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野自助户外活动网站

楼主: 花鼎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8又48小时 岗什卡

[复制链接]

157

主题

1767

帖子

1790

积分

绿野投名状,终生免死牌。

Rank: 6Rank: 6

积分
1790
161#
发表于 2010-5-16 18:56:38 | 只看该作者

我猜这么说是因为你没见过用大镐和法式技术走下近50度的坡

其效率和优雅只要见一次就够了。不分段,脸朝外一直走下来。

0

主题

6

帖子

6

积分

绿野新人,渴望上路。

Rank: 1

积分
6
162#
发表于 2010-5-16 19:39:16 | 只看该作者

我见过的被描述成“近50度”的坡实际量起来都是30多度

况且斜在体侧做支撑,大镐行,登山杖也一样行,还更趁手。

或者这么说吧,只要是用spike的场合,登山杖都比大镐好用,因为登山杖的尖总是比大镐的spike更尖,长度更长并且还可以灵活调节。BD有防止登山杖意外松脱的flicklock,Grivel有让登山杖也能用来正常滑坠制动的Condor设计,可惜这两项技术还没有融合到一起。
只要是用pick的场合,小镐都比大镐好用。用adze的时候某些小镐可能会差一些但差得也不多,大小镐都比shovel差得远;用hammer的时候显然只有小镐才有。
大镐的优势是它啥都能干一点,并且重量肯定比一对小镐+一对登山杖轻,价格也比后者便宜;劣势是它啥都干得不是最好。

157

主题

1767

帖子

1790

积分

绿野投名状,终生免死牌。

Rank: 6Rank: 6

积分
1790
163#
发表于 2010-5-16 21:04:03 | 只看该作者

那种角度滑坠的话登山杖制动毫无用处,小镐也差不多

我说接近50度就是接近50度。55度基本是自然雪能呆得住的最陡角度,从上往下看很多人就觉得是悬崖了。一直都是我怀疑别人的角度估计,这次轮到我被怀疑了,呵呵。

30度是用来滑雪的。没有雪板就glissade,这时大镐就更好用,因为小镐太短钉头压不住。(严肃地说glissade还是少点吧,出事的情况不少)

我从来不在技术攀登中用雪杖。我知道梅斯那尔用,但他也有本事用一个长镐和一副冰爪爬很多我要用小镐的技术路线,所以说明不了问题。雪杖的问题是稍微有点陡的话,一滑坠登山杖制动毫无用处,小镐也差不多。

0

主题

6

帖子

6

积分

绿野新人,渴望上路。

Rank: 1

积分
6
164#
发表于 2010-5-17 00:32:45 | 只看该作者

approach中用杖,攀登过程中用小镐

又重新想了一下这个问题,发现自己之前想得不对。

approach中用杖是因为越是在低角度、低难度的地形上,1.1米长的登山杖比0.7米长的大镐所具备的优势就越明显。glissade和plunge step时同理。

攀登过程中用小镐是因为越是在陡峭、坚硬、破碎...总之是高难度的冰雪地形上,小镐比大镐所具备的优势就越明显,不管二者分别是一支还是一对。

总体上之所以我选择小镐+杖的组合而不是大镐,还是因为我所要攀爬的路线大都是我自己用大镐搞不定的。牛人可以用大镐甚至不用镐搞定我“需要”用小镐的路线,比如我看过双手大镐爬WI5的视频,但是同样的牛人在他们自己不用镐或用大镐搞不定的路线上还是得用小镐。换句话说,小镐+杖的组合里核心是小镐,杖是为了做好那些大镐做得比较糟糕而小镐做得非常糟糕的事情,例如穿越长距离的低角度地形,才配进去的。否则如果小镐+大镐就太冗余了,一支大镐还是比一对杖要重的,在低角度地形上也没有杖好用。

我所认识和接触的高手只有很有限的几个,我从未见过或听说他们任何一个人的行李里有过大镐,因为他们不想只爬馒头山所以就会带着小镐,因为山是要徒步进去的所以还得带着杖,因为这两样都带了所以就不用再带大镐了。

