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绿野自助户外活动网站 返回首页

猫薄荷的个人空间 https://www.lvye.org/?106447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要去逛逛宣化吗?

已有 64 次阅读2006-10-8 20:27 |个人分类:人不折腾枉少年

去了趟天津,觉得很有意思。起了把北京附近的3小时左右能到达的城市都逛一遍的心。打开地图瞧了瞧,觉得宣化不错,找了些资料,先存在这里吧。 下午抵达宣化,逛逛新步行街,观钟鼓楼、天主教堂,还可以到附近的察哈尔省民主政府旧址,探三进四合院里中西合璧的建筑。晚上则到钟楼附近的小吃夜市消磨时光。   第二天,有兴趣的游客可去参观辽代壁画墓群,或上五龙壁、清真寺等地看看。   当地的老民宅不少还是四合院的形制,虽然保存完好得很少,但格局仍在。宣化民宅中规模最大最值得看的首推马宅,位于宣化城内北大街西33、34、35号院。 费用:交通往返50-80之间,住一晚,和饭钱 车次 1455/1458 始发站通辽 北京出发 08:32 出发宣化 12:28 呼和浩特 3小时56分钟  硬座21 软座34 车次 K44B 始发站嘉峪关 宣化出发 16:09 北京 19:20 出发北京 3小时11分钟  硬座29 软座44 这个功略很齐全:http://lifestyle.thebeijingnews.com/0501/2006/03-24/014@100337.htm 宣化城历史悠久,历来为北方军事重镇,素有“北方古城”之称。自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两千多年来,宣化或为州县治,或为府镇治,始终是这一地区的政治、军事的中心城镇。宣化之名始称于金代。金大定七年(公元1167年)改辽归化州为宣化州,取宣扬教化之意。明王朝建立九镇长城之后,宣化便成为宣府镇的指挥中心。 明朝的宣府城,是洪武二十七年( 公元1394年)在元朝宣德府土城的基础上扩展而建的。城周12公里,设有7座城门。建文元年 (公元1399年)燕王朱棣发靖难之兵时,驻在宣北的谷王朱某进京之前塞堵了3座城门,只留有东、西、南、北4座城门。永乐年间,在城门之上,修了4座威武雄壮的城门楼,在城墙四角之上还建了角楼4座。但这时的宣化城城墙仍为土筑,直到正统五年(公元1440年)才包砌的青砖。 宣化城池虽然不大,古庙、古桥、古牌坊却很多,素有“72座桥和72座庙,有桥就有庙,有庙就有桥”之称。所谓“七十二”之数称,据传说,唐末晋王李克用定都宣化时,正值其母亲72岁寿辰之际,所以,下令在宣化城内建72条街,72座桥,72座庙,并在几个门外建72个城堡。在东门外还有72营,南门外有72屯,西门外有72庄(房),北门外有72堡。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游人一到宣化就会发现,城内较大的200余条街巷的名称,大多都与古建筑、古遗迹有关,如:关帝庙街、天泰寺街、钟楼大街、西城壕街等。在宣化众多的古建筑中,最精美、保存亦属最好的是,建于明朝的镇朔楼和清远楼。 知道吗?明朝那个很酷的正德皇帝的著名的游龙戏凤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正德皇帝及其哥们江彬嫌北京正经宫殿住着不爽,要住动物园(豹房),还嫌不过瘾,溜出去过居庸关,就到了宣化。 正德皇帝称宣化为“家里”,多次长期在此逗留,迷恋于口外四绝:“宣府校场(10里× 40里)、蔚州城墙,朔州营房,大同婆娘” 此外该皇帝还曾经和蒙古的小王子某某开兵见仗,不过这个正德皇帝确实很勇敢,而且也算知兵,所以基本以平手结束战斗,比他的前辈朱祁镇是强太多了。 相信有了这个皇帝的垂青,宣化的钟鼓楼与众不同也就不稀奇了。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宣化比较著名的几个景点吧! 镇朔楼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宣化城中心偏南,建于明正统五年(公元1440年)。古代时在此楼上置有鼓角漏刻,以报昏晓昼夜十二时之节,故又称为鼓楼。镇朔楼为两层重檐歇山顶式建筑。顶脊两吻对称,四角戗脊上,饰以形态各异的脊兽,造形优美,栩栩如生。楼内外的斗檐桁坊之上,又都有彩绘,使鼓楼显得雄伟中透着俊秀。镇朔楼得名于明永乐七年镇守宣府总兵官被封为“镇朔将军”,是一座重檐九脊歇山顶式建筑,整个建筑雄伟壮观,古朴庄严。该楼建在墩台之上,通高25.且米,占地面积1052.3平方米。初建时南面塌颌曰“镇朔楼”,北面有匾曰“丽谯”,取镇靖高华之义。楼上原置有报时漏刻鼓角,通报十二时辰,现已不复存在。室内殿堂言矫.四周围有回廊。东西廊下保存有碑刻5幢,刻有如下碑文:明正统十一年(144年)《宣府新城之记》、明景泰二年(145年)《宣府新城重刻铭》、清乾隆年(1757年)《宣郡修城记》、清同治年(1865年)《重修郡城镇朔楼碑记》、NN年《重修镇朔楼记》。