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尔维格,挪威的王宝钏
已有 100 次阅读2015-6-28 17:11
|个人分类:private
小时候,一遍又一遍从电台里听格里格的《培尔金特》,特别喜欢其中几首音乐,比如《索尔维格之歌》。
说起来索尔维格的故事,堪比王宝钏了。
故事摘录如下:
《索尔维格之歌》是挪威作曲家格里格为现代戏剧之父易卜生的诗剧《培尔·金特》所作的配乐。诗剧《培尔·金特》的主人公培尔·金特为挪威民间传说中的一个人物,有“挪威浮士德”之称。这个没落的乡村纨绔子弟自私、放荡,一心梦想恢复被他父亲毁掉的财富,但又终日游手好闲,沉溺于幻想之中。美丽的姑娘索尔维格真诚地爱着他,他却不知珍惜。在参加村里的一个婚礼时,他将朋友的新娘拐走,然后说自己真正爱的是索尔维格,又将新娘遗弃。他在山中游荡,被妖女诱惑,抛弃了做人的品格,疯狂追求权力。然后浪迹天涯数十载,流落非洲,又远涉重洋,干过种种不光彩的勾当,曾靠贩运黑奴和走私珠宝而发了大财。他幻想在沙漠上建立殖民地,自己充当主宰世界的皇帝。后来到了开罗的一座疯人院,他真成了那里的“皇帝”。年迈的培尔·金特思乡心切,返回挪威途中遭遇风暴,船被掀翻。他侥幸生还——为自己逃生不惜把别人推下海,而全部财产已化为乌有。在辗转回乡的路上,他遇到一名铸纽扣的工匠。工匠宣称自己的职责是将那些一生无所事事的人的灵魂做成纽扣,并说除非培尔·金特能说明自己曾在何时何地实现过“自我”,否则就必须把他的灵魂和废铁一起熔化做成扣子。陷入绝望的培尔·金特此时忽然听到一阵美妙的歌声。循着歌声,他一路来到一座茅屋前,这正是自己的家!忠贞不渝的索尔维格始终在茅屋里痴情地等待着他的归来。只是昔日的花季少女如今已经白发苍苍……培尔·金特立即匍匐在地,请求她用圣洁的爱情来保护他。索尔维格对他说,在她的信念、希望和爱情中,他一直在实现自我。最后,被爱赎救了的培尔·金特在心上人怀里离开了人世。
索尔维格,王宝钏。一个西方,一个东方,却有着近似的人生。而张爱玲的姑妈张茂渊,又演绎了一个民国版的真实王宝钏。守候李开弟52年,78岁做新娘,婚后12年90岁时驾鹤西去。
对于张茂渊的这场等待,在早年中国必是王宝钏一样的爱情佳话吧。而现在,在中国社会大转型而女子又率先转型得最为先锋多元的当代,到底值得不值得,有了完全不同的声音。
在中国古代,还有父亲逼女儿守节殉夫,以为无上光荣的。现在的父亲应该没有会教育女儿以王宝钏为人生楷模的了。
说起来这也是中国社会转型的一种变化吧。从当年,到现在,新型女人多种多样,层出不穷。比如绿茶婊。
每个人做出的选择,都多少演示了社会上一些价值观的变化。
说起值得不值得,其实不在于结果,在于过程中是否被亵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