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野自助户外活动网站

查看: 355|回复: 1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户外活动要注意“硬蜱”这种虫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6-7-5 16:04:1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分享到:
下午 2点钟,诸暨市马剑镇卫生院外科张医生正在值班,来了位70来岁的老汉,姓沈。沈老汉说,屁股上长了个肿块,这两个月来有些痒,刚好来镇上办事,想请张医生看看。肿块长在右边屁股上,就像一块咀嚼过的口香糖粘在上面,用手指轻轻一按还会扁下去。

张医生怀疑会不会是囊肿,用血管钳轻轻拨了一下。这一拨把他吓得头皮发麻―――肿块处的皮肤破了,破口处,两只毛绒绒的爪子突然伸了出来,爪子呈皮肤色,还在乱动。张医生硬着头皮,把破口又割大了一些,一只甲虫赫然露了出来。甲虫的躯干呈扁圆形,比大拇指指甲盖稍大一些,也是皮肤色,在手术盘里四处乱爬,动作相当敏捷。张医生查了一些资料,发现这是一只硬蜱。

“以前我还从来没接触过这种虫子,从患者身体里夹出来的时候真有种毛骨悚然的感觉,有点像看恐怖片。 ”张医生说。

沈老汉回忆,这只虫子应该是去年3 月份他下田干活时钻进去的。当时屁股上像被针刺一下,摸摸,有个芝麻大的小圆点。后来,不痛也不痒,基本没什么感觉,加上又看不到,所以一直没有在意。这个 “ 小圆点”越长越大,但还是没什么不适的感觉。直到两个月前,开始时不时地发痒,这才引起了他的警觉。

硬蜱俗称草爬子,在我国广泛分布。它是一种吸血动物,栖息于户外、草地等,常在白天侵袭人体,没吸血前只有虱子般大小,吸饱后,虫体可胀大100倍。钻入人体若不及时取出,数年后遇阴雨天气,患者便刺痒难忍,甚至患上疟疾等病。2005年 11月1日,美国科学家公布的一项最新研究预测,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极端天气的增加,适合硬蜱孳生的地区面积将越来越大,到 2080年将扩大 2倍多。


夏天衣服穿得少,是一年中最易遭受硬蜱袭击的季节。去年8月份,杭州的周先生去天目山游玩,一只硬蜱钻进了他的左臀部。像所有类似的病人一样,周先生首先想到的是自己把它弄出来:用手拔,小虫仿佛生了根,死活不肯出来,越拉越往皮肉里钻。又试着用火攻,小虫的甲壳仿佛是件防火服,无效。用水淹,仍然无效。最后,周先生用上了碘酒,小虫好像被醉倒了,但几只爪子仍牢牢地扎在肉里,拔不出来。最后,杭州市中医院急诊科的吴医师用手术刀切开皮肤,才取出了这个虫子。

去年5 月份,杭州的朱阿姨到郊外上坟,也受到了硬蜱的攻击。同样是去年5月份,杭州的李女士去东北原始森林游玩,回杭州后,发现右胳膊上出现了一个肿块,在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就医时,才知道里面竟然是只虫子。

医生提醒:

野外归来,如果发现身上多了个肿块,不痛不痒,颜色也不像蚊子块那么红,按一按还会动,就要考虑是不是有硬蜱入侵了。一旦发现硬蜱钻进了皮肤,不要硬拽,以免其头部断在皮肤里。可以试着拉起周围的皮肤用力弹,一般它会钻出来。如果不行,就要马上去医院了。







