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绿野自助户外活动网站 返回首页

琪琪的个人空间 https://www.lvye.org/?63866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To 林泉散人

已有 261 次阅读2015-10-23 19:10

原贴地址 http://www.lvye.org/chichi/b_49719 . . 2015-10-19 11:33:06 From: 林泉散人 . 窃以为,还是采用经典的——或“传统的”——那种“打马虎眼”说辞,含含糊糊给孩子解释一下即可,就如变戏法的人采用“欲盖弥彰”手法,颠倒主次,混淆观众注意力而暗度陈仓一样。 . 作为一个学生物学的人,我觉得对16岁以下的孩子,心理上某个“敏感部位”最好不要提前刺激,也就是不要在某个发育时间段之前让他/她关注某些问题,就如身体的某些敏感部位作为“禁区”一样。 . 理由,主要是进化生物学的。 . 人类原始社会时代,男孩子在第二次心理叛逆时期(13岁左右)就被迫离家出走,然后经过一段时间严酷生活的锻炼,即进入生育期。女孩也大致如此,只是她们的叛逆强度不大,一般不会离家出走,但如果到16-17岁仍然没有进入生育期,则会发生“第三次叛逆”,这次叛逆是女孩一生最强烈的叛逆。这次叛逆期,女孩会比较“随便地”跟一位“婚姻条件”不搭配的男人出走,强硬地行使自己的生育权。 . 但文明时代开始以后,特别是人类进入现代社会之后,绝大部分人都不可能在13岁、最晚17、8岁进入生育期。推迟生育期的原因是人类大脑发育成熟的年龄远大于性发育成熟年龄。人类属于一种“幼态早产”(neoteny)动物,由于产道直径的限制,胎儿不得不在大脑还没完成发育时就被迫分娩(“被迫分娩”——从分娩过程实际上是一次严重的大规模免疫反应就可以看出来)。人类婴儿需要好多年时间才能完成大脑发育,而大脑功能(心理、精神、思维等)的发育甚至更长时间。 . 而人类进步的主要生物学依据不仅仅是大脑,还有另一个支柱——社会行为。人类社会行为虽然属于人类本性之一,早在几十万年前人类诞生时代(据刚刚发表的发现,这个时间点被提前了十倍,达300万年),人类就具有了社会本能。但自从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情况不同了。人类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农业发明之后就进入大规模社会模式。这种社会打破了以前人类生物学社会本能的制约,社会成员之间,例如邻居之间,维系“自己人关系”的纽带,已经不是亲属或姻属关系,而是没有任何血缘和婚姻关系的人际关系。人类社会进化至今6000年左右(两河流域、尼罗河中游、印度河中下游地区。而绝大部分社会不超过2000年),最重要的“课题”就是如何解决“以亲缘关系为基础的社会本能”与文明社会里“无血缘的人际关系”矛盾。直到今天,这个矛盾还没有完全解决。但这个解决过程产生一系列“知识”需要尚未“进入社会”(即“变成独立社会人”)的孩子们学习一段时间。这种知识包括“文化”“传统”(禁忌)等等。而且,随着社会进步,这个学习过程越来越长。对21世纪的主流社会(中国、欧洲、美洲国家等)来说,这个学习过程一般在22岁左右完成。这大大超过身体发育成熟和性成熟年龄。 . 于是,一个新的矛盾出现了。 . (有事情,以后接着写吧) . . My comments: 不晓得如果散人了解到我们周围关于儿童性侵害案例的情形之后,是否还会认为“采用经典的——或‘传统的’——那种‘打马虎眼’说辞,含含糊糊给孩子解释一下”就是适当的教育方式?是否我所强调的“性教育”,竟然是“对16岁以下的孩子心理上某个‘敏感部位’”的“提前刺激”了?! . 