或者说,如果你打算只攀爬完全处于你自己能力范围之内、对你没啥挑战的路线(路段),那大镐就够用了。如果你打算攀爬接近你自己能力范围边缘、对你有所挑战的路线(路段),那么一对小镐可以大大拓宽你的选择面,然后因为小镐的局限还得再配上一对杖。这两样都有了,大镐就没有必要了。

看来说“大镐这件装备已经过时”的确不对,这件装备便宜、简单、多用途,所以还会存在下去。但是它的确替代不了小镐的作用,而小镐+杖可以替代它的作用。后者的应用范围对前者的应用范围是真包含关系。

另外还有这个滑坠制动的问题。我不认为存在“小镐无法制动而大镐却能制动住”的地形。小镐无法制动的地形应该归于“无法制动的地形”,如果必须要在这样的地形上无保护移动(例如在亮冰坡上负重solo),我的第一考虑一定是“不要发生滑坠”而不是“滑坠了以后该怎么办”。而如果在某个地形上(就说真正50度的硬雪坡吧),大镐能制动住,那小镐也能制动住。

134

主题

2155

帖子

2175

积分

绿野投名状,终生免死牌。

Rank: 6Rank: 6

积分
2175
165#
发表于 2010-5-17 01:44:23 | 只看该作者

一个理论上成立的技术的成功应用,需要考虑两个因素

一个是应用此技术的具体的人的能力,另一个是地形的具体情形。
50度的冰坡与50度的雪坡完全不同。50度的雪坡并不是太难的技术,次新人就可以脸朝外走下来。(这样说也有点笼统,硬雪坡与软雪坡的差别是巨大无比的,硬冰坡与软冰坡虽然差距略小,但也会有很大不同)。

而对于能够很优雅的脸朝外走下50度的冰坡,我觉得具有这样能力的人,不使用大搞,赤手使用法式技术也是完全可以走下来的。或者说,比这个人能力更强的人是可以不使用大搞的。

因此,一个行为和技术的应用是否合理,该使用大搞还是小搞,该使用行进保护还是交替领攀,是要与具体行为人的能力相关的,不同的能力的人选择不同的方式,不能一概而论。

10

主题

478

帖子

478

积分

绿野的革命者,中间的地带。

Rank: 3Rank: 3

积分
478
166#
发表于 2010-5-17 10:52:51 | 只看该作者

俺来学习下。。

[sign]白云在天,丘陵自出。
道里悠远,山川间之。
[/sign]

10

主题

478

帖子

478

积分

绿野的革命者,中间的地带。

Rank: 3Rank: 3

积分
478
167#
发表于 2010-5-17 11:00:00 | 只看该作者

谢jjyfoot,以后会更小心的。需要学的真的还很多:)

[sign]白云在天,丘陵自出。
道里悠远,山川间之。
[/sign]

412

主题

8789

帖子

1万

积分

绿野元老,传、帮、带。

Rank: 8Rank: 8

积分
10813
168#
 楼主| 发表于 2010-5-17 12:12:26 | 只看该作者

谢谢老大!~

你的话我会牢记的!――攀登过程中随时向来路观察,即从下山时的视角观察并努力牢记之,可以减低走岔的风险。

挖雪洞过夜的话我提了,他们不理我:( ―― 不过岗什卡的地形不是太复杂,实在是我自己不曾留意。对于一个留意过的人来说,他可以很有把握。――我那个队友就是这样的,我也选择了相信他。最终他还是把我们带到了营地。

