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野自助户外活动网站

查看: 693|回复: 1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迷路了怎么办?大家都来看看这个帖子

[复制链接]

286

主题

1681

帖子

1686

积分

绿野投名状,终生免死牌。

Rank: 6Rank: 6

积分
168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2-6-6 11:41: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分享到:
http://www.lvye.org/bbs/showthreaded.php?Number=127347<br><br>--== [blue]阴晴圆缺在窗外,心中一片艳阳天[/blue] ==--
<br>

11

主题

44

帖子

44

积分

绿野新人,渴望上路。

Rank: 1

积分
44
沙发
发表于 2002-6-6 22:13:45 | 只看该作者

作者对心态很有认识

对我很有启发。
<br>南方丛林更易迷路,特别是我们的1000m活动,肯定会有迷路的时候,大家是不是也来较较真,讨论讨论。

298

主题

2795

帖子

2795

积分

绿野投名状,终生免死牌。

Rank: 6Rank: 6

积分
2795
板凳
发表于 2002-6-7 11:57:45 | 只看该作者

确实觉得心态很重要

    “登山的目的就是??你在一肺非常颇苦的情境下,?U展能力?O限、考??自己,因此每??人、每支??伍??
<br>必要催定自己可接受的锾胝程度在哪彦。”
<br>    必须在报名参加登山活动前就确定自己可以接受的风险程度,到了山上遇到困难时才感到无法承受就晚了,而且会对整个团队造成危害。
<br>
<br>    下面摘自大成子帖子中的语言我感触很深。
<br>
<br>
<br>"队员的心态非常非常重要,至少此次队员的心态创造了一个新的大成子!改变了我太
<br>多东西!!!自己是错路云蒙山队伍中男生中最年轻的一个,也差不多是登山经验最少的
<br>一个,当时男生们给了我足够的宽容和鼓励以及后备力量! 还有就是最令人兴奋的事情:
<br>错误云蒙山队中的女队员的微笑!!!她们让我看到了什么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微笑!!! "
<br>
<br>
<br>"一般人登山中,是体力先透支,还是心态先透支???!!!
<br>自己的感觉好像体力和心态有复杂关系! 此次错路云蒙山自己感觉自己先是心态消耗太多,
<br>因为心态一直需要做高频率变速运动! "
<br>
<br>"希望以后绿野登山的队伍在大自然母亲的怀抱里面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遇到什么欢乐,都能够有一个优秀的心态!!! "
<br>
<br>
<br>
<br>

286

主题

1681

帖子

1686

积分

绿野投名状,终生免死牌。

Rank: 6Rank: 6

积分
1686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02-6-7 13:10:53 | 只看该作者

有体会

同样一条路线,第一次探路的时候总是觉得走得很累,以后再走就会发现其实没有什么,最短时间的记录也会一再打破。
<br>线路熟悉后可以少走错路,可以预先安排计划,这是主要原因,还有的原因就是因为探路时的心理压力比较大,同样的运动量,在心理压力大的时候体能消耗要大一些。特别是在迷路的时候,体力消耗得比正常的时候快很多。<br><br>--== [blue]阴晴圆缺在窗外,心中一片艳阳天[/blue] ==--
<br>

298

主题

2795

帖子

2795

积分

绿野投名状,终生免死牌。

Rank: 6Rank: 6

积分
2795
5#
发表于 2002-6-7 13:36:22 | 只看该作者

海拔1000米活动绝大多数都是探路级的,大家都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55

主题

404

帖子

437

积分

绿野的革命者,中间的地带。

Rank: 3Rank: 3

积分
437
6#
发表于 2002-6-7 22:23:00 | 只看该作者

路标

    有时候,我会一个人去爬白云山。有一次,我走进了林中的小路,而且路越走越窄,渐渐就看不出有路了。当然,我确信这里是可以走的,因为我在路上问过一些人,知道从这里能直接上到摩星岭。我停下来观察周围的环境,最终让我看到远处树枝上绑着一个塑料袋。这显然是有人故意绑在这里作路标的,因为风可以把塑料袋吹到这里,但它绝对不会自己绑在树上的,我决定走到那里去。后来我看到了更多这样的路标,并最终走出了山林,直接上到摩星岭。
<br>
<br>    所谓迷路就是不知该怎么走了。如果这时候能找到一点提示,就可以重新确定方向。为了去一个陌生的地方开辟一条新路线,我们可以带上一些简单的路标,在经过的路上留下标记,让以后来这里的人能避免迷路。
<br>
<br>    我想,一些颜色鲜艳的塑料带子是很醒目的路标,成本低、经久耐用、基本免维护。用不同的颜色和形状可以表达不同的意思。我不认为这样的标记会对环境有多大的破坏,但它的作用是显而易见。

286

主题

1681

帖子

1686

积分

绿野投名状,终生免死牌。

Rank: 6Rank: 6

积分
1686
7#
 楼主| 发表于 2002-6-10 10:04:20 | 只看该作者

见仁见智

在野外, 见到塑料袋/绳子之类做的路标, 我一般都不大敢相信:怎么知道前人走的是什么路线?代表什么意思?他们当时走的路就是正确的?
<br>我们在路上也会做些路标,只是留给队伍后边的人看的,一般只用树枝,为的就是不会持久。例如我们的路标指向我们的营地(死路),如果做了永久路标,别人要跟着过来就误入歧途了。
<br>去年跟磨房的人去云髻山探路,他们有人一边走一边在路边的树上做记号。最后我们走入绝路在陡峭的山坡上勉强熬了一夜,第二天原路返回。后人如果看着这些记号走,相信也只能在山坡上挂一夜了。
<br>这类路标能给我的作用只是让我放心,以前有人来过这里。
<br>与此相比,我还是倾向与用GPS定点。另外,判断路线的能力还是要靠经验慢慢积累。
<br>
<br>其实过分的路标也是对环境的破坏,一方面是破坏自然环境,另一方面是破坏后人野外健行的乐趣。现在户外活动比较发达的国家都已经发展出“低冲击性登山”的观念,在户外活动中尽量不留下痕迹,《登山圣经》中就有一章节专门讲述。
<br>
<br>这是在网上摘录的一些东西:
<br>
<br>在行咄?r就要注意?醉?????遵守的????:
<br>
<br>● 行走既有的路?缴希?避免再任意走出新的路?剑??p少破?牡拿娣e。
<br>● 在草原?F成的路?缴希?走成一路况??,不要多人平行,造成路?阶???的破?摹?
<br>● 行???]有路?降牡??^,步履要蒺,?p少?Φ乇砘蛑脖坏???害。
<br>● 如果是?]有路?降闹参??^,就分散著走,不要成一路况??,?p少?χ参锏???害。
<br>● 行咄殓不要胗意?y?G垃圾。
<br>● 蓖量不要留下非必要的?擞?。
<br>● 如果碰到???拥氖??K,就?⑵湔{??或移走。
<br>● 不要?y?涌脊胚z??的物品,或造成破?牡嫩`踏行?椤?
<br>● 不要?榱诵羞M方便,而任意改??地貌或自然劫??。
<br>● 不要任意攀折花木,可以用?z影的方式?⒚谰坝???下?碛谰帽4妗?
<br>
<br><br><br>--== [blue]阴晴圆缺在窗外,心中一片艳阳天[/blue] ==--
<br>

