓,反的不够、弓的不够、都会造成反弓的效果不足。在不同的滑法中,弓多少反多少也都是不一样的。一味地追求反弓就会舍本逐末的。所以要先确定自己的滑法方式,然后再考虑其中反弓的作用和特点。

3、k腿产生的主要原因是重心的无法快速自然地过渡,为了中间状态的平衡用A也好V也好的各种方式保持瞬间平衡而瞬间出现的k腿的出现。出胯充分,只是在某几种滑法的情况下能更有效地把重心快速过渡完成,所以可以纠正部分的K腿现象,但不是万能的哦。

4、如果想走刃走的好或carving卡的爽,胯一定要出的充分。这是绝对、必须、充要的,毋庸置疑的。哈哈

5、回旋个人感觉可以看作是一种滑法动作,与反弓不矛盾,回是指方向,旋是指方法。

  [modify]1227208023,非常口令[/modify]
作者: marina_ma    时间: 2008-11-21 03:11
标题: 我也存在这个问题!贡献出一张照片来让大家帮我分析。
这张照片应该还算稍微好些的,我自己知道有些时候,转弯出胯动作还不如这照片拍的当时动作好。
个人感觉:如果出胯到位,应该是在滑行转弯时能明显感到上下身的分离(反弓和反旋)。而且分离点在左右胯中间,至少头到胯以上的位置都应该是垂直于雪道的。但由于重心保持的不稳,在山上脚和山下脚,前与后之间来回游离,所以也会导致上身不稳定。
[modify]1227208499,marina_ma[/modify]

43473832.jpg (133.37 KB, 下载次数: 3)

旧版论坛导入

旧版论坛导入

作者: AirforceOne    时间: 2008-11-21 05:33
标题: 分析得很不错啊
我觉得把“出胯”当作个要领来提还是很有道理的,国外的那些教学对一点强调的好像也并不够,他们一般笼统地讲Angulation and separation(反弓和分离),胯部的动作似乎是随之自然而来的,能良好地分离上下半身并且充分反弓自然就是从胯部弯折,并把胯部沉下去了,并没有很强调把送胯当作个主动动作要领来提。也可能我忽视了,英文里hip/butt有时候也不那么严密。第一次听说什么“送胯”、“脱胯”大概也是老李的一个帖子,当时觉得挺新鲜的,然后想想是这么回事,很感概其实许多中文名词真是相当形象扼要。

这一点上那位Harald Harb的PMTS又有种不同的提法,他不说angulation,把它叫做Counterbalance和Counteracting,后者我理解正对应了小板的“回旋”,或者叫“反旋”更好一点,正好与反弓相应。其实angulation字面本意也只有弯折,并没有“反”的成分在里面,中文说“反弓”已经包含了HH反向平衡的意思。HH强调的"counter"“反”这个词,比传统教学好的地方就是充分强调了这是个主动动作,俺们这儿教练比如CSIA或者PSIA出来的,一般也都是教“保持上身稳定静止,不要动肩膀,动腿”...,其实上身不动是别人看上去不动,他自己没掌握之前被动地不动结果就是跟着腿转,整个身体倒,否则怎么叫不动呢? HH强调对滑雪者自己来说必须主动地肌肉出力来反向弯折上半身,反向转动胯部,才能真的保持上身的稳定平衡,这一点倒是更接近咱们讲的反弓和送胯。

当然HH的讲法也是“压胯”而不是送胯,他是说应该从胯部弯,但好像更着眼支撑腿这一侧压缩弯曲,而不是另一侧送,也许国外这些教学都非常强调outside ski dominating,外板主力,我刚才站着体会了一下,如果单纯说出胯有可能把重心压在这个胯上,也就是内侧腿上,而事实上是应该把身体重量叠放在外侧胯,也就是压迫弯折进去的这个胯上,用英文说就是要align骨架把重量stack在这里。可以站着体会一下这里面的区别,不知道我理解得对不对。

这是他书里的图,画折线的部分是他强调要用力crunch的那侧躯干和胯:

[modify]1227216851,AirforceOne[/modify]

43473836.jpg (64.97 KB, 下载次数: 8)