另一点,当时我没坚持挖雪洞是因为当夜不是很冷,即使暴露在外面也跟躲在雪洞里没有太大区别。

谢谢jjyfoot,再上雪山,我会更加细致。
来自旧版论坛的签名~望峰息心~

412

主题

8789

帖子

1万

积分

绿野元老,传、帮、带。

Rank: 8Rank: 8

积分
10813
169#
 楼主| 发表于 2010-5-17 13:55:20 | 只看该作者

嗯。我觉得冬冬这次说清楚了。小镐+杖适合长距离穿越后的技术攀路线,象岗什卡之于我。

而大镐适合整个路线难度变化不大的缓坡攀登。

至于什么样的难度归属于“技术攀”,则因人而异,水平低的,象我,岗什卡我就得动小镐了。高人则是不需要的。

所以,用什么装备最终得个案处理,一是根据路线,二是根据个人,包括个人经验、技能,以及对各种兵刃的使用是否得心应手等。

+++++++++++++++++++++++++++

二位高人在此论道,小贴蓬荜生辉!~哈哈,荣幸啊!~
来自旧版论坛的签名~望峰息心~

157

主题

1767

帖子

1790

积分

绿野投名状,终生免死牌。

Rank: 6Rank: 6

积分
1790
170#
发表于 2010-5-17 15:07:03 | 只看该作者

对大多数人是穿钉子鞋跑马拉松

绝大部分技术攀登路线,绝大部分攀登人,只爬 F - D 级路线 (按法国等级)。大镐的优势在于在这个难度范围内都比较有用,而且在最多的技术登山难度等级中,大镐在F - D 级路线提高效率上很明显。这个效率问题不比较是看不出来的,很多人自我感觉不错,直到有一天...你要掏出绳子保护倒攀而其他人拄着大镐走下去了,你在陡雪坡需要保护,因为你的小镐镐把又有护指、又弯弯曲曲插不进雪里去,好不容易找个雪软的地方插进去了,那50厘米又起不到什么作用...而别人大镐能插下去足够深直接走过去...最后你还在半山腰,看见别人都回到了营地。

高难度的路线上小镐的确很关键,没有很别扭,但有多少人爬高难度?Matterhor北壁也就是TD。从这里看玉龙雪山首登好像也是用的大镐,个例不说明问题,但让人看到适用空间。

雪杖的问题是只要有滑坠危险的话就很麻烦:占了一只手。我只在没有滑坠问题的地方用雪杖。

我同意很多地方首先要考虑不滑坠,在行进中大镐的长把插在雪里是很有效的行进中保护。同时不能因为“最好不滑坠”就不使用更好使的制动工具。建议找一个安全的有各种坡度地方比较一下,陡的地方小镐制动能力比大镐*差得多*,因为大镐长把的杠杆效应。