286

主题

1681

帖子

1686

积分

绿野投名状,终生免死牌。

Rank: 6Rank: 6

积分
1686
8#
 楼主| 发表于 2002-6-10 10:05:59 | 只看该作者

重贴一次《不留下痕迹》 (转载)

不留下痕迹
<br>
<br>前言
<br>为什么不留痕迹很重要?
<br>在边远地区旅行或宿营时,我们大部分人都遵从着熟悉的规则.我们穿上一双舒适的旧靴子,带上地图就朝山里出发了。宿营时,我们清扫出一个搭帐篷地方,搭起一个小厨房,然后当星星出现时我们点上一篝火。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些程序是宿营的全部??他们所定义的野外历险的全部。
<br>“不留痕迹”的道德准则要求我们改变我们的定义,至少是轻微地。考虑一下,我们把靴子换成浅纹鞋底的,在安营前不“打理”地面,甚至放弃晚上的营火。
<br>“但这是我的宿营旅行”,你会说,“为什么我应该那么麻烦地改变我一贯的行事方式?”
<br>答案是简单的,如果我们不学会不留痕迹,那边远地区将因被爱而消失。地面在一阵阵如雷的脚步声中将变得茺芜而坚硬,野生生物将逃亡,其他人将抱怨这些被侵蚀的痕迹、噪音、垃圾以及对大地的伤害。
<br>事实上土地拥有者和管理人员正被迫面对越来越多的人在日益减少的处于原始状态的土地上旅行。为了保护土地及其上的野生生物,同时也为了每个人的娱乐质量,管理员常常被迫制定严格的规则或通道。他们可能限制一次使用同一地点的人数。或者他们可能禁止某些形式的使用方式。
<br>有关这种问题的一个很好的例子(和管理方案)是在Grand Teton 国家公园的寂寞湖。在离路的尽头10英里、海拔9035英尺的高处,寂寞湖是一个很相称的名字。多年来只有相当少的人历尽艰辛爬到了湖边,而这些为数甚少的人的辛苦代价便是一睹了未被破坏的孤寂且壮丽的高山景观。我们当中一些人还记得我们在水边从睡袋中欣赏日出一刻,光芒挥撒在Grand Teton 大地上的情景。
<br>但在60年代,边远地区旅游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开发,在不到十年的时间内,参观寂寞湖及类似地区的人数每年从几百、几千上升到数万,这个湖再也不配叫它的名字了。脆弱的高山植物被践踏至再也无法长出来了。岩石、卵石遭受了无数营火的灼伤,地面上的朽木被捡得一干二净。人类及人类存在的痕迹已经成为寂寞湖的主要特征。
<br>公园管理者们被委托保护这块土地,并限制公众野外历险的机会。他们反应说,边远地区的使用和破坏情况的全面增长是由于允许在山上过夜。他们也曾限制只在某些区域野营,这些区域大多数应于森林线以下。最终,在Teton地区生火被禁止了。如今在寂寞湖周边设有一个禁止野营的缓冲区,只限于从小径一头或从其它地方的大本营沿着小径在白天参观。这些地区正在恢复,虽然很缓慢,但也多亏了管理部门的决策。
<br>其他野外地区也有被破坏的迹象或正处于危险中,边远地区业已成了一个人潮拥挤的地方。但“不留痕迹”的道德准则是相对于规则条例的另外一种途径。土地管理者们知道,若是人们小心留意的话,许多人都能够经过一个地方而不对其造成破坏。学习“不留痕迹”很大程度上是一个理解如何注意在边远地区旅行、野营的问题。
<br>
<br>问题…
<br>当人们去边远地区冒险时,他们在周围的环境中留下痕迹??这无可避免。即使是最小心、技术最娴熟的徒步旅行者也将留下脚印、排泄物及帐篷压倒的草的痕迹。在生态脆弱或使用太厉害的环境中,毁坏将是很严重的?小径破坏得太严重以至不能通行、水被人类的废弃物污染了,大量的火痕散落在营地的周围。
<br>野生生物和旅行者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当人们靠得太近时,动物会紧张。一些动物(如熊)会变得习惯和人们相处或学会从人们扔下的没有正当处理的垃圾中找寻的食物。这样将食物和人类联系在一起,也因此导致了危险的冲突。这些动物可能会被杀死,其他为了找寻孤独的旅行者可能被垃圾和附近营房的噪声所干扰。
<br>当我们寻找途径去减轻我们对边远地区的影响时,这本书提示了我们对野外影响的三种类型。
<br>物理上??改变景观和土壤
<br>生物上??干扰野生生物和植物
<br>社会上??打扰他人
<br>…和解决办法
<br>为防止或减少这些不同种类的影响,我们需要知道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及哪些是有害的??简言之,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在一本《沙乡年鉴》的书中, Aldo leopold写道:“当整件事情倾向保持完整、稳定及生物群落的美好时就是对的,而当它趋向别的什么时就是错误的。”
<br>这是一个好的开始,尤其是如果我们仍记得人类还是生物群落的一个很大部分。作为个体及作为一个社会,在很大程度上,学会不留痕迹也是保持我们自己的完整、稳定和美好。
<br>但我们需要给“Leopold的准则加上一条推论:“在野外,区分对错不总是很清楚的。”
<br>
<br>记得要玩得愉快
<br>记住为什么我们要出门。我们想去体验大自然,也想在不伤害它的情况下获得在天堂中一样的乐趣。
<br>
<br>不留痕迹的八条行为准则