旧版论坛导入

旧版论坛导入

作者: 坏坏的笑    时间: 2008-11-21 07:43
标题: 受教了,扶着桌子试了一下,姿势真难拿,真做出来还需要长期努力啊
[sign]《横渡履历》

别说我笑的坏,是你的心在作怪[/sign]
作者: 昨夜听雪    时间: 2008-11-21 08:27
标题: 有道理,受益匪浅
不过觉得靠在雪道上练出效果有点难,还是在陆地上多做柔韧练习和力量练习会事半功倍。我在aiko的一段视频里看见过类似的路上练习。
作者: 昨夜听雪    时间: 2008-11-21 08:41
标题: 还有一点,一直觉得自己滑的时候肩头发紧,放松不下来,应该也和姿势有关

作者: 小逆    时间: 2008-11-21 08:53
标题: 还有一个问题:在不同坡度动作就会变形,是反弓做的不够大?

作者: 干姜    时间: 2008-11-21 09:58
标题: 总听小板说我出胯不够,估计他特想拿我的照片当反面典型,最后没好意思。辛苦了小板同学。

作者: marina_ma    时间: 2008-11-21 10:27
标题: me too...

作者: marina_ma    时间: 2008-11-21 10:36
标题: 发紧是因为还没做到放松的滑雪。
放松的滑雪并不是不要求技术,反而是对技术要求的更高。当你可以做到放松的滑各种雪道道,不会因为心里紧张和陡峭的坡度而动作变形,依然能够将重心保持好,速度控制住,转弯技术控制得当。就不会出现发紧现象了。当然前提是动作要都练到位并能保持住阿。
作者: 红花梁    时间: 2008-11-21 10:47
标题: 板蓝根同学很用功啊
我赞成口令的提法-讨论滑雪技巧的时候,要结合你滑行的方式(大弯,中弯,小弯,猫跳,搓雪,走刃等等)还要根据雪况(平整,不平整,猫跳坑,陡坡还是缓坡)以及由以上所产生出来的滑行速度(低速与高速)

以上因素决定了你选则那一种滑行技巧。
从第一幅图来看,Kim走的是猫坑,运动员的那幅是小回转,其他的图片不好判断,因为在一个C弯的不同点,人呈现出来的滑行姿势都不一样。

下面就“出胯”一词,我谈一下我个人的理解,错了,请大家纠正。

1.从竞技滑雪技术来看,尤其是最近两年的流行趋势,特别是大回转,运动员不像过去那样强调上体内倒(往山上方向倒)来获得合力,而是强调上身垂直雪面,这样的好处是运动员可以蹬住雪面(冰面)而从头部到脚这段距离因为上身垂直雪面而缩短,比较:如果上身呈内倒状,这个距离就变长了,这样运动员高速滑行,特别是在近似冰面上的赛道滑行时一旦脚下不稳,很容易摔倒,即使不摔倒,在调整重心的时候因为力臂过长,调整的时间要长,这样会影响过下一个旗门之前的准备;而在竞技小回转里,从开始就强调的是上身垂直雪面,而通过扭转腰部一下的关节来回转,所以你会感觉到“出跨”,所谓“出跨”也就是移动重心。

2.让我们再看一下以日本技术滑雪demonstrator为代表的佐藤,丸山他们的滑法,在滑大弯的时候,他们强调的是上体内倒,内肩(山上一侧)与山下脚呈一条直线,而这个直线要穿过肚脐。这样的姿势看起来比较优美,相比之下,竞技的滑法强调的速度,而佐藤他们这种表演式滑法,强调的是动作舒缓优美安全,速度就不是最重要的了。

3.滑小弯的时候,基本有三种方式,一种是膝盖以下拧转,这时,重心左右移动的不大,所以看不出来“出胯”, 另一种是腰部以下拧转,这时我们看到的是滑行者腰部以下的腿左右拧转滑行的幅度非常大,咱们绿野的代表是司机老李,他个子高腿长这个动作看起来很明显,此外,我还注意到布鲁狼在上个周末滑雪的时后用的小回转板,这个腰部以下的拧转做的也非常到位,上体非常的稳,有机会大家可以观摩一下老狼的动作。 第三种是全身拧转,这时,感觉是从头部到脚一条线做钟摆的运动,与钟摆不同的时,是向前拧转,这叫全身拧转。这三种滑法在6级小回转也出现过,不知道大家注意没有注意。
这三种滑法的示范可以在我的土豆网上看到 http://www.tudou.com/home/mgu64