如果让我现在选技术登山的器材,我大概要选65-60厘米的正角度镐尖的偏短大镐,这个镐能应付极为广泛的线路。对于初学的人,还是正常长度吧:拿着镐头自然下垂,镐钉尖到脚踝。
8又48小时 岗什卡 花鼎 2010-05-04
(一) 花鼎 2010-05-04
(二)8小时 花鼎 2010-05-04
两个勇敢的女人,赞一下! vulcain 2010-05-04
平安是福,回来就好~ 笑对人生_ 2010-05-04
初次雪山 NonO` 2010-05-05
NONO别气馁,这不也是一次很好的练兵机会。下回再来! liugaga 2010-05-07
嗯,花师叔威武!!哈哈 liugaga 2010-05-07
叔? janeclimber 2010-05-09
特地登陆顶贴,不过这个“***”是啥意思呢? vulcain 2010-05-04
我不知道这个MM是否希望在此公布她的行程:) 花鼎 2010-05-04
嘿嘿!可是你的驴志里已经泄露人家了,赶紧改驴志吧。 vulcain 2010-05-04
已改,谢谢提醒。 花鼎 2010-05-04
等着看5100。西宁那边日落时间比北京晚,如果是夏季可以走成一日登顶的穿越线路 大雪封山 2010-05-04
排队等着看 Frankliu 2010-05-04
双流机场遇到你的队友了,哥们特后悔没带小镐 gondorff 2010-05-04
呵。。你还活着呢 NonO` 2010-05-05
嘿,,,低调低调 gondorff 2010-05-05
真的很赞很赞,非常的客观真实 久点 2010-05-05
嘿嘿,一个人在路上是挺考验心理的。。。 临汝华 2010-05-05
花姐,你也太强了吧,昨天还想问你回来了没,安全第一!!! jochen 2010-05-05
好棒的女子!果断勇敢!记住了清香食府~~ 一白 2010-05-05
(三)又48小时 (1) 花鼎 2010-05-05
“这段时间我、NonO还有清香食府的老板我们好像没说话,就那么站在玻璃窗前。”,,,其实我是想说:我还是想上4800。。 NonO` 2010-05-05
哈哈~ 你说了,我没理你!~ 花鼎 2010-05-05
我恨你~ NonO` 2010-05-05
嘿嘿,又是游又是爬的,下回俺也要试试。 liugaga 2010-05-07
我要看美女们的玉照! 末日赤旗 2010-05-05
西凉驿这名字取得不错 刀切馒头 2010-05-05
(三)又48小时 (2) 花鼎 2010-05-05
继续等后文。。。 好味道 2010-05-05
我们一个路旗也没留下,下撤的时候全收走了 :-D comcat 2010-05-05
与你的感觉刚好相反,在远处看觉得很缓,到近处感觉更陡。 僖兰月明 2010-05-06
看样子临时约伴有时不太靠谱啊!爬雪山还得是自己知根知底的同伴比较好。 vulcain 2010-05-06
嘿,继续啊。。。 liugaga 2010-05-07
(三)又48小时 (3) 花鼎 2010-05-07
呵呵,没事 赵本山 2010-05-07
表哭,抱~ NonO` 2010-05-07
这段写的很生动,令我想起了最近刚看的一部电影《Climber's High》 畅游 2010-05-07
嗯,顶峰近在咫尺,却不能上去,憾啊!! liugaga 2010-05-07
辩证法认为,缺憾的人生才美丽,haha:) vulcain 2010-05-07
很有点悲壮啊,抱抱,不哭,再去吧。 临汝华 2010-05-07
作为同伴,他们应该给你独自登顶的机会。 大雪封山 2010-05-08
那是把别人抵押了 mh 2010-05-09
大雪和久点去爬时明确说了 不需要救援 然后把我扔下了 duke5d 2010-05-09
说明不需要救援又怎样?要是出事了你以为真不去救会怎么样? mh 2010-05-09
我所说的不需要救援所隐藏的背景你并不清楚。 久点 2010-05-10
谢谢解释。这里说的要不要救援是指同队队员间的 mh 2010-05-10
说不需要救援就不用救援了吗? 花鼎 2010-05-10
事实并非你说的那样,呵呵 久点 2010-05-10