<br>当选择变得困难时,我们需要一些指导,一种简单的行为规则去保护土地,我们的自由,及我们娱乐机会。DavidCde及其他研究者们和USDA森林机构已制定七条主要的原则。我们如上了第八条??计划、准备、防止??列在最前面。
<br>前五条是通用的??他们可应用于所有的环境,从沙漠到山顶,各种环境状况。最后三条原则比较特殊一点,他们必须让我们仔细地估计我们的环境然后做出选择。
<br>提前计划,准备充分,防患于未然。
<br>将噪声降至最低,尽量不引人注目。
<br>带进则带出。
<br>正确处置那些不能带出的东西。
<br>让土地保持原状。
<br>集中利用通常区域。
<br>分散使用原始地区。
<br>避免去那些已有轻微伤害或刚开始有使用迹象的地区。
<br>最后三条中的含糊性使其成为了经验法则。使你的行为适合你的环境。其反面也是对的:选择适合你计划娱乐形式的环境。如果你交这些想法熟记于心且懂得如何运用他们的话,许多很细的“无痕”技术细节将运用得恰如其分。让我们从更细处分析原则6、7和8。他们让旅游者面临困难的选择??选择哪种路线,用哪儿做宿营址,怎样做到人类废弃物的最佳处置。
<br>介是怎样区分:通常区域“和原始区域”以及两者之间的范围条件又是如何呢?通常,如果一个区域有一条公认的明显的小径,那么它必定相当普通了。如果没有小路出没有营址,那这个地方就相当地原始
<br>普通区域的特征
<br>你将不奇怪见到其他人
<br>植物被践踏,小径和营址的土壤是光秃秃的而且压实了
<br>存在一个或多个营火痕迹
<br>从营地辐射出许多新踏出的痕迹
<br>营地周围的树木比起四周的森林
<br>来说显得很稀疏;钉子、带子、斧痕四处可见
<br>宿营设备,例如:长凳子,生火的木头片,或hitching rails,可能从上一个使用者那留了下来
<br>
<br>原始地区特征
<br>看到其他人你会非常惊讶
<br>在地上看不到破坏的痕迹-没有小径也没有营址,植被很一致,同周围的景观没有差别。
<br>没有燃烧物,没有做路标的石堆,也没有宿营的痕迹
<br>树上没有明显的锯和斧痕
<br>没有人类活动的痕迹、垃圾或类便
<br>
<br>轻微到中度使用区域的特征
<br>
<br>地面植被被压平、破坏或因践踏而稀疏。可以看到一些光秃秃土壤。
<br>可见,小径、营地或生火沟,这些特征在自然环境中很突出。
<br>有可能见到火痕(fire ring)。
<br>树木的低枝可能被砍下来了,树干上可能留下了锯或斧砍的痕迹。
<br>一旦你确定一地区属于普通或原始区域,你就能找到最佳的无痕路线和宿营地点。
<br>
<br>集中利用普通区域
<br>
<br>在普通区域我们最大的目标是把我们的活动局限于那些已经被使用且造成伤害的地方。这样保护的周围没有被破坏的区域。而郊秃秃的被压实的常用地点经常能承受再一次使用-增加使用也不会造成进一步伤害。
<br>●在已形成的小路上活动
<br>●将营地设在远离水源、主道、别的宿营者 的已经有营址的地方
<br>●包好所有
<br>废弃物,或放置在离地表水至少200米处的洞中或放在其他生物够不着的地点
<br>●将营地清理干净,这样其他人也将利用它而不会尝试找新的地点
<br>
<br>分散利用原始地区
<br>
<br>在原始地区的主要目的是减少践踏,经及通过分散在一个下面活动或寻找可承受表面而减少其他方面的伤害。这就防止其他人跟随你的脚步,因而减少任何旅行路线或营址的重复使用。
<br>●旅游团人数不要太多,两至六个人紧好,不要超过10人(当组织大团体旅游时,应特别注意减少破坏)。
<br>●当偏离小径时,应分散行动以便没人重复别人的脚印。或沿承受能力强的表面行进,如沙地、砾石、暴露的河床。避免陡坡。
<br>●在承受力强的地面或在生长抗践踏的植物区域,例如干草的地方扎营。
<br>●频繁移动营地,如果可能的话一天一次。避免重复走相同地带。
<br>●尽量不生火。如果很必要的话,使用一个火盆或生一个土堆火(Mound fire P54-55)
<br>●尽可能随时带走所有的废弃物。
<br>●在边远的地区,将人类排泄物在一个远离路的地点(远离营地和水源)用土掩盖起来。如果可能被人发现,就用一猫洞。(cat hole P61)
<br>●当拆帐蓬时不留下你住过的痕迹。松散被压平的草,用树叶和枯枝覆盖住光秃秃的地方,拾起所有的垃圾。
<br>●避免使用哪些已经微受伤或刚出现使用迹象的区域。
<br>●在刚开始出现破坏的区域我们要做到避免增加伤害,让这些地方得到恢复。
<br>●远离不明显的小径。
<br>
<br>Leave-No-Trace技术
<br>
<br>这本书介绍了在户外旅游和野营时不留痕迹的各种方法之间的紧密关系。在这里所涉及的技能和行为是基于各种常识和野外研究。他们不需要为舒适和便利作出任何实质上的牺牲,也不需在一些高级的道德准则方面作一些改变或打上折扣。相反,我们提供了一毓的选择,无论什么时候都可能帮助你面对各种自然环境,特殊情形以及独一无二或难以预料到的挑战。
<br>学会不留痕迹,最重要的是去了解适应不同环境下的不同技术。一双很适合登冰山的靴子将会对一些湿地造成破坏。在旅游密度高的区域,它们的好的扎营地点也是远不相同的。
<br>简而言之,对于一个不留痕迹的旅行者来说,最重要的特征便是能够适应自己的环境。而且这与其说是一种技能或专业知识的话还不如说它是一种态度。这是种思想框架,这种框架是建立在对土地,及者栖息者以及其它游人的一种了解和尊重基础上的。如果你心怀敬意,那么下面所说的各种技术就自然在运作了。
