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爷的故事(五)白二爷
已有 55 次阅读2011-7-3 22:56
|个人分类:private
白二爷是杜爷的发小,小学和初中的同学,二人还曾经是同桌,情谊颇深。杜爷是解放军进了城,才辗转从山东肥城的乡下进了上海,最后又来到北京,在北京成长为一个爷。白二爷则是地道的老北京,祖上属正白旗,在前清时代,应该算是贵族。杜爷没有说他姓啥,以正白旗之故,姑且以白二爷呼之。
清帝逊位之后,白家也没有完全败落,解放后,白家还经营着几家铁器工厂,在东四四条有一所三进的院子,生活优渥。杜爷还记得,在他们小学的时代,白二爷还有人服侍着穿衣服,每天早上还吃两个小鸡蛋,杜爷说当时不知道还有这么小的鸡蛋,现在想起来,应该是鹌鹑蛋吧。白二爷家不仅房子宽敞,而且陈设着全套的红木家具。
公私合营对白家的冲击,白二爷不说,杜爷也没有问过。杜爷知道的是,66年8.18(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7e104e01000bh0.html)之后不久,白家就被抄了家,白二爷的父母也被消灭了。
白二爷的两位姑姑,至今仍然健在。她们两位,没有出过阁,文革前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进,靠在家画彩蛋为生。杜爷小时候见过,两位姑姑皮肤白皙,六十年代早期在家还穿旗袍,算起来,现在应该也有九十多了。
白二爷虽然是个少爷,但是心地纯正善良,待人友好,人缘不错。只是在学校里成绩不太好,初中毕业之后,没有考上高中,就和杜爷分开了。白二爷后来分配到一个澡堂子工作,堂号“宝泉”。正是因为有了这份工作,白二爷没有像杜爷一样被当作无业青年下放插队。杜爷从山西回来探家,还去找过白二爷,为了躲避领导的视线,白二爷拉杜爷到犄角,再沏上一壶茶,二人边喝茶边叙旧。
文革之后,退给白家两进院子,最前面一进一直被街道占着不还。二爷调到东郊的一家钢筋厂做工人,后来,厂子倒闭了。白二爷一身的病,家里一个儿子也不大有出息。二爷打小好吃猪肉,自从儿子娶了个回民媳妇以后,在家里就不能吃猪肉了。偶尔有老同学过去看望他,用轮椅把他推到外面的小馆子里,二爷才能吃上一顿猪肉。
前些年,白二爷去世的时候,只有五十几岁。儿子说是家里条件差,没有给老人置办墓地,杜爷他们的一个同学,在顺义自己老家的一条铁道边上,找了个乱坟岗子,把这位二爷给葬了。
人上了年纪,说事情就不免会重复,杜爷也不例外。杜爷重复得最多的人,就是这位白二爷。
杜爷总说,白二爷,是个没有本事的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