当时确实是商量好一起下撤,看你走远,我们才决定继续爬。3、4点爬冰壁的时候接了几个电话,有你和小光头打来的,告诉了情况 大雪封山 2010-05-11
对于这一次具体的情形,的确不该上。但是并不能将此应用到其他情形。 久点 2010-05-10
在不同环境下,根据不同的能力,分队很正常。已经有很多山峰的攀登是这样做的。本山在玉珠的冰壁下,也是分队登顶。 大雪封山 2010-05-11
纠正一下;本山是在雀儿山峰顶下分队登顶,这两座山峰我都没去过,容易搞混,抱歉 大雪封山 2010-05-17
大雪,如果换位,也许我也会叫他们上的。 花鼎 2010-05-10
队伍当中有人下撤,就要所有人都下撤,只是一些自以为了解其实并不了解这项运动的人的一个谣传。 久点 2010-05-10
登顶很重要吗? 豆苗 2010-05-10
在安全的前提下,登顶是很重要的。 花鼎 2010-05-10
90%以上出事的人都认为自己是“在安全的前提下”的 豆苗 2010-05-10
这次我一个人去估计就“挂”了! 花鼎 2010-05-10
我个人认为陌生的同伴比裂缝和雪洞可怕 豆苗 2010-05-11
这个真不行。 花鼎 2010-05-11
随着商业队登顶玉珠峰又能说明什么呢? 枫野扬天 2010-05-12
登顶就象足球进球 mh 2010-05-10
我说我咋一直对登顶没啥兴趣,我喜欢在后场,不喜欢进球 豆苗 2010-05-11
嘿嘿,我也喜欢踢后场,最大的快乐就是断对方前锋的球。 vulcain 2010-05-11
这样啊!花姐姐 我支持你独自登顶! NonO` 2010-05-10
不同意这种说法。 枫野扬天 2010-05-11
那就再讨论。。 NonO` 2010-05-11
顶这句“绿野org的旗帜只能在雪山的顶峰飘扬!” jnccyd 2010-05-09
下次再去就有动力了,呵呵 笑对人生_ 2010-05-09
(三)又48小时 (4) 花鼎 2010-05-07
靠,这一段可有点不靠谱了 赵本山 2010-05-07
确实有问题,幸好都安全 jnccyd 2010-05-09
就是反面教材 mh 2010-05-10
你这个人我怎么就这么看不上呢。虽然大家都说你人挺好的,但是也不能作为你肆意攻击别人的资本。 NonO` 2010-05-10
赞实话实说的mh janeclimber 2010-05-10
janeclimber多虑了,在这里说话不至于受到攻击的。大家讨论,开开心心。 花鼎 2010-05-11
有人说。。。呵呵 janeclimber 2010-05-28
说实话可以,但是请不要伤人,既然写出来就是来找拍砖的。 NonO` 2010-05-11
mh的话,当事人都觉得是一种讨论,我想,你作为旁观者,更加应该理性发言 中秋 2010-05-11
那斑猪大人 你觉得mh的话是讨论吗? NonO` 2010-05-11
太搞笑了,面对这样一次漏洞百出,甚至是狼狈不堪的攀登,难道还要我们唱赞歌么? 赵本山 2010-05-11
我认为,主要是每个人的出发点不同引起的。说实话,大家都不是傻子,谁都能从这里读出危险、惊心动魄。要说批评花鼎他们, vulcain 2010-05-11
不说会死 mh 2010-05-12
我知道很多人来ORG发言都是来炫耀自己的,可是真正有几个人敢把自己的真实经验拿来与别人分享的。 NonO` 2010-05-10
都是从新人过来的,爬山的过程中都遇到过危险,有几个人敢写出来! NonO` 2010-05-10
花姐姐在爬山过程中遇到险情都会写出来,有人也许会笑犯这么低级的错误,但是你敢说你比花姐姐强吗! NonO` 2010-05-10
花姐姐之所以能把这些写都出来恰恰说明花姐姐都考虑到了,反而像我等这样无知的人什么也写不出来。 NonO` 2010-05-10
麻烦你爬座雪山回来再说,俺就服有本事的,没本事靠边站!! NonO` 2010-05-10
NonO怎么这么激动,没事的,mh也没说错什么,写出来就是大家讨论的,期望对大家的下次出行能有所帮助。 花鼎 2010-05-10
一句话 你还是太年轻了 末日赤旗 2010-05-10
不是年轻 我是不想就此打击了对山有热情的人 NonO` 2010-05-11
有的时候,过度的热情,对本人、对他人都不见得是个好事!甚至是有害的,从这个层面,适度“打击”是良药苦口。。。 板蓝根 2010-05-11
