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鼓楼及五道营胡同的一些历史
鼓楼位于北京城中轴线的地安门外大街北端,为古代城市的报时台。清代划每夜为五节,每节为两小时,晚7时至9时(戌时)曰定更(又称起更或初更);9时至11时(亥时)曰二更;11时至此次01时(子时)曰三更;1时至3时(丑时)曰四更;3时至5时(寅)曰五更;五时(申末卯初)曰亮更,即天明之意。定更及亮更,皆先击鼓,后撞钟。而二更至五更则只撞钟不击鼓。击钟鼓时先快击十八响,再慢击十八响,俗曰:“紧十八,慢十八”,快慢相间计六次,共108响。
北京鼓楼
元代鼓楼在大都中心,原名齐政楼,取齐七政(日、月、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之义,其位置在明清鼓楼以西,今旧鼓楼大街南口。明永乐十八年营建北京,重建钟鼓楼。
据谈迁《北游录》记载,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二楼毁于火灾,乾隆时重建,嘉庆五年(1800年)重修。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京师时,钟鼓楼上文物遭到了破坏,建筑幸免于毁。民国年间钟鼓楼对外开放,民国十三年(1923年)将鼓楼改为明耻楼,第二年复改为齐政楼。1957年钟鼓楼被列为北京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政府拨款重修钟鼓楼,1987年和1988年鼓楼和钟楼相继开放,随后作为展览功能的文物建筑得到了保护和利用。1996年,钟鼓楼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五道营胡同位于东城区北部,安定门立交桥东侧,属安定门街道办事处管辖,呈东西走向,东起雍和宫大街,西止安定门内大街,南与箭厂胡同相通,北有二条支巷通安定门东大街。此胡同清朝属镶黄旗,称五道营。营与卫均与驻军有关。营是一种军事单位,驻军之地一般也称为营。卫是明代的军事单位。五千六百人为一卫,有内外之分,驻京者称京卫。驻京外者称外卫。外卫皆隶属于五军都督府。京卫有亲军与非亲军之别,后者亦隶属于五军都督府。卫的名称有不同的来历,或以职司,或以地域、或以佳语。 “武德”卫,当是佳语。武德卫营,即武德卫驻地。民国后沿称。1965年整顿地名时将小头条、小二条并入,改称五道营胡同。在五道营胡同里,总能见到老外。有的是悠闲的游客,有的是投资的店主。不少老外都钟情于北京的胡同文化,这使得进驻五道营的早期投资客中,外国人居多。一些在南锣鼓巷、鼓楼开店的老板也闻风而至,在五道营开设了分店或新店。胡同东口已经竖起的牌楼标明,这里将会发展成一条新商业街,这也引来了更多的投资客。
|
-
旧版论坛导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