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爱情故事
已有 96 次阅读2015-6-28 20:31
|个人分类:private
看了一段文摘,这也是现代转型中国的一种爱情故事,追求高尚而真挚的情感,追求灵魂伴侣的相依相伴,不是相貌、物质条件、家庭地位等。不过,以一个经历了当代中国现实的理想主义者眼光看,这样的爱情故事,注定了是极少数的。
如果回过头来去教育下一代怎么认识社会人生爱情,我想韩剧是个很好的例子。据说韩剧所表现的韩国,和实际中的韩国社会还是有差距的,但那些韩剧的编剧们,据说多为女人,还是以一种所谓正面的价值观来贯穿整个主题的。
又想起了罗曼罗兰的话,"Il n'ya qu'un héroïsme au monde : c'est de voir le monde tel qu'il est et de l'aimer.""There is only one heroism in the world: to see the world as it is and to love it."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识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那样,就既帮助孩子们认清真正的生活,同时又教会他们热爱生活吧。
文摘如下:
余杰说对他的生活影响最大的就是他的妻子。关于他们的爱情故事,他已经用《香草山》一本书讲述了。余杰说他写《香草山》就是想告诉朋友们:其实传奇和神话就在我们身边,在等待着我们,看我们有没有勇气去把握、去体验。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的这种急剧的市场化、商业化,使在象牙塔里的大学生等青年朋友对爱情、婚姻的看法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余杰说他写《香草山》这本小说不仅是呈现他个人的生活经历和爱情,大家在爱情中更看重比如相貌、家庭地位等,这种外在的功利的东西超过了爱情本身,爱本身已经被淡化了,被搁置起来,对这样的一种状态余杰感到很不满意,他理解爱情应该有非常高度的精神性,它应该跟心灵有关。后来这本《香草山》在新浪网连载,有网友发表评论说不相信还有这样的真爱。余杰认为那些青年朋友更应该拥有这样的感情,但现在社会上恰恰不是这样,他觉得这是很可悲的。
余杰是个重视家庭的人,他说家既是他的堡垒,也是他的港湾。“我不是那种‘赤条条来去无牵挂’的英雄,我也不同意古人‘匈奴未灭,何以为家’的说法——换了我的话,成就一个家庭是一件并不比消灭匈奴更为渺小的事业。”
余杰和妻子都有自己独立的事业和同事圈子。同时,她是他所有作品的第一读者,也是最苛刻、最严厉的读者。他每写完一篇文字,她都能够发现其中哪段话写得比较用力、哪段话写得比较草率。余杰说这是一种奇妙的“心电感应”。
余杰说妻子还是他身上的一只“牛虻”。有一次,他去一所大学讲演完回到家中,有些得意洋洋地对妻子说:“今天我的演讲十分成功,容纳600个人的大讲堂里几乎挤了将近1000人,不少学生围坐在我的脚边。这样的盛况90年代以来可不多见啊。”妻子淡淡一笑,露出不以为然的神色来,反劝他不要因此而头脑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