<br>旅行计划
<br>计划一次野外旅行是一让人享受的过程,也是一个需要在出发前不断考虑的过程。我们仔细研究地图、风干帐蓬,穿上一双旧的磨损的鞋在房屋周围适应性地走走。这些例行公事像其本身一样是非常有的并且是旅行成功的基础,并且不管你是以乐趣,冒险,安全性或不留痕迹?D?D或以上所有这些来衡量你的成功。要把任何旅行都做得最好,你就应遵循这个信条:“计划、准备、防止”。
<br>
<br>提前计划
<br>
<br>去野外旅游的第一步就是要决定去哪儿和什么时候出发。一个好的计划关键在于自己要清楚你此行的目的。你对那个地方了解得越多,你就越能更好地做到真正的不留痕迹。在你选定路线之前,你需要了解当地的天气,野生生物及娱乐方式。阅读导游手册和有关杂志文章,察看地图,电话访问或提前写下当地的有关资料。然后考虑以下诸多因素。
<br>●大多数野外景点,在复秋两季去的人最多。路线和野营地在周未和假日最为紧张。另外80%的野外娱乐场所的使用都集中在仅占其面积20%的地方。根据你每次出行的目的选择最适宜的地方和时间,当你很看重清静时,那就选在非周未,或在非旅游的旺季出发,或者寻找一个使用不那么频繁的地方,当你更着重于一个特殊活动时,就应该考虑去一个对破坏不很敏感的地方。比如,想骑山地车锻炼车技就应避免去比较繁忙或泥泞的小路。
<br>●避免到土壤和小路都很潮湿的野外旅行。这种情形出现在春雪消融的时候,也会随着海拔、纬度及雨季不断变化。
<br>●避免在敏感的季节穿过重要的野生动物栖息地带例如筑巢和繁殖地产,行前要了解一个区域的生态以免引起无意识的伤害。
<br>●选择好地点和路径以适合你游玩的方式。尽量避免因时间和地点不合而引起与不同类型使用之间的矛盾。
<br>
<br>准备充分
<br>
<br>带上合适的装备,衣物以及充足的食物,你就可以放松去享受你的旅途了。准备充分的旅游者常常也对土地破坏减少。例如,如果碰上下雨天那么上一双防雨靴就可以不会因小径泥泞而踩坏的地方了。还有,带上一顶好的帐蓬、雨衣和特殊用途的衣服就可以省却了生火的必要。
<br>●尽可能不引人注目,选择一些暗淡的,跟岩石、土壤接近颜色的衣服、帐蓬和背包(但是狩猎季节应穿亮黄色的保证安全)。
<br>●拟定一份清单,注明边远地区旅行所必备条款,并在每次旅行打包之前参考它。不留痕迹并不需要特殊装备,但有两项却是不可少的,即一把挖鼠洞用的泥刀和一些收集垃圾用的塑料袋。如果你要把你所有的食物装在这些塑料袋中,那么当这些食物被吃完后,你可用这些袋子收集垃圾。
<br>●确保你所有的装备都是完好可用的并在你出发前保证所有装备都已安置妥当。为你持久的行程,要携带一个额外或可替用的炉子以避免备餐时过多依赖一个火炉。
<br>●若是一个较长时间的旅行,就买一个洁水过滤器,并学习使用和清理它。
<br>●预算并事先打包每一个人所需的食物量。这就避免了携带剩余食品-这一令人不愉快的事情。当旅行时带有畜生,要决定好为每一动物所应携带的食物量。
<br>防患于未然
<br>
<br>他们事先预防对土地和当地居民可能造成的危害与危害发生后再去解决问题相比要容易得多。这有一些简单的预防措施,每个人在出发前都应采取这些措施。
<br>打电话或去信向土地管理者询问一些特别的规定、许可及费用。弄清楚那儿是否介绍、推荐一些适用于当地的独特的保护措施。
<br>关注天气预报,并制定或改变相应的旅行计划。
<br>迅速列出一个不需要携带物品的清单。要些东西最好是留在家里。如:瓶装或听装的食品、一些铝制品、锯子、枪支(如果不是打猎)、收音机、录音机或CD机、电线、钉子、宠物等。
<br>
<br>放轻脚步
<br>
<br>大多数在娱乐时引起的植被大面积破坏是由于人为的践踏。1977年William Harlow 博士从一只传统靴子的鞋纹里刮下了携带的泥土,把它晒干并称重??总重稍超过一盎司。假设平均每步跨幅位为2.5英尺,Harlow 博士计算出一个旅行者行走一英里要留下大约120磅的表土,这容易对土地形成侵蚀性的伤害。
<br>Harlow 博士的实验不能代表典型的道路条件,但在某些我们过分使用的娱乐区,它却能给我们对道路的破坏提供有力的说明。
<br>浅纹鞋底不易沾上泥土,而且对土壤及植被的损伤较小,一般说来,徒步旅行者应有一双跑鞋或带有十字导流槽的运动鞋,这类鞋轻便、利于减轻疲劳,而且比皮靴干得快,如果你的要求更高,可选择一双轻型或超轻型鞋。大部分型号都是以浅纹为特征。
<br>一双浅纹鞋的特征
<br>穿着舒适
<br>防水或表面防水
<br>外底“ Z”型浅纹,加强附着力
<br>稳定的有缓冲的踝部支撑和良好的弧形支撑垫
<br>
<br>外来植物
<br>植物学家在讲到外来植物时,他们指的是被引进、非本地的植物品种,照定义上看,大多数外来植物都是搭便车旅行的一流高手。他们的刺果粘在人们的衣服或头发上,或是种子钻进衣兜或包里。或是整株植物被连根拔起,缠在汽车的车轴或消音器上。(便完成了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旅行)。外来植物越过了其自然植物群落界限,由此它们很可能造成一些麻烦。许多外来植物对野生动物和家畜有害,一些外来植物的营养不如本地饲料丰富,另一些则是对饲养动物有毒,少数,比如有名的Knapweed则会绞住动物的肠子使之窒息死亡。
