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野自助户外活动网站

查看: 18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约伴!7.12-7.21黔东南

[复制链接]

3

主题

16

帖子

16

积分

绿野新人,渴望上路。

Rank: 1

积分
16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8-10 14:10: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分享到:
具体行程:
  D1/北京---凯里
  D3:凯里-西江,游西江千户苗寨
  贴士:凯里的的士在市内1人3元,2人4元,3人以上5元/辆。从火车站到汽车站一般10元。不过其实可以坐1路汽车直接到汽车站,速度很快,票价0.7元,可以招手即停。
  交通:
  1、凯里汽车站位于凯里市东北文化北路,电话:0855-8223098,有开往榕江、从江的长途班车。汽车站营业时间从早上8点至下午5点半,各线班车发车时间都不相同。凯里-西江3个小时,最后一班车约15:20开出,票价15元,44公里半小时一班
  2、从凯里往周边小镇可以乘坐中巴。在韶山南路金井河桥头,搭乘往南线雷山、西江方向的班车。坐班车的话可以在离村子500米左右的地方下车(有个亭子),这个亭子是拍摄西江全景的好地方,而且亭子旁边有一条小路,也可以到村子。
  3、租车:可以去凯里市的“418”医院大门口附近,或去汽车公司联系,甚至可以在任何一家旅馆请教老板如何租车,他们都会很热情地告诉你,还会主动帮你联系,而且是不需要任何回报的。租车价格——面包车通常是120元一天,轿车一般是150-200元一天。另外,县城的汽车站附近一般也都可以找到小面的如昌河、柳州五菱等,要包车的话,可以跟他们商量,价钱大约是150元一天,租车自驾则100元就搞定。
  西江千户苗寨:这里是世界上最大的苗寨,号称千户苗寨,现在的西江苗寨大多是木吊脚楼,在苗家吊脚楼美人靠(凉台栏杆,苗家称为“美人靠”)品尝正宗苗家餐。这餐是当地最好的宴席,因为当地没有什么对外接待的餐厅,这餐由俱乐部买单!!!美味有酸汤鸡,炸土豆片,腊肉,苗乡白水猪肉等。在用餐时,主人没敬酒时,最好别自己先开喝,主人会提供不限量的米酒,并会在宴席开始时为所有的客人敬酒献歌,在超级动听和无比热情的歌声中,想拒绝敬上的美酒几乎没什么可能性,不胜酒力的请提前告知领队哦。席间接受苗家少女飞歌敬酒,在苗家吊脚楼美人靠(凉台栏杆,苗家称为“美人靠”)上观千户苗寨万家灯火。他们敬酒时不要用手去接过来喝,不然他们以为你喝得不够继续敬你酒——你直接把嘴凑过去对着碗口喝就行了。可以准备一些糖果,文具如书本、橡皮、纸笔等小礼品,随时送给他们那些小孩子,他们会很开心。西江千户苗寨:位于凯里东南,从雷山路口折向东北,约有1000多户人家,故称"千户苗寨"。寨子周围群山环抱、重峦叠嶂,小河名白水从寨中穿过将寨子分为东西两寨。全寨参与的芦笙大舞西江苗寨有数量最多的木吊脚楼,均用枫木搭成,依山势向两边展开,暗红色的枫木板壁在夕阳照射下一片金黄,如果是秋天到访西江,屋前屋后的巨大枫木红叶片片,更增添丰收的色彩。西江实际上是一个镇子,因为此处依山聚居着千余户苗家故而又称千户苗寨.小白河从西江镇中过,河两岸的山上有东引,平寨,羊排,南贵四个苗寨,以羊排最大.每个村子都是诸姓聚居。远观西江是很美的,密密扎扎的吊角楼布满了两个山头,很是壮观。寨子里的芦笙场也是我见过最大的场子,有表演的话一定非常热闹。寨子往东,山下有大片的水田,山上有连绵的梯田,是我见过最漂亮的梯田了。从山脚走到山顶,半个小时就能山顶。从山顶往下看,更是美。我在山顶还看到一些寨子的妇女,坐在田边,一遍吃着山果一边聊天,真的很羡慕她们哦。村子还有一个很有特色的,就是银器了。很多其他寨子的都专门到西江来采购银饰的。
  最佳观赏地点:羊排党支部活动室上下的两块空地倒是观东引寨的不错地点.早上上山从西贵村望占着一面山坡的羊排寨和一线山脊上的东引寨,景色相当不错.到寨子里闲逛,可以拍很多东西,拍夕阳最好的位置在进去的公路半山腰,有一个“西江千户苗寨”的门那个地方,能拍到全景;拍朝阳则需要一早爬到右边寨子的最高处,有一片森林的地方,前方是村寨,后边是梯田。西贵村水寨73号党姓大娘家吊脚楼上的美人靠.虽然是早上,但农家都要早起,和正在干活的大娘打声招呼,她会让你自己一人上楼,随便看.
住宿:宿西江
  ①宿李老师家,电话0855-3348280,15元/人。有家客栈,0855—33488961359553553613765519880,那里有24小时热水淋浴宽带上网、光盘刻录,有各种房间,就像青年旅馆一样。羊排村支书家,电话0855-3348095。餐20元/人(不贵,味好量多),宿10元/床。
  ②西江车站边上的民族招待所,15元/床,挺干净能洗个热水澡。周英,电话:0855-3348688手机:13308552246,13595508163