蜱螫伤(tick bite)是由硬蜱或软蜱的口器刺入皮肤后引起的病变,蜱一般寄生于脊椎动物如狗和马的体表,偶尔叮咬人。可作为螺旋体、立克次体及病毒感染的媒介。其口器刺入皮肤后固定于宿主皮肤内要停留很长时间,吸取血液。
  〖临床特点〗
  一、病因:由硬蜱或软蜱的口器刺入皮肤后引起
  二、皮疹特点:水肿性丘疹或小结节,红肿、水疱或淤斑,中央有虫咬的痕迹。有时可发现蜱。
  三、自觉症状:瘙痒或疼痛。
  四、蜱麻痹:系蜱唾液中的神经毒素所致,易发生在小儿,表现为急性上行性麻痹,可因呼吸衰竭致死。
  五、蜱咬热:在蜱吸血后数日出现发热、畏寒、头痛、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预防治疗〗
  一、发现停留在皮肤上的蜱时,切勿用力撕拉,以防撕伤组织或口器折断而产生的皮肤继发性损害。可用氯仿、乙醚、煤油、松节油或旱烟涂在蜱头部待蜱自然从皮肤上落下。
  二、对伤口进行消毒处理,如口器断入皮内应行手术取出。
  三、伤口周围有0.5%普鲁卡因局封。
  四、出现全身中毒症状时可给予抗组胺药和皮质激素。发现蜱咬热及蜱麻痹时除支持疗法外,作相应的对症处理,及时抢救。 [sign]不沾烟酒嫖赌毒,不喜欢有钱,理想是蓝城:中国人口城市化
欢迎访问合作盖楼主页: http://www.linecity.cn
http://blog.sina.com.cn/m/yulinggang
青木邻枫秋有色 碧水居湖夏生荷 游尽山水兴犹在 读遍诗书乐自得 高谈恐惊天人过 阔论已为世人得 咫尺书房说蓝城 无限网络雄/sign]

1553531.jpg (4.24 KB, 下载次数: 1)

旧版论坛导入

旧版论坛导入

0

主题

37

帖子

37

积分

绿野新人,渴望上路。

Rank: 1

积分
37
沙发
发表于 2006-7-5 16:48:46 | 只看该作者

看得我毛骨悚然..........

95

主题

730

帖子

730

积分

绿野高级黑

Rank: 4

积分
730
板凳
发表于 2006-7-5 22:02:45 | 只看该作者

看得我头皮发麻,好像浑身都有小虫子~不敢不穿长袖了~

[sign]*****************

[/sign]

51

主题

394

帖子

412

积分

绿野的革命者,中间的地带。

Rank: 3Rank: 3

积分
412
地板
发表于 2006-7-5 22:07:52 | 只看该作者

我们周末去雾灵山时,就有两人受到蜱的攻击

一次是一只蜱咬在蟑蟑的肚皮上,被及时发现,拿掉了.另一次是在结束活动上了回京的火车后海燕发觉耳朵上有异物,其他队友吃惊地发现是一只蜱!而且螯肢已刺入皮肤里,后蟑蟑费了些小周折才将其完整地拔出来.

7

主题

190

帖子

190

积分

注册绿野,不忘初心。

Rank: 2

积分
190
5#
发表于 2006-7-5 23:11:38 | 只看该作者

怎么像盗墓迷城里面那种黑黑的虫子一样??不过没那么大

20

主题

559

帖子

559

积分

绿野高级黑

Rank: 4

积分
559
6#
发表于 2006-7-5 23:23:25 | 只看该作者

真激灵~~~~鸡皮疙瘩掉一地

来自旧版论坛的签名送人玫瑰手余香
朋友都叫我墨墨
:pint:  :pint:  :pint:  :pint:

14

主题

223

帖子

223

积分

绿野的革命者,中间的地带。

Rank: 3Rank: 3

积分
223
7#
发表于 2006-7-5 23:24:54 | 只看该作者

奇怪的是这么多年没怎么听说,这一下冒出这么多案例来

[sign][size=small]宁愿撑着人,也别占着盆~~


[/sign]