作为总结,在分析某一个动作,或者讨论某一种技巧时,需要结合滑行方式,雪况,及速度来讲也许更容易明白。

有关反弓:

反弓的技巧在过去直板的滑行方式中是用来作为动力使用的,现在由于大头板的出现,反弓的动作好像不再用了,除了竞技滑雪过旗门瞬间用反弓侧身来贴撞旗门时使用。

有关滑雪运动的伤害:
大家都知道滑雪时摔倒或者被撞会受伤害,也许你从来没有认真想过滑雪运动,即使你按着所谓的正确方式去学习和滑行,也会对我们有伤害的。我最近在看了一个日本医学教授写的关于滑雪运动对人体的伤害的研究论文。
根据他的研究结果,简单点说,
1)        任何逆向的动作对我们的关节或者韧带都可能产生伤害
2)        猫跳比小回转对人体的伤害(膝关节)伤害大
3)        小回转比大回转伤害大
4)        小回转里,膝盖一下拧转和要比腰部以下及全身拧转伤害大,尤其是对十字韧带的损害。

当然,你一个冬天也滑不了几次可能不会在意,恰恰相反,你如果不经常滑雪,一定要事先充分热身!如果你经常滑雪,且记住,要听从你的身体的感受,觉得两膝盖发热就要停下来休息一下,享受一下山顶木屋的咖啡和风景,切莫坐多乐的高速缆车,一个上午把两天的雪都滑完。哥们姐妹们,缆车是多乐的,雪道是万龙的,但是身体是我们自己的!
          [sign]-----------------------------
Enjoy every day while you can[/sign] [modify]1227237748,红花梁[/modify]
作者: 小小神女    时间: 2008-11-21 10:52
标题: 学习了~

作者: 红花梁    时间: 2008-11-21 10:57
标题: "慢滑高级道“就是这个道理
[sign]-----------------------------
Enjoy every day while you can[/sign]
作者: 小小神女    时间: 2008-11-21 11:11
标题: 坐高速缆车跟分摊成本有关系么,再说万龙缆车上山顶半小时冻坏了身子又算谁的?总是说万龙这好那好,要不人都说你拿万龙工资呢

作者: 红花梁    时间: 2008-11-21 11:16
标题: 哈哈哈,我的意思是不要过分频繁的运动
万龙不仅仅给我工资,还给送我车送我房呢,你信不? [sign]-----------------------------
Enjoy every day while you can[/sign]
作者: 露水    时间: 2008-11-21 11:28
标题: 没看出7张图上的滑法有多少毛病,为达到不同目的不同滑法而已,呵呵:)
1、转弯整个身体直体向弯内倾倒,那叫PURE BANKING;2、在倾倒时,假如转右弯,梢向弯内顶出右髋,即是”轻微反弓”(SLIGHT ANGULATION);3、如果向弯内将右髋顶到极致,叫做“极度反弓”(EXTREME ANGULATION);4、如果将髋、膝、踝都向右弯内顶出,那麽,恭喜你!你完成了一个“竞速者反弓”(RACER ANGULATION)。

关于旋转的概念,如果向右转弯,双板切过滚落线线后,头和左右肩线及左右髋关节先于下半身向右带转雪板(STEERING)回山画圆,即称“正旋”(ROTATION);如果双板切过滚落线线后,头和左右肩线及左右髋关节先于下半身及雪板向左先转,即为“反旋”(COUNTER-ROTATION)。
KIM玩的是WEDELN“德式狗尾摆动”--SHORT SWINGING WITH “EDGE-SET”,即“带刃短摆”,现在叫“TWIST”(揉转)。但KIM用的是9S CARVER 板,说明滑雪技术史上的经典动作活力永在,嘿嘿!
[modify]1227242626,露水[/modify]
作者: 孤独的牧羊人    时间: 2008-11-21 11:29
标题: 小板是绿野滑雪队里滑雪姿势非常漂亮的几位之一 以前觉得他不琢磨技术说说笑笑就解决了 现在看来要想姿势好看必须琢磨技术
其实 目前我们滑雪其他的相对次要 比如速度(我们很少机会参加比赛)比如跳跃(我想目前的成员没人要从事极限)还比如技巧(个别的开始玩freeski)