  D4:西江-雷山-榕江,游宰荡侗寨
  西江早起看日出中的苗寨,然后经雷山去榕江,游宰荡侗寨
  交通:西江—榕江需经过雷山转车,西江到雷山(36km)的班车很多,最早一班7:20,间隔40分钟一班。雷山—榕江(129km)车程4小时左右,路况较好,只是山路弯道多,容易晕车。需要注意的是在西江—雷山(9元)的车上要跟司机先说明需要从雷山转车去榕江,这样司机可以把你停在容易搭车去榕江的地方。

  西江—雷山,西江的小学操场前有中巴到雷山8元/人。
  雷山—榕江,雷山汽车站前的马路上可等凯里—榕江的车。凯里-榕江从早上6点到晚上4点都有车,每40分钟一班,路程7小时,空调大巴60元/人,中巴的话50元/人;建议坐空调大巴,问好有座位再上,30元/人,4小时。

  雷山-榕江包车260元,3小时。
  榕江-宰荡侗寨(2-3h,30-40元),榕江汽车站坐往黎平的班车,丰登下,大利(侗寨,据说非常纯朴)也在此下车徒步前往,50min/5元。丰登-宰荡徒步1-1.5h,前半段平坦山路无岔路,自己看着时间,走了大概半程见到Y形岔路走右边,后面都是山崖小路,下雨天较滑,在车站右手有客货两用车,5元/人,半小时就到了丰登。在路边下车,马上会有许多小孩子来问你要不要带路去宰荡,10元。如果你心中没把握,可以找个孩子带路,说好给他5元,还要能唱侗歌的。其实路不是太难认,一路上还有村民往里走。徒步1个半小时过丰登、宰闷到宰荡,强度不大,就是路上有泥,最好带好雪套。出山,走另一条石板路下山,在指路碑向左走,一路田园风光自又是另一番景象。