三些碑文详细记述了宣化城和镇朔楼修建的历史和维修的状况,是后人了解宣化历史的宝贵文献资料。 镇朔楼上现存两块木制大匾。一块是悬挂在楼卜南侧的“镇朔唾-大匾,长6米,高2米,是1987年按照原样复制的;一块是清高宗乾隆皇帝 1745年巡视塞北木兰围场,途经宣化时亲笔手书的‘坤京屏翰”大匾,高2.4米,长6.6米,悬挂子楼卜北侧。寓意宣化是北京之屏障。大匾边框雕刻出腾云飞舞,状态各异的出海蚊龙。图案精美,刻工精细,加之苍劲有力的‘神京屏翰”4个大字,浑然一体,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悠悠五百载,风雨侵蚀,战乱摧残,也使镇朔楼累累受损。请乾隆五年(174年)和同治四年(186年)曾两次修缮。清乾隆五年修后,南匾存旧,北匾改为“筹边览胜”。1986年,国家文物局投资56万元再次落架大修。对瓦顶、梁架、装修、地面、墩台、券洞进行全面修复,并且重新油饰彩绘。重修后,镇朔楼以古朴庄重的姿态再现世人。同时还复制了长2.2米、直径1.5米的大鼓一面,置于楼上。1956年和 1982年,河北省人民政府两次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仕。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镇朔楼不仅成为古城宣化历史的见证,而且成为人们旅游观光的理想去处。古姿犹存、风韵依然的镇朔楼,向世人展示着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中华民族的古老文化。 清远楼 素有“第二黄鹤楼”美称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宣化城正中,又称钟楼,建于明成化十八年(公元1422年),是一座3层重檐多角歇山顶式的高大建筑。楼阁为3层,每层皆为朝向四面八方的十字八角形。清远楼总高24.5米,楼基高7.5米,楼高17米。清远楼四面出抱厦,楼阁又有游廊环护,游人登临至此,居高下望,整个宣化古城风貌可尽收眼底。清远楼内吊挂着一口明嘉靖年间所铸的八卦铜钟,此为宣府镇钟,高2.5米,直径0.7米,重约5吨。铜钟质地十分好,声音宏亮,可传数十里外。清远楼最高一层四面各悬木匾一块:南书“清远楼”,北书“声通天籁”,西书“震靖边氛”,东书“耸峙严疆”。 明代诗人毛朋曾用“河流曲泄沦漏岛,山势还依钟鼓楼”的佳句,来赞美清远楼的雄奇。日本学者伊东忠太博士在他所著的《东洋建筑史的研究》一书中,也对清远楼作过介绍站在高高的台顶卜,宣化全景尽览眼中,南北一条中轴线从楼下的券门内穿过,北至烟筒山,南临洋河。镇朔楼(即鼓楼)和拱极楼(即南门楼)巍然屹立在这条中轴线上,将清远楼衬托得更加雄丽! 从钟楼望鼓楼,中间的小街几乎还保存着历史的原貌。 宣府三楼”之拱极楼 拱极楼即宣化的南城门楼。在明代,宣化和大同是抵御蒙古入侵的重镇,事实上,这里也没少了打仗,公元1449年,土木之变中,明英宗皇帝朱祁镇被蒙古也先俘获,倾国之兵50万人顷刻间全军覆没,也先押着朱祁镇到宣化扣关,一时宣化守军人心浮动,在此危急时刻,驻守宣化的副将罗亨信,仗剑坐于门中,严令“出城者斩”。从而使宣化军民得以保全。他就是坐在这个门中。 宣化五龙壁砖雕 古城宣化众多的历史文物古迹中,有一座以五条巨龙为主题图案的砖雕影壁,俗称五龙壁。这座影壁雕刻五龙,是因为当时正值明朝第五位皇帝朱瞻基初登大宝,宣府知府与弥陀寺住持为表示忠于新任皇帝,决定修建这座五龙壁。 这是一种山式影壁,坐东向西,砖雕仿木结构,通高5米,宽4.15米,下面是由上、下枯,卜、下袅,圭角及束腰组成的须弥座,中间为砖柱、线枯子和方砖心,从方砖心向卜,依次为雀替、枯子、护栏、斗拱、压斗枕飞椽和瓦顶。整体建筑结构复杂,衔接自如。 整个建筑采用磨砖对缝砌成,无论从构件上,还是从布局卜看,都是非常合理的。整幅影壁采用了浮雕、缕雕工艺,将图案凸显出来,从而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给人以活灵活现的感觉,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立化寺塔 立化寺位于宣化城西南豆腐市街(原塔儿街)南侧,现仅存立化寺塔一座。该塔为五级八面,楼阁式砖塔,由塔基、塔座、塔身和塔刹四部分组成,通高15米。全塔造型别致新颖,工艺精细纤巧,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据考证,立化寺始建于元代大德年间,清代道光年间重修。据日本佛教日莲宗宣德会、大尊会提供的资料证实,1295年,日本僧人日持卜人西渡中国,元大德五年(130年),到达宣德城(今宣化),后创建立化寺并任住持。  始建后的立化寺,在日持卜人的主持下,曾盛极一时。当时,宣德府名士郑日昌多次拜渴该寺,与日持交往甚密,曾以银盆、瓷器等物赠与日持。日持也曾赋诗回敬日昌。日持传授的“南无妙法莲华经”也颇受众弟子的崇敬。元大德六年(1302年),信女余门李氏曾将“凤凰牡丹刺绣包纱”赠与日持。