呵呵,mh 看到这句估计也就是一笑而过 comcat 2010-05-11
我倒希望他能笑出来 至少说明他还心胸开阔 NonO` 2010-05-11
你有时间可以翻翻mh有没有去过这座山,请慎重发言 中秋 2010-05-11
他如果去过的话 应该多给一些有建设性的发言 可惜我没看出来 NonO` 2010-05-11
mh所指出来的问题,都是花鼎这次攀登比较严重的问题 中秋 2010-05-11
经验通常是越多越保守,同等条件下,十年经验,可能也就是在冰坡下晒晒太阳 comcat 2010-05-10
我要不是保守我就不会下撤 放在几年前我会不顾生死 NonO` 2010-05-11
不说了 就止打住 我发言的目的只有一个:请多给予爱山的人支持! NonO` 2010-05-11
支持,在登山这个事儿来说,应该用“严是爱,宽是害”的思想做指导。。。 板蓝根 2010-05-11
对mh这些话的理解,各人有所不同。 久点 2010-05-11
这样的经历很珍贵,感谢分享! 擀面杖 2010-05-07
赶紧去烧香,感谢山神吧!! liugaga 2010-05-07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这种经历绝对是宝贵的财富。 vulcain 2010-05-07
果然登山这活儿找陌生搭档容易不靠谱啊……下周二给你设宴压惊 红心之王 2010-05-07
JJ,GPS,GPS,路,路,路。。。。 临汝华 2010-05-07
很不错 janeclimber 2010-05-09
那段个人感觉不合适滑雪下,如果没有雪板的话....我去的那次,雪况已经很好的情况下,坡度也有点过度陡了 中秋 2010-05-10
别装了。这不是你一直以来的一个小目标吗! 板蓝根 2010-05-11
说实话呗,给我板子我下来还会更踏实一点,让我拿大镐下那个坡,还是很郁闷的,尽管我们那次雪况好很多,比他们去的都好很多 中秋 2010-05-11
您什么时候再去,我给您牵马缀蹬:目 末日赤旗 2010-05-12
拿大镐(或者板子)下个冰坡试试... ―冬冬― 2010-05-14
谢谢冬冬回复, 花鼎 2010-05-14
恩,我们那次雪况非常好,没有亮冰,大概覆盖了十多公分的雪。我们从平台出发的那段略缓没有用绳子,上了一段才用的 中秋 2010-05-15
我猜这么说是因为你没见过用大镐和法式技术走下近50度的坡 mh 2010-05-16
我见过的被描述成“近50度”的坡实际量起来都是30多度 ―冬冬― 2010-05-16
那种角度滑坠的话登山杖制动毫无用处,小镐也差不多 mh 2010-05-16
approach中用杖,攀登过程中用小镐 ―冬冬― 2010-05-17
俺来学习下。。 NonO` 2010-05-17
嗯。我觉得冬冬这次说清楚了。小镐+杖适合长距离穿越后的技术攀路线,象岗什卡之于我。 花鼎 2010-05-17
花鼎你可以大镐小镐都带 janeclimber 2010-05-28
对大多数人是穿钉子鞋跑马拉松 mh 2010-05-17
我有这么一把大镐,但是出行的时候确实没想把它带在身边。 花鼎 2010-05-17
我来分析一下哈:目标山峰和目标路线不同 久点 2010-05-18
我可不敢放这样的狠话... ―冬冬― 2010-05-19
不要说高人,就是平常山友也可以脸朝外用大镐下50度坡的 janeclimber 2010-05-28
一个理论上成立的技术的成功应用,需要考虑两个因素 久点 2010-05-17
说的就是不能一概而论 mh 2010-05-17
大镐有大搞的用法我认同,在这个路线上使用也很恰当,但是这个路线的完成,使用大镐并不是决定性的作用。 久点 2010-05-17
大镐肯定不是决定性的,具体到人可能甚至不是最优的 mh 2010-05-17
昨天没看到这个回复,大镐终究是行走镐而不是攀爬镐 久点 2010-05-18
冬冬是爬技术型山峰的。这里讨论的也是初级技术型山峰的攀登,不是行走型山峰的攀登。 大雪封山 2010-05-17
我记得我当时用的好像是大搞,我总觉得用大搞制动心里更踏实 久点 2010-05-17