  宰荡:在黔东南的游记中极负盛名,而宰荡大歌也就有了遗世的雅歌之称。宰荡侗歌之乡,其侗族属于榕江县侗族六大支系中的苗兰宰洞族支系。宰荡侗寨在从榕江东行往黎平的路边,离榕江约30公里。宰荡侗寨以侗族大歌著名。侗族大歌是侗家独有的多人分声部无伴奏大合唱,没有经过任何专业合唱训练的侗家姑娘,凭着天生对音乐的敏感,将生活中的种种心情通过歌声表达,高音部、低音部、混声、和声、轮唱、花腔等等种种唱法被发挥得淋漓尽致,荡气回肠之余几乎让人怀疑自己是置身维也纳的音乐殿堂。寨子口是座风雨桥,很古朴。
  住宿:①榕江车站旁的蓝天宾馆60元/标间
  ②宰荡:进寨直接找村支书,让他帮忙安排食宿。书记叫杨秀晶,很热情,住他家三人,住邻居楼上四人,吃早、晚加住16元/人。
  最佳观赏地点:在寨后有个高坡,可以看到全寨,坐在坡上发呆。

  D5:榕江-从江,游邑沙
  交通:榕江长途汽车站在车江桥西,榕江-从江(86km)坐公交车,约2.5小时,20元;从江-岜沙7公里,15分钟坐三轮摩轮,3元/人,徒步需要1个半小时。路况很好,只是要上很高的山,一般三轮车上不了,需要找面的。路况较好。
  邑沙:被誉为“世界上最后一个枪手部落”的岜沙苗寨是贵州省政府重点保护民族村寨,2003年被上海《旅游时报》评为中国单身者十大旅游圣地之一,排名在丽江、阳朔、大理之后,名列第四。被誉为苗族文化“活化石”和“博物馆”的岜沙苗寨,民居、头饰与其他村寨迥然不同,独具特色,古代文明和现代文明并存,现在仍然保持着鲜为人知的镰刀剃头、古代发式,简约婚俗,特异葬礼,它能让人穿越时间隧道,看到两千年来的社会发展轨迹抵达笆沙,我们将能领略到中国最后一个带枪部落的全部,包括习俗以及最盛大枪手迎接仪式。
  芭沙名气大是有其原因的,也可以说是名实相符的一个地方!芭沙是一个奇特的,充满传奇色彩的苗寨。它身处现今商品社会的滚滚红尘之中,艰难地固守着自己古老的传统,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321国道就从这里穿寨而过,但这一切仿佛与芭沙无关,芭沙人依然按自己的方式生活着。当你一踏入芭沙的寨子里,就仿佛时光倒流,回到了远古的洪荒时代。寨里古树参天,遮天蔽日,风景如画。每一棵大树都编了号,树上有草绳做的秋千,树很高很大,人在秋千上荡,树动也不动。岜沙苗家的男女青年都是在秋千上恋爱,每年的农历6月初7,是秋千节,男女青年在大树上荡秋千,要荡3天3夜。有女青年一人荡秋千,如某男青年看上她,就跳上女的秋千上共同荡,踩女的脚示爱,女的如果也中意男的,就踩男的脚,再共同荡秋千。女的如果没看上那男青年,她就不睬那男的脚,男青年就会下去,再觅另外的秋千,再找另外的女子。岜沙苗寨的味道和凯里完全不同,充满了野性的美,尤其是半大的小孩,个个赤着上身别把腰刀,不过都挺和善的。最有特色的是留发髻的男子和古代部落武士形象:岜沙男子清一色的光头上都挽着一个模式的发髻,同时随身必配火枪、腰刀,身着自织自染自制的无领青布衣,看上去让人想起远古时代的武士。
  贴士:岜沙在从江县城北面的山上,也可以搭往榕江方向的中巴车1元上山,再自己溜达下来;岜沙村有县旅游局(0855-8222547)的人收门票(10元/人)
  住宿:①宿邑沙刘成林老师家(13885563854)。
  ②宿邑沙进寨不远的路边“枪手部落”赵江(13885549720),50元。
  美食:从江汽车站后面桥边有家卖乌江鱼的餐馆,味道不错。
  最佳观赏地点:邑沙的凌晨云海非常漂亮,但需要到寨子最左边那家的楼上才能拍到,主人要5元才能让上去。

