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3月5日去:香山-挂甲塔-香山水库-法海寺
已有 353 次阅读2005-12-18 19:55
|个人分类:private
游记:3月5日香山-挂甲塔-香山水库-法海寺
(羽飞燕组织、老梁向导、阿波罗薛收队、556611摄像)
在晴朗明媚的阳春三月,迎来了香山自助游美好的一天,8点多钟来自四面八方的新老驴友已经集结在香山邮局,等待着向往已久的自助郊游的开始。9:25在人员齐备并经组织者点完名后,在向导带领下队伍浩浩荡荡向香山进发。
队伍在一片风和日丽中行进在香山右翼山脉,进山不久就能遥遥望见不远处的梅兰芳墓冢,青灰色的台阶一直通向不大的坟丘,谁能曾想这里躺着一位中国戏曲名家。当年何曾的辉煌如今已隐藏在巍峨青山的深邃幽静中。
队伍开始进入山路,崎岖的盘山路即便已把山的陡势化为“之”字形,可是走来还是不觉得很快就汗水汩汩了。收好厚重的外套,抬头却发现前面层峦叠嶂隐隐若现出一座寺庙来,仿佛唐三藏师徒在漫无人烟的取经路上看到的寺院一样,给每人一种异样的冲动。可惜这里是遥不可及的香山寺,我们不能进去化斋,只能留下照片当作美好的回忆。
峰回路转,仰面的太阳已经被抛到了脑后,在阳光明媚的大山背后却有着迥然各异的另一番风景,这里山坡上仍然是白雪皑皑,路旁积雪混合着冰水仍处于半消溶状态,白色的冰雪下面是一圈湿湿的水印,再逐渐过渡到红色的土壤。仿佛又进入了冰天雪地,大家又穿上了刚刚卸下的厚棉袄。即便已经冷得发抖,有人还是开始抓起了洁白的积雪,想看看这晶莹的雪花,恨不得当作美味一口吃掉。
大家边走边玩,很快远远就看见了一座白色的塔楼骑垮的道路当中。此就是闻名已久的挂甲塔。传说杨七郎一次独自去搬兵,在山下与辽兵相遇,他一见寡不敌众,便逃到山上,并将身上的盔甲挂在一个小塔上,巧妙地骗过追杀他的辽兵,于是这个小塔被叫成了“挂甲塔”。 此时我们得知已进入的山名为天宝山,其与南面的香山称为姐妹山。在香山与天宝山之间还有一个美丽而幽静的小山村―――挂甲塔村。挂甲塔是建在两山山口最狭窄处骑跨两山的一座城关上,是一座清代汉白玉石塔,塔为覆钵式,四面开有眼光门,此种形式的塔又称为过街塔,这也是北京唯一的一处过街塔。塔下原有两祠,左关帝、右药王,均为雍正二年所建,现均毁无存。另建有七圣庙,今仅存重修碑和残基。
在挂甲塔进行学习和修整并做部分纪念后,队伍前锋变后卫,后卫当前锋重又开拔。经过爬雪山走泥泞,克服重重艰险,终于来到了一处被一驴友冠名曰我的别墅的驿站,这里有着西部牛仔的风光和农户人家的布置,虽远离市壤却不失纯朴自然,别具一格。大家欣喜过望,不停观摩留念。
经过丛林穿徙,下了山坡,远处一弯月形的大坝豁然展现在眼前,此即我们称曰的香山水库。新建的堤坝还呈现出鲜艳得水泥青色,一圈漆成绿色的围栏与高出沟壑的大坝俨然构成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在坝上亦走亦乐,游玩逗留,时不时偶尔还有不知出处的野狗来觅食,相得益彰,很是有趣。大家在此补充给养,稍事休息后继续出发。
从水库上下来后,时而沿着冰冻的河岸在齐脚深的积雪中列队前进,时而在布满蒲光英的山沟中漫山遍野地毯式推行,经过一番辛劳奔波,同志间靠互助和友爱终于走到了最后一个景点:法海寺。法海寺原为明英宗朱祈镇在近侍太监李童集资修建的寺庙。从正统四年(1439年)到正统八年(1443年),历时四年零八个月,花费大量金银,运用许多能工巧匠建成。英宗赐名“法海禅寺”,当时颇负盛名。新中国成立后,各级政府极为重视法海寺的保护工作,先后五次拨款修缮。1985年5月1日正式开放。
法海寺以大雄宝殿内保存完整的十幅明代佛教壁画而名闻遐迩。寺内还保存有较为完整的明代法器以及建寺大铜钟一口,此钟高两米多,铸造极为精致,是馆内的艺术珍品。此外,大雄宝殿前两株高近百尺的白皮松,树龄已有千年,是北京地区最老的树种之一。
至此,夕阳西沉,我们的队伍经过了香山-挂甲塔-香山水库-法海寺,已走完全程,行程约十八公里,历时约六小时。全队37人包括上至耄耋老者下止妇女儿童在收队的鞭策与激励下,无一落伍,做到安全生产无事故,圆满完成一天的自助游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