日持十分珍爱这件赠物,并用它包裹《南无妙法莲华经》的经卷和日莲宗创始人日莲大师的圣像。 宣化立化寺和立化祖师在日本佛教界很受崇敬。他们把立化寺视为日莲宗在海外的圣地。从1984年至1995年间,已有130批2400多人次日莲宗的信徒来到宣化,进行朝拜和祭礼。立化寺和立化祖师在传播佛教文化,增进中日友好交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日持卜人西渡中国,传授《南无妙法莲华经》,可与鉴真和尚东渡日本,传播中国佛教文化,并称为中日两国人民文化友好交流的两大历史事件,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民主政府旧址 在塞外古城宣化,有一处近现代文物格外引人注目,那就是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察哈尔省民主政府旧址。它位干古城宣化牌楼西街50号,是一座中西合壁的三进四合院。1930年,由天主教察、冀、晋、鲁四省五个教区联合在宣化城牌楼西街天主教堂(190年用庚子赔款所建)东侧修建了一处融会中西建筑风格的三进四合院,并在此兴办起“若瑟总修院”。这组建筑为砖柱带檐廊的砖木结构,中西合壁,布局合理,古朴典雅,整齐庄重。中院二层楼为典型的哥特式建筑,门岗、檐廊也带有明显的西方建筑风格,具有一定的时代特征。前院正房前后檐廊的清代平房建筑则更属罕见。三个院落的整组建筑占地6535平方米,建筑面积2881平方米。 哈尔省民主政府作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省级民主政府,有着极其重要的历史意义。1993年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开辟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宣化辽墓壁画 门票80块,太贵啊 宣化辽墓在市宣化区下八里村。为辽检校国子监祭酒兼监察御史张世卿的墓。由墓道、墓门和前后二室组成,室内壁画有80平方米,分布于墓室四壁和顶部,绘出行、伎乐、宴饮等活动,描写了墓主人生前是的豪奢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墓顶绘彩色星象图,它是以中国古代二十八宿为主,吸取古代巴比伦黄道十二宫之说,组成中外合璧的星图。壁画内容丰富,彩色鲜艳,年代准确,为我国已发现的辽代壁画中所少见。 汉唐古墓群 葬区距宣化城东南1公里左右,墓室建在地下4.6米。其中,3号汉墓规模宏大,墓室南北长18.6米,东西宽10.3米(未加墓道),墓室多达8个,占地面积98.7平方米(见图)。该墓的型制也很独特,墓门朝向东,并列建有双墓道、双墓门、双主室。两个主室之间有甬道连通。主室各自又有后室,侧室相连,成为二个相通的单元结构,从而构成一座完整的大墓。唐代墓葬在汉墓北侧,抢救发掘了4座,均为弧方型单室墓。此次发掘考古意义重大,这处特殊墓葬形式的汉唐墓群的发现,增加了汉唐代墓葬的类型,为研究一千多年前当地的生活习惯、葬俗葬志提供了重要依据。同时,大量出土文物反映了汉唐代社会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社会经济状况和手工艺品的发展情况,为研究古城宣化在汉唐时期的经济文化提供了宝贵素材。 宣化的古城墙 古城墙是长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赞为“其城雄阔甲于他郡”,是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宣化城历史悠久,战国至秦汉属上谷郡,宣化有城的历史始于唐代。它得以扩展,是在明王朝建立初期。当时,为了加强北部边防,明王朝在长城一线建立了九座镇城,称之“九镇”或“九边”。朱元璋之子朱木惠封为谷王来宣后,于明洪武27年(公元1394年)修建成设有七个城门的大城,从而形成了总长12120米的雄伟壮观、连绵坚固、驰名塞外的宣化古城墙

路过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发表评论 评论 (5 个评论)

回复 awa 2006-10-9 09:25
这个好,去吧~ 俺在天津呆过一个月,觉得那是个非常适合过日子的地儿,虽然此言论招来的都是白眼,不过还是这么觉得 :-P 听他们说话就觉得高兴~~
回复 zd3713 2006-10-9 11:55
你照了照片没?7能不能发来看看.我原来一直打算去那
回复 naughtybig 2006-10-9 11:57
去天津了?咋就感觉好了?
回复 梅朵 2006-10-9 12:32
你的帖子我也收藏了,看看元旦是否能去了.很想去看看! :-D
回复 猫薄荷 2006-10-9 22:20
这个咋回帖这么多~ :-D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