  D6从江-小黄-肇兴,游小黄、肇兴和堂安
  第一天邑沙日出过后,包车去小黄,宿小黄,第二天到肇兴,先游堂安再肇兴,宿肇兴。
  交通:从江车站有车到洛乡(2小时,13元),到洛乡后可以包车或徒步进肇兴,6公里,一路风景很美。强烈建议徒步进堂安,走小路,经过很多寨子,漂亮极了,总共也才5公里的路。
  从肇兴—堂安(堂安在肇兴后面的山上,是挪威学者帮助建立的生态博物馆。可以在路边等那个方向的班车上去,车次比较多,如不想等可以包摩托车上去,5元/人,回来可以徒步,需要1个半小时,沿途的前半段有三个村寨)
 堂安:距肇兴8公里外一个美丽的古村———堂安,这个地方号称溪峒人家—堂安生态博物馆。被冠以中国最美丽的六个乡村古镇的地方。侗族生态博物馆——堂安。黎平县肇兴乡堂安侗寨,该寨坐落在肇兴以东隆起的半山腰梯田之中,背靠弄抱山,海拔935米。弄抱山系原始森林,珍奇树种和鸟类较多。寨内有长流不息的“瓢井”,水源十分丰富。
  民居建在半山腰上,沿山体等高线平行布置,高低错落,疏密有致,形成丰富的天际轮廓线。绝大部分民居为穿斗式吊脚楼,三层楼,悬山,两头带披厦。第二层为生活用房,前半部分不装板,宽廊。堂安侗寨居住着侗族村民160余户,800多人。
  堂安有寨门、鼓楼、戏楼、古墓地、古井、水碾、谷仓和祭祀侗族女性先祖的祭萨塘,还有古老的石道和密布的吊脚木楼,共同造就了大自然与侗家人文的和谐与完美。鼓楼、戏楼、歌坪三位一体,成为该寨的建筑标志。堂安鼓楼始建年代不详,重建于1980年。系九层密檐四角攒尖顶,穿斗结构,通高27米,层檐板施彩绘。戏楼在鼓楼右侧,悬山顶、六柱落脚,下敞,专供唱侗戏用。歌坪与鼓楼在一个平面上,占地145平方米,为戏楼前的“中心广场”。堂安有大小寨门七座,为重檐歇山顶。在寨内一块台地上,均系清代墓葬,墓裙以条石砌成,墓碑工艺讲究,碑两侧立柱为浮雕,碑罩为镂雕的卷草图案。
  服饰以自纺自织的侗布为主,衣着为青、紫、白、蓝等颜色。妇女衣着大致可分为穿裙和穿裤两种类型,上衣大襟无领、无扣;襟边、袖口和裤脚镶有花边,束腰带、裹腿、包头帕等。头饰为前后左右挽髻或以长发编辫盘头。
  民间工艺有刺绣、编织、彩绘、雕刻、剪纸和刻纸。刺绣有各种图案花纹、人物、禽兽、花卉、草虫。编织有侗锦、侗帕和花腰带。日常生活常用的竹、木、藤器,精致实用。
  堂安音乐舞蹈以侗族大歌、踩歌堂和芦笙舞为主。侗族大歌系多声部合唱,曲式结构和演唱体制独树一帜。大歌是多段式包括有歌头、主体、尾腔的支声复调合唱歌曲。主体中的每一曲可分为领唱、中心部、尾声三个部分,尾腔将全曲推向高潮。此外还有“拦路歌”、“踩堂歌”。舞蹈主要有踩歌堂和芦笙舞两种,踩堂歌是一种集体舞蹈,用于重大节日和迎送宾客。芦笙舞常用于芦笙场或引路用。
  这里侗戏称为“嘎戏”,有“戏班”和“戏师”。每逢春节的初三到十五,“戏班”在“戏师”的组织下,演唱传统侗戏《珠郎美娘》、《凤姣李旦》等。他们还根据现代的内容自编自演一些侗戏节目。
