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别之命
已有 183 次阅读2009-6-1 12:16
|个人分类:private
从小,我就希望自己是个孤儿,很不喜欢回家,总感到没有自由。
九岁的时候离家出走去少林寺。
11岁又离家出走去山东捡贝壳。
两次都被家里抓了回去。
满心的盼到了高考,却发挥的很不理想,竟然服从分配到了本地的一所大学。
拼命想逃离的时候,从没想过今后将要面临的离别的滋味。
第一次感受离别是我十八岁的时候,妹妹16岁,当时我刚刚上大一,mm则去上海打工,一个四口之家突然间就散了,当时的感觉就是,这四个人再也不可能像原来那样在同一个屋檐下生活了,后来证明事实也是如此。与mm通信每每会难以抑制的痛哭,无论在宿舍还是在课堂上,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了大三,我仍然会在读到妹妹的来信时掉眼泪。小姑娘在上海呆了三年回到了大庆,但此时我的父母却在妹妹离开的一年后离婚了。
04年,在遭受了工作与婚姻的双双失败后,我终于走出了那个一直想离开的家乡,从那时起,离别就充满了我的生活。
在北京的项目组的工作安排中,每两个月可以休假一次,所以我每两个月就会回大庆看望我的儿子,对父母,我是必须要去看的而不是自身的意愿,对于孩子,我却想念的异常痛苦。每一次他见到我时的开心都是我感到最幸福的时刻,而每一次离别时,我们都会在彼此的空间里哭上一两天。直到上周我再一次回去看他,他告诉我,他妈妈要生小孩子了,希望我不要难过,我却担心他幼小的心灵该如何承受,他却对我说,他无所谓只是担心我。我希望他能够像我一样坚强和独立。临走,他站在我身边,用手比量自己的身高到我的胸口,如同每一次的分离,他的眼泪淋湿了我的衣襟。对他的亏欠,一定会伴随我的一生。
每一次从母亲那里走的时候,母亲都会站在窗前看我的背影,直到看不到为止,此后的几天,她会没有胃口吃饭,也有时候会病上一场。最开始的时候,我还会回头摆一下手,后来我根本就不忍心再回头了。通电话的时候也是经常哭泣。年复一年,我不仅没有习惯,反而却越来越多的感到刺痛,毕竟,母亲的年纪越来越大了。
端午节,去兴城看望正在疗养的她,听说我要去山西了,新一轮的伤感又一次的袭击了她,因为在她的脑海里,我的工作和生活又将是一片空白。在我回北京的时候,她没有送我,推了我一把说快走,就转过身。在火车上,我收到了一条短信:儿子,我什么时候才能再见到你呢?我到什么地方才能找到你呢?
思琪毕业了,去深圳找了工作,在送她走的火车上,看着她泪如泉涌的脸,我告诉她,我很快就回去看她。五一,我去了,走的时候依然不变的是她的眼泪。
我知道,这些离别依然将在今后的岁月里伴随我,直到我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