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绿野自助户外活动网站 返回首页

悠远天地间 https://www.lvye.org/?62932 [收藏] [复制] [RSS] 闲窗听雨摊诗卷,独树看云上啸台

日志

傅德华:“古老且龟速”的坚持(转)

已有 48 次阅读2014-9-3 06:07 |个人分类:private

今天,网络早已提供了信息搜索的“高速通道”。鼠标轻点,也许不用1秒,符合“关键词”各类信息就列满屏幕。 而傅德华,复旦大学文献检索课教师,却坚持传递相较之下“古老且龟速”的社科信息检索方法。一干27年,坚守,不悔。 变的是容颜,从33岁到如今即将退休,头上青丝已成白发。 从最初上课的满满当当可容数百人的阶梯室,到如今坐不满的小教室;学生从涵盖全校文科专业,缩减到历史系几十个人。时移事易,随着网络检索的普及,课程不吃香了。 不改是初衷,培养学生寻书探目的基本功,传递踏实严谨治学精神。讲台前滔滔不绝说着《百子全书》、《四部精要》的老人,双眼闪亮,中气十足,一如当年。 “此课可以休矣” 9月15日上午8:05,复旦大学光华楼西辅楼105教室,讲课声朗朗,“确定一个研究对象,我们可以凭借工具书找到相关资料,踩在前人千百年积累之上,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探头朝里一看,可容六排桌椅的小教室,前两排空无一人。学生从第三排开始坐,目光有些懵懂。8:15,有迟到学生试图从后门悄悄潜入,被傅德华抓个正着,要求登记姓名、说明原因。 是的,相比几十年前的盛况,这并不是一门“人气”课程。 自1984年教育部颁发《在高等院校开设文献检索和利用课的意见》后,全国已有500多所院校开课,而复旦历史系早在1972年,就办起了“怎样使用工具书”专题讲座。1982年起,傅德华接过资料室老主任王明根等老师的“枪”,主讲文献检索。最盛时,包括新闻系、中文系在内的所有文科专业学生都来听课。上课前摸底———问:通过哪些途径可以寻找到《勾践》一书的书名目录?答:问本书的作者。再问:“知者不博,博者不知”的最早出处?答:问老先生。答案令人啼笑皆非,也让傅德华更坚定了上好课的决心:一定要帮他们练好运用各类工具书的基本功,培养踏踏实实的学风。 每次上课,总能看见他“吱吱呀呀”推着铁皮小车,把二三十本厚薄不一的工具书运到教室。后来条件越来越好,他学会了使用投影机。一切只为了能给同学最直观的展示。“怎样查古今图书;怎样查字词和语句出处;怎样查近代报刊和论文资料;怎样查年、月、日和历史大事……”编写社科文献检索课程大纲,句句斟酌、段段推敲。他挺自豪,“我给同学们介绍500种常用工具书,只要能熟练掌握其中200本,就能避免查找资料时‘乱撞’了。” 傅德华永远忘不了,上世纪90年代,有新闻系学生上课时递上纸条一张,上书9个字,“傅老师,此课可以休矣!”理由是,网络越来越发达,什么资料都能查到,再上这个课是浪费时间。也有同学通过别的渠道委婉表达:“我觉得他的课应该与时俱进了。” “半载社科,终身获益” “网络从来不是文献检索的敌人,更不是终结者。”傅德华说,现代信息技术的确可以成为文献检索的重要手段,但它不是万能的,更不能过分依赖。 几年前,一位安徽大学历史系女研究生赶来上海,辗转托人找到傅老师求援。原来她做论文急需民国期间我国参加世界博览会详细情况,翻遍网络,仅有只鳞片甲,想从资料堆里挖,又不知从何下手。傅德华一听笑了,“当时有一份影响力巨大的《万国公报》杂志,可以说是那个年代的大事记,3卷6大本《中国近代期刊篇目汇录》安徽大学也有,只要循着稿件篇目一一追索,参与世博会的情况就可清晰掌握。”