26

主题

185

帖子

320

积分

绿野新人,渴望上路。

Rank: 1

积分
320
8#
发表于 2006-7-6 00:19:03 | 只看该作者

TMD 要坏事啊 我屁股上也起了个包 呵呵

1

主题

100

帖子

100

积分

注册绿野,不忘初心。

Rank: 2

积分
100
9#
发表于 2006-7-6 10:45:49 | 只看该作者

以前小时侯在捉的夹板龟身上发现好多,没想到对人危害也这么大啊,谢谢LZ了。 。

:)
来自旧版论坛的签名认真负责工作,健康快乐生活。

229

主题

3305

帖子

3329

积分

绿野新人,渴望上路。

Rank: 1

积分
3329
10#
发表于 2006-7-6 12:52:42 | 只看该作者

野外活动确实应当注意这些小动物

散人对此有切身体会。散人曾在西双版纳去过7、8次,至少碰到过三次生命危险,1994年4月那次被草爬子叮咬并染上立克次氏体,也算一次,尽管不是最惊险的一次。那次散人穿越勐腊县的一片著名的原始森林,野外4、5天里晚上在森林里过夜,条件比较简陋,因为携带其他东西(工作用具、照相机、粮食、枪支刀具等)太多,没带帐篷,只能在林间空地上,用枯草擅一个“床”,盖上雨衣,四周用木棍搭一个小棚,盖上芭蕉叶以防晚上下雨,就和衣而卧。一天晚上,发现有许多草爬子(当地人叫“马鹿虱”)乱爬,就在身上找了找,因为平时在野外经常碰到这些小虫子(不是昆虫,是属于蜘蛛一类的“蛛形纲”的蜱螨类动物),加上篝火光线比较暗,不好抓,就有点大意了,谁知道这次被咬的草爬子里,居然有携带立克次氏体的。大约十几天后我回到北京,感觉很闷,难受,但有说不清什么地方难受,从被叮后的第21天开始发烧,是日夜连续的高烧,39度,吃什么药、打吊针都不退烧,一连八天九夜,神志已经恍惚,人已经快不行了,准备写遗书。这时候,北大一院传染科一位岁数很大的科主任,给我诊断,因为开始时怀疑是疟疾,他亲自在显微镜下观察,确认没有疟原虫,排除了疟疾。他问我,近期有什么特别的经历没有,我说除了在野外呆过一个多月,也没有什么特殊的事情,只是被蜱叮咬过,回来后第21天开始发烧。这位老者曾在文革中到南方巡回医疗,他马上想起,有可能被热带的什么虫子咬了,传染了热带传染病。后来他仔细作了全身检查,终于发现被蜱所叮咬的疤痕。然后作了相应的化验,确诊是感染了立克次氏体。其实这些热带传染病,比如森林脑炎,后果很严重,死亡率很高,但一旦确诊,治疗起来却不难。虽然一般的抗生素不管用,因为它们透不过脑血障,但一些已经“过时”的药物,比如“四环素”和“链霉素”,就很有效。在我被确诊后的当晚,开始输链霉素,只一夜,第二天早上,烧就开始退了(37度多一点),4、5后,就完全不烧了。但我是北大一院有史以来第一位被蜱叮咬感染立克次氏体的病人,成了北京医科大学的“活标本”,络绎不绝的实习生来看望,专业照相师来拍照,甚至一位70多岁的老头,据说是北京传染病界的元老,也亲自带了一帮人来看我,呵呵,甚感荣幸啊!所以一直住院了一个月,我恳求医生说实在耽误不起了,才放我出院。
要点是:潜伏期21天,后十天左右感觉不适,然后开始发烧,高烧不退,排除疟疾后,应当就是它了。治疗很简单,就是输链霉素(现在四环素已经在市场上绝迹了),很快就能治愈。
大家也不必恐惧,因为蜱的叮咬并不很疼,有些痒痒,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不会传染这些病,只是在极个别情况下,有些蜱曾叮咬过野生动物,可能把那些动物能够抗而人无免疫力的病传染上。