所以我觉得大部分人都是想滑的好看就行了 但是好看也是需要以很高的技术水平为基础的 所以认真琢磨技术动作就是非常必要的 据老虎牙医说 他们看“六级小回转”都要吐了 可以想象出来认真的程度了

滑雪队有一大拨人动作不但非常漂亮而且也是非常精准 动作之漂亮精准让人惊叹 板蓝根就是其中之一 除他以外还有几个也是绿野滑雪队的顶尖高手 像卡卡 常识 雪檐 老虎牙医 司机老李 非常口令 MM如浪客剑心 干姜水都是动作又漂亮有精准的(有的同学没有一起玩过所以没提到)

如果有人想在动作上有提高 建议多跟他们交流 因为他们的动作很精准 没有其他多余的部分 小板说得扭屁股 K腿(俗称剪刀腿)的现象经常在滑雪场见到 但是有很多人非常热情(我也不怕得罪人了)其实很简单的技术术语或者要领让他一说就复杂了 而且非常喜欢说 尤其见到MM 所以有很多人听这个说那个说听得晕了

还有的同学过分热情了以至于互相诋毁 说这个不好那个不好 这是干什么呢 也不是选举总统 严重鄙视这种人 我见到绿野的这些顶尖高手们从来不诋毁别人 从来不妄加评论别人 人家水平在这呢 不用诋毁别人来抬高自己

所以我的结论是 学习也要找正确教练 有的同学跟我说:“当我问到某某的时候他就说了两句我那后就说你练去吧”但是某某一直陪着我 我说他说的这两句也许就是精华 另外的陪着你练但是所有的都是没用的废话 也许是反其道的都有可能 但是也有像常识 雪檐 老李 口令 剑心那样的滑的又好又有耐心的好教练呢

强顶小板的贴 非常有用 非常及时

同时还希望小板在抽时间专门讲讲剪刀门的解决方法 干姜水说她就是在你的指导下解决的剪刀门 亲眼见到她的变化 眼见为实

鼓励探讨技术 要不绿野org滑雪队人气越来越旺 一方面水平高 具有众多顶尖水平的队员 另一个方面那就是风气好 而且还会永远延续下去

多谢小板:)


[modify]1227239459,孤独的牧羊人[/modify]
作者: 露水    时间: 2008-11-21 11:35
标题: 图一的解读是想转“紧半径”的小弯,图二是中长弯,图三是想转中短弯

作者: 露水    时间: 2008-11-21 11:48
标题: 浅倾倒+轻反弓,属于现在的一种“COMFORTABLE”滑法,
日本专业出身的--木村公宣,退役后现在即倡导大众这种滑法,他可曾是获得过世界杯小回转比赛季军的大牛人,嘿嘿~~
作者: 红花梁    时间: 2008-11-21 11:50
标题: “TWIST”(揉转)这个词和Pivot究竟有什么区别?
我一直不是十分明白这两者的区别,看DVD教程时,发现有的人用pivot 有的用twist来定义类似的滑行动作。