据国际数据统计,平均每10个孩子中就有1个被迫发生过性行为。很多人对这个比例感到震惊,为什么我们居然很难意识到?这是因为性侵分很多级别,轻度的一般很难发现,如,给孩子看黄色画报。(……嗯,考考乃们,ta们与美术馆里滴那些艺术品,又该如何区分的呐?)孩子不会主动说,或者事后就忘了。被发现时往往孩子有了明显的心理痕迹,家长才去找法律解决。而且在司法过程中,儿童在10岁之前的言语不能作为证言,只能靠物证,但是又很难取证。 . 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怎样预防儿童性侵害》一书作者、心理学家李春漫说:“预防儿童性侵害,从0岁开始。” . 由于缺乏足够有效的性知识教育,很多侵害者甚至自己被判刑之后都仍不会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多么的“不妥当”!这可以在本地过去几年来相当多的侵害案件中反复“见”到,才最是该教大家脊骨发凉的吧!!!那也是我在这里反复强调这类问题的最重要原因——就是因为发现很多本该对孩子们适时实施性教育的成年人,本身却相当缺乏足够的教育基础而很该去“补课”! . 说到底,性是一个人对待人生的态度问题。而我们现在的性教育通常就是生理卫生课(……总结起来,充其量只能叫做“性jiao教育”),这远远不够。孩子不仅要认识自己的身体,明确自己对性的态度,还要学习如何与人安全交往。(……既要保持距离,又要不失亲密,你觉得每个成年人都已经熟练“掌握”ta了咩?) . 比如…… . 0~3岁的孩子,需要知道—— 身体是属于自己的; 某些成人接触自己的身体是正常的,如,父母给孩子洗澡,医生给孩子检查身体; 如果某人接触你使你感到害怕、滑稽或惊讶,一定要告诉家长…… . 6~9岁的孩子必须知道—— 儿童也不能触摸其他人的身体隐私部位; ‘男孩/男人’或‘女孩/女人’之间也可能出现性侵害; 而他们中的多数人并不虐待儿童…… (如果有了这样的“正确”教育作为基础,前面提到的,那些在美术馆里的孩子,不是很容易就能明白自己的行为该是有多么的“不恰当”了么?) . 12~15岁的孩子必须知道—— 性侵害包括了接吻、触摸隐私部位,展示色情电影、杂志等; 实施性攻击的人往往不易看出是坏人; 由一个熟人、朋友在约会时的性攻击,通常称为熟人强奸或约会强奸…… (嗯嗯,又有多少人留意到如今社交媒体广告中到处充斥滴 性诱惑 性侵害~~~~~~依靠各种性暗示所promote滴商业活动——严格说都阔以算是灰色滴“性jiao易”咩?!它们在代替大家伙儿明明滴 暗暗滴 不断滴 进行着各种“性教育”呐~~~~~~乃若是还“含含糊糊”滴不去管管的话,那可就由着乃滴孩子被任性带到@#%&里去了哈!) . 据了解,发达国家对预防儿童性侵害的教育比较重视。美国儿童从出生到18岁,在6个年龄段都要接受相关教育;英国把性教育排进课程表,儿童从5岁开始在学校接受有关课程;瑞士儿童保护协会以交互展览的形式向小学生说明什么是性侵害,与异性接触应该掌握的分寸等。即使如此,他们media中的“擦边球”,比咱们这里的都不少,人们要么就太intensive地禁绝——有点类似咱这儿滴戒色戒撸各种戒(或者也会“欲盖弥彰”“暗度陈仓”神马滴)——要么就各种泛滥各种花样百出地“突破”所有禁忌(嗯 就不举实际例案鸟),也罕有站在客观的视角,不带个人偏见成见短见狭促见~~滴表达客观中立且有建设性见解和 尊重~~~ . 最后,以《怎样预防儿童性侵害》一书扉页上写着的,南非前总统曼德拉的一句话与各位共勉…… “没有什么比我们对待孩子的态度,更能深刻折射这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追求了。” :-)