<br>土地所有者和管理人员每年花数百万美圆设法限制那些有毒杂草的蔓延。他们面对外来植物侵入的威胁,采取的对策是限制或停止户外娱乐活动。但是户外活动者只要仔细检查他们的车、衣服、行李,也可以阻止外来植物的入侵。记住:一棵种子能感染整个新地区。
<br>在离家前,要检查你的车上所附着的野草,检查你衣服上的刺球和种子。看一看裤脚口、衣兜、短袜和鞋带。
<br>山地自行车和越野汽车也会挂上野草,要仔细看清车轮,链圈、链齿上的附着物。
<br>在把船拖出水前,检查船体、引擎、螺旋桨上依附的水草和水生植物(如斑纹淡菜)。不要把水、活饵或鱼从某地运往另一处。
<br>在把动物装进拖车前,仔细检查你的运载箱,特别是动物尾部、鬃毛和腿部所附带的刺球和种子,喂给动物的食物也应不用杂草和种子。
<br>当食用水果、蔬菜、带壳的种子(例如向日葵)时我们丢弃了核、果芯、坚硬的外皮、水果皮、壳以及其它东西。应该把这些垃圾收集起来。
<br>路线选择
<br>
<br>大多数旅游者很少偏离已有的小路。从不留痕迹的观点是应当被赞赏的。人们应该象走走廊一样尽量走小路,从而留下大片相对没有走过的土地。在多达80%的野外场所中,其使用面积仅集中在20%的区域中。换句话说,大多数人不仅坚持走现成的小路,而且他们也喜欢大多数已开发的旅游路线。
<br>在普通区域
<br>
<br>选择好的路线意味着力图减少对已存道路的毁坏,尤其是对那些已有修饰迹象或繁忙景象的旅游区。
<br>避免走潮湿的小径,注意天气预报。
<br>沿着路线前进。别在爬坡或下坡时走捷径。别企图绕开泥泞的小路。
<br>大家排好队依次而行。
<br>如果小路变得不明显了,可以暂停下来,向你前进的方向勘察一下,找到一条最结实好走的路。
<br>在行人较多的路上,休息时最好选择一处地表承受力比较强的地方,在附近选择一个较坚固的休息场所-突出的岩石,河岸的砾石滩,沙地或干草地等。
<br>在穿越私人地产时应征得主人的同意。当你离开也别忘了关好大门。
<br>
<br>在原始地带
<br>在那种人迹罕至的地方,野外旅行要求有特别的提防并且小心对待。
<br>选择一条地表承受力强的路线。寻找那种有鹅卵石、光滑石块、沙地、砾石地和雪地的地方。砾石地或河岸的沙滩以及湖岸都是不错的自动选择对象。尽量呆在洪水线以下。
<br>保持既定活动路线不变,除非你的野外旅行会给植被和土壤造成更大的破坏的话。
<br>如果没有坚固的地表路线可供选择的话,让你的队伍分散开来以确保大家不要沿着一条路前进。
<br>将团体的规模尽量压小-少于十人。
<br>除非遇到特殊情况,平时尽量避免在你们旅行路线上留下记号。不要在树上刻标记,也别堆石标,制作旗号或用石头标记箭头,不要扬起满天的尘土。
<br>
<br>文化艺术品
<br>在偏远地区旅行,不时会碰到围成圈的石砌帐蓬,古人的墓地,史前的矛和箭,岩石雕刻-特别是在西南部的沙漠或峡谷,常常能发现陶器碎片和毁灭了的石层和村庄的痕迹,这些人造东西就如同鸟语花香一样成为风景的一部分。
<br>让所有的文化艺术品和建筑物完好无损。手上的污渍会使石头和其它东西的表面变色,所以不要去触摸陶瓷、石画和雕刻。在联邦和大部分州的景点中,收集人工制品(和)化石都是被禁止的。
<br>在远离历史景点和文化景点的地方宿营。当经过这些景点时,应轻手轻脚。如果你碰巧有了新发现,应在你的地图上作记号,并且标出各种细节性的方位以便下次再找。把这些新的发现向当地的管理机构办公室报告或向附近的大学考古系报告。
<br>原住民
<br>一些地方保留了传统的甚至是古老的生活方式,且这些生活方式仍然盛行。分布在北极、西南和其他地区的原住民至今还把狩猎、捕鱼、采集野生植物当作一种受人尊敬和优先的生活方式。
<br>去一个地方旅游,应当尊敬当地人,尊重他们的信仰、语言、风俗及历史。在去那之前应了解他们的文化,懂得去遵守他们的部落规章。
<br>在通过部落或村庄之前应得到允许
<br>照相前需征得同意
<br>由于每个地方都有它特定的生活方式,因此没有得到邀请就不要打猎或采集其他食物
<br>把噪音降到最低
<br>安静在偏远的野外是一个很明显的特征,尤其对于那些听惯了电话铃声、电视嘈杂声、交通的鸣笛及震动声的人们来说。近来在对Glacier国家公园的一系列研究中发现,白天的噪音标准低达20分贝。作为全美最安静的地方??Dinosaur国家纪念碑的噪音为11分贝。(作为比较,普通的口哨声大约为15到30分贝)
<br>还记得我们在前言中所提到的社会影响吗?在边远山区旅行的人们经常产生一些噪音:不必要的呼叫声、口哨声、枪声和其他不好的杂音。这些都可能扰乱他人的清幽心境或和平、宁静的环境。
<br>所以要宁静的走入山区,就要把收音机、随身听、CD机、耳机等留在家里。要知道声音在风中、湖水中以及在任何空旷的地域都能很好地传播。噪音可能在傍晚和清晨更容易打扰他人。
<br>当我们在有熊出没的地区旅行时,额外的噪声:掌声、歌声或任何金属声都是允许的。要想在熊居住区更安全的旅行,请参阅??“警惕熊”一书,它能提供给你更好的建议。
<br>选择营址