能不能再详细的解说一下,谢谢! [sign]-----------------------------
Enjoy every day while you can[/sign]
作者: marina_ma    时间: 2008-11-21 12:00
标题: 吼吼,很形象。确实滑起来会感觉很舒服。
PS:Armada的板子真是好!在万龙滑过之后就发现我的一些缺点都被这板子良好的特性弥补了!
不过我的问题也被口令一针见血的点出来了:重心有时还是会后坐,而且脚踝不够紧,脚背和迎面骨之间的脚踝窝松散无力,所以对板子的控制力还不够强,需要多练习。
作者: xsqt    时间: 2008-11-21 12:04
标题: 真是抛玉引玉呀
觉得大家说的都很在理,周末万龙要好好体会一下
作者: 露水    时间: 2008-11-21 12:30
标题: pivot是“轴转”,非常紧非常紧的半径,可以理解为MINI 小弯,
“轴转”常用于MOGUL上的转弯,重心在脚弓下面;个人理解twist和SHORT SWINGING WITH EDGE-SET没有本质区别,但现在圆头CARVER SKIS的twist更象开车快镜头的“揉库”,而直板和CARVER尖头时代的SHORT SWINGING WITH EDGE-SET更象钟摆。当然,这仅是初步比较里奇、KIM、木村公宣等人DV的相关动作得出的粗浅结论,不足为据。
JOHN FRY 在侃现代滑雪故事的书里,有一节是将二者划等号的,“A TWIST COMES TO PARALLEL:WEDELN”......。
作者: 红花梁    时间: 2008-11-21 12:39
标题: 谢谢您的答复!
也感谢小板啊,你的一个金砖砸出高人来了!!!

这样讨论交流会让很多人受益,当然包括俺自己 [sign]-----------------------------
Enjoy every day while you can[/sign]
作者: 露水    时间: 2008-11-21 13:00
标题: 唉,真是口令的用功徒弟呀
"脚背和迎面骨之间的脚踝窝松散无力,所以对板子的控制力还不够强,”练几次或N个雪时的阿莱踢转(HORSE KICK TURN)就较正过来了,找大军,他颇有心得,呵呵~
作者: 八骏    时间: 2008-11-21 13:31
标题: 哈哈,说得很有道理!到多乐高速缆车整一天足了,第二天就赤城温泉泡着了!
[sign]相传周穆王有八匹骏马,常常驾驭巡游天下:一曰绝地,足不践土;一曰翻羽,快过飞鸟;一曰奔菁,夜行万里;一曰超影,逐日而行;一曰逾辉,毛色炫日;一曰超光,一马十影;一曰腾雾,驾云飞奔;一曰挟翼,展翅可翱翔九万里。[/sign]
作者: cooldog    时间: 2008-11-21 13:51
标题: 强帖留名
[sign]----------------------------------
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sign]
作者: AirforceOne    时间: 2008-11-21 14:03
标题: 赶紧补课学习什么叫WEDELN中~~~

作者: greenlee    时间: 2008-11-21 14:14
标题: 努力学习了,明天好好练练。

作者: 板蓝根    时间: 2008-11-21 14:16
标题: 部分同意,部分不同意!
“回旋”这个词,可能是我犯傻了。大概应该是“反旋”吧?呵呵
关于“反弓”的定义,我也不知道权威说法到底是啥。包含不包含“反旋”的部分,这个可能是个人理解的问题。不过这无关大局。
反正,我们明确,总共就是两件事:1是上下身的弯折;2是上下身的“拧”。

我很不同意你的部分:
n非常口令 写道:n1、首先所谓的出胯多少应该与你选择的滑法、雪况、和速度都有很大的关系。不能单纯地讲出胯多少这个问题。

2在不同的滑法中,弓多少反多少也都是不一样的。一味地追求反弓就会舍本逐末的。所以要先确定自己的滑法方式,然后再考虑其中反弓的作用和特点。
   


其实也不是不同意,而是我想解释一下我们强调的不是同一件事。

我并不是认为“凡是出胯不充分,就是‘错误’的”!
我是认为,我们很多人,目前在主观上,都在练习“小回转”,而在这个方面,如果想进一步提高,需要在出胯这个问题上进行改进。

还有一个重要的逻辑是:要分清“能不能”与“要不要”!――这其实是个老话题。我发贴的目的其实是想说“能不能”。

“能不能”做到充分出胯,是个技术能力问题。而在掌握了这个技术之后,在具体的某一次滑行中“要不要”充分出胯和出多少胯,那是个技术运用的问题。两者不可混淆!

