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非撕去的一章
已有 46 次阅读2011-9-14 23:33
|个人分类:private
并非撕去的一章
——听广交马二有感——
一直将在我的有生之年,能在想去就去的某时某刻,走在往音乐厅听现场的路上,是上天垂怜我的一种方式。
我乐评似乎写过不少,但是写马勒是第一次。马勒其实是我的心头爱,但平时轻易不敢听。听莫扎特让总是我想到翩若惊鸿,听贝多芬往往让我想到横槊赋诗,而听马勒却让我辗转难安——他音乐作品中始终贯穿的哲思,是一颗颗不停在飞的子弹,每听一回都让我心底激起千层浪。
马勒曾经不止一次地表示,这部历经六年才完成的交响曲,是自己一生中最喜爱的作品。他把这部共有五个乐章的庞大作品命名为“复活”,他通过音乐不断向“死亡”苦苦追问,也用音乐给出一个通往“永生”的解答。
在这里先八一卦:这首交响曲造就过两个伟大的马勒粉丝:最著名的是美国商人卡普兰,自他欣赏了斯托科夫斯基指挥的《马勒第二交响曲》排练后,便从此如同着魔一般狂热地痴迷于这部作品。痴迷到最终以指挥家的身份亲自领导乐团演奏了这部杰作,更与LSO、VPO这样的顶级乐团合作灌制了唱片。而以他名字命名的基金会更在2000年发起了一个研究计划,对于《复活》的总谱作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整理,被国际马勒协会认定为最终的“完整版本”!另外一位就是柏林爱乐乐团音乐总监西蒙•拉特尔,正如黑泽明的《七武士》造就了爱德华•兹威克的《最后的武士》一样,这个英国少年在11岁那年他有机会欣赏到了马勒的这部《第二交响曲》,由此激发出他心底对于音乐的无限热忱,让决心投身指挥职业的拉特尔最终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指挥伯明翰乐团演奏马二,他指挥的音乐会现场录音堪称历史上最伟大的唱片之一。
那晚广交的表现真让我意外,指挥林大叶简直让我惊喜。以往广交在演奏的平衡感与层次感上常让我耿耿于怀,记得有年听他们演绎的《命运之力》序曲,弦乐的参差不齐,管乐的绵软无力,听得我恨不得冲上台去,暴打指挥一顿解恨。但是这几年广交在余隆的管理下,乐团真的进步很大。时间不知不觉过去了一小时,最让人心潮澎湃的第五乐章拉开帷幕,气势磅礴的死亡进行曲之后,上海歌剧院合唱团开始吟唱,仿佛是从天边传来神的旨意:
复活,是的,你将复活!
我的尘灰啊,在短暂歇息后!那召唤你到身边的主将赋予你永生。
你的诞生绝非枉然,你的生存和磨难绝非枉然,
生者必死,死者必复活,不要畏惧,准备迎接新生吧!
我将展翅飞翔而去,飞向肉眼难及的光,
我将死亡,为了再生!
此时富有穿透力的管风琴奏响,迎来了这个乐章令人期待已久的激情时刻、叫人等待了长久的辉煌尾声中,80后指挥林大叶泪流满面地定格了他的指挥棒,不知他当时所想是否如他昨日所说:给我指挥一次马二,人生将死而无憾。在观众一浪高过一浪、久久不能停歇的热情掌声中,我的眼睛也不由自主地湿润了。。。。。。
坐在欧帅送我回家的车上,思绪一直在恍惚之中。被音乐洗涤后的自我彷如微尘,感觉人总是要消逝的呀,而跟随乐声去触摸天堂的彩晕,我也不再去想“他生念我身何在”了吧。
多恩曾经说过:全人类就是一本书。当每个人死亡之后,这并非有一章从书中撕去,而是被翻译成一种更好的语言。我坚信这种最好的语言必然是音乐,而马勒那颗高贵仁慈而又敏感忧伤的灵魂,也终将在音乐声中得到了复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