<br>多数的边远地区露营地并不是由野营者用铁锹和锯床挖出来的,而通常是纯粹的凹痕的造成的。任何人,似乎都看得出来一个合适的露营点应是这个样子的:平坦、利于排水的地面;遮风挡日;近离清洁水;或者,幸运的话,是处令人愉快的风景。在人流很大的地区,疲劳的旅行者会多增列一条即-可靠性。在选择一个合适的无痕迹营地时这些因素几乎扮演着同样的角色,只不过考虑的角度不同方便没有损害控制显得重要。平坦、排水好的地面也许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夜宿,但它也要求非“工程性”的(诸如挖壕沟排水帐蓬上的流水),而且它应是少一点腐蚀危害。近似的说,挨近清洁水源对饮用和食用都是重要的。但是要着重于“清洁”而非“距离近”。从根上说,要是水是被污染的水,距离近又有什么用呢?保持一条溪流或湖泊勉受沾污的关键是露营地远离它-至少离水边200英尺的距离。
<br>当你不能决定是否利用一位置时,要一点一点地观察这一地点。(要在一天结束时留出充足的时间做这一事情?D?D疲惫或白天跑得精疲力竭是选择一个营地时的不得借口)
<br>●这一地点以前曾被用过吗?利用的程度是严重、适中、轻微,还是根本就没有?
<br>●土壤和植被抗踩度如何?是有耐性的地表吗?是沙地、砾石,还是可用的岩石?
<br>●那里有泾流、浸蚀、水污染的迹象吗?
<br>●若你需要一堆火时,有落地的大量枯木吗?
<br>●试问,当我离开这地方时,这会有我驻营的痕迹吗?
<br>
<br>在有名气的地方
<br>在那些曾被开发过的、过度利用的地点,主要的问题是去限制搭帐蓬,足迹交通和由于以前开发而造成危害的这一区域的其它形式的利用,旨在于防止进一步的损害。
<br>●营地设定在哪儿,要服从以规则。
<br>●寻找一个平坦、排水好的帐蓬的但应使它远离水源,小径和其它营友至少200英尺。也许不可能找到一个现存的地点能满足所有的这些条目(崎岖的地形也许限制了衙适的地点),但是要去四周看看,而不是只停在最方便的地点。反你的帐蓬搭在一个空的泥土上,构造门和可能的交通模式以避开植物依旧可能延展的地区。
<br>●避开人为干挠很少的或没有公开化的地点。
<br>●搭营远离其它营友,或者搭你的帐蓬要避开邻居,在营内保持安静。
<br>●在树苗附近行走要特别当心。
<br>●离开时,要使那个地点比你发现它时更好。捡起草片。若有火苗,要息灭它,反石块放在合适的位置,并分散火灰。
<br>在原始的地方
<br>在这些地方,很少或没有以前使用的迹象,主要的问题是应注意在一个宽阔的地域分散使用以便单一的一片地方不被过多的糟蹋或干挠。那些耐压或抗踩的地表,若可以得有和的话,不妨集中利用。
<br>●寻找一个平坦,利于排水的地点,最好是在沙地、砾石、床岩或干草坪上。
<br>●保持岩石、木桩和其它物体在合适的位置。如果必需移动一块岩石或木桩时,当离开时要把它们放回到原位。
<br>●散开搭营有利于避免过度集中在一点。
<br>●要在远离帐蓬至少100丈的耐压的地面上野炊或吃饭。要尽量减少帐蓬和厨灶间的痕迹。要避免形成一条路,在使用频繁地区间的旅行每次要走不同路线。要注意你的步履尽量减少踩痕。
<br>●寻找动物的足迹,吼叫声和采食的迹象。不要在动物频繁出没的地区搭营。
<br>●尽量消除磨损和撕裂树木,不要在树上拉吊床,不要砍树枝爬树或毫无意义的毁坏树皮。
<br>●保持帐蓬清洁,以防由于食物气味垃圾而引招动物。
<br>●当收帐离开时,要驱散被踏踩过地面上的树叶、松针和其它自然形成的碎片。用一根棍子或者你的手指,把搭过帐蓬的地面上的草弄蓬松。再最后看看那些干草,踏过的地面以及你曾拜访过的其它视点。在你呆过的地方不留下任何痕迹你就减少了其它游客在同一地点搭营的可能性。
<br>边远区的厨灶
<br>今天边远地区的厨灶是携带高度方便的-一个小炉子和燃气瓶一列相互套入的锅和一个即能当煮锅又能作器皿用的罐子,另加一个水壶。较大一点的炉子可用驼畜和船工来携带,但基本的装备是相同的。这种自配的厨灶为边远地区的旅行者在选择生灶点供宿的问题上提供了很大的自由性,无论是在有名的开发区还是原始的区域。
<br>在开发过的地区
<br>在已存的火堆旁或能很好被利用的位置中央建立厨灶。炉子的底部要在一块大岩石或一片沙土上。 在熊的栖息地,野炊和搭帐蓬间应至少200丈的距离(上风向)。
<br>在原始区域
<br>寻找一块耐压的地面,诸如一块大岩石,一片沙地或砾石,或者一片高水位下的海滩。四人以上的应该限制生灶的次数,尽量减少厨灶附近被踩踏的面积。人多的组应该分成几对或三人组,分开建立厨灶。
<br>无痕迹之餐
<br>●进餐时通常要打开包,挑物品和分散物品。要尽量把这些东西包含在像一片沙地或一个大而扁平的岩石之类的坚硬地点的限度内。有一些人就铺开一小块粗帆布或灯丝地布(大约30平方英寸),把他们的厨具和食物摆在上面。
<br>●要把火炉摆在一块稳固、平坦的地面上,要避风并远离诸如衣服、帐蓬和干硬的植物一类的易燃物。
<br>●当为了煮饭或洗物而挖湖和溪流取水时,要用清洁的罐子。使用水袋以减轻食物的携带,还机器人 水源取水。
<br>●在加要煮食物前,应沸煮未经处理的水约5分钟,以杀死水中的微生物种。
<br>●用塑料网刷清洗罐子和壶;肥皂是不必要的。捡出饭粒和食渣并打装在双层塑料袋中。在远离营帐点200丈和远离水源处至少200英尺以外的地面上分散洗刷用水。如果以后在原地建一堆火用以烧掉食物残渣时,可把洗涮水倒在已建过的火堆上。
<br>●要考虑把你的火炉放在你包裹的底层(或者在家时你确信你不用它来煮水渴或者加热一块肉以消除低温的话)只吃已备好的食品。
<br>
<br><br><br>--== [blue]阴晴圆缺在窗外,心中一片艳阳天[/blue] ==--
<br>