路过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发表评论 评论 (5 个评论)

回复 judyss 2015-10-23 19:32
哥,,,八月以来疲于应付了四个抑郁症,最好的朋友也几经离开了。 你不用微信么?一个在读的女生重度,,也许你可以帮到? :lol:
回复 悠远 2015-10-25 10:17
拜读了,受益非浅。 中国教育中确实有许多需要补充完善的内容,以达到对于一个人完整的全面的教育。 多谢二位的讨论。
回复 林泉散人 2015-10-26 00:27
很抱歉上次我有事情,匆匆写到这里没有把应当说的话说完!人类的许多教育话题,都值得重新评估,包括性(行为)教育,当然,也包括暴力(行为)教育,因为暴力也是人类本性之一,与性行为一样,受到社会的阻止或压抑,必然会寻找某些出口以宣泄,也是儿童教育的另一个争议问题。 人类行为规范化,也就是“礼”,是早在农业社会时代,人类社会规模大大超过社会本能可以控制的规模时,那些酋长或“思想酋长”(例如“圣人”)们,就开始考虑了。由于文字的发明是晚得多的事件,目前的考古证据表明,至少在3、4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那时候,给后人留下著作的“圣人”还远未诞生,人类就有了“礼”,即:不同部落的人们狭路相逢时、为了避免误解或不必要战争(或战斗)、而启动的“仪式”。 性行为,不仅仅在人类,也在其它大多数动物,都是引发战斗的最司空见惯的题目。经常地,性行为总是伴随着暴力行为。许多社会动物和半社会动物,两性之间完全没有任何“爱情”而言,性行为就是赤裸裸的qiang jian(敏感词,只好音译)。 所幸人类属于不很成熟的社会动物(相对于膜翅目的“真社会动物”而言),因此社会成员的行为还可以“后天调控”,例如“教育”。 一般来说,社会对个体的教育是从“禁忌”开始的。性禁忌和暴力禁忌大概是人类社会里最多、花样最繁的禁忌吧。简单地说,禁忌教育就是“不许”的教育,通过长辈的言辞或社会壁垒,孩子们知道那些事情是不允许的。但这些禁忌不能过度违反生物学规范。例如,让一位备受压迫的人放弃暴力却不豁免所受压迫,无论这种说教是多么地频繁和强烈(恐怖),这个人很可能在一个“度”上开始暴力反抗,其暴力性往往是“过度”的。性行为也是这样。对一个不允许13岁(最晚16、7岁)开始性行为和生育的社会来说,即使大部分成员都在“度”内而自行压抑,但毕竟还是会有极少部分人采取暴力方式行使自己的“自然性权利”,这就是qiang jian(敏感词)和性侵。 对父母来说,一般都希望孩子将来出人头地,因此都想让孩子在“起跑线”前提前多走几步,受到更为充分的教育(例如,到22岁方能完成的教育)。这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自然与社会之间的矛盾”,孩子可能需要压抑自己的性心理和性行为,才能集中注意力,完成后面那些可怕的、没有人性的教育流程。 如果您是一位这样的父母,除了需要提供孩子教育的经费,还需要给孩子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 “雾霾”是某些地区(如北京)的物理环境(physical environments)里的有毒颗粒。刑事犯罪(例如qiang jian),大致也算是人类社会这个“虚拟环境”(virtual environment说)里的“有毒颗粒”吧。 作为一位希望孩子将来出人头地的父母,有必要给孩子提供一个没有这种有毒颗粒的环境。北京是一个不错的文化城市(当然,她还具有政治、商业、金融等功能),但她的物理环境不好。或许海南岛、丽江等地,没有雾霾。但这些地方的文化氛围、文化设施等等,远远比不上北京。为此,许多人即使冒着雾霾的风险,也只好生活在北京。这时候,一种营造“小环境”的科技出现了:可以过滤pm2.5的口罩,它可以在鼻孔附近造成一个很小、但没有雾霾的小环境(niche)。于是,许多人可以权且生活在北京了。 是不是可以为孩子营造一种小环境——可以过滤性侵、性暴力的小环境呢?能发明这种过滤的“口罩”吗? 科技,包括教育科学,似乎能回答“是的”。 我们谁都不希望把孩子放到“海南岛、丽江、或伊甸园”那样的地方完成教育和身体的成长。这对大多数人来说不现实。
回复 林泉散人 2015-10-26 00:35
删掉了半句话。想来想去,还是加上吧: 性行为也是这样。对一个不允许13岁(最晚16、7岁)开始性行为和生育的社会来说,即使大部分成 员都在“度”内而自行压抑,但毕竟还是会有极少部分人采取暴力方式行使自己的“自然性权利”,这就是qiang jian(敏感词)或性侵的“生物学合理性”。
回复 琪琪 2015-10-26 19:14
To... 1楼 不用微信。看情况。 8-) 2楼 要多谢你滴问题。 :-D 3-4楼 居然越说越深开始讨论“本性”了哈哈 待俺赶明儿重再开个楼接着掰... :-p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