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要做守夜人
已有 22 次阅读2005-8-21 19:08
感受之,转贴
“一个人的需求随时会改变,所以我建议:每年至少要和你的寿险规划师通一次电话,最好见见面,让他知道你换工作了、你的收入增加了、你当爸爸了等等改变。一般我们的寿险规划3年后要有一次大的改变。”
我们原有的保险意识对吗?
我们会正确购买保险吗?
我们有自己的寿险规划师吗?
我们买的保险能够保障受益人的生活吗?
我们会挑选一个专业的寿险规划师吗?
当有人告诉你:虽然你买了不止一份保险,但你基本上都买错了。你相信吗?
一连串儿的问题过后,笑眯眯的齐莱平又为记者列出了一串无法让人笑起来的数字:普通人能看到的:北京地区20―45岁的白领人群中,几乎一半人购买了保险,单件年平均保费3000元,而且每月平均卖出个人寿险保单数为:8―9万张;普通人看不到的:这些保单的件均保额只有4万元。
[b][size=medium][color=CC0000]很多人买错了保险[/color][/size][/b]
当不幸事件发生时,你认为这4万元人民币够吗?理论上讲,保额应该是个人年收入的8―12倍才对。我们先按北京地区20―45岁人群月均收入3000元计算,他的年收入是36000元,那么他的保额需求就应该是:30―45万元。
据我们掌握的统计数字中,还有更让人担心的:每年北京地区新生儿童大约11万,而同时每年死亡人数近20万,其中一半以上人死亡原因并非终老。也就是说,仅北京地区,每年至少有10万人发生了不幸。但是,他们购买的保障只有4万元!
当不幸发生时,我们马上知道了保险的重要,但我们知道另一件事吗――自己的保险买得对吗?自己买的保险是自己需要的吗?齐莱平告诉记者:在已购买保险人群中,无论北京、上海还是其它大城市中,80%以上的人都买错保险了!
保险有别于银行存款或共同基金投资,就是因为它有一个独有的东西――保障,但大多数人,只关注保险中的利息收入,而不看保险首要的保障功能。这不是件好的事情。
[b][size=medium][color=CC0000]购买保险的正确方法[/color][/size][/b]
我们通常见了面会问:你买了保险没有?但几乎从不会问:你买的保险适不适合你呢?这就像我们买衣服,不能只考虑这件衣服能保暖遮体就行,更重要的是适不适合你穿才对。
买保险的第一要素是看这个产品是否适合自己的需求。一个20岁的年轻人和一个40岁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他们的保险需求肯定是不一样的,真正专业的做法应该是这样的:
寿险规划师来到了一个家庭或一间办公室后,第一件事是设法了解他的受访者的背景、经济状况、收入以及他的家庭状况,了解受访者希望什么时候退休?希望他的小孩受到什么样的教育,他家庭财务的总体收支等等情况。 然后进行分析,进而做出判断:这个人是否有保险需求?
最后这位寿险规划师会提交给受访者一个报告或者建议:他本人及家庭的保险需求究竟在哪里?
同时,这位寿险规划师要让受访者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到:自己是一个寿险专业人士;所服务的公司是一家专业公司,提供给受访人的分析报告是专业可靠的。
当上面的工作程序完成之后,才会进入到推荐具体保险产品的阶段。与以往我们接触的保险购买方式相比较,新方法最大的特色在于:必须站在客户的角度,去了解他的需求,知道他的未来计划,然后提供一个解决方案。这个解决方案意味着:今天买了这个保险,就可以让你放心了。
[b][size=medium][color=CC0000]挑选信赖的寿险规划师[/color][/size][/b]
其实严格说来,在中国,只要是经过保监会核准的产品,无论它是中资公司还是外资公司,基本上大同小异。最重要的是,要找到适合你自己的、值得信赖的、专业的寿险规划师。他会为你做些什么呢?简单来说,是一项计算:在中国,目前储蓄约占居民收入的1/3。通常大多数人会把自己储蓄的钱分成三等份,一部份是紧急时可以立即变现的短期资金;另外一部分是中期资金;最后一部分是长期资金。保险属于一个长期投入的资金,理论上这一块资金数额是你收入的10%,用来支付保险费。
以北京地区一个白领家庭为例,这个家庭的完全保险需求为50万元,然后假设这个家庭中夫妇俩人的年收入为6万元,那么这个家庭可以拿出6000元购买保险。请注意,专业做法是,还需要根据两人对家庭收入的贡献度再来细分这6000元,若夫妇俩人收入平均,则支付的保险费也平均,若有不同,支付的数目也要相应改变。这样下来,就基本算出来了这个家庭的总保险需求。这就是我们说的寿险规划师在准备卖给你一份保单前,为你做的专业“需求分析”。这其实也是中国的老百姓渴望能有的一个与以往不同的寿险服务。
链接:
评估一名寿险规划师,有如下指标:
1、有没有代理人执照;
2、人品是否可以被信任;
3、他谈的产品是否符合我的需求;
4、是先和我谈需求还是先谈热卖的产品;
5、他的专业程度究竟如何;
6、他的背景我了解吗;
7、他所服务的公司我了解吗;
8、他是否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