  堂安不但有优美的自然环境,而且有范围较大的侗族文化环境,不论在建筑、语言、服饰、音乐舞蹈、生活习俗和共同的文化心理上都保持了贵州南部侗族的特征。为贵州重点民族村镇之一,2000年9月5日的中挪奥斯陆协议,将堂安建为侗族生态博物馆。
  这个古村是一个让人来了就不想走的地方,枫木楼,青石路,神仙泉。堂安属黎平县肇兴乡管辖的一个行政村,寨西山下5公里是全国最大的侗寨肇兴,据说堂安建寨已有700多年的历史了。
  堂安侗寨四面青山,峰峦叠嶂,吁陌纵横,梯田层叠。山腰间的民居依山就势,悬空吊脚。井然有序。寨中的鼓楼是该寨的吉祥物,可以扣住侗家人的灵魂。鼓楼为九层密平檐四角攒尖顶,与戏楼、歌坪形成三位一体,显示出侗族村寨的特征。寨中四通八达,小径曲曲。寨中通道均用青石板漫地。九条出寨子的路口都建有寨门,寨门的建筑形式多为重檐歇山顶,仿如意斗拱装饰,显现三斗三升。斗拱上层装饰以交错叠覆的三层锯齿边,主楼檐下的灵格周围,彩绘双鱼、孔雀、凤凰等图案。各个寨门上饶有风趣的对联举目可见,如西向寨门的楹联最引人注目,其联语是:堂开似虎千年保东泰,安闾如狮万代守西平横批为:国泰民安
  鼓楼、戏楼、吊脚楼民居、石板路、古墓葬群、古瓢井以及水碾、石雄、纺车等保存完好,禾晾、谷仓、水碾、石雄、榨油房、鱼塘、井亭、祭萨堂等建筑物。寨子中间山坡上有一块墓地,有坟10余座,多为清代所建,雕龙刻凤,卷草花纹等工艺精美,是堂安侗文化遗产的另一种体现。堂安是侗族文化的一个缩影,有旅游资源开发价值和人类生态保护价值。
  肇兴:旧称“肇洞”,寨内吊脚楼鳞次栉比,戏楼、歌坪点缀其间。最出名的是五座鼓楼、五戏台和五座风雨桥。肇兴位于黎平县城南67公里,全寨800余户,人口4000余人,为全国最大而又最古老的侗寨,被称为"侗乡第一寨",是黎平最具代表的民族风情及建筑群。远观肇兴全景:中间凹,四周高山,呈长方形,块块聚落,似船状形。村中有条小河,发源于堂安村,全长5公里,注入都柳江。村南有麒麟山,海拔971米,山形奇丽雄伟,森林茂盛。肇兴历史悠久,寨中有鼓楼5座,花桥5座,戏台5座,这就是常说的"肇兴鼓楼群"。从上往下数依次为仁团、义团、礼团、智团和信团,仁团鼓楼为7层,高21.7米,义团鼓楼为11层,高15.8米,礼团为13层,高23.1米,智团为9层,高14.8米,信团为13层,高28.9米。鼓楼为木质结构,用四根大杉木为主柱,直达顶层,另立副柱加横枋竖立于其上,向四周伸展,全以木榫
  侗族乡素有“七百贯洞,千家肇洞”之说。七百贯洞,指从江县贯洞;千家肇洞,指的便是肇兴。想要感受南部黎、从、榕地区侗家人气的旺盛、侗族文化的根深叶茂,就非得来肇兴不可。论规模之大,苗家有西江大寨,侗家有车江大寨、肇兴大寨。相比较车江大寨,肇兴大寨因为五座村寨难分彼此地团结在一起而在气势上更胜一筹。且不说别的,单是五鼓楼、五戏台、五座风雨桥,聚集在一起所造就的风景,就不只是美丽,而是壮丽了。再加上那些鳞次栉比的吊脚木楼、歌坪、禾晾、禾仓、石子路,走在被溪流环绕分割的寨子里,甚至会有失去方向、没有尽头的感觉。
