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了革命了
已有 20 次阅读2011-1-23 22:19
|个人分类:private
年前总是忙到鸡飞狗跳的时候,当俺在文件堆里无意抬起昏花老眼,发现俺单位最潮的那位80后小帅哥的MSN签名变成了这样:子弹飞得真爽,以后只粉姜文!这个时候《让子弹飞》已经快要在广州落画了。
前些天看广州电视新闻台的G4出动,有记者就“幸福广东”的潮流话题采访一位在东川街市买菜的师奶时,这位年过花甲的肥师奶竟然用粤剧数白榄的行腔说:而家样样都话升价,D物价就似子弹飞,期望飞一阵就好啦,几时唔飞就几时有幸福咯!
在电视机前的我不禁悲从心来,想起上次夜登白云山跄跄三人行,在鸣春谷广场铺上地席后,花妹悠悠分别坐在我两侧给我上政治课,一顿数落我隐藏在内心的痛:98年就上网,网恋没搞一次;99年去西藏,艳遇一次没有;00年好歹户外了,混到如今还是极不知名山友。瞅瞅这边那谁谁谁,新疆一回就捞着个老公;看看那边那谁谁谁,吃住户外呢条水转画快过揸火箭啦!你总是貌似最潮结果却总是啥都没捞着,说到底还是你反应太慢出手太迟!呜咽着听完肥师奶发完肺腑之言,我这厢几乎嚎啕大哭啊:我他妈的又落后了!
赶紧找出单位发的电影票,俺马不停蹄地往电影院奔,终于在子弹飞了好一会就要消停的当儿,俺跑啊追啊气喘吁吁地掐住了它的尾巴。
电影看得我挺乐呵的,露齿大笑N次。散场时旁白一青靓白净男脸色阴沉,恶狠狠地对他的女友说:他妈的我们受骗了,姜文就一装逼犯!然后对正张着四万咁口的我投来不屑的一瞥,俺立马臊眉搭眼地心虚起来:难道我的观影水平又脱离广大人民群众啦?!
周五和DD在线上闲聊,俩人腻完做菜就腻女人,临到下班的时候我问DD:《让子弹飞》看了没有?感觉怎么样?DD把皮球抛给了我:我想听听盐盐怎么评价这部电影。
怎样去评价这部电影?我给它的定位是:是一部操作成功的商业娱乐片。商品社会最成功的一招,也就是将反对商品社会的声音也变成商品,在这个社会,你反商品的调门越高,商品社会越觉得你是一个财源,靠反商品社会的声音发财比唱流行歌曲还容易发财。所以,就像青靓白净男一样,对于任何一个要求导演给出诚意给出功力的观众来说,他显得如此刻薄,是有理由的。
首先讲内容:针砭时势、映射当下、号召革命。。。。。。观众们兴奋地大喊:我看见了,我知道了,我懂得了。。。。。。一堆堆男女文青群情激涌热血澎湃,拎着一串解读出来的明示暗示线索布头,喜不自胜乐不可支地和姜文导演“英雄所见略同”起来,我不知他们会不会借用史学家克罗齐的话来诠释自己的欣喜:“所有的历史都是当代史。”也许美国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这话更给力:“所有的宏观历史都是自传。”
姜文拍摄此片似乎有比娱乐观众更大的雄心,他立志要把原著内容做为一个平台,将他那过剩的正义感彰显在这部批判现实主义的电影中:姜文在影片里为了引起“集体亢奋“,何止是卖大力丸一样出力整整吆喝俩小时,胸口碎大石可是片里屡用屡使的桥段啊。男性沙文主义+革命造反有理,这一点其实对普通观众最有煽动性,动不动就这么扇乎群众实际上是不负责任的,影片结尾当姜文的高大背影消失在好莱坞式的政治正确里,观众们也在被注射了一针道德兴奋剂之后心满意足地离去。难怪程益中会在围脖里刻薄到:让子弹飞,就是一场牛逼逗傻逼的闹剧。我想:当下这个时代,我们最不缺的是磕药以后的集体亢奋,而最缺乏的是每个人处在清醒时刻的独立视角。
其次讲画面:对于一个演而优则导的明星,这会又正处在触导激情期,其实我也没多高要求:把构图拍规整了,把画面拍漂亮了。可是姜文的空间叙事能力真的挺抱歉的:子弹飞的当儿,请问运动轴线在哪里?镜头语言靠的嘛丫?那个马车拉着火车跑,然后火车翻上天的那一串画面,也太支离破碎了吧哈?
最后讲配乐:久爷子威武,我粉丝您。
写完以上的文字之后,突然想起话剧《切。格瓦拉》里的一段台词:
某角:革命不是已经胜利了么?
画外声:政权是夺取了,革命却刚刚开始!
某角:建设新社会是一场艰难的征战,几千年人剥削人压迫人的格局早已根深蒂固,稳如泰山。它打着“人性”的旗号,借助传统的力量,在每一个角落每一个环节,在你想得到的前后左右,在你看不见的四面八方,对新天地施行反攻倒算。旧世界不仅在山那边、海对岸,不仅在你的瞄准镜里,在你的雷达屏幕上,它还隐藏在空气里潜入你的呼吸,埋伏在血液中流遍你的思想。当你向“敌人”发起冲锋的时候,你很可能早已是他们中的一员;当“新”盖头揭开时,露出的也许只是旧嘴脸。面对旧世界的收买、围剿、招安,革命的股民自然高官厚禄大宅子小车子服务员保健员,很快实现了投资回报利益返还。他们经营的,哪点不是旧世界?只不过改了作者,换了封面,准确地说,是张旧世界的“盗版”。
对白完后,是一段关于“奴隶冲进皇宫做了奴隶主”的寓言诗。
贴上DD指定歌曲:http://www.xiami.com/song/22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