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4-4-9 10:20:19
|
显示全部楼层
附:高山流水贴的景点介绍
活动路线: 团城演武厅-香山鬼笑石-八大处-第四纪冰川遗址-田义墓
主题 几处景点介绍:团城演武厅
作者 高山流水
时间 04-03-04 13:04:45
http://www.bjww.gov.cn/museum/tuancheng/one.htm
团城演武厅 位于海淀区香山南路,始建于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是清代皇帝训练及检阅八旗军的场所。
团城演武厅为环形城堡式建筑,其外有护城河围绕,跨河与城门相对筑有两座汉白玉石桥。城堡南北各辟城门一座,北门门额为“志喻金汤”,南门门额为“威宣壁垒”。城年为1800平方米的圆形空场,东、西城垣各有一条马道通达城顶。南北城门之上各有一座规制相同的城楼,南城楼现已辟为临时展厅,曾举办“皮影艺术展”、“晋南民间婚俗展”、“山西名胜展”等展览;北城楼年有一座巨大的卧碑,碑文为清乾隆御撰《御制实胜寺后记》,以汉、满、蒙、藏四种文字题刻。城堡内空场经常举行与中国传统武术有关的活动。
团城的南门外为演武厅,厅内展出“团城演武厅史料陈列”,模拟乾隆时期的原状仿制有御榻、金瓜、钺斧、锣、伞、扇等用具及兵器,向观众介绍临时知识及团城演武厅沿革。厅南部的桃园,是当年皇帝检阅八旗军的演兵场。厅西南有一座石砌的碉堡,供当年准备攻打大小金川的“健锐云梯营”演练攻防之用,这样的碉堡当时共有67座。演武厅西南尚有实胜寺碑亭一座,亭内有篆刻着汉、满、蒙、藏四种文字的《御制实胜寺碑》,碑文为乾隆皇帝亲笔书题,记述平定大小金川的经过及实胜寺沿革。
主题 第四纪冰川遗迹陈列馆
作者 高山流水
时间 04-03-04 13:05:53
http://www.beijingwindow.com/n_lvyou/you/jxmy/sjs/bingchuan/
中国第四纪冰川遗迹陈列馆位于石景山区模式口的第四纪冰川基岩冰溜面遗迹旁,面临永定河,背靠翠微山,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唯一的一座冰川遗迹陈馆。1992年7月正式开放。
模式口第四纪冰川基岩冰溜面遗迹产生于第四纪气候大幅度波动的寒冷期,那时由于降雪量骤增,且远大于雪的溶化量,于是在山上海拔高度条件适合区域积雪成冰,当其厚度和重量为山体无法承受时,冰体便在自身重力作用下随山势向下运动,即形成冰川。基岩冰溜面即是冰川经过时被刻磨、铲刮出痕迹的山岩 。
馆内展览介绍了第四纪冰川的基本知识、李四光先生第四纪冰川学说的创立与发展、冰川系统的研究与应用以及汪国民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和我国第四纪冰川分布及考察情况等。展品绝大部分为冰川遗迹的照片资料及部分碛石标本。在面向社会的科普领域内该馆亦可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气候及环境对人类生存发展的影响”、“人类如何在未来冰期中发展文明”、“冰川现象在今天为人类储存提供能源功能及列人类文明潜在的巨大威胁”等专题陈列可使我们更深入地了解第四纪冰川学。
冰川馆不但向广大观众传播介绍地球、地质方面的科普知识,而目弘扬了李四光等老一辈科学家为攀登科学高峰不畏艰险、奋斗不止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也为地质界专家学者提供了一个实地考察,学术交流的活动场所。
主题 田义墓
作者 高山流水
时间 04-03-04 13:06:50
http://www.jctrans.com/topic.asp?topicid=13697&topmenuid=426&MenuId=735&Menuid2=753
义墓园 田义墓位于北京市石景山区模式口大街51号院内,北靠蟠龙山,是明代太监田义之墓,始建于明朝万能历年间,占地约4000平方米。田义墓堪称是石雕艺术的宝库,它不仅体现在墓园整体的宏大凝重,风格统一,还体现在石构的体量大而繁复,仿木建筑的逼真。更重要的是雕刻的内容丰富多彩。有些甚至是直接来源于生活,采用了写实的手法。有些是经过大胆的提炼,真实地反映出民间世俗的福佑愿望,反映了当 时社会人们的思想和美了很多宗教的思想。佛教艺术和道教艺术,在这种强烈的文化氛围中和睦相处,神话传说,历史典故,福佑吉祥和来自西方的艺术风格汇聚一堂,可谓洋洋大观。
墓域中葬有田义、慈有方等明代太监。田义别号渭川,陕西西安府华阴县人。生于嘉靖十三年(1534),死于万历三十三年(1605),享年72岁。在他9岁入宫到去世的六十三年宫廷生涯中,经历了嘉靖、隆庆、万历三个皇帝,由于他办事"周慎简重,练达老成",所以"历事三朝,未尝有过",并且"始终宠遇不衰,禄米岁增",春风得意,备受皇帝宠信,是一个极有身份和地位的大太监。一般太监,一旦掌握了权柄,就会千方百计地干预朝政,排挤忠臣。但田义随着职务的不断升迁,却更加忠于职守、谨慎操劳,因此备受万历皇帝赏识。因此田义去世之后,万历帝悲痛不已,特为他辍朝三日,五天之内派三人去谕祭他,并赏给大量冥饯,赐祭三坛,又赏东园秘器,下令工匠挖地宫埋葬,特树享堂碑亭,永久祭祀。
田义生于明嘉靖十三年(1534),九岁入宫,历60年,经嘉靖、隆庆、万历三朝,颇受皇帝宠爱,官至“南京守备”、“司礼监印太监”。田义墓建于万历年三十三年(1605),由显德祠、寿城和慈祥庵三部分组成。
田义墓是北京地区唯一保留完整的太监墓,墓区内有大量石雕石刻,特点突出:艺术上,代表了明代后期的石刻艺术,精湛、细巧;内容上,更加丰富,接近民俗,有八音、八宝、七珍、文房四宝,有民间流传的八仙人物等,还有许多谐音寓意的吉祥图案。墓区内所有的石雕上都分别刻有动物、植物、人物、器乐、山石流泉,丰富多采,千姿百态;史学上,田义墓是一部明代太监史的缩影。如林的碑碣,显示了田义的官阶和荣耀,记述了田义的履历,待遇和升迁及皇帝的恩宠。神道两旁的文臣、武将的服饰和碑的形制以及大量的龙的雕刻,反映了明代宦官专制的政治特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