举例来说:下图zukaka这张照片,



我就不会认为他这个是“错误”的。因为我知道他在“小回转”中是能掌握充分出胯的。他只要想出胯,就能充分出胯。剩下的只是个自如选择技术运用的问题。

而我不认为包括我自己在内,我们很多人,在“小回转”中,是主动想“扭屁股”的!而是做不到“不”扭屁股。

所以我才觉得我们有注意练习纠正的必要。

另:出胯和K腿,我是想说“充分出胯对纠正K腿,有帮助”。嘿嘿。
[sign]////////////////////////////
“科学精神”是一种信仰!!
////////////////////////////[/sign]
作者: 板蓝根    时间: 2008-11-21 16:04
标题: 我觉得我们滑雪的终极目标是能掌握各种滑雪技术
讨论同上面回口令的帖子

http://www.lvye.org/modules/lvyebb/viewtopic.php?view=1&post_id=43474310


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我能掌握各种技术,包括出胯、反弓、拧转、侧倒、走刃、刻滑、纵滑。。。。然后我再根据雪况、坡度、体力,乃至心情,随意的选择滑行方式。

为了这个目标,我得先追求各种技术都“能”!

作者: 板蓝根    时间: 2008-11-21 16:07
标题: 图二和图三我认为动作有问题,因为当时我并不是有意滑成那样!而恰恰是我不想滑成那样。这是最要命的
当时我就是做不到“不扭屁股”。。。而我希望我“能”不扭屁股。。。

哈哈~~
作者: 板蓝根    时间: 2008-11-21 16:16
标题: 哈哈。老大,您误会啦。
图一,我就是为了先说明,把上下身弯折,和上下身拧,分成两个方面来讨论,避免概念上的混淆。然后,我是想重点说“上下身弯折”的这个部分。图一完全是为了区别一下这两个事儿用的。

“图二是中长弯,图三是想转中短弯。”唉,如果是真的就好了,可惜这只是您善意的猜测啊。。。555
我当时确实都是想转小弯,结果拍回照片一看,是这个样子。哭死。才发现我弯儿转不小,速度控制不住,应该是跟我出胯不充分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后来注意纠正了一番,现在应该有所改进了。

作者: 板蓝根    时间: 2008-11-21 16:32
标题: 嗯。机长说的很到位。
我罗嗦了半天,就是想说这个。哈哈

nAirforceOne 写道:n
其实上身不动是别人看上去不动,他自己没掌握之前被动地不动结果就是跟着腿转,整个身体倒,否则怎么叫不动呢? HH强调对滑雪者自己来说必须主动地肌肉出力来反向弯折上半身,反向转动胯部,才能真的保持上身的稳定平衡,这一点倒是更接近咱们讲的反弓和送胯。
  


这一段说的太好了!(深刻的包含了主动与被动关系,相对性原理,以及唯物主义辩证法。哇哈哈。说笑了)

“出胯”“压胯”等概念,很多是从滑雪者个人感觉角度出发。目的其实就是一个,实现上下身分离!

我觉得对于中级以上的滑雪者,掌握“上下身分离”技术,是必须的!而上下身分离的分离点应该是胯部。我们很多人,目前是在肋骨下方、腰部略靠上的部分进行分离。

还是那句话。掌握“上下身分离”是一项滑雪技术能力。具体环境下使不使用,怎么使用,那是个技术运用问题。两者不可混淆。

作者: 露水    时间: 2008-11-21 16:36
标题: “甩臀小回转”也很帅哦。。。
好像是06年出版的WARREN SMITH的新教程《GO SKI》DVD里讲解,左右髋关节快速左右侧出换重心的TWIST小弯,从后面看,像是甩臀,像大型犬类摇动屁股及尾巴,哈哈))
总之,同一个技术动作练习不同的幅度和强度,也对~~ [modify]1227256666,露水[/modify]
作者: 板蓝根    时间: 2008-11-21 16:39
标题: 哇哈哈。这位“高人”一年四季戴着雪镜、坐着马扎,一直在此伺机而动,我只不过是把他又给“勾引”出来了而已。。。
哇哈哈哈哈
作者: 板蓝根    时间: 2008-11-21 16:42
标题: 我倒啊。。。。还好还好。基本上我现在已经不是大型犬啦。哇哈哈哈,吓出一身汗

作者: 孤独的牧羊人    时间: 2008-11-23 20:50
标题: 这个贴应该打钩 这么热闹的讨论 里面有这么多好的内容 有不同的观点是因为每个人的体会不一样但是还是非常好的贴我会经常看的

