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遥行思
已有 45 次阅读2004-11-11 11:04
|个人分类:private
主题 平遥行思
作者 千江月
时间 04-10-10 14:20:37
晚上八点半,和同行分手,在平遥下了火车。从现在到明天早上的八点之前是属于我一个人的。从火车站到古城,只需十来分钟。一路无论大小酒店,都进去问住宿,没有特别价廉物美的,还是宁愿进大家都推崇的古城里住。黄金假期里自然不能象传说中那样有便宜得让人心痛的住宿,翻几倍都不能埋怨。果然古城里好多客栈都客满了,没有满的也价格高的惊人。所谓惊人,跟传说比、跟客房条件比、跟前几天便宜的不落忍的住宿比,它是惊人的。
正有些绝望时,经过了南大街(明清街)33号――文宝斋。可是我没有留意到,已经走过了,被斋主人李大姐叫住,让去看看房子。自然巴不得,都是自己主动进客栈问,还没有被人叫住呢,估摸是没有正式的住宿执照,先看看吧。条件不错,二人间、带卫生间、24小时热水,要价80,谈到40(比前四晚的总住宿费还要多),只是房子有些小,不过这对我不重要。
李大姐自称苏杭人、公公是画家。文宝斋其实就是一个提供餐饮、住宿的店,只不过店面太内敛,让我忽略过去了,并不买字画笔墨或其他经营。斋子主人大概是不太善于经营,门脸不突出,除了靠街的门面能知道提供餐饮,不特别留意不知道能住宿。即使餐饮也让人感觉只是提供茶水、咖啡的地方,不提供饭菜。所以餐间一直很泠清,我住进来了,也几乎忽略了我是可以在这里吃饭的。第二天找餐馆吃早餐,发现价格高的惊人(太原4元的面食到这要28元!),谈了价以后还是难以接受。才想起文宝斋应该也有,在那里住宿应该能优惠些。返回去问,最多八折,比在另一家店谈好的价还高不少。晚餐时在另一家店谈到了6.5折。第二天,同伴来了后,李大姐问得我们还想住一天,要把房价加到80元,说前一晚只是算我一个床位,显然是想在白天看看能否卖个好价钱,这很让我反感。收拾好包退房,李大姐又找个台阶说介绍另一个房间,要的价更高,最后以50元住原房间。不想为了找房耽误当日的游程,也就算了。虽然理解,但没办法恢复原来对她的好感。
话说住宿搞定,短信明天的同伴,即出门继续逛古城的夜晚。早在一进城门时就感觉到浓厚的古韵古味,人还是现代人,车也是环保的电瓶车。街上没有现代的白光路灯,只有一路的大红灯笼、中间点缀着几盏昏黄的灯泡。街边店铺是古式建筑,很多是明清留下的,没有经过任何修饰,有的也仅仅是稍微刷新了一下而已。店牌都是古香古色的,透着古韵,好象每个店子都是百年老店。看到“上海蛋糕”的老牌子,心里竟有一丝的感动,仿佛她就是为了等待我才一直在这里坚持,并且继续坚持着。
平遥原是一个古代金融中心,镖局、进而票号林立,富甲四方。现在除了几家成为供参观的博物馆,其他都变成客栈、店铺了。过去的平遥已成为历史,当时票号的经营管理放在现在,很多的现代企业家、经营管理者都要汗颜,可惜这些都成为历史没有在中华发扬广大,现代人仍然要交昂贵的学费去学习、历练几百年前就已存在的管理理念和方法。传承一直不是中国人的优点。真是俱往矣,历史不敢缅怀。
现在的平遥有三宝:推光漆、牛肉、长山药。作为具有古代韵味的现代旅游景点,很富古味的店铺也主要是客栈、古董店、推光漆器店、卖牛肉、山药粉的店铺,另外夹杂一些糕点店、布鞋店、小玩意店等。因此,这些店子不需要一一逛过,都大同小异。只是我担心:游客是来游玩的,感受得是这里的古味,除了打尖住宿,谁会买很多东西呢?这些店怎么经营,靠了绝少部分有兴趣的人,毕竟不够,怎么坚持下去?听说政府计划2008年前要把这里的居民全部外迁,以后里面的人全部着古装,进城的游客要用人民币换成古钱才能消费。真不知道未来的人民是否天天去旅游、高消费、买些艺术的玩意就能发展生产力。
看着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中中外外的游人,在挂着大红灯笼的街上踞足照相,我感受着出行带给我的感动和快乐。这是自由的快乐,想停就停,想看就看,想搭讪就搭讪,想表现文雅也可,想粗俗一点也行。尽管喜欢这种快乐,我还是愿意与人同走,有点依赖的意思,当然也有安全的考虑。
平时店铺十点就打烊了,假日期间,都到了十一点才上门板。根据一个守档铺的高二学生的解说,街上还有不少游客,就迟点关门了。古城不大,很快就能把主要街道逛完。其实,这样的古城,是需要慢慢来品位的。只是,我们大多是匆匆的游客,浮光掠影地游览一番,就匆匆而去了,把这座古城留在背后,等待下一批客人的到来。尽管繁华,仍然寂寞。