55

主题

404

帖子

437

积分

绿野的革命者,中间的地带。

Rank: 3Rank: 3

积分
437
9#
发表于 2002-6-10 11:13:53 | 只看该作者

原路返回的时候可以把原来的路标拆换

在必要的地方留下警示路标,表示此路不通

0

主题

12

帖子

12

积分

绿野新人,渴望上路。

Rank: 1

积分
12
10#
发表于 2002-6-10 14:07:10 | 只看该作者

中国人民解放军特种部队野外生存教程(zt)

首先,野外宿营地的选择要注意以下几点:
<br>  近水 营地要选择离水源近的地方,这样既能保证做饭饮用的用水,又能提供洗漱用水。但在深山密林中,近靠水源会遇到野生动物,要格外小心注意。
<br>  背风 最好是在小山丘的背风处,林间或林边空地、山洞、山脊的侧面和岩石下面等等。
<br>  避险 营地上方不要有滚石、滚木,不要在泥石流多发地建营,雷雨天不要在山顶或空旷地上安营,以免遭到雷击。
<br>  防兽 建营地时要仔细观察营地周围是否有野兽的足迹、粪便和巢穴,不要建在多蛇多鼠地带,以防伤人或损坏装备设施。要有驱蚊、虫、蝎药品和防护措施。在营地周围遍撒些草木灰,会非常有效地防止蛇、蝎、毒虫的侵扰。
<br>  日照 营地要尽可能选在日照时间较长的地方,这样会使营地比较温暖、干燥、清洁。便于晾晒衣服、物品和装备。
<br>  平整 营地的地面要平整,不要存有树根草根和尖石碎物,也不要有凹凸或斜坡,这样会损坏装备或刺伤人员,同时也会影响人员的休息质量。
<br>  最后清大家注意:在野外要保护自然环境,撤营时必须将燃火彻底熄灭。垃圾废物要尽可能带出,丢放在指定的地方,特殊情况无法带走时可将垃圾挖坑掩埋。
<br>  
<br>  火的引燃及实际应用
<br>  
<br>  首先是要寻找到易燃的引人物:如枯草、干例叶、桦树皮、松针、松脂、细树枝、纸、棉花等。
<br>  
<br>  其次是捡抬于柴:干柴要选择干燥、未腐朽的树干或枝条。要尽可能选择松树、栎树、柞树、桦树、槐树、山樱桃、山杏之类的硬木,燃烧时间长,火势大,木炭多。不要捡拾贴近地面的木柴,贴近地面的木柴湿度大,不易燃烧,已烟多熏人。
<br>  
<br>  接下来是要清理出一块避风、平坦、远离枯草和于柴的空地。将引人物放置中间,上面轻轻放上细松枝、细干柴等,再架起较大较长的木柴,然后点燃引人物。火堆的设置要因地制宜,可设计成锥形、星形、“并”宁形、并排形、屋顶形、牧场形等等。也可利用石块支起干柴或在宕石壁下面,把干柴斜靠在岩壁上,在下面放置引人物后点燃即可。一般情况下,在避风处挖一个直径1米左右,深约30厘米的坑。如果地面坚硬无法挖坑也可找些石块垒成一个圆圈,圆圈的大小根据火堆的大小而定。然后将引人物放在圆圈中间,上面架些干柴后,点燃引人物引燃干柴即成篝火。如果引火物将要燃尽时干柴还未燃起,则应从干柴的缝隙中继续添人引火物,直到把干柴燃烧起来为止,而不要重新架柴点火。
<br>  
<br>  点篝火最好选在近水处,或在篝火旁预备些泥上、沙石、青苔等用于及时灭火。
<br>  
<br>  迷向与迷路
<br>  
<br>  迷失方向和迷失路径是两口事
<br>  
<br>  迷失方向(迷向):不知该怎样确定行进方向或辨认不清地磁方位(即分不看东南西北)。
<br>  迷失道路(迷路调不知该走哪条路或找不到原来的路径。
<br>  迷路会导致迷向,而迷向不一定就会迷路。
<br>  如何正确地辨认方向,基本方法如下:
<br>  罗盘(指北针)一个优质的罗盘是野外旅游的必备品。但要记住:罗盘指针指向“北”或“N”,这个方向是磁北方向,与真北方向有一个偏差角度,应计算出磁偏角的数差,以取得准确的罗盒方向。
<br>  带指针的手表 用于将手表托平,表盘向上,转动手表,将表盒上的时针指向太阳。这时,表的时针与表盘上的12点形成一个夹角,这个夹角的角平分线的延长线方向就是南方。
<br>  北极星 北极星是最好的指北针,北极星所在的方向就是正北方向。
<br>  北斗七星 也就是大熊星座,像一个巨大的勺子,在晴朗的夜空是很容易找到的,从勺边的两颗星的延长线方向看去,约间隔其5倍处,有一颗较亮的星星就是北极星,即正北方。
<br>  立竿见影 在晴朗的白天,用一根直扦,使其与地面垂直,插在地上,在太阳的照射下形成一个阴影。把一块石子放在影子的顶点处,约15分钟后,直杆影子的顶点移动到另一处时,再放一块石子,然后将两个石子连成一条直线,向太阳的一面是南方,相反的方向是北方,直扦越高、越细、越垂直于地面,影子移动的距离越长,测出的方向就越准。
<br>  树木、苔藓 树冠茂密的一面应是南方,稀疏的一面是北方。苔藓的道理与之相间。另外,通过观察树木的年轮也可判明方向。年轮纹路疏的一面朝南方,纹路密的一面朝北方。
<br>  积雪的融化 积雪融化的地方定是朝南方的。
<br>  迷途知返 在深山密林中,不仅会迷失方向,同时也会迷失路径。更多的时候,走在毫无人烟的林间密径,又没留下任伺路标,自己还不断地欣赏着“无限风光在险峰”和“山到绝处我为峰”的豪情,当自己开始意识到不对时,己是身处险境,不知原有的路径在伺处。心急之下,挥刀而上,砍出一条“血路”,却发现眼前山连山、峰挨峰,看不到尽头,来时的路己辨认不清,又生怕再次迷路,是走是留犹豫不定。
<br>  其实,在发现迷路的时候,自己高原有的路径一般不超过20分钟。这时不要着急,更不能乱喊乱跑,应冷静下来,仔细口忆一下刚才走过的泉水、已石、大树、水流、洞穴、山峰、岔路口等参照物,然后凭着自己的记忆寻找自己的足迹,退回到原来的路线上。
<br>  有一种可行的办法就是立刻分析山势走向和地理地貌的环境,然后判断出是否有野生动物并寻找到其走过的痕迹,沿着“兽道”走出险境,但必须非常警觉,以免遭到野兽的袭击或狩猎者设下的套、夹的伤害。一般来说山鞍或山脊会有兽道。
<br>  不论是在林木遮蔽的山林中,还是在丛草盖地的山坡上,低头近看,根本找不出路迹采,只有远看,看到几十米以外,才能隐约地看出一条草枝微斜、草叶微倾、叶背微翻的痕迹,然后再由远而近、由近再远、远近比较之后,就能分辨出路来了。
<br>  
<br>  如何在野外寻找水源
<br>  
<br>  听 凭借灵敏的听觉器官,多注意山脚、山涧、断崖、盆地、谷底等是否有山溪或瀑布的流水声,有无蛙声和水鸟的叫声等。如果能听到这些声音,说明你已经离有水源的地方不远了,并可证明这几的水源是流动的活水,可以直接饮用。但要特别注意的是,不要把风吹树叶的“哗哗”声当做流水的声音。
<br>  嗅 过鼻于,尽可能地嗅到潮湿气味,或因刮风带过来的泥土腥昧及水草的味道。然后沿气味的方向寻找水源。当然这要有一定经验积累。
<br>  观察 凭着丰富的经验和知识。去观察动物、植物、气象、气候及地理环境等也可以找到水源。
<br>  根据地形地势(地理环境),判断地下水位的高低。
