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我太敏感了
已有 27 次阅读2009-3-27 20:31
|个人分类:private
今天凌晨2点07分,接二连三地收到短信:
阿盐我生完气了,我爱你。
记住我的书全都留给你,你全权处理吧。
我的身体很糟糕,我想在猝死前把这些话告诉你。
如果不是这三条短信,此时的我应该和阿禧,基诺他们这帮好兄弟一起,大伙围坐在西江的岸边,吃河鲜饮美酒讲旧事说未来的,但现在我坐如针毡烦躁不安哪都去不了。
这三条信息都来自我的一位好友。今天我和另外一个姐妹根本无法工作,电话里MSN上我们不断地商议着,如何给身体和精神都濒临崩溃的好友,一些力所能及而又行之有效的帮助。
好话坏话说了一箩筐,这位好友拒不相见,我们只好这样干巴巴地等,又担心好友和上次一样做傻事。
我没有心思吃饭。
烦躁之时我无意看到一篇博客,看完之后让我感到非常不舒服。于是我给作者写了以下回复:
抱歉,你的博客让我看到了许多可能导致我不舒服的解读:楼主的意思是你也抑郁,但你扛住了?那么说你比海子坚强?又或者死于抑郁,太可爱了?
抑郁症是一个我非常不愿意谈论的话题,许多年前我们广绿的一个兄弟死于抑郁症。也正是由于事后有一个兄弟提到这词时,言语间洋溢出些许的谐谑,导致另一位兄弟愤怒到在网上发话:以后再有对死者不敬的言论,见丫一次打一次。轻薄抑郁症这个词的兄弟也是条汉子,也在网上回话:说错我认,被打我认!结果我的这两个好兄弟,至今老死不相往来。
话扯远了。
摘录一段话:”这些年不断听到有人自杀的消息,而且大多为女性。听到这些消息,我总是沉默而难以认同那些是是非非的议论。事实上,一个人选择自杀一定有他或她之大不幸的根由,他人哪里知道?更何况拒绝一种生活也是一个人的尊严与勇气的表示,至少是一种消极的表示,它比那些蝇营狗苟的生命更像人的生命。像一个人样地活着太不容易了,我们每个人只要还有一点人气都会有一些难以跨过的人生关口和度日如年的时刻,也总会有一些轻生放弃的念头,正因为如此,才有人说自杀不易,活着更难,当然不是苟且偷生的那种活。
莎士比亚在《哈姆莱特》中曾提出一个无法选择的难题:活还是不活?活下去就要“忍受人世的鞭挞和讥嘲、压迫者的凌辱、傲慢者的冷眼、被轻蔑的爱情的惨痛、法律的迁延、官吏的横暴和费尽辛勤所换来的小人的鄙视。”不忍受这一切而挺身反抗呢?如果死亡真像一睡了之那么宁静也就好了,但谁知道这一睡之后会做什么梦?谁知道那死亡之地是个什么样子?也许死比生更糟?谁知道呢?因此,我们说那些活着的人和那些以死反抗的人多少都是令人尊敬的人,因为他们有自己的决断和承担。“
这段话来自人大教授余虹的《一个人的百年》。写完此文不久,余虹也以自杀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德国诗人里尔克曾慨叹一切存在者都处于无庇护状态,人尤其如此,也正因为如此,人需创建自己的保护以维护生存的安全。人的庇护从何而来呢?现世的社会和彼世的信仰,前者给人以生之依靠,后者给人以死之希望。
所以不管生还是死,都需要勇气。赴死与苟活,都是自己的选择,而每个人的每一个选择,都值得尊重。热爱海子的人,在这个特殊的日子,请默念他的诗歌来表达对他的怀念吧,轻视海子的人,在这个特殊的日子,请收起你们喋喋不休的嘴,来表达对死者的尊重吧!
发完之后我就后悔了,再一次认真地看这篇博客。感觉到作者的字里行间游荡着若隐若现的灰色。我是不是误读了他所说的“太可爱”?正如我们总以自己的视角去误读海子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