作者: 红花梁    时间: 2008-11-24 06:33
标题: 纠正一下前面自己的帖子里有关“反弓”的说法
“反弓最早始于传统直板发力技巧,现在不用于大头板上”这种说法听过几个高人讲过。也许这些高人只说了反弓的一个用法,而本人也只是片面的理解了。

把小板发的这几幅照片仔细看了多次,又结合佐藤的“提高12法”教程里有关刻意制造“外向”的视频,得出了这样的一个结论。反弓,英语里是angulation,在日语滑雪术语里实际是“外向”。示例请看小板发的第5张图,就是司机老李的那张,注意老李的右侧(小板用短直线标注的部分)仔细看从老李的腋下到跨的位置,实际就是一个清晰的微反弓。

这个微反弓的作用:是为了稳定,微反弓+外胯往前拧转是为了更迅速的换刃。

昨天上午日本大学的滑雪队在万龙中级道上一直练这个动作,这个微反弓+外跨向前扭转的动作可适用与小弯,中弯,大弯。

练习方法可以采用:

1. 单腿用外板滑行,将内板抬起,内板尖与外板尖重叠成十字交叉状,这样的姿势迫使你外侧(从腋下到跨)形成微反弓。做这个动作时抬起的内板尾一定要高于板尖,防止形成后坐。

2.用犁滑练习,最好选择陡坡,例如金龙道顶部或者大奔头,胳膊打开,两板尖1)从滚落线位置开始由坡上向下拧转,板尖与滚落线相交时完成一个C弯,2)然后换方向重复以上动作。做这个动作的过程中,要点是头部带动外肩向山下伸,形成腋部到外胯的微弓。

这个动作还可以帮助解决小板提到的出胯的问题。

小板:你的这个帖子让我重新考虑反弓的作用,表示感谢,我送你一张佐藤的新碟“提高12法”里面有很多动作细节的讲解,堪称佐藤的大作!下周来万龙的时候我给你哈!

看来光听高人们讲是一种学习,但还要自己多实践,有些技巧光听口述和阅读是学不会的。

补充一点
1.滑大弯不用微反弓而是用上身内倒的技巧时,是为了让姿势更舒展,看起来更优美
2.滑竞技大回转时,过旗门用微反弓贴旗门是常用的技术,和我前文提到的一致。
     [sign]-----------------------------
Enjoy every day while you can[/sign] [modify]1227482774,红花梁[/modify]
作者: 板蓝根    时间: 2008-11-24 14:23
标题: 哇哈哈,太好了。发贴还有礼物拿。:p。多谢红花梁了。我周日找你拿碟

作者: 露水    时间: 2008-11-25 00:13
标题: 是的,“民科”目光如炬呀!
今日休息,细细看了一些XDJM的滑行身姿(stance),反弓练习确有矫往过正的必要。反弓练习至髋关节及上半身与雪道坡面垂直,降低重心,将来玩陡坡、深雪等才会既快又稳! [modify]1227543423,露水[/modify]
作者: 。天高云淡。    时间: 2008-11-27 00:28
标题: 刚看到这个讨论,支持小板!兼论“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与“随心所欲而不逾矩”:)
记得前几个雪季对于需不需要反弓讨论了很长时间,反弓还是不反弓?这是个问题 琢磨了一阵后,觉得还是应该好好练习反弓和出胯的动作。

对于高手而言,因为他们的训练和经验能达到对滑雪肌肉群良好的协调控制,那么无论倾倒还是反弓,无论他们弯折和出胯的程度如何,我们都会觉得姿势很顺眼,“随心所欲而不逾矩”。

而对于我们来说,很多动作即使学得和高手很像,可是看着也别扭,因为我们的滑雪肌肉群仍然僵硬,所以应该通过这些反弓和出胯的动作(作为一种规矩规定)去锻炼这些肌肉群的灵活性和协调性,所谓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不过要在适度的范围内别练伤着就好)。

等到与滑雪相关的肌肉群足够灵活协调,雪感和公里数积累到足够量,那么就可以想反弓就反弓,想倾倒就倾倒,豆浆买两碗,喝一碗倒一碗,随心所欲了,哈哈





欢迎光临 绿野自助户外活动网站 (https://www.lvye.org/)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