  大的侗寨都居住着几个房族。房族也就是支系。肇兴共有5家房族,对外一律姓陆,内部有各自不同的姓。各个房族居住在不同的地段,并各自建造了本房族的鼓楼。整个寨子的形状就仿佛一艘大船,寨内5座气势雄伟的鼓楼就仿佛船头、船舱、船篷和船尾。无论经历怎样剧烈的风暴,这艘船都会稳当地航行,永不沉没。
  贴示:
  1、肇兴寨中一条主要街道由东而西,两旁建有学校、乡政府和民居,全是青瓦木楼。5座鼓楼分布在仁、义、礼、智、信五个自然村寨。其中以“智”寨鼓楼最为美观。
  2、肇兴有一家海湘酒吧,长途车就停在酒吧门口,老板人极好。
  3、邮政招待所和文化站招待所中间的那间店,有很多东西可以买,存货很多,可以慢慢挑选。也有很多当地人在附近兜售自己做的漂亮的手工艺品,价格不贵,还可讲价。
  4、住宿:①肇兴福泉旅馆,50元无空调。
  ②宿肇兴宿露露旅馆,电话0855-6130112,13885531585,20元/人
  最佳拍摄地点:村头肇兴中学所在的山头可以看到肇兴全景。夜静很美,非常安静,黄昏时刻去看肇兴最出名的五座鼓楼、五戏台和五座风雨桥。肇兴也是中国最美丽的六大乡村古镇之一,在欧洲国家非常有名,与西江千户苗寨齐名的侗寨,可以说是久富盛名了。这里有着丽江的浪漫,外滩的小资,平遥的古典,西湖的柔情,夜上华灯小街中各式酒吧的老外让人觉得来到了异域。
  小黄侗寨:距从江县城20多公里,由三个自然村组成,村民多数姓潘,四面环山,一条小河穿寨而过,属于典型的山区村寨。小黄是个神奇而富有诗意的侗寨,一条小溪穿寨缓缓而过,四周青山环抱,几百栋吊脚木楼依山傍水,山中有水,水中有山,山水交融,似一幅恬静的田园风光图。这里汇集了侗族风情的精华,鼓楼、风雨桥、吹芦笙、唱侗歌……尤其是侗族大歌享誉国内外。“高增出美女,小黄村产大歌”。小黄侗寨行政上隶属于高增乡,从县城到小黄要经过高增、岜扒(这两个寨子也值得一游)。
  小黄村是侗族地区远近闻名的“侗歌窝”,男女老幼人人会唱侗歌。小黄侗歌被称为“嘎小黄”(小黄的歌),自成体系,魅力独特。在小黄,事事用歌,处处有歌。有侗家人的古歌、劝世歌、礼俗歌,有以歌传情的牛腿琴民族村寨歌,有踩堂歌、拦路歌、敬酒歌……。唱歌的形式有独唱、对唱、合唱、侗族大歌。小黄的多声部无伴奏合唱的侗族大歌,大都分为女声队和男声队。小黄全村近3O支歌队。从20世纪50年代起,小黄侗族大歌就多次参加全国汇演;2005年小黄代表队参加“多彩贵州歌唱大赛”获得“金黔奖”。参加1996年7月,4位小黄姑娘随中国民间艺术团赴法国演唱侗歌。1994年,小黄被贵州省文化厅命名为“侗歌之乡”。1996年,小黄被文化部命名为首批“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交通:小黄到邑沙包车80元。
  D8:从江—三江(110公里,路烂,不好走)——程阳风雨桥——阳朔
  肇兴的早晨很美,可以欣赏一番
  D9-D10:阳朔 -北京


联系人:海燕
手机:13811162015
QQ:254476340
约伴!7.12-7.21黔东南 salangane 2011-08-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