洗刷、就寝,一夜无事。6点醒来,竟然在这个古城想看央视新闻,在家本是不怎么关心央视每天在说些什么。待到装扮完毕,准备出门再游晨曦中的古城时,邻房的游客过来敲门,问能否把电视声音调小。原只想夸张地听听新闻,竟没留意房子的隔音效果。
早晨的古街少了夜晚的繁华热闹,清净乃是另外一种味道。收门票的景点、博物馆要八点才开门,工作人员则早在清扫地上的灰尘,一如幼时在老家只是扫地,没有拖地之说。除了客栈、早餐摊,其他店铺都还没有开门。游了一半的城里、一半的城外,穿越古城墙门的感觉好象在穿越时间隧道。厚厚的城墙门让人领悟历史的厚度,踏在山西的土地上,让人感到作为中国人的那份很浓很浓的骄傲。她有那么厚、那么厚的历史,而这些历史现在就在眼前,看得见、摸得着。
八点刚过,同伴发来短信:已经到了我住的客栈门口。这一天,主要就是参观各景点了,同伴凭着过期的研究生证,竟买到了一张学生票,这在北京是不太可能的,北京很多地方有效研究生证也是不能买学生票的。通票包括20个景点,好几个景点都要求检查学生证,没有一处提出异议。
对于旅游买票,我一直有个矛盾的观点。不是有钱人,既想玩,又想省钱,要能少花钱多玩才好。此番山西行,除了平遥古城,其他地方都跟着别人沾了他人学生证的光。但是,心里又有些矛盾:尽管不是高收入阶层或者有钱人,毕竟是中青阶层,应该是为这个社会合理支付消费的人,已经过了或者还没有到享受社会福利、优惠的时候。因此,对于逃票、用学生证这类行为总有些觉得不然。而景点的定价,会考虑很多因素,并不会定价很离谱。当旅游还是一个较高消费时,常常要用高价弥补客源,用旺季弥补淡季。但自己消费时,总还是希望能这样少花钱。到现在,我仍然很困惑。尽管自己一个人时比较规矩,但有群体活动时,总还是想一套做一套,跟风了。
尽管没有时间安排,可随意,但还是很匆匆,20个景点,一天转了十几个,走马观花而已,其余的也不想再转了。也许是假日最后几天了,人不是很多,但还是很容易蹭到解说。游览观赏罢了,想了解得更详细,需要两天。还想好好体会的话,时间就要更长了。到了下午,腿都走得没劲了,除了对历史的感叹,没有太多感觉。最感叹的自然是林立的票号:遍步全国,通达外夷。用的都是智慧和严谨、科学的管理,并没有现在先进的交通、通讯工具。
晚上买了慈嬉太后喝过、赞过的老字号黄酒,挑了一个靠窗户的桌子,点了长山药,坐看古城。吃过饭、饮过酒,依旧是逛夜古城,在店铺里逗留则久了。反反复复,从昨晚到今晚,古城主要的街道怕是经过了七、八回,明清街该有十来回了。这在任何一个游玩的地方都没有这样过,而明早还是就要离开了。
(向晋南同行汇报全部游程:6日早上骑单车去了离平遥火车站5公里远的双林寺,这是此行第二个我感觉最好的地方,那里的泥彩塑和广胜寺的壁画是我此行印象最深、最令我感叹而踞足的。双林寺40分钟足够,蹭导游走了一圈,又自己再走了一圈。中午到祁县乔家大院,下午3点多到太原,买了6点多的火车,硬座回京,中间去书里介绍的太原面食店要了七样面食,小半吃,大半浪费。)
主题 :)
作者 小A
时间 04-10-10 14:29:22
=================
我是一只来自南方的猪....
=================
主题 快是快,可是连个“挖哈哈”都没有:(
作者 千江月
时间 04-10-10 14:35:02
主题 阅
作者 布布
时间 04-10-10 15:37:37
人应当赶紧充分的生活,因为意外的疾病和悲惨的事故,随时都会夺去他宝贵的生命。
―――― 珍惜一切吧 !
主题 已阅,自己玩的还挺开心。
作者 帕亚
时间 04-10-10 19:08:31
主题 平遥是个好地方
作者 xiaoFang
时间 04-10-10 22:52:27
01年元旦去平遥的时候,还没有学会讲价,在内城住了80/晚,现在看来真是冤大头阿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主题 平遥的牛肉,太古的饼,清徐的葡萄甜个嘤嘤
作者 清风一笑
时间 04-10-11 09:27:54
千兄没有尝尝平遥的"碗秃子"么?就是长得挺像"凉拌灌肠"的那种
还有这位兄弟的面,不错喔 :)
... ...
---------------------------------------------------------------------------
主题 兄弟我尝了,所有希奇古怪的面都有趣得紧呐。
作者 千江月
时间 04-10-11 11:00:10
6日全程下来,大概近20种面食。
--------------------------------------------------------------------------------
主题 这桌不会是你一人儿点的吧,没看出你这么FB阿!!
