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同学发达了
已有 31 次阅读2009-3-3 00:30
|个人分类:private
上个周末依依不舍地送走悍马后,马上就被发小肥琛接去了广州某个郊区,因为小学同学叮当主动做东,要对我们一帮同学来个吃喝玩乐宿一条龙全包的热情招待。
叮当这厮发大达了,垄断了某市的建筑业,买了别墅买了路虎。肥琛在车上告诉我。这个消息于我相对有点意外。因为前些年我还听易奕说起叮当,说是叮当开了个建筑公司,欠了别人一屁股债,让我们别借钱给他。
叮当是我的小学同学,但我们不是在一个大院里长大的。因为他的父亲只是我们大院里,一个非常普普通通的厨工。叮当的成绩一直不太好,年纪小小就有严重的眼袋,样子也是木头木脑的,在班里从来都是最不起眼的一个。
叮当的中学是在一所普通学校度过的,高中毕业后他读了一所职业学校。这么多年来每次小学同学聚会,叮当倒是没有一次不来的。其实我们这一帮小学同学,中学也大多是在同一学校,绝大部分的同学都读了比较好的大学,象叮当一样的职校生是少之又少的。
叮当比我们早出来工作,一开始在建筑工地做施工员。一年又一年的同学聚会,有些同学们是越过越好了,有些同学是觉得自己没混好,所以总是有些同学对聚会很高兴致,也总是有些同学借故不来了。也许是大多数人在同学聚会的时候,都希望让同学知道自己光鲜地活着,都希望迎接同学羡慕的目光吧。而没房没车的叮当却是每次都来的,在同学之中他不聒噪不拘谨,跟谁都能笑眯眯地说上几句。
每个人就像是一辆车,品牌是父母给予的,性能是成人前形成的,学识就是人生的油料,阅历是人生的水箱,兴趣是人生的润滑油,而做人态度,是决定车子行驶的技术水平。
在这个世界,永远没有公平。
叮当与我那些家境优越名校毕业的同学相比,似乎没有什么先天和后天的优势。这么多年来他怎样在事业上的打滚摸爬,他从来没有跟我们透露过半点苦楚。但是我知道他今天能走到这一步,他比我们这帮同学付出的要多的多。菲菲曾经问过我:你觉得怎样才算成功?我说:赚大钱是普世认同的一种成功标准,虽然说世俗点但无不道理,因为赚大钱不是常人所能为的。而我认为的成功标准是:达到你预设的目标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大伙也许会说:建筑业最能产生爆发户,叮当的发达跟运气有关。以我多年来对建筑业的了解,随着建筑业的法律法规逐步健全,大企业的垄断化经营,这几年私营企业还能大赚一笔的少之又少。我不知道叮当是怎样在一片腥风血雨中扎起的,我只知道强权社会中,小人物的命运和出路完全控制在别人手里,我们做的每一件小事,都是在给自己争取信任获得机会做准备的。从个人事业角度上来讲,工作其实就是给自己干的,机会从来只给有准备的人。
我觉得叮当每次都来参加我们的同学聚会,也是在为自己的事业做积极的准备的,毕竟从小一块长大的伙伴和同学,是我们每个人最宝贵的人脉资源。
我非常欣赏叮当当时的心态。你混得好与不好,不是你逃避就能改变,如果逃避能改变现状,能愉悦调剂心情,这个社会就会有很多个快乐的逃避者。而逃避者恰恰是首先因为不快乐,而后才无奈地成为逃避者的。如果你想要做成什么事,你就必须走出自我的天地,去接触各种各样的朋友,回避一个人,就是关闭一扇窗。如果因为觉得自己混得不够好,老是把自己包裹起来,你的圈子就会越来越窄,最后变成孤家寡人。
只靠自己单打独拼就能做好的事情不是没有,但古人云成事在于天时地利人和不是没道理吧?
当看到叮当开着range rover来接我们的时候,易奕的脸色有了那么一点点地复杂。
如果把易奕和叮当对比一下,实在是非常有趣的事情。实在太困了先写到这里吧,有关易奕的故事我们下篇讲。(我似乎已经看到一干同学举着板砖对俺怒视:你丫欠有题目的文章已经好几十篇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