附:(散人在其他网站上写的游记的片断,是谈明末抗情名将李定国最后的基地的,也谈到西双版纳野外的事情)
散人曾去过西双版纳7、8次,曾穿越那些密密的原始雨林许多次,最南曾到达过老挝的孟赛地区(离中老边境150公里左右),最北曾到过罗梭江上游的无人区(只有一个叫“补远”的基诺人的小村),在版纳三个县中,去的最多的是勐腊。在勐腊境内最高的山“南糯山”(当地人称“南贡山”),有一条河,叫南沙河,从南糯山发源一直流到一个叫“补蚌”的爱尼族(哈尼族)村庄,先与南榄河汇合,再流经十几公里最后与澜沧江汇合,并在汇合处不远就被改名叫“湄公河”。南沙河穿越群山峻岭,都是些原始森林,没有人烟,生长着一些别的地方绝无的植物和珍奇动物,比如一种叫“望天树”的龙脑香科巨树,高达90米,是中国最高大的树,还有许多其他独有物种,如“版纳青梅”(也是极为巨大的树木)、长臂猿、老虎(孟加拉虎),甚至有猩猩可能存在的证据(“类人猿”五个物种中,中国目前只有长臂猿一个物种的标本,其他猩猩、黑猩猩、大猩猩目前无记载),散人曾在此处多次考察。一次(1994年4月),我和两位爱尼族猎手一起,从补蚌村出发,溯南沙河赴南糯山,前后5天多时间。我一般喜欢独自一人穿越原始森林,去体会那大自然的“味道”,但因为南沙河到南糯山一线传说有老虎出没,我只好找了两位猎手同行。和猎手一起,他们不由自主的要打猎,而且我们携带的食物只有一袋米,虽说野菜遍地都是,但没有肉食,尽管散人极力反对,但两位猎手沿途还是打了一只很大的猴子(散人不是灵长类专家,不知道是什么物种),差点命中一只巨蜥,并在南沙河一处瀑布下打了许多奇怪的鱼(那些鱼正逆流而上赴产卵地)。晚上我们就在林边的平地上支一个“马架”,盖上野芭蕉叶以防下雨,地上铺些树叶,然后再铺上雨衣,点起篝火,和衣而卧。一天夜里大约11点,由于发现许多蜱到处乱爬(这是一种咬人后可以传染森林脑炎、立克次氏体病的小虫子,当地人叫“马鹿虱”,很危险的),篝火的亮光很暗,抓又抓不尽,折腾了半天刚刚睡着,这时突然我觉得有动静,两位猎手起身抓自己的枪呢!这时我听到一种奇怪的啸声,夹杂着象小孩哭声一样的嘈杂声音,在静夜里显得十分清晰。这是什么动物?
噢,我说着说着跑题啦!其实这种动物一直没有露面,回来后找行家分析,说可能是猩猩!回到原来的话题,李定国最后来到勐腊,这里是三国或可以说是四国交界处(中国、老挝、缅甸,稍远处是越南),但这里与中原的差别太大,他的军队没法在这里长期生存。李定国从随张献忠起事以来这十几年里,也积攒了大量贵重物资,他在觉得败亡在即、复明无望之际,于是就在南沙河一带的密林和峡谷中,修筑了一个基地,以储藏那些物资。我觉得,似乎现在考古学者对李定国最后一段时间的事不是很重视,因为除了当地人之外,几乎没有什么学者来这里考察发掘,这是有点令人遗憾的。
来自旧版论坛的签名****************
“在过去的时间里,科学之手对人类朴实的自恋有过两次重大的打击。第一次是认识到我们地球并不是宇宙的中心,而是的大的难以想象的世界体系中的尘埃……第二次是生物学的研究剥夺了为人类特创的优越性,将人类废黜为动物的后裔。”――弗罗依德
户外活动要注意“硬蜱”这种虫子 蓝城木鱼 2006-07-05
看得我毛骨悚然.......... fengling 2006-07-05
看得我头皮发麻,好像浑身都有小虫子~不敢不穿长袖了~ lorrainexie 2006-07-05
我们周末去雾灵山时,就有两人受到蜱的攻击 北壁 2006-07-05
TMD 要坏事啊 我屁股上也起了个包 呵呵 蟑蟑 2006-07-06
怎么像盗墓迷城里面那种黑黑的虫子一样??不过没那么大 爱玩水的猫 2006-07-05
真激灵~~~~鸡皮疙瘩掉一地 墨晶魅影 2006-07-05
奇怪的是这么多年没怎么听说,这一下冒出这么多案例来 三美 2006-07-05
以前小时侯在捉的夹板龟身上发现好多,没想到对人危害也这么大啊,谢谢LZ了。 。 缪斯的胜利 2006-07-06
野外活动确实应当注意这些小动物 林泉散人 2006-07-06
一些野外的小动物身上,经常携带这些草爬子,应当小心点 林泉散人 2006-07-06
散人的经历真丰富!佩服的紧! 老纳 2006-07-06
呵呵,绿野里闯荡天下的豪客多去了哈! 林泉散人 2006-07-07
没那么邪呼!据俺多年户外经验及走访老乡,北京地区的裨一般不对人进行攻击。叮咬人的一般处于南方及新疆南部地区。对付 理想 2006-07-06
说的对,只有在极少数情况下才出事,而得病后治疗却不难 林泉散人 2006-07-07
住植物园? sabrinasun 2006-07-06
是啊 林泉散人 2006-07-07
南植西面大绿门马路对面儿.呵呵. sabrinasun 2006-07-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