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绿野自助户外活动网站 返回首页

绿光的个人空间 https://www.lvye.org/?41097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拿什么送你,我的蓝色风铃?

已有 56 次阅读2005-11-26 21:39 |个人分类:在路上

喜欢蓝色,不是为了那份忧郁,是为了澄澈的晴朗,是为了宽厚的深沉。你是不是有相同的喜好――天空越蔚蓝越想抬头看?你是不是也喜欢基耶斯洛夫斯基的《蓝》?我被它纠缠,不知所以,心里放不下它如同放不下你。基耶斯洛夫斯基说《蓝》这部电影讲的是自由。我却感受不到,我觉得这是一部有关忘记和记忆的电影。你说生活最重要的是要快乐,你告诉我忘记更快乐还是记忆更快乐? 有些人会对我说羡慕我――比她们自由,我往往是一笑而过,因我不知道什么是自由。刘小枫在《沉重的肉身》里表述:外在的自由是liberty,内在的自由是freedom,限制liberty的是社会化的各种条件,人们可以通过各种社会制度的安排、政治行动改变这些条件;限制freedom的是人自身,而人的自身是无法按人的欲望或意志来改变的。看看,和我相比的那些她们不是和我有一样的外在“自由”?那么,可不可以换用另一个词来表达外在自由――自在。而内在的自由,就是总让我感到无力感的一种东西,因我感受不到什么是自由。你最爱自由,你能告诉我什么是自由吗? 让我们完整的读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原话――《蓝》这部电影讲的是自由:人类自由的不完全。好像清晰一些了。 故事不必再重复。前半部电影是关于忘记,她要完全与过去再见。茱丽叶有看似完全的自由。简单的人物关系――丈夫和女儿在车祸中死去、母亲老年痴呆住在老人院,让她不必和别人发生联系,可以不必理会邻居的联名签名,可以闭上眼睛看不到费力扔瓶子的老妪;丰裕的经济条件让她可以作自己想做的事情或什么都不做。在行动上,她毫不犹豫的别过头去,她不看以前的照片、她不去墓地祭奠、她搬离旧家甚至把房子卖掉;在身体上,她仿佛是要抹掉丈夫给她留下的印迹似的和奥利维耶发生关系;在心里,我不知道她是不是能够不去回忆,那些音乐会告诉我们。而她并不拥有完全的绝对的自由。在社会层面,人必不可少的和周围发生关系。毁掉的乐谱被人复制,使得奥利维耶想把《欧洲统一颂歌》完成;暗恋她的奥利维耶把关于她丈夫与情妇的照片在电视上公开不能不说是没有用心的;因对周围冷漠而偶然发生的拒绝签字却使她和脱衣舞女彼此靠近。生活的偶然,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街角等待你的是什么,她被裹挟着不能脱离过去。脆弱的她用力的向前奔跑的时候,目击车祸发生的安东尼手里握着她的项链从过去跑向她,让她在与过去分离的道路上不得不放慢些脚步,而安东尼在片中的出现类似于《十诫》中的小伙子,也像是基耶斯洛夫斯基自己――“我喜欢观察生活的片段,喜欢看这样的电影:即在电影中我只能瞥到生活的一小部分,不知道它如何开始与结束。”街头的艺人用笛子吹响她丈夫的《欧洲统一颂歌》,怎么可能不唤起她的回忆?她问他你怎么会吹这首曲子,他回答是自己作曲的,你想到维罗尼卡了吗――我一直觉得,自己同时在两个地方,即在这里,也在那里。在她自己的内心,一定是没有那么决绝的与过去告别,陪伴她的蓝色风铃时时用幽蓝的光照在她的脸上,一定带着过去的种种投射到她的心底。蓝色游泳池里游泳,音乐轰然而起她仿佛被击到潜入水中,厨房中令她害怕到要搬家的小老鼠一家,我想我可以看到她内心的孤寂。自由吗?完全没有捆绑的自由,要多么强大的心?没有人,可以对他说,我爱你,我恨你,永远的失去联系,尽管你知道他就在那里,可是你不知道你们的距离有多远,可是不是我和你,而只是我或者你。我们无法改变自身的欠然与自身的过去,我们永无绝对自由,个人的自由就是要与别人的疏离,若要温暖与安全,不可避免要失去部分自由。 你总说自己是曲高和寡,你感到孤独吧?可是你有更大的自由不是吗?你越少和过去发生关系,那么,你向前走的时候羁绊更加少,你走的更加坚决。遗憾的是,过去已经存在了,我们永远也不能改变,也无法忘记。无力,极端的无力。 后半部茱丽叶重新回到轨道中生活,契机是她发现丈夫的情人有了孩子。也许至此她发现过去还在继续,直至将来,无法割断,只好面对它,给过去一个出口。奥利维耶在爱着她,仿佛过去她爱着丈夫一般,愿意为爱着的人做事,甚至是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幸好,他重拾了自由,他要写自己的东西。这一次,茱丽叶又和他在一起了。此刻,响起了这样的歌声: 我若能说万人的方言,并天使的话语,却没有爱,我就成了鸣的鼓锣、敲的钹一般。我若有先知讲道之能,也明白各样的奥秘,各样的知识,而且有全备的信,叫我能够移山,却没有爱,我就算不得什么。我若将所有的周济穷人,又舍己叫人焚烧,却没有爱,仍然与我无益。 爱是持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是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 爱是永不止息。先知讲道之能终必将归于无有,说方言之能终必将停止,知识也终必将归于无有。。。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爱这三样,其中最大的是爱。 《哥多林前书》13:1―13 刚开始,我对忘记耿耿于怀,因为我没有能力忘记,《蓝》说忘记是不可能的,我心里平静些了;可是现在我有更大的惶恐,不能忘记是依靠什么重生呢?是爱么? 你信靠什么?你信神么?你信智慧的原则么?你信自身的欲望么?至少,还有爱可以信靠,看到最后的镜头,你可以安然的把手放在爱人的手里,你可以安然的躺在爱人的身边,如果不是现在,那么也不会很远了,至少你有信。 基耶斯洛夫斯基说自己不懂音乐,可是他拍了有关音乐的电影《蓝》和《维罗尼克的双重生活》,这要归功于他的合作者作曲家――普列斯纳,他们彼此能够懂得,他们是生命中的知交,所以这两部电影里都有一种特别感动人的力量,不仅仅是电影本身表达的情感,与影像呼应的是音乐恰当的表达着电影里人物的情绪,并直达你的内心,你觉得你在音乐中上升,一只手快接近天堂了。 基耶斯洛夫斯基不是伟大电影的大师,刘小枫说他是一个叙事思想家。他描述的是灵魂、梦、直觉、死感,你有没有试着说出来,你会发现很难。他让我们直面我们的内心去询问自己的答案。 (看电影时有很多感觉是不能明白的,是不能表述出来的,随后翻看了刘小枫的《沉重的肉身》,这应该算是读后感)

路过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回复 遥遥无期 2005-11-26 21:55
我原来以为是妥耶妥夫斯基,仔细看才发现是基耶斯洛夫斯基,前者是个游走在疯狂与正常的边界的人,至于后者,不了解......在我的感觉里,总应该谨慎的谈灵魂,谈信仰,谈宗教和人性给人的感觉,因为它们总是很沉重的,复杂的人类的内心,复杂的电影和由此给人带来的复杂的观感.........
回复 绿光 2005-11-27 08:14
你说的对,是应该谨慎,但是我说出来是因为我在说的过程中才会清楚些,是因为我在寻找,也许这样的态度有些太轻佻。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