作者 Jay
时间 04-10-11 13:03:00
主题 哈哈
作者 千江月
时间 04-10-11 14:06:12
没看文章吧,两双筷子呢,――哦,还有一双公筷。
七样面食,一份过油肉,一份凉菜,还有五样卤料。
吃饱了才想起照一张的――阿弥佗佛!
怕表现太腐败了,和帕亚一拍即合,遭你妒忌:)
主题 看偶还认识几个?
作者 清风一笑
时间 04-10-12 07:03:25
左面最大的那笼是稍梅(烧麦),它上面那小笼是油面栲栳栳(好像白面掺多了啊),它下面那碗是猫耳朵(可是形状又有点像是抿咯抖),中间那三碗从上到下是贴巴咕(拨鱼儿,不过这么长的可能是用盘子溜出来的,没用砧板),刀削面,沾尖子(这个拿不准),还有凉拌灌肠(偶说的那个"碗突则"应该用碗不是盘),过油肉(长这么大,偶知道的山西"菜系"的唯一炒菜),吃面的调料是"两样"
偶都快成丐帮的了吧,真的咽口水的说
... ...
主题 你去了几个地方呀?糊涂了。
作者 sunyang
时间 04-10-11 14:39:25
主题 现在要见到老大的帖子真不容易,向您汇报一下:
作者 千江月
时间 04-10-11 15:09:20
9月30日――10月4日行程见帕亚游记:
http://lvye.7766.org/modules/lvyebb/viewtopic.php?view=1&post_id=950036
10月4日晚在火车上和大伙分手,第一个分队出走平遥(见本主贴);其余七人中四人晚我30分钟叛离领队出走祁县(尚未有游记); 其他二人坚定跟随领队到太原参观晋祠(仍见帕亚游记)。各组到京时间则反过来:7日晨、6日晚、5日晚。
主题 推光漆是什么东东?
作者 老雨
时间 04-10-12 09:14:50
关于逃票和你的感想相同,我们这次去河南也是侃价,但是总觉得那里人挣点钱也挺不容易的,特别是在悬崖峭壁上修的栈道什么的,应该收费。
主题 推光漆器――现 在网上找的
作者 千江月
时间 04-10-12 10:30:10
据记载,平遥制作推光漆器始于唐代开元年间,具有悠久的历史 。推光漆器是一种工艺性质的高级 油漆器具,以手掌推出光泽而得名。平遥推光漆器外观古朴雅致、闪光发亮,绘饰金碧辉煌,手感细腻滑 润,耐热防潮,经久耐用,诚为漆器中之精品。平遥推光漆器的生产,分木胎、灰胎、漆工、画工和镶嵌 等五道工序。木胎车间使用松木做出各种家具的木胎后 ,灰胎车间就用白麻缠裹木胎 ,抹上一层用猪血 调成的砖灰泥,这叫做“披麻挂灰”。底漆多以墨黑、霞红、杏黄、绿紫为主,上面绘以具有民族风格的 图案,如古典小说、戏剧中的故事人物、古代神话、传说中的故事人物等等,或描金彩绘,或刀刻雕垫, 或堆鼓镶嵌,线条流畅,色调和谐,富丽堂皇。漆工车间的工序是非常细致和复杂的。在灰胎上每刷一道 漆,都要先用水砂纸蘸水擦拭,擦拭毕,再用手反复推擦,直到手感光滑,再进行刷漆,多则刷七遍,少 则刷六遍,其后的推擦就更细致了。先用粗水砂纸推,再用细水砂纸推,用棉布推,丝绢报,卷起一缕人 发推,手蘸麻油推 ,手蘸豆油推,掌心反复推 。画工和镶嵌车间,对技术的要求更高,画工必须学习绘 画四年以上, 掌握了绘画的基本技巧 ,才允许在漆面上勾红点翠,独立操作。刻绘工人的刀锋,要求象 笔锋一样,粗细相间,深浅适度,起落自如。镶嵌原件的制作台上,团团烟光紫气,叮叮有声尝,工人们 把河蚌壳、螺钿、象牙以及彩色石头加工成各种原件 , 由镶嵌工人根据图案的要求.巧妙地镶妥粘牢。 凭眼力,凭心细,凭感觉,凭次数,直到推得漆面生辉,光洁照人。 现有品种多为高档屏风 、挂屏、电视柜、大小衣柜、角柜、酒柜、陈列柜、首饰匣等。平遥推光漆 器,先后获全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银杯奖和金杯奖、世界博览会优质产品奖.产品畅销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
对于买票,窃以为无论容不容易,都应努力用合理的方式以优惠的价格购买消费。
[url=http://www.lvye.org/modules/lvyebb/viewtopic.php?post_id=952581&id=plan&view=1]http://www.lvye.org/modules/lvyebb/viewtopic.php?post_id=952581&id=plan&view=1[/ur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