我想说明的是行走型山峰的技巧使用在初级技术型的不都适用。 大雪封山 2010-05-18
岗这种山,登顶那天不用吃多少,要相信自己身体里的能量储备。其他几点赞同 大雪封山 2010-05-17
万幸万幸,福大命大啊 笑对人生_ 2010-05-09
有志者事竟成啊 chenyi001 2010-05-09
顺其自然!~ 花鼎 2010-05-10
(三)又48小时 (5) 花鼎 2010-05-09
出发的时间 janeclimber 2010-05-10
共享信息:今后青登协将在各山口设置收费站 花鼎 2010-05-09
李同志的qq号我就先删了,青海登协更多的时候是商业机构 中秋 2010-05-10
唉,它商业可它有权让你进不了山啊!~ 花鼎 2010-05-10
另外,五月四号,有人从山里出来的时候,人影都没有一个,那天开始收费就更无从谈起了 中秋 2010-05-10
他们早就在说要收费了,我那天下来的时候他这么说的,后期我也不再回头去确认他们在不在了。 花鼎 2010-05-10
强调:岗什卡的裂缝和雪洞很多,有SOLO想法的同学就此打住! 花鼎 2010-05-10
捡到了一位朋友的手机 fatboycsc 2010-05-10
真的啊?! 花鼎 2010-05-10
大雪洞 花鼎 2010-05-10
这个看着确实挺吓人的~~~~ vulcain 2010-05-10
冰裂缝 花鼎 2010-05-10
冰壁 花鼎 2010-05-10
冰壁上的队友――其实还是有些陡的,大家都尽力了 花鼎 2010-05-10
这个角度看坡度有点缓 花鼎 2010-05-10
看照片中的休息姿势,坡度不会超过70吧。 枫野扬天 2010-05-11
应该不超过40度。 花鼎 2010-05-11
四人的结组严重影响了速度,分成两个组,一带一会好很多,难道绳子不够? 枫野扬天 2010-05-11
我还背了一根绳。我提议了,但没被通过。 花鼎 2010-05-11
这次是你的运气. 枫野扬天 2010-05-12
掉进雪洞的我的队友 花鼎 2010-05-10
斜上4900 花鼎 2010-05-10
雪山风光 1 花鼎 2010-05-10
雪山风光 2 花鼎 2010-05-10
雪山上的NonO~ 花鼎 2010-05-10
看不清啊,呵呵:) vulcain 2010-05-10
行进中的我 花鼎 2010-05-10
赞花JJ! rosenelly 2010-06-04
进山口,正上方是我误以为的岗什卡,披着几条白雪的黑山:) 花鼎 2010-05-10
辛苦了,三年之后看我的,也许用不着三年 boater 2010-05-11
明年就行 comcat 2010-05-11
没错,明年绝对行,但有一个前提条件-----冬天去攀三次冰。 久点 2010-05-11
平和客观翔实的记录,钦佩! 活宝 2010-05-11
以版主的身份,说明一下 中秋 2010-05-11
没有必要删 janeclimber 2010-05-12
我指的是类似“你不说话会S啊”这样的话 中秋 2010-05-12
虽然我现在也就守大本营的本事,但对这里的争论还是多嘴说两句吧 阿悠9634 2010-05-12
谢谢!明白,一切平常心。 花鼎 2010-05-12
:) NonO` 2010-05-13
支持 末日赤旗 2010-05-12
等我努力赚钱买机票,来年再上岗什卡就行啦! 霞霞熊 2010-05-12
呵呵,花鼎这次福大命大。以后要小心了,几个问题: jjyfoot 2010-05-15
谢jjyfoot,以后会更小心的。需要学的真的还很多:) NonO` 2010-05-17
谢谢老大!~ 花鼎 2010-05-17
在山上情绪控制好,稳一稳再做决策经常是更加明智的选择。 jjyfoot 2010-05-17
是。 花鼎 2010-05-18
那8小时 玉水青山 2010-05-18
哪位? 花鼎 2010-05-18
07年夏天和你一起参加水手队去过小五~此后经常看你参加登小五的队,惊讶于你登小五的热情~ 共剪西窗烛 2010-05-23
烛烛?! 那个美女MM对吧? 花鼎 2010-05-2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