姑娘一听脸就红了,文献检索功力不到家,白白往返添了麻烦。 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也能与古老的文献检索携手。给学生讲授“怎样查地名”时,傅德华随机布置一道回家作业:通过什么途径可以得知好汉山在中国哪个省市县内,哪位将军死后葬于此山?不少学生翻遍《中国地名词典》、《辞海·历史地理》、《中外历史地名大辞典》等近十本工具书,铩羽而归。有学生上网搜索,结果在“华山旅游网”、黑龙江“牡丹江网”等多个网页上找到了答案,发现中国境内有三座好汉山,分别位于山西、黑龙江和河南。其中一个网页上赫然写着资料来源于《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山川典》,顺藤摸瓜找到这本书,注释中写着“许世友将军,生于河南新县田铺乡许家洼……土葬于故里好汉山来龙岭。” 如今,傅老师布置回家作业时,先网络搜索一番,确定上面找不到完整答案,才安心出题。他语出惊人,且不说目前网络搜索的信息量、完整度,以及搜索智能程度还远远达不到研究要求,即使有一天,现代信息技术建立数据库将人类长期积累的一切知识、资料都包揽了进去,这门课也有必要上下去,当然可能多一章“如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检索”。 这份苦心有人懂。已经毕业多年的学生方明说,当时觉得傅老师的课很恐怖,又艰深,又没啥意义,可如今回头看,文献检索的扎实功底,好像已经深深融入每一次思考。还有学生寄来新年贺卡,十六个字让傅老师挺激动的,“半载社科,终身获益;寻书探目,轻车熟路。” 为他人作嫁衣裳一样快乐 如今走进光华楼的历史系资料室,宽敞明亮的房间内,一排排整齐书架,不少学生左手边一台笔记本电脑,对着网上资料库的内容,抄抄写写,右手边一摞工具资料,细细查阅。傅德华坐在书桌前,微笑看着。 而在网络初起的九十年代中期,资料室却一度萧条,常常只有零星一两个学生“光顾”。他也曾痛心:“有些资料没被很好地开发与利用。”可他更坚信,这种局面迟早会改变———相比静态的网络搜索结果,传统的文献检索传递的是面对疑难多方求索的坚韧,是曲径通幽豁然开朗的喜悦,这是治学根本,永远也不会过时。 秉持这样的信念,傅德华目睹了这里从盛到衰,从衰到盛。 资料室的工作,一直就被认为是买买借借还还、跑腿搬书抄卡片,是“为他人作嫁衣裳”,低人一头。资料室人员走马灯似的换,几十年来,没有几个人愿意把一辈子“耗”在资料室工作上。傅德华却一留就是27年。 从青春到白头。讲台前,他将一茬又一茬学生引入了社科知识的海洋。书桌边,他与同事们历经坎坷,编写了《辛亥以来人物传记资料索引》、《150年中美关系史论著目录》、《二十世纪中国人物传记资料索引》等重要索引目录。“经常有人觉得,学者写出来的有思想火花的论文才叫真正的学问,我的前辈、资料室前任主任王明根老师曾说,打排球时二传手和主攻手有别,踢足球时锋、卫、门将各司其职,做学问,同样离不开资料梳理、集纳、编纂的基础性工作。‘为他人作嫁衣裳’一样快乐。”傅德华两眼炯炯发光。 学校文科图书馆和历史系资料室供阅览的《辛亥以来人物传记资料索引》,已经快被师生们翻烂了。校文科图书馆的那一本,封面和内页甚至都脱节了,刚刚被修补好。在傅德华眼中,那一本本被用烂用旧的目录就是对他辛劳的最好回报。 有过很多困难,觉得做不下去的时候吗?有过打退堂鼓的时候吗?有过觉得付出没有回报的时候吗?问他三个问题,给出一样的答案,“没有,一直没有,从来没有”。 :-D