<br>  如山脚下往往会有地下水,低洼处、雨水集中处,以及水库的下游等地下水位均高。另外,在干河床的下面。河道的转弯处外侧的最低处,往下挖掘几米左右就能有水。但泥浆较多,需净化处理后,方可饮用。
<br>  
<br>  根据气候及地面干湿情况寻找水源
<br>  
<br>  如在炎热的夏季地面总是非常潮湿,在相问的气候条件下,地面久晒而不干不热的地方地下水位较高;在秋季地表有水气上升,凌晨常出现像纱中似的薄雾,晚上露水较重,且地面潮湿,说明地下水位高,水量充足;在寒冷的冬季,地表面的隙缝处有白霜时,地下水位也比较高;春季解冻早的地方和冬季封冻晚的地方以及降雪后融化快的地方地下水位均高。
<br>  
<br>  根据植物生长情况寻找水源
<br>  
<br>  生长着香蒲、沙柳、马莲、金针(也称黄花)、木芥的地方,水位比较高,旦水质也好;生长着灰菜、蓬篙、沙里旺的地方,也有地下水,但水质不好,有苦味或涩味,或带铁锈;初春时。其它例枝还设发芽时,独有一处树枝已发芽,此处有地下水;入秋时,同一地方其它树时己经枯黄,而独有一处树叶不黄,此处有地下水;另外,还如三角叶杨、梧桐、柳树、盐香柏,这些植物只长在有水的地方,在它们下面定能挖出地下水来。
<br>  
<br>  根据动物、昆虫的活动情况寻找水源
<br>  
<br>  夏蚊虫聚集,且飞成圆柱形状的地方一定有水;有青蛙、大蚂蚁、蜗牛居住的地方也有水;另外,燕子飞过的路线和衔泥筑巢的地方,都是有水源和地下水位较高的地方。再有,鹌鹑傍晚时向水飞,清晨时背水飞;斑鸠群早晚飞向水源,这些也是判断水源的依据。
<br>  
<br>  根据天气查化寻找水源
<br>  
<br>  天空出现彩虹的地方,肯定有雨水;在乌黑、带有雷电的积雨云下面,定有雨水或冰雹;在总有浓雾的山谷里定有水源;靠收集露水也可缓解些燃眉之急。
<br>  
<br>  直接从植物中职水
<br>  
<br>  在南方的丛林中,到处都有野芭蕉,也叫仙人蕉。这种植物的芯含水量很大,只要用刀将其从底部迅速砍断,就会有干净的液体从茎中滴出,野芭蕉的嫩芯也可食用,在断粮的情况下,可以充饥。如果能找到野葛藤、葡萄藤、猕猴桃藤、五昧子藤等藤本植物也可从中获取饮用水。另外,在春天树木要发芽之时,还可从烨例、山榆树等乔木的树干及枝条中获取饮用水。注意:千万不要饮用那些带有乳浊液的藤或灌、乔木的汁液,有毒。另外,还可以从芦苔、仙人掌及其果实中获取饮水。
<br>  
<br>  提示:从植物中获取的饮用“水”,容易变质,最好即取即饮,不要长时间存放。
<br>  
<br>  上述取水方法在野外缺水时是有效的。然而,单纯地依靠上述方法去寻找水源却不是长久之计,且很复杂很辛苦。只限于少数人员(3-7)和短时间(3一5天)。不适合人员众多或时间过长。就安全而言,希望朋友们最好不要远离水源一两天的路程,也不要单枪匹马独闯丛林。
<br>  
<br>  当你在极度疲惫干渴之际,找到了水源,最好不要立即狂饮,应该就当时的环境条件对水源进行必要的净化和消毒处理,以避免因饮水而中毒或染上疾病。
<br>  
<br>   
<br>  
<br>  野外饮用水的净化处理
<br>  
<br>  一般说来,除泉水和井水(地下深水井)可直接饮用外,不管是河水、湖水、溪水、雪水、雨水、露水,还是通过渗透、过滤、沉淀而得到的水,最好都应进行消毒处理后再饮用。那么,怎样进行消毒呢?方法如下:
<br>  
<br>  1.将净水药片放入水容器中,搅拌摇晃,静置几分钟,即可饮用,可灌人壶中存储备用。一般情况下,一片净水药片可对1升的水进行消毒,如果遇到水质较混浊可用之片净水药片进行消毒。口前,军队至都采用此法在野外对水进行消毒。
<br>  
<br>  2.如果没有净水药片,可以用随身携带的医用碘酒代替净水药片对水进行消毒。在己净化过的水中,每一升水滴人3一4滴碘酒,如果水质混浊,则在每升水中病人的碘酒要加倍。搅拌摇晃后,静置的时间也应长一些, 20一30分钟后,即可饮用或备用。
<br>  
<br>  3.利用亚氯酸盐,即漂白剂,也可以起到消毒的作用。在已净化的水中,每升水滴人漂白剂3、4滴,水质混浊则加倍,摇晃匀后,静置30分钟,即可饮用或备用。只是水中有些漂白剂的味几,注意不要把沉淀的浊物一同喝下去。
<br>  
<br>  4.如果以上的消毒药物均没有,正巧随身携带有野炊时用的食醋(白醋也行),也可以对水进行消毒。在净化过的水中倒人一些醋汁,搅匀后,静置30分钟后便可饮用。只是水中有些醋的酸味。
<br>  
<br>  5.在海拔高度不太高(海拔3000米以下)且有火种的情况丁,把本意沸5分钟,也是对水进行消毒的很好的方法。
<br>  
<br>  6.如果寻找到的水是咸水时,用地椒草与水间煮,这虽不能去掉原来的音咸,却能防止发生腹痛、腹胀、腹泻。如果水中有重金属盐或有毒矿物质,应用浓茶与水间煮,最后出现的沉淀物不要喝。
<br>  
<br>  目前,有一种饮水净化吸管,在野外非常实用,形如一支粗钢笔,经它净化的水无茵、无毒、无味,无任何杂质,不需经过沸煮即可饮用,很轻便。
<br>  
<br>  另外要提醒注意的是,在水源紧缺的情况下,要合理安排饮用水,不要为一时口渴而狂饮。另外,在野外工作或探险中,喝水也要讲究科学性。如果一次喝个够,身体会将吸收后多余的水分排泄掉,这样就会白白的浪费很多的水。如果在喝水时,一次只喝一两口,然后合在口中慢慢咽下,过一会儿感觉到口渴时再喝一口,慢慢地咽下,这样重复饮水,既可使身体将喝下的水充分吸收,又可解决口舌咽喉的干燥。一标准水壶(9一11升)的水量,运用正确的饮水方法,可使一个单兵在运动中坚持6一8小时,甚至更长些。
迷路了怎么办?大家都来看看这个帖子 艳阳天 2002-06-06
作者对心态很有认识 大头虾 2002-06-06
确实觉得心态很重要 野猪 2002-06-07
有体会 艳阳天 2002-06-07
海拔1000米活动绝大多数都是探路级的,大家都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野猪 2002-06-07
路标 seaman 2002-06-07
见仁见智 艳阳天 2002-06-10
重贴一次《不留下痕迹》 (转载) 艳阳天 2002-06-10
顶《不留下痕迹》 Vikings 2006-08-21
感触良多。顶上来。 csx398 2006-11-27
2006-12-15
原路返回的时候可以把原来的路标拆换 seaman 2002-06-10
中国人民解放军特种部队野外生存教程(zt) snell 2002-06-10
野外生存常识(zt) snell 2002-06-10
再转一个帖子:西龙门涧-灵山穿越,为何110求助!(领队经验总结) 艳阳天 2002-06-11
推荐一本书<深度生存(Deep Survival)>作者:劳伦斯.冈萨雷斯 蒲绒绒 2006-08-21
多谢西施顶此贴上来。 sandy0715 2006-11-27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