路过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全部作者的其他最新日志

发表评论 评论 (5 个评论)

回复 林泉散人 2014-9-3 10:27
30多年前散人读硕士时也曾修过“文献检索方法”课程。授课的老师是一位BA(Biological Abstracts)和CA(Chemical Abstracts)检索专家。后来差不多20年,散人都是以BA作为主要的检索工具,对这部庞大的“类书”的六种检索方法轻车熟路、非常熟悉。但网络时代扩展到平民时代以来,情况发生了彻底变化。 在那个时代,最有学问的人是钱钟书那样读过万卷书过目不忘的人,因为中国人文诸科最主要的都是“记问之学”。 网络时代继续发展下去,例如维基百科之类已经完全可以植入耳塞或眼镜里,随时可以调用,那种强记博闻的“百科全书式头脑”已经过时,一个中学生就可以随时回答例如“1644年3月18日有哪些人物去世”之类难倒大师们的问题。 科技的发展,必定推动社会变革。没办法。
回复 林泉散人 2014-9-3 10:34
从1994年第一次使用网络以来,散人就很少使用BA检索,最近十余年,连一次检索都没有了。这 部巨大的“类书”可能早已寿终正寝、不再出版了(散人懒得关心其命运)。 无论怎么说,BA这种“二级文献工具”的出版速度太慢了,比网络这种实时工具慢的太厉害了。没办法,只有淘汰。(一级文献指原始论文,二级文献是指摘要-关键词检索工具,三级是指综述)。
回复 悠远 2014-9-4 20:17
前一阵子看到有人转发国军52军在诺曼底登陆的事迹,我感到惊诧莫名。 我对世界史不是很熟悉,但也看了几本描述欧战二战之类的书籍。二战的书我看的第一本是在高一,买了本《希特勒副官的回忆》,顺带说一句因为看了这本书在先,我对《第三帝国的兴亡》一书有点偏见。因为那位副官回忆,当二战结束时他曾被此书作者参与审讯,当时是非要他承认他是奉了希特勒的命令去传递一个信息。其实此事子虚乌有。但不承认就不放过他。最后他只能按他们的意思承认了。后来就在这本《第三帝国的兴亡》中这样被描述了。后面又看了美国人写的、前苏联人写的二战回忆录,有关战争与战争期间国际关系的回忆,英法等欧洲人士写的则看的不多。举这些例子,只是因为说明下我看书的范围,并不是局限于国内的东西,是开放式的。 就我印象中没有欧美人士提到过国军在诺曼底的事迹。而且就我印象中,当时英国帝国心态极为严重,对中国处处牵制打压,全然不把平等的盟友身份对待。这一点在美国人的书中、国民党人士的书中都可以看到,英国人的殖民心态在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中最为明显最为恶劣,让中国军队大吃苦头。诺曼底登陆,关键的几个国家是美苏英。根本没中国什么事。 这里怎么又冒出一个国军52军在诺曼底登陆呢?真的是解密了尘封多年的秘史吗? 在网上搜下,国军在诺曼底登陆的帖子几乎铺天盖地,活灵活现,有鼻子有眼。但就在这些帖子中,也有一篇说明了这条消息最初是怎么出现的,下面一段话我全文引自百度百科—— 据一名和此文作者过往甚密的网友说,此文撰写的初衷是用来调侃和讽刺一些“果粉”(意即国军和中国国民党的盲目崇拜者)。原作者认为,国军在抗战中的积极一面不可否认,但是近年来国军在抗战战场上的表现已被“果粉”们赤裸裸地拔高,甚至已经到了神话的地步。在这样的背景下,就有了“国军52军浴血诺曼底”一文。 后面还引出了一些漏洞 52军自1941年到抗战结束,一直驻守在云南;[1] 文中称52军的体能训练“要求所有人的万米成绩必须达到十八分钟”,而截至2014年4月20日,男子万米世界纪录也只是26分17秒53(由埃塞俄比亚运动员凯内尼萨·贝克勒于2005年创造),士兵不可能跑得那么快;[1] 当时担任52军军长的是赵公武,而不是文中提及的所谓“Shir Wong”。[1] 此外,文章中“Chung-Go Sun”托起炸药包高喊“为了中华民国,前进 ”、炸毁德军碉堡的情节则是戏仿了中国大陆小学课本中《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的情节。[1] 嗯,看到这里就大体明白了,不过我发现百度“国军在诺曼底登陆”,更多的人是采取了他们愿意去相信的内容,不是从尊重历史真相本身,所以更多的是讲述这一“可歌可泣”的事迹,很少看到批露真相的帖子在转发。更绝的是—— 在2014年湖北七市(州)高三毕业班联考历史考试的试题中都出现了此内容。 哈哈哈! :-D :-D :-D
回复 悠远 2014-9-4 20:21
我以为傅德华是希望把网络搜索与传统文献检索结合在一起,来更好的为人类服务——看文章中的这个例子吧 “网络从来不是文献检索的敌人,更不是终结者。”傅德华说,现代信息技术的确可以成为文献检索的重要手段,但它不是万能的,更不能过分依赖。 几年前,一位安徽大学历史系女研究生赶来上海,辗转托人找到傅老师求援。原来她做论文急需民国期间我国参加世界博览会详细情况,翻遍网络,仅有只鳞片甲,想从资料堆里挖,又不知从何下手。傅德华一听笑了,“当时有一份影响力巨大的《万国公报》杂志,可以说是那个年代的大事记,3卷6大本《中国近代期刊篇目汇录》安徽大学也有,只要循着稿件篇目一一追索,参与世博会的情况就可清晰掌握。”姑娘一听脸就红了,文献检索功力不到家,白白往返添了麻烦。
回复 化敌为笑 2014-9-12 07:55
52军没登陆,我可以证明,他们那时去登月了。。。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